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声音很轻,带着一点荷兰口音,像是怕惊扰了空气。
杜晨-科洛斯。
18岁,刚从荷兰飞来巴黎三天,原本只是这次拍摄的备选名单末尾。
她站在门口,呼吸还未平复,目光扫过摄影棚,最后落在罗伊身上。
罗伊抬眸,与她对视了一秒。
她的眼睛像是阿姆斯特丹的运河,清澈却深不见底。
“就她了。”
总监快步上前,语气急促:“杜晨,时间紧迫,快去换装!”
她点点头,没有多话,跟着造型师离开。
罗伊收回目光,转身走向化妆间。
无所谓。
反正,谁来都一样。
APM Monaco×罗伊×杜晨-科洛斯《暗夜救赎》广告分镜剧本
产品线:APM Monaco男士珠宝系列(项链/手链/戒指)+女士高级定制系列
风格:哥特式浪漫×悬疑叙事×奢侈品美学
音乐:从德彪西《月光》渐变至Omnia的《Crone of War》
第一幕:孤狼的黎明(布洛涅森林:Bois de Boulogne)
时间:凌晨5:23,浓雾弥漫
镜头:
特写枯树枝滴落露水,折射出罗伊的剪影(APM锁链项链在喉结投下阴影)。
他指尖摩挲着一张泛黄照片(杜晨侧脸),照片边缘烧焦,APM男士戒指在逆光中泛冷光。
台词(画外音,低沉):
“她消失的那晚,巴黎所有的钟表都停了。”
第二幕:钢铁与光(德比利行人桥:Passerelle Debilly)
时间:正午12:00,烈日刺眼
镜头:
全景:罗伊逆光奔跑,APM镂空手链在腕间迸发星芒,铁桥钢索如琴弦震颤。
突然驻足,从口袋甩出杜晨的耳环(APM流星款),耳环悬在桥栏摇摇欲坠。
音效:秒针急促的滴答声混入地铁呼啸。
第三幕:黄昏的告密者(亚历山大三世桥:Pont Alexandre III)
时间:18:30,暮色浸染
镜头:罗伊背靠金狮雕塑,用APM手链撬开一枚子弹壳,里面掉出半张歌剧票(特写票根上的血指印)。
突然转头,桥下塞纳河倒影中闪过杜晨的金发(APM水波纹耳坠惊鸿一瞥)。
台词(冷笑):
“幽灵也爱珠宝?真讽刺。”
第四幕:歌剧院的暗箱(巴黎歌剧院:Palais Garnier)
时间:21:17,水晶吊灯将熄
镜头:
俯拍:罗伊横卧在包厢红丝绒座椅上,APM荆棘戒指划过座椅裂缝(带出丝线,隐喻追踪)。
突然坐起,镜头切换至舞台杜晨的幻影在跳《吉赛尔》,足尖滴血染红APM脚链。
音乐:黑胶唱片卡顿的咏叹调。
第五幕:骸骨中的救赎(巴黎地下墓穴:Les Catacombes)
时间:午夜00:00,烛火将尽
场景:巴黎地下墓穴,烛火摇曳,600万具骸骨堆叠成墙,幽暗的隧道深处传来杜晨急促的喘息声。
镜头1:恶魔的追逐
画面:杜晨踉跄奔跑,赤足踩碎枯骨,断裂的APM项链在锁骨间晃动,坠饰闪烁如垂死星辰。
黑影:从骸骨缝隙中渗出粘稠暗影,凝聚成扭曲人形,指尖延伸如刀,几乎触及她的后背。
音效:骸骨碎裂声、黏腻的蠕动声、杜晨急促的呼吸。
镜头2:戒指的枪火
特写:罗伊的APM戒指突然折射烛光,一道锐利的光束如子弹贯穿黑影胸膛。
慢镜:黑影爆裂成千万颗钻石(APM水钻特写),在骸骨间弹跳、坠落,像一场黑色流星雨。
镜头3:骸骨上的拥吻
坠落:罗伊拽住杜晨手腕,两人跌向骸骨堆,APM对戒在碰撞瞬间磁吸扣合(特写戒指嵌合成完整图腾)。
拯救:罗伊手臂肌肉绷紧,半举着杜晨悬空,她的后背离尸骸仅一寸,金发散落如瀑,扫过他的臂弯。
拥吻:杜晨的唇压上来,带着劫后余生的颤抖,罗伊扣住她的后颈加深这个吻,APM手链垂落,在两人交缠的腕间晃荡。
光影:烛光将他们的影子投在骷髅墙上,宛如中世纪浮雕。
终幕台词:(唇分时,罗伊用拇指擦过她唇角的血渍)
“下次失踪前记得戴我送的项链。”
(镜头拉远,APM项链突然自动修复,锁扣“咔嗒”闭合)
PS:这台本太霸总了,给我整吐了,但广告就是这样哈。以后只整短而搞怪的。
罗伊的公寓藏在蒙田大道背街的一栋奥斯曼式建筑顶层,偶尔有私人司机的豪车碾过鹅卵石路面,车灯扫过窗棂时,会在天花板上投下瞬息即逝的光栅。
但此刻统治房间的是月光,两人的轮廓在丝绒被下起伏。
“我还没高中毕业”
杜晨的指尖在他胸膛上画圈,“就把自拍照塞进Paparazzi Model Management的信箱了,用的是学校打印机偷的彩墨。”
她的呼吸带着香槟和薄荷牙膏的味道,暖烘烘地拂过罗伊的皮肤。
罗伊的手掌滑进她发间,金发像融化的蜂蜜缠住他的手指。
这个此刻籍籍无名的女孩,在两年后拍摄了自己的第一个封面,最早是在美国版《Vogue》登场,随后又登上意大利版《Vogue》的封面照,一时间风靡欧美时尚界,并且取代超模克里斯蒂-妮可-特灵顿,签下了CK“永恒”香氛(Calvin Klein“Eternity”)代言合约。
同年,杜晨-科洛斯成为《维多利亚的秘密》天使模特。
2008年,以年收入600万欧元,被《福布斯》评为全球收入第三高的超模。
罗伊觉得有些好笑,打趣道:“这么说,我是遇到了一个18岁的逃课高中女孩?”
