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山村老尸,吓哭全球玩家 第65节

  就算是对游戏圈不怎么感冒的人,因为热搜的关系,这两天可能也在各种地方瞟到过这个名字。

  甚至连一些平时只关心明星八卦、电视剧更新的朋友,都在聊天时冷不丁冒出一句:“诶,你们听说了那个叫《米塔》的游戏吗?好像很吓人?”

  这让不少游戏玩家都觉得有点魔幻。

  一个恐怖游戏的预告片,居然有了出圈的迹象?

  当然,大部分圈外人也就是“不明觉厉”,听个热闹。

  于是纷纷好奇去搜索,进一步扩散知名度。

  而在这巨大的流量面前,各大营销号开始了。

  尤其是短视频平台,抽象的一批。

  第一个短视频:【5岁男子因观看《米塔》预告片胆子变大!】

  文案:

  家人们!谁懂啊!一觉醒来天塌了!怎么不等我了再告诉我?

  看《米塔》预告居然能让人胆子变大!

  5岁当事人采访:我也就看了一两次《米塔》预告片,感觉胆子大了很多,上学也不用奶奶送了,放学也能自己坐公交车了,同学欺负我我也能反手两巴掌打回去了。感觉再看几遍,老师我都不怕了。

  第二个短视频:【后悔没早点看《米塔》预告片!】

  文案:

  救命!你这是要杀了我吧!金牌制作人都不敢这么做吧?

  最近被国内的这个预告片给硬控住了,终于明白为什么大家都喜欢看恐怖预告片了。

  男主跟一个神秘人签订契约,转头就来到了一个黑漆漆的地方,推开门就来到一间温馨小屋.

  影片结束后,小编都被吓哭了,我一整个大震撼,很后悔没早点看《米塔》预告片,这个反差也太大了,怪不得能在国内火爆呢。

  不管怎么说,咱游戏党这下终于有新恐怖游戏等啦!

  第三个短视频:【健康大师:四句话拯救孩子的电子阳痿,一定要转发给孩子!】

  文案:

  警惕!

  如果孩子患有电子阳痿,一定要多去看《米塔》恐怖片。

  不花钱,不吃药,也能治。

  每天看一看《米塔》预告片,人清气爽电痿没。

  上一章经过了修改,刚刚重发了。

第64章 要口碑不要钱的GM评测机构

  看到这些营销号,玩家们都绷不住了。

  你们为了蹭热度,真是什么视频都敢编啊?

  文案都不换一下的吗?真就硬凑《米塔》是吧。

  还有5岁男子是什么鬼?哪个鬼才想出来的?新闻学就是新闻学,牛逼。

  此时,在天灾网,玩家对《米塔》这游戏还是抱有一丝疑问的。

  尽管预告片很火,但一些玩家还是发出了质疑声。

  比如,之前那个叫‘宝宝超甜’的人又发了个帖子,标题还是带着一股子怨气:

  【讲道理,不是说好的恐怖恋爱游戏吗?怎么预告片全是恐怖内容?几个意思啊?】

  帖子内容:

  作为一个资深恐怖游戏爱好者,本来不想发帖的。

  毕竟都十年没出过好玩的恐怖游戏了,能玩到高质量的就不错了,不要太奢求什么。

  但是这个《米塔》我真的得说两句了。

  说好的恐怖恋爱呢?

  预告片我翻来覆去看了三遍,眼睛都快瞎了,恋爱元素在哪儿呢?

  全是黑漆漆的场景,压抑的追逐战,还有莫名其妙的怪物。

  我是女生,你知道我有多期待在恐怖游戏里玩恋爱吗?

  我还以为开发者憋了个大招,一定会有什么惊世骇俗的创意构思。

  结果就这?

  预告片里连个像样的互动对象都没看到,更别提感情线了。

  退一万步讲,就算不做复杂的恋爱剧情。

  你也可以像别的Galgame游戏一样,多设计几个好看的角色让我们攻略啊!

  送送礼物,刷刷好感度,触发点特殊事件什么的,很难吗?

  现在这个预告片,除了风格是二次元外,其他的跟二次元有什么关系吗?

  果然啊,恐怖加恋爱这两个元素想完美融合,比登天还难。

  哪怕是O5,也只能做出个挂羊头卖狗肉的游戏出来。

  《米塔》这个游戏,所谓的恋爱部分,估计就是个宣传噱头,给恐怖部分陪衬用的。

  真是可惜了这么好的题材,也浪费了我的期待。

  唉。

  随后,玩家们看到这个帖子后,竟然奇迹般的没有站队,而是一起反驳了这个“宝宝超甜”。

  “我记得你,你不就是上次那个发帖骂开发者在游戏里塞了个穆克夫公司的人吗?你咋又来了。”

  “哦对,我也想起来了,当时我还挺支持你的,结果玩了游戏才发现这个穆克夫的设定真是妙啊。”

  “你咋又来了,还装妹子,别骗人了,你个吃泡面的抠脚大汉!”

