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说,护国公-埃提乌斯不愿意强攻,他在团团围住车城后,便营帐紧闭,仿佛是陷入了某种艰难抉择。
第二天。
在罗马阵营的联军会议上,诸多的将领统帅,蛮族酋长,七嘴八舌,议论纷纷,有人主张强攻,有人主张围困,而埃提乌斯沉默不语,只是时不时看一眼此战功劳最大的邓肯和托里斯蒙德。
会议最后不了了之。
埃提乌斯在战后找到了托里斯蒙德,似乎是在商议什么,其他人并不知晓,但邓肯却知道他在劝托里斯蒙德立刻回国继承王位。
因为托里斯蒙德还有几个兄弟可以争夺王位。
当天下午。
托里斯蒙德率领西哥特王国的军队撤围离去,似乎急匆匆想要回去坐稳王位。
而傍晚时分,护国公-埃提乌斯秘密约见邓肯,应该也是想要劝说他放阿提拉一条生路。
咔嚓!
就当邓肯步入中军营帐时。
护国公-埃提乌斯的身上,那银灰色的骷髅头标记破碎,‘帝国余晖’的金色印记碎裂,‘密特拉之军势’直接消失,‘诸神瞩目’也渐渐暗淡。
埃提乌斯(护国公)(传奇统帅)【三星金色】!
继上帝之鞭-阿提拉之后,就在邓肯的眼前,护国公-埃提乌斯身上的一道道印记全部碎裂,就好像是历史的回响在消散,英雄的气运在逝去,他也变成了常规的三星金色单位。
甚至,埃提乌斯的亲卫军,以及罗马鹰旗军团的统领,望向埃提乌斯的目光都透着一丝别样的意味。
他的行动瞒不了别人。
不管是什么原因,他想要放走阿提拉,都让在场的人感到一丝不满。
这惊天的战功!
帝国的大敌!
死了两个国王,十几个蛮族酋长,无数人付出巨大伤亡才打赢的一场血战!
就这么白白放阿提拉走吗?
邓肯不答应!
这里的其他人也不会答应。
………………
第76章 皇帝的大腿!邓肯
中军营帐。
邓肯目光扫了一眼门口处的精锐侍卫,不知道是不是他的错觉,现在这些人都不太敢跟他单独共处一室,前面跟西哥特王子托里斯蒙德密谈时,对方的身边也跟着好几个贵族骑士以壮声势。
营帐里面点着烛火,有一股油脂和香料混合的味道,还有刻意掩盖的酒味。
埃提乌斯昨夜应该饮酒了,而且还喝了不少。
这位大名鼎鼎的护国公注视着眼前的邓肯,神色似乎略微恍惚,仿佛被邓肯身上的少年英雄气所震慑,感慨道:“我像你这个年纪的时候,还在匈人王的帐下作人质。”
毕竟六十来岁的老人了,时日不多,如今‘帝国余晖’散尽,可以说是最后一点气数都快耗尽了。
邓肯的目光平静,淡淡道:“埃提乌斯大人就是那个时候认识阿提拉的?”