罗伊自己的最高学历是马德里名校,拉米罗-德-梅兹图高级中学(Colegio Ramiro de Maeztu)。
什么?名字难记?那你就记皇马附中。
学校知名校友有莫伦特斯、卡西利亚斯、古蒂、阿韦罗亚等名人。
这波学历赢麻了。
“那你考不考虑在你的逃课冒险中,加上前往摩纳哥,给一个十八岁男孩举起他人生中第一个奖杯的庆典,增加一抹亮色。”
2003年5月10日,摩纳哥。
路易二世球场,赛前3小时。
阳光洒在摩纳哥湾,将路易二世球场的白色外墙染成金色。
整座城市早已陷入沸腾街道两侧挂满了红白相间的旗帜,路灯上悬挂着“CHAMPIONS 2003”的灯牌,就连蒙特卡洛赌场的霓虹灯也换成了摩纳哥队徽的配色。
球场外,小贩们兜售着印有“8ème Titre”(第8冠)的围巾,酒吧里的香槟被提前冰镇,侍者们甚至在杯沿涂抹了球队代表色的糖霜。
早在48小时前,路易二世球场外属于法国的一侧,就支起了数十顶帐篷,挤满了朝圣者,最前排的72岁的老球迷马塞尔带着1978年的冠军围巾,用便携收音机循环播放摩纳哥队歌。
街头摊贩架起临时烤架,售卖红白条纹华夫饼,用糖浆染成球队色,配咖啡杯上印着:“醒醒,今天是历史!”
CCTV5记者站在路易二世球场外,背景是挥舞围巾的疯狂球迷。
“各位观众!刘建宏老师、张斌老师,这里是摩纳哥!我现在身处摩纳哥路易二世球场外,这里的气氛已经沸腾!今天不仅是法国甲级联赛摩纳哥的夺冠之战,更是他们的18岁天才罗伊这位被全欧誉为‘流星般璀璨’的超级新星的加冕礼!加盟摩纳哥短短11轮联赛,他已贡献16球6助攻,几乎以一己之力撕碎法甲防线!我现在可以明确告诉大家罗伊就是欧洲足坛近十年最大的发现!现在,让我们听听球迷们的心声”
球迷采访环节。
记者拦住一位脸上涂着红白油彩、满身是纹身的壮汉球迷,用法语询问:
“您好!作为摩纳哥死忠,您如何评价罗伊本赛季的表现?请说说您怎么看?”
球迷挥舞啤酒罐,泡沫飞溅到镜头上:
“哈!我们坐在球场上看!”
“没错!我们坐在球场上看他踢爆全法甲的屁股!里昂的后卫被他过到怀疑人生,巴黎的队长被他撞翻三次那小子才18岁!18岁!!”
突然搂住记者肩膀狂吼
记者被勒得咳嗽:
“咳咳.有传闻称罗伊可能在夏窗离队,您认为.”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球迷瞬间变脸,一把抢过话筒:
“放屁!他绝不会走!你懂什么?罗伊不是那种软蛋!他要带我们去欧冠!进半决赛不,决赛!你看看他的眼睛!(指着球场巨幅海报特写)那里面写着‘饥饿’!一座法甲冠军?那只是开胃菜!”
记者满是尴尬,如实翻译道:“球迷们怀着朴素的热情.认为罗伊不会离开摩纳哥,因为这里有最热爱他的球迷看啊这些球迷,他们是真的把罗伊当成了自己的孩子.这种爱.您明白吗?不是对球星的爱,是对自家孩子那种.掏心掏肺的爱!”
突然五六个球迷挤进镜头,七嘴八舌咆哮。
“曼联?他们买不起他的灵魂!”
“他昨天还和我侄子合影签名真正的巨星不会逃!”
“记者你哪家媒体的?再乱说我把你话筒塞进香槟桶!”
记者被热情的拍打推得踉跄,勉强稳住镜头:
“呃我们看到球迷情绪非常激动.(擦汗)这比02年世界杯韩国球迷还疯!显然,罗伊已成为摩纳哥的信仰.现在把画面交还给演播室.”
刘建宏:“让我们冷静分析张斌你看这个(切PPT),罗伊最近在法国联赛杯半决赛的这记倒挂金钩进球,这让我想起周星驰一部电影啊!《少林足球》.”
张斌:“他的踢球风格让我想到当年横空出世的罗纳尔多但又不完全一样。罗纳尔多的突破像一把锋利的手术刀,而罗伊.他更像是一台全速运转的涡轮增压发动机,随时都能爆发出惊人的能量。”
刘建宏:“没错!看看这个进球回放(大屏幕切换到罗伊对阵欧塞尔的快速反击进球),从启动到射门只用了15.3秒,最高时速达到37.5公里!这已经打破了法甲有记录以来的最快冲刺纪录!”
张斌:“更可怕的是他的学习能力。据法甲的统计数据,你们看这个对比,他的活动范围扩大了近40%,从单纯的前端爆点变成了一个全能攻击手。“
刘建宏:“而且他才18岁啊!(转向镜头)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你们正在见证的可能是一个划时代的天才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