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心家 第76节

褚韶华回家的时间将近中午,宋苹正在厨下做饭。自那日收高利贷的过来,陈太太便病倒了,陈二顺也在屋里养伤,家里再没钱买菜,宋苹每天也就是做些稀粥裹腹。

褚韶华回屋觉着屋里暖暖的,一摸炕,果然是热的。她换了家常衣裳,宋苹就端了一碗粥一碟子切的细细的咸菜过来,将粥菜放到小炕桌儿上,脸上透出讨好,轻声道,“趁热吃吧。”

褚韶华淡淡地,“二弟的事我托了人,能不能成就看十五那些高利贷会不会再过来了。”

宋苹小声说了句谢,就捏着茶盘出去了。

褚韶华吃过午饭到魏家去看了闺女,魏太太问她,“吃饭没?”

“吃过了。”褚韶华抱着闺女香香软软的小身子,问,“想妈妈了没有?”

闺女拿小脸儿蹭妈妈的脸,软软的说,“想!”

魏家小子也跑过来,扯着大嗓子门儿喊,“丈母娘丈母娘——”孩子渐渐长大,魏年终于会说话,而且口齿很是伶俐。这也不知是谁教她的,褚韶华笑笑,摸摸魏年的小胖脸儿,同魏太太道,“嫂子,我事情办好了,这就带萱儿回了。”

魏太太点头,拿俩煮鸡蛋给萱儿塞怀里,褚韶华并未推却,而是说,“谢谢嫂子。”

“谢什么,都不是外人。”

褚韶华给闺女裹上小斗篷,魏金在屋里看弟弟,魏太太送母女俩出门。待魏太太回来,魏金说,“我瞧着陈婶子,心里怪难不好受的。”

魏太太抹抹眼睛,“谁说不是呢,也不知道她们母女怎地这般命苦。”

待傍晚魏东家回家,又往陈家去了一趟。陈太太陈二顺都在炕上躺着,魏东家瞧了一回,放下些米面。褚韶华送魏东家出去时同魏东家说了去财政厅的事,褚韶华道,“白厅长应承了我,会把高利贷的事情解决。”

魏东家一喜,道,“若能将高利贷的事解决,后头的事就好办了。”

褚韶华没说什么。

魏东家与陈家交情不浅,他道,“亲家母,你可得有个章程啊。”

“我有章程也没用。”褚韶华声音淡淡。

暮色渐沉,褚韶华的神色有些模糊,故,魏东家没有看到褚韶华唇角的讥诮,“如今太太、二叔病着,轮得到我拿章程。待他们好了,就该是他们拿章程了。以后如何,随他们的意吧。该尽的心我也尽了。”

魏东家想劝什么,又不知当如何开口。陈二顺将家败至此地,倘是明白人,都得知道,眼下陈家能撑起这一摊子的,非褚韶华莫属。可想到陈太太那不开眼的脾气,再者,依陈二顺心性,未必愿意寡嫂当家。家里人心不齐,就是褚韶华想撑起这个家来,只要陈太太陈二顺母子俩不是真心同意,褚韶华就做不成。

想到陈老爷临去前,真该给兄弟俩把家给分了。这样褚韶华还能应着长房的名儿打理长房那一份儿家业,如今这般,褚韶华没个儿子,陈太太陈二顺母子皆不是宽厚人,便是魏东家一直与陈家交好,也不想褚韶华踩这泥坑了。

魏东家宽慰褚韶华道,“凡事还是要往宽处想,先想想自己,想想孩子,日子也就好过了。”

