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山里汉的小医妻 第413节

  江微微本来不想跟她废话的,可最后还是没能忍住心里的吐槽欲,非常配合地说了句经典台词。

  “你叫啊,就算你叫破喉咙也不会有人来救你的!”

  众人:“……”

  这画风怎么忽然就变得怪怪的?

  在毛氏惊慌失措的视线中,江微微弯下腰,伸手拔掉她头上那支摇摇欲坠的银簪,又摘了她耳朵上的银耳坠,再把她手腕上的玉镯子也给一起撸了下来。

  

第715章:

  江微微将玉镯子对着阳光看了看:“看这水头还算可以,卖到当铺的话,应该能卖个三十两银子吧,正好把那二十两的银票给补上了。”

  毛氏拼了命地朝她扑过去,口中大叫:“那是我的陪嫁,你还给我!”

  江微微轻松躲开她,随手将那三件首饰递给江仲平,然后小手一挥:“回家!”

  在她的带领下,江家人抬着装有嫁妆的箱子,大摇大摆地走出钟家大门。

  这一战可以说是大获全胜名。

  江家人个个都是昂首挺胸,神清气爽,甭提多神气了!

  经此一役,以后看谁还敢随意欺负他们江家嫁出去的闺女?!

  江仲平满心感激,这次要不是江微微和族人们帮忙出头,他肯定没法给妹子出气,更别提还能把妹子的嫁妆给要回来了。

  他大声说道:“这次有劳叔伯姑婶兄弟姐妹们的帮忙,这份恩情我江仲平一定会铭记于心,日后要是用得着我的地方,大家尽管说,就算是上刀山下火海我也不会摇一下头!”

  大家纷纷表示都是自家人,不必如此客气。

  江仲平道:“马上就要到午时了,这会儿回去肯定赶不上午饭的,今日便由我做东,请各位在镇上吃一顿,算是报答大家辛苦陪我走这一趟!”

  他手里拿着妹子的嫁妆,还有两件银首饰和一个玉镯子,随便卖掉一样都够他们这些人吃一顿的,所以他说这话时底气很足。

  大家推辞说不用,江仲平却很坚持。

  最后还是身为村长的江丰年拍板做了决定。

  “既然伯平坚持要请客,咱们就给他这个面子,伯平这孩子是个实心眼的,你们要是不肯吃他这顿饭,只怕他回去后睡觉都难安。”

  既然村长都开口了,大家自然也都不再推辞了。

  于是大家伙儿便又浩浩荡荡地去了一家食肆。

  这家食肆不如醉香楼那么气派,地理位置也比较偏僻,胜在价格便宜味道还好分量又很足,真正的物美价廉。

  江仲平还特意跑去县衙,把雷敬和另外一个捕快也喊了过来。

  因为还在孝期,江仲平不能吃酒吃肉,只能以茶代酒,向众人表达感谢。

  三十多号人,一顿午饭吃下来,十两一钱银子。

  食肆老板是个豪爽的,直接把那一钱银子的零头给抹掉了,就只收了十两银子。

  江仲平身上暂时没这么多钱,他先找江微微借了十两银票,待吃完饭离开食肆,他去当铺把那只玉镯子给卖了,换来三十两的银票。

  他将其中一张面额十两的银票递给江微微。

  “今天多谢你了。”

  江微微收下银票,淡淡说道:“你若是真想感谢我,以后就多看着点儿你爹,别让他再来给我添乱。”

  江仲平忙不迭地点头应道:“我一定会好生看着他的!”

  “我还有事,先走一步。”

  江仲平很意外:“你不跟我们一起回去吗?”

  “你们先走吧,我等下自己回去。”

  知道她是个有主见的,而且她自己有车,还有顾德陪同,安全不成问题,江仲平便不再多问,和江氏一族的其他人一起回家去了。

  江微微叫住正欲离开的雷敬。

  “雷捕快,你们这是要回县衙吗?”

  雷敬颔首:“对啊。”

  “正好我有事要去一趟县衙,咱们一起走吧。”

  雷敬爽快应下:“行啊!”

  他们三人走在前面,顾德牵着驴车跟在后头。

  肆意距离县衙很近,不一会儿他们便到了县衙。

  雷敬主动帮忙去跟县太爷通传。

  得知是江微微来了,钟殊然立即放下手头的工作:“带她进来。”

  他没有选择在堂楼接待江微微,而是选择在书房里接待她,像书房这种地方,一般都是专门用来处理公务的,算是比较正式的场合,鲜少有主人家会在这里招待女眷的。

  钟殊然却觉得这地方是最适合招待江微微的。

  在他看来,江微微虽为女子,可无论是心智还是能力,都丝毫不逊于男子。

  江微微和顾德一前一后进了书房。

  钟殊然热情地招呼他们坐下,又让人奉上茶水。

  江微微喝了口茶,蹙眉道:“您这茶叶怕是放了许多年吧?都有霉味儿了。”

  钟殊然哈哈一笑:“当初你爹也说这茶有霉味,你们真不愧是亲生父女啊,说的话都一模一样!”

  江微微无语,你是不是搞错重点了喂?还有你这副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模样是咋回事?你身为县太爷的尊严去了哪里啊魂淡?!

  事实证明钟殊然为了省钱是可以不需要尊严的。

  他笑眯眯地说道:“虽说这茶叶是放得久了点,但也还是能喝的,平时我自己就喝这茶叶,我跟你讲,这种茶叶对治疗不通之症有奇效哦!”

  所谓的不通之症就是指便秘。

  江微微面无表情:“你的意思是这茶叶喝了会拉肚子?”

