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必杀阿提拉。”
邓肯的实力已经在战场上证明了,由他统帅精锐骑兵,确实能摧枯拉朽般地击溃匈人大军,斩杀阿提拉的机会非常大。
可这是要墨洛维的老命啊!
他们父子二人,两代人的努力,秘密跟阿里乌斯派接触,这才攒下来了一支法兰克圣骑士。
邓肯直接就掏了他的老底。
成功了还好说,万一失败了呢?
而且此战凶险异常,法兰克圣骑士会不会跟匈人亲卫拼完了?
他就靠这些精锐骑兵将来跟西哥特重骑兵分庭抗礼。
沙隆之战,他都没舍得拿出来。
邓肯看着一脸纠结的墨洛维,缓缓起身道:“你好好考虑一下。”
“阿提拉一直想要征服法兰人。”
“如果他活着离开了,你这个法兰人的首领,始终名不正言不顺,将来说不定他对你动手,你就没有机会了。”
这一战。
上帝之鞭-阿提拉西征,核心战略目标是洗劫西帝国,附带的战略目标,是征服法兰人。
墨洛维不知道未来的历史走势。
他不知道阿提拉后面会暴毙,但是只要阿提拉一日不死,他睡觉都不安稳。
邓肯也有自己的考虑。
他已经在改写历史,万一历史偏差,后面阿提拉不暴毙了呢?
只有死掉的上帝之鞭,才是好的上帝之鞭。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阿提拉不死!
邓肯也一样压力很大,匈人还有主力在欧亚草原,如果再来一次沙隆之战,帝国就未必能赢了。
事实上。
阿提拉第二次入侵帝国,没有蛮族联军,没有西哥特重骑兵,埃提乌斯被压得不敢出城,可以说历史稍微偏差一点,西帝国当时就要亡国了。
必须弄死他!
邓肯的心意已决,甚至不惜跟埃提乌斯彻底决裂。
那战场上的阵风。
由匈人骑射手掀起的风暴,同样让邓肯极为忌惮,这是当前时代最顶尖的传奇统帅。
“好好考虑。”
“我给你一天的时间。”
邓肯的身影起身离去,头也不回地离开这里。
………………
第78章 追杀!突围
事情成了。
邓肯刚刚离开法兰人的营帐不久,便发现了墨洛维的标记从蓝色变成了绿色,这应该是他已经被邓肯说服,转化为了能够下达命令的友军。上帝之鞭-阿提拉给诸多蛮族的压力太大了,如果让他逃回去,随随便便就能再度集结十多万的大军。
果然。
凌晨时分,墨洛维便悄悄派人来到邓肯的营帐,表示愿意跟他合作,想办法铲草除根干掉上帝之鞭。
如此一来邓肯的麾下便有三千多的骑兵部队,其中精锐铁骑也有一千余人。
接下来就是盯死埃提乌斯,历史其实已经出现偏差了,因为按照原本的历史轨迹,托里斯蒙德王子率领西哥特军队撤走后,帝国联军便有点势单力薄,再加上埃提乌斯有意放走对方,蛮族部队也开始纷纷撤走,最后帝国军队包围了几天直接撤退了。
但是这一次,因为邓肯的态度强硬,以及他在战场上的赫赫战功,蛮族联军们开始摇摆,都不怎么想走。
帝国军队内部也有不同的声音,依靠邓肯作为山头,许多军队统帅都想要建立不世之功,居然让埃提乌斯一时间没办法弹压下去,明显帝国军队分裂成了两个派系,一个是忠于埃提乌斯的,另一个是倾向于支持邓肯的,后者以高卢行省的军团和不列颠难民军团为主。
这里重点说一下不列颠难民军团,这个是当年帝国放弃不列颠行省后撤回来的军队。
他们早年在不列颠岛都已经安家立业,撤回来后驻扎在高卢地区,因为上百年的家业没了,才被世人戏称为不列颠难民军团,但事实上他们的战斗力在帝国军团里面也是第一梯队,没了家业只能靠勇猛作战维持生计。
因为他们常年作战,早些年还跨海远征救援不列颠岛,可以说是跟不列颠军团打断骨头连着筋。
今时今日,邓肯跨海远征救援帝国,跟他们当年做得事情如出一辙!
归属感就是这么来的。
更加重要的是,邓肯还是名义上的不列颠行省总督,算是他们当年的老上级,他们回归高卢后待遇不怎么样,先天上就倾向于支持更加强硬的邓肯。这段时间有关于邓肯的传说,他们已经如雷贯耳,甚至还有其他版本的传说。
其中一个传说是这样的,邓肯祖上就是不列颠军团的一员,后来撤回帝国后,迁徙到了潘诺尼亚的边缘地带。
邓肯少年英雄,不忘祖辈的荣耀,在不列颠岛饱受蛮族凌虐后,响应不列颠人的求援,单枪匹马前往不列颠岛建功立业,没想到一战成名,建立不世之功,连斩肯特王国的亨格斯和霍萨两兄弟,最后丁塔吉尔公爵战场受伤意外暴毙,他也顺利成为了不列颠行省的新一任总督。
有关邓肯册封不列颠女公爵的事迹也一样津津乐道,人们都称呼为他为守誓者-邓肯。
这个传说等于是把邓肯带入自己人的视角了。
他们当中不少人也想打回去,但是帝国实在支撑不起远征了,只能让不列颠军团在高卢苦苦挣扎。
营帐内。
此时邓肯的面前就坐着四五个明显不同于其他人的帝国军团统帅,在帝国军事改革后,军团的规模就大幅度削减,许多军团都是一千余人。不列颠难民军团大概有五六个战团,也就是将近六千余人的规模。
沙隆之战结束后,这些不列颠军团都伤亡惨重,如今加起来估计也就三千多人。
邓肯坐在主位,表情沉思。
在他的面前,六位不列颠军团的统领单膝跪地,已经宣誓效忠了。
这跟天上掉馅饼一样。
邓肯麾下的部队居然一下子暴涨到了将近八千人,再加上摇摆阵营,倾向于他的蛮族,恐怕已经能指挥一万多人的军队,完全可以跟大战后的埃提乌斯分庭抗礼了。
铿锵!