褚韶华送魏东家出门。

待到十五那日,果然未再有高利贷上门,陈家上下都松了口气。

白厅长打发人将陈二顺写的欠条送了来,褚韶华令陈二顺仔细辨过,果然是陈二顺写的那一张。褚韶华遂将陈二顺与韩寿签的合约装到信封里装好,交给了白厅长的心腹。

白厅长接到信,打开来看过那合约,见合约里掉出一物,正是白厅长曾写给褚韶华的那张支票。支票空白处附一行字:厅长乃守诺之人,余亦此,万谢之。

白厅长拿着支票,眼中不禁闪过可惜。褚韶华的美丽,白厅长看得到,可惜是个寡妇,可惜是这样有分寸的寡妇,更可惜是个不为金钱所动的有分寸的寡妇。

其实,白厅长有本事压下高利贷的事,只要拿到陈二顺与韩寿签的合约,自然有本事拿捏陈家一二的。哪怕褚韶华与潘家相交,白厅长不见得就怕了潘家。可此时看到这张支票,白厅长忽就心思全无,遂将合约与支票一起撕碎,放到烟灰缸里点燃,慢慢烧成灰烬。

第88章 混为一谈

高利贷的事情解决后,陈太太与陈二顺的身子也渐渐痊愈大安了。

接下来铺子的事要如何,还得这母子二人拿主意。陈二顺把铺子抵押给了银行,到年底还不上利息,银行就要来收铺子了。褚韶华只管在家带孩子,不参与这些事,也不关心这些事。一切都是陈二顺和陈太太商量的,家里生意元气大伤,北京的开销再难支撑。陈太太把最后的私房拿出来,也只够陈二顺先还了银行的钱,把两个铺子赎回来的。陈太太决定先带着媳妇、孩子回乡过活,这样陈二顺住在柜上,就能省了租房子的花销。

既是母子二人已商量妥当,褚韶华也没说什么。哪怕陈太太拿钱将铺子赎回来,褚韶华也不看好志大心空的陈二顺,北京的生意,是断难保住的。哪怕现在女人们依旧是在北京住着,到时生意一垮,照样要回乡的。

只是,回乡能做什么呢?

在北京里寻个营生反是容易,回乡除了种地,又能做什么呢?

褚韶华不想回去乡下,却也想不出留下的理由。她丈夫已逝,膝下就一个闺女,若母女二人在北京,太艰难了。褚韶华知道一个无依无靠的寡妇带着年幼孩子的生活有多难,哪怕能靠着魏家,这也不是长久之计。

褚韶华思量许久,最终还是打算跟着婆婆回乡下去。一则养育闺女,二则也是给丈夫守寡。

褚韶华挑了几件以前没大上身的衣裳送给了魏金,魏金也喜欢个鲜亮,就是自魏太太遭绑票后,魏太太都不敢太过打扮,魏金也是个胆小的性子,穿戴一直不大像样。褚韶华道,“小金也大了,细条条的身段儿,我这衣裳,也就她能穿了。以后我也穿不着这鲜亮衣裳了,这一回乡,也不知何时再能见。小金不嫌弃就拿着吧,以往拌嘴时恨不能再不见面,如今我这要走了,就是再想拌个嘴也不能了。”

说的魏金都哭了。

魏太太抹着眼泪劝褚韶华,“别这样说,待过个一二年,二顺把生意再做起来,咱们依旧是在一处的。”

褚韶华过来魏家一趟,与魏家母女说说话,又瞧了回一直喊她“丈母娘”的小胖子魏年,就回家收拾东西去了。

魏东家傍晚也过来一趟,打听了一回租的哪个租车行的大车,其实倒不用租大车,王大力他们每月都会过来送粮。先时陈大顺发丧出殡,王大力没少帮忙,王二力知道后也有过来北京。如今陈家要回乡,褚韶华说到时王大力他们过来送粮,搭他们的大车回乡就可,也能省下车钱。陈太太也应了。

王大力再可靠不过,魏东家看一回陈家收拾的东西,回家也让妻子准备一份仪程。魏东家道,“陈婶子细俭的很,这天寒地冻的,大人没事,孩子可得精细着些,你买些稻香村的好点心给亲家母带着,到时再煮几十个鸡蛋送去,路上吃食必要精心才好。”

