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吴学究做客东平府
翌日,早饭时分,赵祯问程婉儿道:“娘子,昨日白狐未回,还是一早又出去了?”
程婉儿道:“相公,这五小只昨夜未回,我今早问过赵元礼管事,说是李吉跟着呢。”
正吃着饭,赵元礼进来说道:“大官人,昨夜深夜吴用先生等一众人回来了,见天晚,吴先生吩咐不必惊动大官人,今日再来汇报东平府一行,如今正在大厅等候。”
赵祯听了,几口把手里花卷吃下,端起碗来,大口喝下这碗珍珠米和鲍鱼干煮的海鲜粥。喝茶漱口,同程婉儿三人打了个招呼,起身随赵元礼往大厅走去。
进了议事厅,赵祯问道:“学究,如何?”
吴用摇了摇手里鹅毛扇,说道:“大官人,有老大人主政,自然一切顺利。”
“这第一点,祝家庄擅起争端,又在府衙中找到以前过往商旅状告其强买强卖的诉状,又不交赋税,以此老大人将祝家庄定为野民聚集之地。不承认其为东平府管辖之地,对于寻衅滋事的祝家庄予以取缔。我等回来之日,又发下海捕文书,东平府地界四处追捕祝永清。”
“大官人,这景阳镇不日就当有动静,我等可预先埋伏,待祝永清离镇,就拿下他。凭他的脑袋,东平府里还能得三百贯钱财。”
赵祯听了,道:“好,总算能逼他出来,如此也算斩草除根,今后独龙冈也就稳固下来。”
吴用沉吟道:“大官人,还有一事却要小心在意。”
“学究但说无妨。”
“大官人,东平府这几日,我倒是远远见过景阳镇兵马总管云天彪,这人面如重枣,凤眼蚕眉,美髯过腹,使一口偃月钢刀,骑一匹大宛白马,有几分三国关云长模样。这人听闻祝家庄事,曾去府上求证说情。怕是与祝家庄干系不小。今后说不得也要做过一场。”
赵祯道:“他那里不过两营兵马,战将也只云天彪父子二人,我这里能征惯战的兄弟三五十人,吞并独龙冈后,又补足了军士,如何怕他。兼则他是官军,我也是大宋羁靡县,互不统属。只要不反,面上他也奈何不得我等。”
吴用道:“虽是如此,仍要小心,毕竟他那里距我等不过大半日路途。”
赵祯见吴用说的认真,沉思片刻道:“景阳镇到梁山县必然要经过黑虎庙镇。如今孙安、邓飞这都兵马已经驻扎过去,史进、陈达、杨春这都马军如今也可组建调拨过去。再调李应、杨林这都马军过去。”
“新来的石秀兄弟,功夫极好,胆大心细。如今已组建了一都【持盾衮刀手】,攻防兼备。也调去黑虎庙镇处的大寨。再有新来的一个【金毛犬】段景住,与时迁一般,也是个轻捷的好汉,如今也在招募军士,成军之后也放在黑虎庙镇。如此安排,学究以为如何?”
