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主:开局一本水浒传 第155节

  刘广急道:“不可,秀儿这等样貌,梁山县里有几个能配的上她,不可操之过急。”

  刘慧娘听了,暗暗舒了口气。

  刘母看着慧娘问道:“这几日,秀丫头常去寻大娘子做女红,大娘子可曾透漏一言半语?”

  刘慧娘听了,摇了摇头:“祖母,大娘子只是让孙女陪着缝制衣衫,并不曾说过什么。”

  刘母闻言叹了口气,对刘广道:“我儿,若是不得任用,往后可有打算?”

  刘广道:“我这几日听闻青州要兴兵讨伐青州群盗,不如我等举家去投云天彪兄弟。”

  刘慧娘听了急忙说道:“爹爹不可,青州既然要兴兵,兵荒马乱的我家如何自处。况且一旦阮其祥打听的我等投了云伯伯家,撺掇高封要人,如何是好?”

  刘母道:“这也不行,那也不成。难道刘家今后只能做个乡下土财主?”

  刘广听了,一脸尴尬,说道:“母亲放心,孩儿再想想法子。如今虽然世道不明,到底不敢如苟桓、苟英兄弟一般,落草为寇。”

  刘母道:“我家世代为官,到你这里,不能断了前程。”说着,刘母转身对刘夫人说道:“媳妇,今日你去后院问问大娘子,当日宴席上是否无心一问。若是有合适的,就给秀丫头结一门亲事。一来,秀丫头也到了嫁人的年纪,若不是这场变故,已定下了云家的儿郎。二来,与梁山县里结亲,也能消除大官人戒心,我儿并两个孙儿也能在县里任职。”

  刘夫人听了,回道:“婆婆,我这就去后头问问。”说着,刘夫人起身要走。

  刘母叱道:“也是个不晓事的,哪里有空手而去的道理。你去我房里,将我房里的那册《高王经》带上。佛祖云:家有《高王经》,兵火不能侵。大官人家里东山上建了一座寺庙,我前几日还上去烧了香,里头住着七八个年老的庄丁,在那里洒扫,想必家里有信佛的。也是老身一片心意。”

  刘夫人应了一声,取来《高王经》,匆匆去山上程婉儿住处去了。

  见了礼,程婉儿让清竹上了茶,刘夫人也将手里的《高王经》奉上,程婉儿接过,谢了刘夫人,而后问道:“夫人,今日怎么有空过来?”

  刘夫人也不隐瞒,将前头宴席里程婉儿的话说了一遍,问道:“大娘子,不知大娘子这里哪家的郎君,我让刘麒、刘麟两个去偷看一眼,总要看看是否合小女的心意。”

  程婉儿听了,支支吾吾的道:“那日是我见了妹妹美貌,一时情不自禁开口。”

  刘夫人听了,大失所望:“原来如此,确是我想差了。小女已到了出阁的年纪,还想着夫人这里有什么门当户对的好人家。”

  见刘夫人这等模样,程婉儿忽道:“夫人,可愿意让慧娘妹妹做妾?”

  刘夫人听了,一下变了脸,正要开口拒绝,只听程婉儿道:“我听相公说,慧娘妹妹聪慧,曾得奇人教授,兵法战阵、奇门遁甲无所不会,这等人必定身具气运。况且慧娘这等学识,梁山县只有我家相公能让她一展所长。慧娘给相公做妾,确实有些委屈。今日夫人来问,我也就一说,夫人思量一番,若是不合适,也就算了。”

  刘夫人沉吟片刻,道:“大娘子今日这话,我从未想过,容我回家与老夫人和老爷商量一番再来回话。”说完,刘夫人就告辞离去。

  送走了刘夫人,清竹问道:“小姐,怎么今日想着给姑爷纳妾?”

  程婉儿摸着自己的肚子,叹了口气:“相公如今据有一县之地,到如今也无一儿半女,白郎中一家都看过了,也看不出是何因由。我想着,刘家闺女能得异人传授,必定有些气运,说不定就怀上了。”

  再说刘夫人匆忙回到家中,刘母见刘夫人神思不属,急忙问道:“怎的了这是?”

