大帝姬 第93节

  “...催什么啊...我来这里歇歇脚...”

  “...少骗人...我告诉青霞先生...”

  “..石香...咱们孩子们事孩子们解决...何必麻烦先生?”

  二人拌嘴吵闹很快远去了,午间的草堂恢复了安静。

  暖暖在一旁已经吃完了一碗饭,见薛青握着筷子似乎出神,道:“少爷...要热一热吗?”

  薛青摇摇头道:“不用。”用筷子夹菜认真的继续吃饭,将碗里的米,盘子里的菜都一点点的吃光喝了汤才放下。

  暖暖道:“少爷床我铺好了你去睡吧。”

  薛青摸摸她的头,道:“收拾完了去街玩吧,我去睡觉了。”

  暖暖应声是,丝毫不觉得少爷不学不读书大白天睡觉有什么不对,薛青走进另一间屋子床躺下,微微蹙了蹙眉头闭眼。

  日光透过门窗照在室内,安放着宗周尸首的冰棺闪闪发亮,站在一旁的廖承抬手掩嘴打个哈欠,听到又传来一声问。

  “..这是方七八?”

  廖承放下手道:“是的是的,段大人,你都问了好几遍了,这是方七八,一直放在双园里,长安府的人没有机会接触,更不会以假换真,宗周的手下办事你放心吧...嗯虽然这次没能保护好宗周,但不能怪他们,宗周自己都失手了...只能怪敌人太强大。”

  太监唠唠叨叨,段山并没有恼怒,看着面前摆着的尸首,道:“那这不对了。”

  廖承走过来道:“到底怎么不对了?”

  段山道:“宗大人绝不是他杀死的。”

  廖承楞了下,道:“为什么?”

  段山道:“因为他死的不够惨。”

  什么啊,廖承还没说话,段山道:“当日大厅附近的所有凶徒尸首都拿来。”

  红袍侍卫应声是,很快带着人将十七具尸首摆在了大厅里,他们没有宗周的好待遇,只裹了麻袋放在冰窖里,此时微微都有些变形,廖承捂着鼻子站的更远,看着段山在尸首巡游,红袍侍卫在一旁指点,这个是死在大厅门边,这个是死在大厅外十步等等。

  段山一语不发,将这些尸首认真的查看,在最后一具尸首前站起身,“他们的兵器也都拿来。”

  很快杂乱的刀枪剑戟被摆过来,这些兵器面的血迹都没有擦拭,凝固其,段山一一的拿起又一一的放下,大厅里日光渐渐倾斜。

  段山握着一把大刀,忽的抵住自己的脖子。

  廖承吓了一跳道:“段大人,你到底在找什么?”

  段山道:“在找杀宗大人的凶手。”将手里的刀扔下,刀撞在其他的兵器发出哗啦的声音,“而我没有找到。”

第一百三十三章 旁观

   杀害宗周的凶手早已经说了是方七八,这是大家的共识。

  虽然没有人亲见刺杀场面,但存活的侍卫证明有刺客接近宗周,又宗周与刺客都死在大厅里,当时冲进来的其余刺客大喊得手的话传遍了双园。

  廖承虽然不相信长安府,但是相信宗周的侍卫,对于宗周死在方七八手里没有疑问,他们的疑问是方七八和钟世三的真正身份。

  现在段山说方七八根本不是杀死宗周的人,廖承有些惊讶。

  段山看着厅内摆了一地的尸首,道:“他们都不是。”

  廖承放下了掩着口鼻的手,疾步走到他身边,道:“为什么?”

  段山道:“这些人身的伤都不够惨,只是一击致命或者普通混战,这不是宗大人的手法,而且兵器也似不对。”

  兵器?廖承看向兵器,又看向宗周的尸首,“头砍下来...刀剑都可以吧。”

  段山道:“是,但砍下宗周头的似剑似刀,却又非剑非刀。”

  廖承听得糊涂,道:“那是什么?”

  段山摇头,道:“我不知道是什么,但我知道这里没有。”

  廖承来回走了几步看着室内,道:“这么说真正的凶手还在逃?有意思...”他的笑眯眯的眼里闪闪亮,“能杀了宗大人,还能全身而退,这人不简单啊。”

  段山将挽起的衣袖放下来,道:“此人受的伤不轻应该没有逃远,说不定正窥视着我们。”

  廖承道:“那让我们的人快去搜捕啊。”

  段山道:“不忙,我先见见这位钟世三,或许他会很高兴告诉我们些什么。”说罢向外走去。

  廖承摇摇头,带着几分同情,“钟世三想必不会很高兴见到你。”

  ........

  坐在马车里,车帘掀起可以看到夕阳西落洒下的满天金辉,不远处的双园变得熠熠生辉,一队官兵正疾驰在这余晖,荡起一层层尘土。

  虽然余晖尘土让视线模糊,但还是能够看出这些官兵身的衣服配备甚至神态都与长安府日常见过的官兵不同。

  这便是京营官兵,是守卫天子的精挑细选的精兵。

  薛青收回视线看到暖暖趴在车窗,试图去揪路边长长的茅草,便拍了拍她的肩头,道:“不要顽皮。”

  暖暖笑嘻嘻的坐回来,郭子谦将一块锦垫递过来,道:“怎么样?有没有觉得颠簸?”