吴用道:“大官人考虑的周到,如此安排,既能兼顾独龙冈,又有侦查防备之力。请大官人下令,今日让林冲、李应、孙安三都人马潜入景阳镇周边埋伏,想来祝永清这两日就要外出避祸,投奔别处。”
赵祯一听,立马写了调令,用了印,吩咐赵集、张齐二人分头去传递军令。又唤来【先行官】李三,乔装去景阳镇,联络【白日鼠】白胜,暗中打探,传递消息,以防走了祝永清。
见赵祯忙完,吴用接着说道:“说完祝家庄,再说大官人关注的兵甲。我这番去,与老大人说,县里四周迷雾,又有许多势力见不惯我等成了羁靡县的,到处为难我等。可惜县里武备不全,祈求老大人出个主意。”
“起初老大人还有些犹豫,我让老都管赵兴在老妇人面前假装无意提到,老夫人担心闺女,逼着老大人去库房里搜罗了一批甲胄。”
“我贿赂了守库的吏员,经其指点,花了些银子,以七贯一件的价钱,买了八百件皮甲。以十二贯一件的价钱,买了五百件禁军换下的铁甲。又以二十五贯一件的价钱,买了一百五十件步人甲。”
“那吏员见我等也是大宋官府里人,又见我要的甲多,问我:可要兵刃。我想着虽然县里不缺,倒也可以看看。”
“因此装作不情愿的样子说道:‘这兵刃找铁匠就能打造,价钱比你这些折旧的还便宜些。’却不想,这人竟然领着我去库房深处,拿出来的刀枪都是抹了油脂,包裹严实不曾用过的新刀。让史进兄弟看过,都是三十炼的上好兵刃。枪头两千个,衮刀三百把,朴刀五百把,凤嘴刀百把。”
“交易过后,这人见我是个大客户,偷偷的约我去了一处宅子,从里头取出三十架神臂弓,每弓配备弩矢百只,要了我一千贯整。说是匠作院大匠多做的,这才便宜了我。”
“只买这些兵刃盔甲花费了近两万五千贯,剩下的五千贯钱财,购置了马骡大车,又买了米面,下装甲胄兵刃,上覆米面,混淆视听。”
赵祯道:“我原想着能买来皮甲就不错了,不曾想竟然还有步人甲。这弩更是难能可贵,听闻军中控制极严,从不外泄,没想到从匠作院流了出来。”
吴用道:“还不是这些贪官污吏,中饱私囊之故。嗨,说这些做什么。大官人,这趟去东平府还有两桩好事。”
“何事,学究笑的如此开心。”
吴用笑道:“大官人,这第一桩,确是一桩喜事。史进兄弟闲来无事,在东平府闲逛,遇到一个清倌人唤做李瑞兰,就在东平府纳了做妾。如今把这一家人都接来了梁山县。”
“不错,算作一桩喜事。这第二桩呢?”
吴用道:“这第二桩却更好,那日,老大人允了我等购置军械,似是担心大官人这里安危,竟从禁军中叫来一员小将,让其投奔梁山县。这人唤做傅玉,聊起来,才知,这人竟是栾廷玉兄弟的徒弟。”
赵祯道:“果然是无缘对面不相逢,有缘千里来相会。不知傅玉人在哪里,快快请来相见。”
第250章 傅玉
原来,这傅玉武艺高强,马上擅使一杆长枪,又有一门飞锤的功夫,马上打人,十有九中。军中有个名号,都叫他【飞锤】傅玉。
听闻要去梁山县护卫赵祯夫妇,虽有程万里两年后回来升其都头之职的承诺,心里仍万般不愿。奈何,受人管辖,不得不做。
以此这傅玉见了吴用一行人,自然没有好脸色。陈达见傅玉言语带刺,也不惯着他。当下说道:“小小一个旗头,倒是拿大。”
这傅玉年岁尚小,吃不得激。当下,说道:“来,来,与你较量一棒,输的人摆酒,从今往后都要服低做小。”
陈达大怒:“怕你不成。”
当下,二人各自披挂上马,挺枪来战。两枪并举,左盘右旋。傅玉生嗔,长枪不离陈达要害。陈达愤怒,钢枪直往傅玉心坎刺。
两马相交,双枪并举。两个斗到二十合上,傅玉分开枪,回马便走。陈达纵马赶来,傅玉便把长枪挂在马鞍鞒上,偷取飞锤在手,等陈达马来得近,扭过身躯,看得亲切,一飞锤打过去。
不想这陈达早见识过栾廷玉手段,见傅玉腰上挂着飞锤,心下已早有防备,身子俯在马背上,避过了这一锤。
傅玉见飞锤失手,鼓起余勇,调转马头,二人又交手二十余合。
吴用对史进说道:“兄弟,这傅玉也是一员健将,武艺不输陈达兄弟。我见他那飞锤功夫与栾廷玉相似,若能收服,大官人面前也是一功。”
史进听了,挺手中三尖两刃刀,上前叫道:“且不要斗,都听我说。”便把刀去中间隔开。
二人住了手,吴用上前说道:“傅玉兄弟,我见你这马上功夫似曾相识,又有这飞锤手段似我兄弟栾廷玉手段,不知兄弟这身功夫哪里学来?”
傅玉“阿也”一声,下了马,拱手道:“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识一家人。栾廷玉正是小子师父。不知我师父现今在哪?”