  “说实话,恋爱元素也就图一乐,我们都是冲着恐怖来的。”

  “就是啊,O5应该也很清楚自己擅长哪方面,所以加重恐怖部分有问题吗。”

  “讲真,恐怖和恋爱真的没法平衡,所以偏恐怖是正确的,我可不希望因为过分强调恋爱部分而导致恐怖部分这一块变差。”

  “是的,恋爱部分对我们来说,有那就是锦上添花,没有那也是情理之中。”

  “恋爱可以有,但没必要,O5很清楚谁是主要的,谁是次要的,我很高兴。”

  “别瞎猜了,实机演示就8分钟,你就断言恋爱是陪衬的啊?作为游戏圈的老油条,给你个建议,在没有真正玩到游戏前,最好别乱揣测。”

  “对,我反正无所谓,有恋爱的那固然好,没有也没关系,我反正是为了刺激来的。”

  看得出来,大部分玩家对于恋爱元素,态度相当佛系。

  这个帖子,并没有像上次那样引起争议,玩家们似乎真的对《米塔》的恋爱部分没报什么期待。

  反正预告片里的恐怖部分是挺刺激的,这一点就足够了。

  当然,贴子里依旧有一部分人表示想玩恋爱部分。

  但他们想玩的可不是什么攻略角色收后宫,而是想知道恋爱部分的剧情占比重不重要,算不算在主线剧情里。

  如果算,那这个恋爱部分会怎么发展,结局是包饺子还是凄凉惨,又是怎么过渡到恐怖部分的。

  如果不算到主线,那没事了,纯当恐怖惊悚后的消遣。

  因此,这批玩家是很想玩恋爱部分的。

  很快,随着《米塔》的热度持续上涨。

  不少主播为了蹭这波热度,纷纷开启了经典的“看预告片”环节。

  流程都大同小异:凡是吓人的地方就故意嗷嗷乱叫,满足直播间那群想看乐子的观众粉丝。

  然后再做成切片,配个夸张标题,给自己引流。

  尤其是部分女主播,更是深谙此道。

  她们特意选用电脑直播,只为方便露出那张精心打扮过的脸蛋。

  再穿一件性感的衣服衬托身材,不一会儿直播间就涌进了大量观众。

  至于这些观众到底是看游戏预告片,还是看女主播的深邃沟壑,那就不知道了,反正人气杠杠的,女主播嘴都笑歪了。

  而另一部分心思活络的玩家,则另辟蹊径,找到了新的蹭热度方法。

  那就是把预告片发到外网最大的视频平台“油管”上去。

  然后出口转内销,把老外们的评论截图做成视频,再发到国内来。

  让国内的玩家看傻老外们是怎么评价《米塔》的。

  于是这部分玩家跑到油管一看,好家伙!已经有人发了!

  那么大个视频赫然就在首页!

  一看发布人,我勒个去,居然还是最著名最权威的老牌游戏媒体GM!

  GM是阿美利坚知名的游戏评测媒体。

  其资历之深、地位之高,是国外其它媒体所不能比拟的。

  GM的主要业务,是评测各类即将发售的游戏、电影等娱乐产品,并给出分数。

  同时也是国外各大游戏厂商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也是最坚守底线的游戏媒体。

  他们把名声和口碑看的比钱都重要。

  因此,垃圾游戏甭管你后台多硬,宣传攻势多猛,到了GM这儿,该几分就几分,一分不多,一分不少,绝不含糊。

  而精品游戏,自然也会得到与之匹配的高分和赞誉。

  这种“铁面无私”的行为,以及庞大的用户群体,让GM成了同行眼里的眼中钉,肉中刺。

  毕竟,大家都要恰饭的嘛。

  你GM这么耿直,岂不是显得我们这些“灵活变通”的媒体很不专业?

  所以,只要是国外的游戏,无论大小制作,都会送去给GM出评测,再给个分数。

  如果分数高,那玩家们几乎是闭着眼睛买,心里念叨着“GM推荐,必属精品”。

  如果分数低,那玩家们就得好好掂量掂量了,看这游戏适不适合自己,或者干脆等一个“骨折价”再考虑。

  去年那个《她们都是鬼》,数十家国外媒体都给了满分。

  唯独GM给了5分,也就是不及格的分。

  而打5分的理由则是:游戏玩法匮乏老套,没有新意,且过于服务政治正确,导致内容空洞。

  评测一出,GM立刻成了众矢之的,被口诛笔伐。

首节上一节65/11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