邓肯没有迟疑,直接拔出了守誓者长剑,放在了为首的军团统领肩膀上,沉声道:“以上帝与诸神之名!”
“我接受你们的效忠。”
“并许诺将来一定夺回不列颠的一切,从撒克逊海盗的手中解放伦敦。”
这些人当年大部分都是驻扎在伦敦附近,军团被迫撤走后,什么都没了,高卢常年战乱也不可能补偿他们土地。
为首的巴尔顿表情兴奋,沉声道:“大人有什么安排,下令吧!”
“不列颠军团还有三四千人能作战。”
“有些老兵当年还跨海远征过撒克逊海盗,他们的战斗力远超其他军团。”
不列颠军团确实有些四十多岁的老兵,都是一星银灰色的标记。
随着他们暗中宣誓效忠邓肯,战略地图上的不列颠军团也从蓝色标记转化为了绿色标记,此时一看乌泱泱一大片的军队,居然有不少都变成了邓肯能指挥调动的绿色单位。
八千人。
来得时候才两千多人,一场战役打到现在,邓肯的兵力居然翻了三倍。
邓肯沉吟片刻道:“接下来你们按兵不动。”
“如果埃提乌斯有什么布置,你们假意服从,然后找机会放匈人主力突围,全力追击。”
“接下来的事情交给我。”
邓肯接纳这些人也是需要付出代价的,他们毫无疑问后悔撤离不列颠岛了,回到高卢驻扎也没有什么出路,还没有当年在不列颠岛过得好。
如今不列颠行省总督都有了,那么不列颠岛等于名义上回归帝国。
他们要夺回曾经失去的一切!
只有失去后,才知道曾经拥有的东西多么宝贵,不列颠岛多好的地方,也就是砍砍撒克逊海盗,在高卢行省作战,他们打完蛮族打匈人,当年的军团老兵都快战死完了。
关键是还没有土地,伦敦周边可是他们祖祖辈辈城市化发展开拓出来的,一拱手全让给了撒克逊海盗。
“是。”在场的不列颠军团统领沉声道。
就在这些不列颠军团统领离开后不久,克里冈兴奋地走了进来,沉声道:“大人。”
“不列颠戍海军团已经跟他们换防了。”
“绝大部分的军团老兵都支持我们!”
克里冈跟蛮族不是一路,跟不列颠人也不是一路,他是效忠帝国的萨尔玛提亚人,跟帝国不列颠军团才是一路人。
他父亲就是当年选择留下来的帝国军团一员。
邓肯沉吟片刻,看了看地图道:“很好。”
“埃提乌斯应该很快就会有所动作,让埋伏的骑兵部队做好准备。”
时间转眼过去了两天。
埃提乌斯不知道何时发现自己渐渐失去了对军队的一部分掌控力,他的军中威望渐渐被邓肯取代了一部分,他知道不能再继续拖下去了,必须得尽快做出决断。
夜幕降临,埃提乌斯招来了自己的亲卫,那是一个匈人近卫,哪怕是打到现在,他的身边还有一支精锐的匈人亲卫。历史上他被皇帝谋杀后,也是匈人挚友帮他报仇的。
营帐内烛火明灭不定。
埃提乌斯沉默许久,突然对身边的匈人亲卫道:“凌晨换岗时,打开一道缺口。”
“你想办法让被困的阿提拉知道。”
沙隆战场上全是匈人的尸体,他的亲卫换身衣服就是地地道道的匈人。
这些匈人亲卫只效忠于埃提乌斯一人,闻言当即沉声道:“我立刻安排人去办。”
按照原来的历史,埃提乌斯是主动撤围,匈人大军从容离去,就连洗劫整个高卢的财富都能带走大半。
这一次,有邓肯强硬干涉,突围可以,撤围就别想了。
那浩浩荡荡的车城战利品,匈人一点都别想带走!
人能走,东西留下。
这是阿提拉最后的机会,今夜是埃提乌斯的部队换防,他要是打开一个缺口,残余的匈人主力就可以轻松突围,这样战利品留下,埃提乌斯也能给其他人一个交代。
午夜时分。
库林率领高卢亲卫赶到邓肯的营帐,里面没有点燃烛火,仿佛主人已经睡去,但是进入其中后,邓肯已经全身披甲,身后的将军近卫也是全副武装。
“埃提乌斯的部队正在换防,他们在南面留下了一个明显的缺口。”
“匈人主力骑兵只要一冲就能冲破蛮族的包围。”
库林的表情亢奋,低声道:“最迟黎明时分,阿提拉的主力骑兵应该就会突围。”
邓肯已经等这一刻很久了。
他的双目凝视着营帐外的皎月,沉声道:“放他们突围,让骑兵部队秘密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