这个回答让埃提乌斯略微错愕,他凝视着邓肯的双目,看到了其中的一丝不甘,这眼神他太熟悉了,在他劝走了托里斯蒙德王子后,不管是蛮族酋长,还是罗马军官,都有一丝很明显的不甘心。
但是他也有自己的苦衷,没有阿提拉压制日耳曼蛮族,帝国的疆域将越发千疮百孔。
更何况在他内心深处,他也不希望阿提拉死在这。
毕竟几十年的好友了。
埃提乌斯缓缓坐下,好似一下子就苍老了许多,他摇头轻叹道:“是的。”
“我八岁就加入军籍,成为军团里年纪最小的战士。“
“跟随父亲南征北战。”
埃提乌斯仿佛陷入了回忆之中,声音沙哑道:“当时帝国局势艰难,西哥特首领阿拉里克带领蛮族军队长驱直入,父亲竭力周旋,为了取得蛮族首领的信任,将我送给蛮族作为人质。”
“后来匈人势大,父亲又把我送到匈人王帐下作人质。”
“也是那个时候我认识了匈人王的侄子,阿提拉。”
三言两语。
邓肯便明白了这位罗马护国公的少年时光是何等艰难,先去蛮族那做人质,然后又去匈人那做人质,他的父亲也是够狠的。
埃提乌斯并不在意诉说一些陈年往事,他凝视着眼前的邓肯道:“在我三十四岁那年,帝国内部动荡,我也是此时抓住了机会,向匈人借兵六万,率军返回了罗马。”
“不过我支持的将军败得很快,在他死后,我只能依靠手中的匈人大军,逼迫皇帝和摄政太后普拉西狄亚谅解,并得到了高卢行省骑兵总督的职位。”
一股枭雄的气息扑面而来,埃提乌斯的双目渐渐锐利。
做人质做到他这份上,也是没谁了,能向匈人借兵数万,手段着实是了不起。
“后来,我借助匈人的力量,击败了西哥特人。”
“在诺里库姆打败了日耳曼人的入侵。”
“当时摄政太后普拉茜蒂娅想要除掉我,于是我起兵对抗他们支持的伯尼法斯,我们在里米尼附近展开了会战。”
“伯尼法斯赢了,但他本人却身受重伤,于一个月后死去。”
“我当时逃亡到了萨尔玛提亚,后来也是在阿提拉的帮助下,迫使普拉茜蒂娅恢复了我的权力,成为了西帝国的统帅。”
说到这。
埃提乌斯笑了,有豪迈也有苦涩,他注视着眼前的邓肯,沉声道:“当时很多人都说我是‘匈人的走狗’。”
“想要除掉我!”
“有人以为我会拥兵自立为王,也有人以为我会出卖帝国的利益讨好匈人主子。”
“但是十多年后,他们又称我为‘罗马人的英雄’。”
一生征战沙场,战功赫赫。
埃提乌斯周旋于诸多势力之间,在帝国已经积重难返的情况下,借助外援以力打力,硬生生稳住了这垂暮的破败帝国。
当年所有的质疑非议都变成了尊崇,埃提乌斯由此成为了帝国实质性的最高统帅。
英雄迟暮。
邓肯注视着眼前老迈的埃提乌斯,缓缓道:“护国公确实一生为国尽忠,战功赫赫。”
这个确实没得黑。
帝国最后的余晖都在他的身上,可以说一个人扛起了西帝国的气数。
他使用战争手段和谋略来分化对付各蛮族部落,逐次平息了四方的边患,并恢复了西帝国在高卢和西班牙的威望,他用外交手腕同汪达尔人首领订立和平协定,互不侵犯,从而保持了帝国所在的意大利本土的安宁,然后他用武力打败了法兰克人和斯威维人,迫使他们与西帝国结盟,成为了重要的盟友和帮手。
他征战边疆,安抚蛮族,周旋匈人,一生可以说是鞠躬尽瘁,如今以老迈之躯跟阿提拉决裂大战,关键时刻没有人会怀疑他对帝国的忠诚。
但这些都不是他放走阿提拉的理由。
埃提乌斯凝视着眼前的邓肯,缓缓起身,背对着他,沉声道:“你是我见过最具才能的罗马人。”
“我的儿子不成器。”
“如果你愿意的话,我可以收你为养子,任命你为高卢行省的骑兵总督。”
图穷匕见。
埃提乌斯说这么多,真正的目的还是想要收服邓肯,他是帝国皇帝瓦伦提尼安三世任命的不列颠行省总督,如果认埃提乌斯为养父,那么便是站在了他这一边,跟瓦伦提尼安三世划清界限。
埃提乌斯给出的筹码也极为丰厚,按照罗马的收养子嗣传统,这是打算培养邓肯为继承人,直接全盘接收他的政治遗产和军事遗产。
毕竟他起家的身份就是高卢行省骑兵总督。
高卢可不是不列颠岛那样的偏僻角落,高卢行省是行政大区,以前有山内高卢、山外高卢、比利时高卢等行省划分,还包含了上下日耳曼尼亚,差不多等于是封你为后世法国的军队二把手。
亲儿子都没有这么好的待遇!