吴用听了,笑道:“果栾廷玉兄弟正在我梁山县,如今在那里做了个马军军使。”
傅玉道:“早知师父在此,小子早去了梁山县,随侍师父。”
陈达听了,笑道:“如今岂不正好。”
众人一齐大笑。
赵祯听了吴用所说,也自高兴:“未曾想还有这一段,不知傅玉兄弟在哪,正要见见他。”
吴用道:“昨夜路过独龙冈,想着他师徒二人久不曾相见,让他留在独龙冈先去拜见栾廷玉兄弟去了。”
赵祯笑道:“我前几日正要各位兄弟举荐人才,今日学究就带回了一员战将。”
吴用笑道:“大官人,这傅玉算是栾廷玉兄弟面上人,我不过恰逢其会。大官人求贤若渴,官面上不说,江湖上名声已超沧州小旋风,郓城及时雨。”
赵祯听了一笑,也不答腔,转而把与萧让、裴宣二人商量的各村里正、乡长之事说了一遍,而后问吴用意见。
吴用听了,细细一琢磨,赞道:“大官人,萧让兄弟这法子极好,我等这里只有一县之地,自然需管理各处村坊,如此各村听命县衙,吏员有升迁,今后自然无人能欺上瞒下。”
赵祯道:“这法子虽好,却缺干练吏员,县学里几堪用的,都让萧让要去县衙,从最低的散书做起,只能边学边教。若能有些成手,县衙里萧让兄弟自然能轻快许多。”
吴用道:“这般倒好,虽是忙碌些,却也有桩好处。这些人都是萧让兄弟教导,又有【铁面孔目】裴宣兄弟监督,他这人极好刀笔,为人又忠直聪明,分毫不肯苟且,这些吏员教导出来,自然不会差了。不似那成手,奸猾如狐。”
“也是,只是要辛苦几位兄弟操持。我想着,过几日,将杨林、时迁、白胜、段景住、石勇几个贯走江湖的兄弟去周边各处踅摸一番,看看可有流落江湖的好汉、不得志的读书人。”
吴用道:“名满山东河北的及时雨宋公明,再有马步都头【美髯公】朱仝、【插翅虎】雷横就在郓城县,可惜他三人家业在此,人面精熟,怕是不肯来此。”
赵祯听了也感叹一番。
吴用道:“前些时日说的沂州地面上青云山、猿臂寨两处,倒可以着重打探一番,若无劣迹,招来梁山,也是不小的助力。”
赵祯点了点头,说道:“待除去祝永清,再来计较。我这里还有一事要与军师商议。”
“这次去主世界,有韩集乡乡长宋世钦寻我,要同我探索一处古墓遗址。我那妻兄郜鹄建议我去见识一番。那里竟然有僵尸、阴魂之类,兄弟与我计议一番,看看选哪些好汉同去。”
吴用听了,又细细问询一番,说道:“如此看来,自然要选佛道之人,有道行的道士只董老道一个,和尚却多,广惠、鲁智深这两个不提,莲台寺里圆通也是得道高僧,更有武僧十八人。即是古墓,恐有机关,再带上时迁兄弟。”
“古墓狭窄,马军头领都不用,再选几个勇猛的步军头领,携带法器,也足够应付。正好明日大官人娶妾,众人都来贺喜,我寻个时间,让董老道、圆通等人先做好准备。”
赵祯道:“如此也好,我虽就职道士职业,如今也并无手段可用,也不知什么时候能学到道术。”
吴用道:“小生也曾听闻道术神异,只也不曾见过,今后可多多留意。”
说着,二人又说起傅玉去处,正说着,只见栾廷玉推门进来,后头跟着一个面嫩的汉子,见了礼,栾廷玉开口道:“大官人想必已听军师说过,这人正是小徒【飞锤】傅玉。”
“当年我与师弟【病尉迟】孙立同在师父门下学艺,师父亡故之后,我二人就此下山。早年路过一处庄子,应聘做了教头,见他资质不错,私下传了他一套枪法,并飞锤之法。我离去之后,傅玉也投奔亲戚去了,不曾想还有缘再见。”
吴用笑道:“要不说这梁山县是栾教头福地呢。”
赵祯道:“如何说?”