  刘夫人抬头看一家人都在,就把程婉儿的话说了一遍。话音刚落,刘广就道:“不成,我儿这等聪慧,怎甘心与人做妾。”

  刘麒、刘麟并两人的浑家庄芸、钟泠,四人也各抒己见。刘母拍了拍桌子,喝道:“成什么样子。”

  四人听了,都住了嘴。

  刘母问道:“老身反觉得不错。”

  众人都一脸愕然的看着刘母。刘母道:“大官人无子,只要秀丫头能生下一儿半女,今后自然母凭子贵。一旦秀丫头嫁过去,大官人再无疑虑,我儿与两个孙儿自然也能谋个差事。再说了,凭秀丫头样貌身段,智计,必然能得大官人欢心,不怕不受宠爱。秀丫头,你自小聪慧,看是明白,你意下如何?”

  刘慧娘想着这几日家中父亲兄弟不见用,日渐忧虑,祖母也暴躁了许多,再加上这几日偷看赵祯习武,英气勃勃的模样,自己望他头顶的气运,比高封一府知府还要浓郁许多,当即红着脸道:“祖母说的是,凭祖母做主。只是虽是做妾,也要做个良妾。”

  刘广听了道:“我儿,你可想清楚了?现下还无事,一旦过了文书,可就反悔不得了。”

  刘夫人也道:“秀儿,不着急做决定,这做妾哪比得上做个正室夫人。”

  刘慧娘道:“爹,娘,我想的清楚了。我随师父学了许多兵书战阵,别处断不能有什么用武之地,嫁给大官人,却能一展所长。爹爹,这几日,庄上那队女骑你也见了,统兵的就是大官人的娘子。白芷娘子每日去医馆坐诊,金翠莲娘子每日也调教歌伎,新纳的两个妾室楚媛、楚妍,也能抛头露面经营瓦肆。我嫁过去,也能央大官人让我参赞军机,一展所长。”

  刘广听了,点了点头。

  刘母道:“秀丫头说的不错,这事宜早不宜迟。媳妇,你再走一趟,与大娘子说知,让她挑好日子,换了婚书,下聘过门,家里也好备下嫁妆。”

  刘夫人听了,应了一声,起身去了程婉儿房里。

  重新见了礼,刘夫人把家里商量的结果,与程婉儿说了,并递上刘慧娘的庚帖。

  程婉儿听了道:“夫人放心,我与相公说一声,就使人去灵官殿,让董老道合八字,订婚期,慧娘妹妹也好早早过门。”

  刘夫人道:“一切都听娘子吩咐,秀儿的嫁妆早就备好了。”

  二人又相谈了片刻,刘夫人告辞离去。程婉儿使淡菊去前头寻赵祯回来说话。

第344章 神医

  不说刘家如何准备嫁妆,只说赵祯随淡菊回了山上住处,对程婉儿问道:“娘子,何事这般着急?”

  程婉儿道:“官人可记得县里新来的刘家女儿?”

  赵祯听了,拍着额头说道:“这些日子心里挂念着生辰纲,后头杨林兄弟回来,招待王教头等人,刘广一家却是怠慢了。过两日,等王教头等人熟悉了梁山县,我就招刘广父子来,安排职司。”

  程婉儿嗔道:“官人,谁说刘家父子了。我说的是官人夸赞过的【女诸葛】刘慧娘。”

  “刘慧娘我自然记得,娘子要说什么?”

  “今日刘夫人来家里,与我说要给刘慧娘寻一门亲事。”

  “奥,娘子选的哪个少年壮士?”

  程婉儿摇头:“我与县里的众位都头又不熟悉,如何能胡乱做媒。那刘慧娘生的娉娉婷婷,我见犹怜,官人见了就不动心?”

  赵祯笑道:“虽然生的好看,与娘子相比,也不过是梅兰之别,各有专擅罢了。我倒是更想见识他【女诸葛】的本事。只可惜,他如今是个未出阁的小娘子,不好去亲近。”

  “官人,这有什么难的,这些日子就让官人见识一番如何?”

  “娘子有什么主意?”