魏太太一向很心疼钱的人,这回竟是啥话都没说,皆应了。

待王大力的送粮队过来,王二力也跟着一起来的。褚韶华还把王二力介绍给了魏东家,褚韶华道,“亲家也认识我二力哥,以后我回乡了,你们多来往,莫生疏了去才好。”

褚韶华这片心,也没谁了。

王二力见褚韶华现在还记挂着他那点趸布头的小生意,心下很不好受,对她道,“华妹只管放心,再远不了的。倒是你,上月我不是叫你保重身子,如何瘦了这许多。”

褚韶华打起精神,“没事,我好多了。”

自打陈大顺去后,王二力每月都要跟着他哥的运粮队过来,就是不放心褚韶华。见她一家子女人都要回乡,王二力倒是觉着这主意不错,“回乡也好,咱一家子正好团聚。”里里外外的帮着收拾东西,王大力运粮的车,原是没车棚的。王二力硬是到旧货市场淘腾了几幅旧车棚架子给安上了,他是做布头生意的,闲布头多的是,何况陈家也不缺这些,把车棚架严严实实的罩上,这样女人能坐在车棚内,总能挡些风雪。

待行礼收拾毕,褚韶华又辞过平时交好的几个朋友,周太太很是怜惜她,也准备了礼物相送。潘太太则私下问褚韶华,要不要把钱取回去。褚韶华道,“现在还用不到。”那钱,还是陈太太给她的警醒,褚韶华忘不了小夫人当日被白老太太抄家的事。她不是谁的外室,可陈太太不一定跟得上白老太太,这也是这几年她与大顺哥所有的积蓄了。褚韶华是想着以后给闺女读书用的,一时也用不到,何况现下陈家正缺钱的时候,陈太太陈二顺又是这样的人品,褚韶华如何敢拿出来。

陈家走的时候,魏家送了一包袱点心一包袱鸡蛋,给陈家人路上吃用。倒是潘先生打发人送了褚韶华一本韦理哲的《地球说略》,褚韶华谢过朋友们的情分,辞过朋友,带着闺女与婆婆妯娌一起踏上了返乡的路程。

路上并无他事可陈。

陈家家境大不比从前,一应吃住自然不能再有以前的讲究,褚韶华不是没过过苦日子的人,并没有说什么。她只是一心照料闺女,陈太太对媳妇再刻薄,对这个唯一的孙女还是舍得的,平时陈太太吃鸡蛋时,也只有萱儿能分到半个。陈太太吃点心时,也能想到这个孙女。

王大力王二力都很关照褚韶华,总会私下弄些好吃的给褚韶华。褚韶华推辞几次,王大力劝她,“你得先养好自己个儿,以后才能长久的看顾萱儿。瞧你这都瘦成什么样了,你家太太,不是个宽厚的,自己再不心疼自己些,以后谁心疼孩子呢?”

人只要有一口气在,日子总要过下去的。褚韶华未尝不知这个道理,只是丈夫骤然离逝,带给她的打击太过巨大,她至今没能从那种伤痛中走出来。不过,若一味耽于哀痛,便也不是褚韶华了。褚韶华都是强迫自己吃,哪怕没胃口,每餐饭都会尽量多吃。表兄们的好意,她没再拒绝,这样一路养着,到家时起码精神渐渐好了起来。

其实,婆家还是那个婆家。青砖大瓦房的模样,并没有什么变化,褚韶华却总有种物是人非的沧桑。仿佛是历经许久岁月方回家的人,家还是那个家,心境却不是从前的心境了。王大力因要去县里东家那里结算运粮的银钱,就是王二力带着车队把人送到家,看着褚韶华安顿下来,便带着几个赶车的告辞了。褚韶华千万留饭,王二力道,“你们这也刚回来,过几天我再过来一样的。先好生歇一歇吧,别太累着自己。一连走这好几天的路,难得孩子也没叫过苦。”

首节上一节76/32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