  钟殊然一本正经地否认:“怎么会拉肚子呢?顶多也就是多跑两趟茅房而已。”

  “这不就是拉肚子吗?!”

  钟殊然又厚颜无耻地笑了。

  江微微扶额,不想再跟这个抠门小气的县令废话了,她直接说明来意。

  “我这次给你带了个赚钱的消息。”

  一听到有钱赚,钟殊然立刻又双眼放光:“你快说!”

  江微微也不卖关子,三言两语就将钟家做生意可能存在偷税漏税的情况给说了出来。

  她道:“从钟达明的反应来看,他家的生意十有八九存在不干净的地方,你让人去查一遍,无论查出什么东西来,你们都能趁机捞一笔。”

  钟殊然笑得特别灿烂:“之前你帮忙想出个公交驴车的主意,让咱们县衙赚了不少钱,如今又给我带来这个么好消息,江大夫,你可真是我的财神爷啊!”

  “行了,别给我戴高帽子了,你赶紧让人去钟家查账吧。毛氏和钟冠都挺蠢的,可钟达明却不蠢,他听到我要去报官,说不定会提前毁灭证据。”

  时间就是金钱!钟殊然立即下令让雷敬带上一队人马赶去钟家查账!

  …………

  今天家里停电了,很晚才来电,所以更得晚了些,抱歉~

  

第716章:充公

  江微微估算得没有错,他们几乎是前脚刚走,钟达明后脚就赶紧跑去书房,将藏在密室里的那一大箱子账册全部板处理,一把火全给烧了。

  等雷敬带着捕快们冲入钟家的时候,那些账册大多已经全部被烧毁殆尽。

  只有被压在最下面的几本账册被捕快们给抢救了出来。

  雷敬将那几本表皮烧得焦黑的账册翻开,仅仅只是翻了十几页,就看出不少的毛病。

  他扫了一眼那些已经被烧成灰烬的账册,冷笑一声:“钟老爷的动作还真是快啊,不过你真以为没了这些账册,咱们就查不了你们家的帐吗?没了证物,咱们还有人证!”

  随即他就把账册往怀里一揣,冲其他的捕快说道:“去把钟家的账房给我抓起来!”

  钟家生意做得挺大,自然是有请账房先生的,而且还不止请了一个,家里有一个,店铺里还有两个。

  钟达明脸色煞白如纸,急得满头大汗。

  时间紧迫,他只来得及烧毁账册,账房那边他还没有来得及通知。

  他哆哆嗦嗦地作揖哀求:“恳请各位官爷高抬贵手,饶了我吧,以后逢年过节……不,是每个月我都会送上银子以示孝敬。”

  “光天化日众目睽睽,你就敢公然行贿,简直是目无王法!来人,给我把他抓起来!”

  两个捕快冲上去,一左一右将钟达明抓住,当场给他套上了枷锁。

  钟达明就这么被带走了。

  毛氏和钟冠追了出去,试图把钟达明救出来,结果却遭到了捕快们的严厉警告。

  “若你们再敢妨碍我们办差,就把你们通通抓起来!”

  一番厉喝过后,毛氏和钟冠不敢再乱来,只能站在门口一边哭一边看这钟达明被捕快们带走。

  捕快们很快就将三个账房全都抓了起来,一番拷问过后,他们把钟家做生意偷税漏税的事情全给抖落了个干净。

  口供被送到钟殊然的面前。

  钟殊然看完之后,不禁笑了:“没想到小小一个商贾之家,居然也能胆子瞒下这么多的税款,可想而知那些真正有权有势的人家,背地里又偷了朝廷多少钱?”

  江微微没接这话。

  贪官污吏历朝历代都少不了,俗话说得好,水至清则无鱼,只要人还有欲望,就不可能完全杜绝贪污受贿之事,所以钟殊然那话说了等于没说,反正又改变不了现状。

  钟殊然亲自拿着口供去了牢房,当面跟钟达明聊了半个时辰。

  等钟殊然再回到书房里的时候,手里多了一份新的口供。

  他笑得颇为开心:“口供已经到手,钟家这次不仅要把欠下的税款全部补上,还得拿出一万两白银充公,以儆效尤。至于钟达明嘛……看在他年纪大了的份上,我就不为难他了,打他三十大板,就放他回家去了。”

  江微微忍不住问道:“钟家能拿得出一万两白银?”

  钟家虽说是做生意的,放在九曲县内还算颇有名气,事实上却跟真正的大家族相差甚远,家底远不如那些大家族丰厚,要让他们一口气拿出一万两白银,这无异于是要把整个钟家都给掏空啊。

  钟殊然道:“我已经让人盘点过钟家的家产,只要把钟家名下的所有店铺田产全部卖了,差不多能凑出这个数,说不定还能有一点儿剩余。放心啦,我做这种事情心里有数的,不会真把人逼上绝路的,多少都会有点儿钱给他们吃饭过日子。”

  按照律法,像钟家这种偷税漏税的情况,应当充入徭役,至少三年以上。

  钟殊然让钟家出钱,其实就等于是以银买徭,这种事情放在南楚是被允许的,每年服徭役的时候,像是那些家里有钱的,就会选择出钱免除自家今年的徭役,只有那些没钱的穷苦人家,才会老老实实地去服徭役。

  钟达明知道自己年纪大了,肯定承受不住徭役之苦,便干脆利落地选择了出钱免罪。

  他被打了三十大板后,由毛氏和钟冠接回家去。

  雷敬随即带着一群捕快去了钟家,把钟家的家产尽数充公,而钟达明一家三口也被赶出宅子,他们拿着仅剩的少许银钱回乡下老家去了。

  这些都是后话。

  此时江微微还在书房里跟钟殊然说话。

首节上一节413/77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