吴用轻摇羽扇,道:“人生四大喜,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栾教头就占了三个。”
众人听了都笑。
笑罢,赵祯对二人说道:“傅玉兄弟既来,也当做些安排。我刚与军师计议过,本想让傅玉兄弟去栾教头军中,只是想到李应兄弟新建的第七都更需人帮衬,想着让傅玉兄弟去第七都做个马军副兵马使。”
吴用在旁说道:“杨林兄弟时常去外头公干,招揽好汉,军中事就放下许多,以此,李应兄弟正缺一人辅佐。”
傅玉听了,道:“小人愿去,师父所在的独龙冈也不远,休沐之时,也能请教武艺。”
吴用道:“明日就是大官人纳妾时,我等就不打搅大官人了。大官人写一道手令,我与栾廷玉兄弟送傅玉兄弟去李应处。”
赵祯依言做了。三人正要告辞,看着手摇羽扇的吴用,赵祯说道:“学究,你这鹅毛扇从哪里来的?”
吴用道:“小生平生最钦佩诸葛丞相,以此自做了这把鹅毛扇。不知大官人何故问此?”
赵祯道:“军师稍待。”说着对赵元礼说了几句,让其去库房走一趟。
第251章 兽医
不一时,赵元礼拿着个盒子走了进来,赵祯打开盒子,递到吴用面前道:“学究,这是我新得到的一盒一阶的大雁尾羽,做成鹅毛扇,你看可合用?”
吴用接过来,拿出一根尾羽看了看,说道:“大官人,这尾羽做扇面十分好了,再找件入阶的竹木牙骨之类做出扇骨,想必也是一件宝物。”
赵祯道:“合用就好,军师拿去吧。”
吴用道:“这一盒数目不小,做一柄羽扇用不了如此多,只取三十羽足够。”
赵祯道:“军师只管拿去,放在我这里也用它不着。”
吴用道:“大官人,眼看夏日就到了,不若多做两柄,大官人和夫人也用的上,这羽毛扇形制多样,有仙桃型、圆月型、金瓜型等。品种有平光月、大元月、汉光月、大白月、小白元、中白元、小彩元、佛手、鸡心扇等十几种,各有风趣。”
赵祯道:“这鹅毛扇做起来可费时间吗?”
吴用并未急着回答,想了想道:“大官人,我这把扇子是用百子鹅翅羽做成的。县里如今养了许多百子鹅,如今县里弓手又少,箭矢消耗少,这种大羽积攒了不少。不若找人做些鹅毛扇,想比草编的蒲扇,其送风轻柔,最合妇孺使用,想来也有些需求。”
“扇面其形如掌,上锐下圆。除了鹅毛,天鹅、野雁、鹰、鹳鹤等鸟禽之翅、尾毛皆可。”
“柄用竹木、象牙、牛骨,管三寸,劈翎管如篾丝,结成古钱、田字等形,蒙其外,羽扇便成。若再精细些,可在扇柄上用五色绫缎剪成寿桃形两方,前后贴之,金缕绣成,书画其上。并用孔雀金翠毛,围列共边,中缀大红绒花一朵装饰,增其美观。”
赵祯道:“军师从工坊找些人先做出几柄,看看有无销路,若真可行,也是一条财路。”
吴用听了,点了点头,辞了赵祯,同栾廷玉、傅玉二人,一同离去。
午饭时分,赵祯与程婉儿道:“娘子,史进兄弟新纳了一房妾室,你可准备些头面首饰相赠,算是我家贺仪。”
程婉儿听了道:“相公放心,今日晚饭前就让人送去。相公今日也在庄中四处看看,哪里还有不足,让庄丁今日都收拾利索。”
赵祯道:“娘子安排的十分妥当了。赵兴那里,泰山泰水可有话语带来?”
程婉儿道:“母亲写了一封信,信里说二人身体康健,一切都好。母亲还说过段时日,要来这里做客呢。”
赵祯道:“说起来,我二人前去拜见才是。只是我这里草创,不敢轻易离开,倒是我这女婿做的不够。”
“相公不必如此说,母亲在信里还夸你少年有为呢,让你用心经营。县里若有什么不足的,只管去东平府寻她,她来想办法。”
赵祯道:“这回去购甲胄能如此顺利,岳母出力不少。不知母亲平日都做些什么,有什么喜好?我等也可做一番准备。”
“自我嫁与相公,听赵兴说,母亲初一十五,念经礼佛。别的不过是做些女红,管理后宅。”
赵祯道:“既然礼佛,到时陪岳母去一趟莲台寺,梁山上桃林、杏林也都能去转转。”
程婉儿点了点头,答应一声。说罢,二人各自去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