  程婉儿扭捏了一番,说道:“官人,我与刘夫人说定,要娶刘慧娘进门做妾。”

  赵祯看着程婉儿,一脸不信的道:“这如何能,刘广好歹是个防御使,如何肯让女儿做妾?”

  程婉儿道:“听说是老夫人做主,喏,这里还有老夫人抄写的《高王经》。”说着,程婉儿从桌上拿起一册书籍,递给赵祯。

  世界日志:

  《高王经》:(诵经满千遍,刀斫自折,皮肉不伤,三换其刀,终折如故。善信日日持读,得天地灵机,持之可觉醒职业僧尼。)

  僧尼:僧尼之法,不得为俗人所使。

  职业技能:念佛1级(高诵佛号,精神+1),诵经1级(清心净念,消灾祈禳,安抚人心,精神+1),素食1级(食谷者慧,精神+1)。

  每年可就职僧尼兵种四人,作为职业引导物,每五年可用一次。

  赵祯看后,让清竹将《高王经》放进书房,赵祯道:“娘子,刘家可有什么条件吗?”

  “相公,刘家似是真心嫁女儿,并未提什么要求,庚帖都送来了。相公不反对,今日就请董老道合八字,订下婚期。”

  赵祯不语,狐疑的看着程婉儿。

  程婉儿见赵祯盯着自己看,似是知道不妥,抿了抿嘴说道:“相公成亲至今,也无子嗣,我想着不如再娶几房美妾试试,若是能有个一儿半女也好。毕竟白郎中也看过了,相公身体并无不妥。”

  赵祯听了道:“许是外翁不善此道。王定六兄弟曾提到过,建康府有个【神医】安道全,刘广也曾说过,沂州府孔目官孔厚精通医术,我这就使人去请。孔厚有职在身,怕是不能前来。安道全那里,虽然路途遥远,厚给金银,想来请来不难。让他看看,说不得就能找到症结。”

  “相公说的是,只是刘家的庚帖都送来了,还回去可就结仇了。刘广家也算官宦之家,刘慧娘嫁过来算作贵妾如何?”

  赵祯点头道:“娘子做主就是。”

  午后,赵祯带着郁保四并几个庄丁去了猪场。几日前,朱元鹏就来禀报,赵祯送来的【徒河黑猪】已经生产。这段时间,赵祯先是担忧生辰纲的事,后边又是清点财货,又是接待新来的好汉,无心去看。今日正好有空闲,就去看看。

  去了猪场,当值的赵豚过来见了礼,赵祯问道:“【徒河黑猪】在哪里?”

  赵豚指着一个小猪圈说道:“大官人,这个小猪圈,单独养着这只【徒河黑猪】。”

  赵祯走上前去看,见这只黑猪正躺在圈里,肚皮旁一串小猪挤在一堆,争抢着吃奶。赵祯问道:“产下几只猪崽子?”

  “十二只,皇甫端大人过来看过了,十二只小猪仔都很壮实。”

  世界日志

  徒河黑猪幼崽(一阶徒河黑猪所生,肉质肥美。)

  赵祯看后,心下道:看来今后又能多一种产出,不枉我跋涉四百余里将这只一阶的【徒河黑猪】运回来。

  马、牛、羊、豕、犬、鸡虽并称六牲,却有高低之分。猪肉为贱肉,何故?

  第一点就是先人养猪,都未阉割过,香辛料用的也少,猪肉骚气重,难以下咽。再有,猪圈和茅厕相通,吃猪肉时,难免有人会想到猪生长的地方污秽、不洁。

  这徒河黑猪幼崽有个肉质肥美的介绍,想来滋味不错。再加上现今敲猪之法盛行,东坡肉、东坡肘子做法传遍天下,猪肉也不再只是下等人的选择。

  想到这里,赵祯嘱咐道:“好好照料这几只小猪仔,不要急着阉割,看看长势。成年后与【大蒲莲猪】交配,看看后代如何。你与朱元鹏商量一下,你二人里选一人,去赵元礼那里支取钱财,带几个人去泰安州买些徒河黑猪猪种。”

  赵豚听了,连忙应下。

  看过了徒河黑猪,赵祯回庄,使人叫来运盐回来的王定六。见了礼,赵祯道:“兄弟,前头听你说建康府【神医】安道全医术高明,兄弟休辞辛苦,走一遭建康府,请安道全来县里,我这里有用他处。”

  王定六听了,道:“大官人,不知何事要请安道全前来?”