这是直接培养接班人的安排,等于是宣告所有人,邓肯就是未来的军政继承人了。
邓肯的军事指挥能力实在是让埃提乌斯太惊艳了!
他所见过的所有名将里面,阿提拉曾经是最强的那一个,他指挥匈人骑兵就好像是‘风’,轻驰疾走,来去如风,军势压前,如风暴肆虐,无人可挡。第二位是战死的西哥特国王-狄奥多里克一世,他率领骑兵就好像是‘山’,重骑兵一动,山崩地裂,碾碎前方的一切,军势之威猛,就连匈人铁骑都不敢硬抗。
邓肯给他的感觉,就好像是‘浪涌’,一浪接着一浪,拍打战场上的一切,找到敌人的弱点,然后淹没前方的敌人。
这个年轻人简直宛如天生的‘军神’!
他既能以点破面,击溃前方的大军,又能分割包围,扩大局部战果,仿佛是海浪拍打一切,在波涛汹涌中吞没敌军,更不可思议的是他越打优势越大,最终在战场上形成一道席卷一切的洪流。
这已经不是才能了,这是天赐的战场军神!
恐怕要不了多久,他就会成为当世冠绝天下的战场名将。
这样的人才,他当然希望培养成为自己的继承人。
埃提乌斯拿出了自己能给出的最好筹码,然后一脸期望地望向了眼前的邓肯,可是很快他的心情便低沉了下去。
因为邓肯不为所动,他只是平静道:“多谢大人好意,我还是希望成为不列颠行省的总督。”
他想要的,自己会去战场上拿。
帝国已经积重难返,全盘接收埃提乌斯的遗产,也继承了这个烂摊子,真的是烂透了,不如推倒重建一个新的帝国。
况且他也不想认义父,哪怕埃提乌斯是末代名将,但他可没兴趣当一个养子。
还是那句话。
大丈夫马上取天下!得国必须要正!这样才能长久!
邓肯接了帝国的烂摊子,就得当个裱糊匠,对外需要应付蛮族入侵,对内还要清理腐败堕落的帝国官僚,还不如另起炉灶,一起把他们扫进历史的垃圾堆。
况且邓肯还有多神教暗中支持的身份,进入帝国统治阶层,就得面对信仰问题。
埃提乌斯的遗产,对他来说,也就那样吧。
此时邓肯的态度已经表明了一切,不过埃提乌斯也并没有想那么深,反倒是觉得邓肯可能支持皇帝瓦伦提尼安三世更多一点。
年轻人顾忌名声。
不可能刚被皇帝瓦伦提尼安三世封为不列颠行省总督,转头就改换门庭认埃提乌斯为义父。
事实上,他还不知道这个不列颠行省总督,是皇帝瓦伦提尼安三世上杆子抱大腿封给邓肯的,甚至不晓得邓肯给了他这么大一个惊喜。
这下子别说是在罗马民众面前露脸了,瓦伦提尼安三世都可以重振威势,跟埃提乌斯稍微争夺一点权力。
消息是还没传回罗马,等瓦伦提尼安三世知道了,马上就有宫廷近侍赶来好好拉拢。
他可是下注了的!
这回躺赢。
而且他还投资了,要人才给人才,缺物资,还送了点装备物资,只是不多而已,瓦伦提尼安三世喜好奢靡享乐,自己手里面的钱也有点紧张。
这么说吧。
此战过后,邓肯就是瓦伦提尼安三世最粗的大腿,有邓肯在,他在帝国宫廷大声逼逼都有底气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