  今日是薛青回家的日子,不到放学的时间郭子谦亲自坐车来接,车里还铺了厚厚的垫子。

  薛青失笑,道:“真不用,我好了,不要担心。”

  郭子谦整容道:“怎么也要稳妥些。”说着话马车疾驰城门隐隐可见。

  城门前的核查前几天更严了,也多了一些陌生气息的官兵,车帘掀开,他们的视线在车里扫视。

  “...是社学里的学生。”熟悉的城门守卫说道,但话出口被其一个京兵看了眼,话戛然而止,请薛青郭子谦和暖暖下了车,认认真真的将车里里外外搜查。

  薛青拄着拐站一旁,感觉到又视线落在身,她看过去见是一个京兵。

  京兵道:“你病了还是受伤了?”

  薛青道:“我受伤了。”

  听到受伤二字,另外两个京兵立刻看过来。

  郭子谦道:“是同学们打闹.不小心。”

  城门的守卫也点头道:“是啊,这是郭家薛青少爷。”

  排队等候进出城的民众也好的看过来。

  “...这是那位薛青少爷啊....”

  “...跟春阳少爷打架差点死了的...”

  “...这看起来没事了...”

  “...这些孩子们真是大胆,闹起来没个分寸,还好这些没事...”

  听到四周的议论京兵们神情缓和,更有人喊着青子少爷你做的水调歌头是什么念来听听,青子少爷再做一首诗词来之类的话.....学生啊,京兵收回了审视,而守卫也查完了马车,连车底以及车里铺着的垫子都掀起来看了,京兵摆摆手示意放行。

  薛青却没有再马车,“不如走走吧,我如今多走动好的也快些。”

  郭子谦对她的话言听计从,让暖暖坐车先回家给薛母说一声免得惦记,自己则陪着薛青沿街而行。

  “再过一段我不坐马车了,还继续跑着去学。”

  “原来青子哥学跑着去是为了锻炼身体啊,怪不得青子哥功夫精进的这么快。”

  二人一边一边随口闲谈,忽的听得前方一阵骚动,似乎是有哭声传来。

  “张家老爹...不能去啊。”

  原来是七八个人围着一个男人在劝阻什么,那男人发出闷声的哭要向前去。

  “..我的牵牛怎么办啊...”

  听到牵牛这个名字,薛青停下脚步。

  “张家老爹....京城的官来了...人都归他们管了...”

  “..都不在大牢了...你不要去府衙那边闹...小心抓你起来。”

  男人脚步踉跄神情茫然又呆滞,只喃喃的重复我的牵牛又喃喃我的穗儿,被人半拉半架的过去了。

  郭子谦小心的将薛青挡在身后,一副唯恐被人撞到的样子。

  薛青站在他身后看着这群人过去,听得耳边的议论指点。

  “..那谁人?”

  “..说是儿子是刺杀宗大人的嫌犯被抓了...”

  “..哎呦那可完了,京官来的可是段山...落到他的手里可活不了...”

  郭子谦回头道:“青子哥,走吧?”

  薛青握了握木拐继续前行,一面继续方才的话,“...我还要问问武师,我什么时候可以再练兵器...”

  郭子谦赞叹几声又劝慰不要急:“青子哥很快能恢复如初更精进。”

  走了没多远薛青又停下脚,看着正给客人用草绳串鱼的妇人,“大姐,要两条鱼。”

  妇人咦了声,看到他:“...小哥许久不见了...。”

  一直以来他们只是早晚打招呼的,并没有再多说过其他的话,姓名都没有说过,算是熟悉的陌生人吧,薛青的事妇人肯定知道,但她并不知道自己是薛青吧。

  薛青嘻嘻一笑道:“大姐也没忘了我。”

  妇人利索的拎起两条鱼递过来,郭子谦忙接过,又拿出钱袋付钱,薛青对妇人摆摆手迈步。

  “...不要跟人打架啊。”

  身后那妇人说道。

  嗯?薛青回头看去,见那妇人正和一个客人说话。

  “...可不能打架...”那客人低着头一面挑拣鱼一边道。

  是在议论自己和春阳少爷的事吧,薛青收回视线。

  “...听说了吗?...十五不让城里的灯会不办了...”

  “...呀,那我的生意只怕不好了....”

  “...说是京里的大人在呢...忙着抓凶徒...灯会办了太危险...”

  薛青渐渐走远,街叫卖说笑嘈杂,将妇人们的对话隔绝,走近郭家大宅,远远的见薛母带着暖暖倚门而望,看到薛青的身影,薛母欢喜的迎过来,又埋怨不该走着,又问累不累,又道瘦了...

  薛青道:“娘,三天前才回来过的。”

  薛母道:“三天也很久的。”

  二人转回,刚走几步,小可也拎着几个纸包跑来,道:“知道青子少爷今日回来,我家少爷让我来看看。”

  虽然事情落定了,但柳春阳还被关在家里,听柳家的意思还要送他去别的地方读书,似乎不让再与薛青来往,但柳春阳并不在意,依旧让小可三天两头来探望。

  小可将礼物送过来,薛母也没有拒绝让暖暖收了,小可却没有立刻走,而是对薛青道:“我家少爷说次说的事,按青子少爷的去做了,这几日,青子少爷可还有别的看法?”

  次说的事,应该是送走蝉衣的事了,薛青点点头道:“你家少爷想的很好,我没有别的看法。”

  小可便笑嘻嘻的应声是施礼告退了。

  薛母揽过薛青道:“...这对了,自己的事自己拿主意,别看他一时态度好,真给人家出主意。”虽然不知道他们说的是什么事,但都是这个道理。

  薛青应声是:“我知道的,所以只顺着他便是了。”

  薛母抚了抚她的头:“我儿听话。”抛开这个话题说着今晚做了什么饭菜进去了。

首节上一节93/48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