  “一来,我成亲多时,不曾有的一儿半女,请安道全来诊治一二。二来,县里兄弟不少,若能得他来这里,将来一旦有个万一,也有救命的神医。”

  “大官人说的是,我收拾一番,明日一早就回一趟建康府,好歹把他请来县里。”

  赵祯道:“你可找个兄弟作伴,路上也有照应。县里只有石秀兄弟和郑天寿兄弟两个是江南路人,兄弟属意哪个?”

  郁保四在一旁道:“大官人,只是与王定六兄弟作伴,不若我陪着走一趟?”

  赵祯看向王定六,王定六道:“安道全这人,小弟也曾见过,倒不用非是江南人氏陪同。郁保四哥哥想去时,自无不可。”

  当即,赵祯让人取来五十两黄金,让王定六拿了。二人辞了赵祯,下去收拾行囊,又点了几个伶俐的军士,第二日就绕道往建康府去了。

  送走王定六和郁保四一行人,赵祯想着还要组建马军,叫来吴用、石秀、时迁、段景住四人。

  一番商量后,石秀、时迁、段景住三人,带上伴当,押运茶叶,带足金银,组成了北上购马的队伍。

  石秀等人走后,赵祯与吴用在厅里又嘀嘀咕咕的说了起来。

第345章 筹划

  只听吴用说道:“大官人,这些日子探子已探明了荆门镇路线,周遭地势、人口也有打探清楚。正如董老道所说,镇子上有三家大姓,建了三都乡兵,共同管理着周边七八处村坊。”

  赵祯问道:“这三家大户可有为富不仁的?”

  “镇上张垓、戚垓两村相连,张、戚两家把持着乡里。十里堡、五里堡、孙庄、魏庄、小徐、鹅刘各村也有大户人家,不过都是同姓的族人,拥地最多的族长也不过百十亩地。不过十里堡、五里堡两处里长是弟兄两个,五里堡是老大石阔,十里堡是弟弟石阅,这两人有些武艺,各自召集了庄户,护持着两村。”

  “这三家分庭抗礼,张、戚两家历来不和,常常因争水械斗。石家最弱,不过远离荆门镇,因此倒也无人来撩拨他们。”

  “孙庄、魏庄、小徐、鹅刘四村听村名就知道了,村里多半人都是同姓人。”

  赵祯问道:“既然打探清楚了,镇里也无什么厉害人物,这几日就去占下来。只是荆门镇距离梁山县也得三五十里,又无官道相连,以县里如今气运,只怕力有不逮。若是派驻兵马,学究以为用哪个兄弟?”

  吴用道:“大官人放心,这些日子已探的明白,五里堡、十里堡正临近水泊不远,只要从水泊往南不过推进七八里就是。”

  “我正担忧不能连成一片,将来防守、春秋两税,征调徭役也是麻烦。若能与水泊相连,船只往来,自然方便的很。”赵祯笑道。

  “不过,仍旧需要留一营军士驻守。一来防备迷雾,二来也要维持梁山县统治。”

  吴用听了道:“驻守的人员倒不着急定下,荆门镇这几处村坊,总也有两三千户,占下后,仍旧要先厘定户口、田地,才好决定有谁驻守。”

  “这回从水泊进军,除了阮小二兄弟所领的水军,鲁智深、广惠两位兄弟带领步军500人攻坚。【轰天雷】凌振兄弟带半数【火炮都】,携五门佛郎机炮,十门劈山炮协助。这路人马都随阮小二兄弟行动。”

  “马军调拨第三都林冲、栾廷芳兄弟所领的二百人,郭盛、吕方二位兄弟所带领的第八都。以林教头为主将,从迷雾中穿行,作为第二路。以鼓声为号,声势要大,若能不战而胜最好。”

  赵祯听了,连连点头,说到:“学究说的是,若能兵不血刃占下最好。这处地界隶属哪里?”

  “东平府。”

  赵祯听了不禁愕然。

首节上一节155/30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