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师:从魔药综艺开始抽卡变强 第564节

  梅丽莎暂时将混沌强化的这种倾向保留了下来,看向旁边的强化。

  【无序祝福】

  中幅强化混沌骰子在魔药中的表达。

  服用效果:任何魔力流转效果都会在翻倍、低度增幅异变、烈度增幅异变中随机选择。

  代价:无。

  梅丽莎面无表情。

  很好,只要选择了这个,莉娜这辈子就和魔药熬制无缘了。

  看起来是稳赚不赔的收益,即使是最差都是低度增幅异变,至少是正向的,但是!

  看看前置条件,任何魔力流转效果……包括冥想在内,甚至是呼吸都有可能带动魔力流转,每一秒钟身体中都在发生未知的变化,哪怕说是增幅,这也是非常恐怖的,说不定某天睡觉起来,连脑袋都增幅没了也不奇怪。

  她直接捏碎了眼前这个强化倾向。

  烟雾流转,又出现了新的强化方向。

  

  【否定风暴】

  混沌强化巨幅提高解除的神圣契约粉尘在魔药中的表达。

  服用效果:获得天赋混沌术式“否定”,任何观测到的规律波动,会进行一次混沌认知判定,成功将会发动以下效果之一:归无(消弭于不同维度)/混沌(剥夺掌控)。

  代价:否定术式发动失败,将会提升混沌认知,模糊自身认知。(自身认知越高,否定术式发动成功率越低)

  

  梅丽莎叹气。

  有些可惜,这本身是一个很强的强化。

  带有天赋混沌术式,可以说是最好的一类强化了。

  唯一的问题就是负面效果太大了,而且这种带来还很难规避,如果稳定自身认知,那么术式就很难成功,如果追求成功率,又需要丢掉自我,融入混沌。

  非常矛盾。

  几乎可以预见到,只要选择了这个术式,基本无可避免会走向失去自我,融入混沌的疯子局面。

  所谓的否定术式,本质上在否定他人的规则之前,先一步否定自身的存在。

  可是……虽然代价很大,总归是一个天赋混沌术式啊。

  梅丽莎强化了无数魔药了,见到和天赋混沌术式有关的强化,几乎两只手都能数过来。

  而且效果这么强,如果判定成功,无论是消弭对方的规律,还是反手掌控这种规律,都是直接影响胜负的关键手。

  嗯……

  还是保留一下吧。

  如果实在没有选择,那就只能选择这个了。

  好在,自己能够观测到的倾向名额,在保留了两个之后,还有一个位置。

  梅丽莎目光移开,看向最后一个位置浮现的强化选项,下一刻就睁大眼睛,来了精神。

  因为又一个带着天赋混沌术式的强化倾向,出现在她的面前。

  

  【均值幸运】

  混沌强化巨幅提高时光蜗牛粘液在魔药中的表达。

  服用效果:获得天赋混沌术式“均值幸运”,具备均分或调节幸运的能力,每一次调节将进行一次混沌认知判定,判定结果将会影响可调节的幸运单位。

  代价:被调节的幸运(无论是幸运或不幸)在生效时,会受到混沌的剧烈侵蚀。

  

  这……

  是莉娜的运气真的好,还是李道显的布置出效果了?在一个魔药上,能够出现两个带着天赋混沌术式的强化倾向,这在正常看起来,根本不可思议。

  梅丽莎自己都不敢想,会有一天能够遇到过这种情况。

  在用自己天赋强化魔药的时候,哪次不是在一堆负面buff满满的强化中,等待半天,才能挑选出来几个勉强能够看的强化。

  但是现在,几乎每一个选项,都是可以直接用来强化的,甚至就连具有天赋混沌术式的强化效果,都出现了两个。

  用语言很难形容梅丽莎心里的震撼,她在心里已经下定决心,等节目结束之后,她一定要和李道显好好请教一下,究竟是怎么做到的,能够做到这么离谱甚至可以说是夸张的强化效果。

  至于强化倾向,已经不用继续看下去了。

  梅丽莎在看完均值幸运的强化倾向之后,立刻确定下来,就是这个了。

  毕竟,在强化倾向中,能具备天赋混沌术式的本身就少之又少,这种强大的混沌术式,想要通过后天的学习,千难万难,几乎不可能,只有通过混沌的赐予。

  当前是混沌潮汐的高潮部分,已经是顶峰了,再往后,反而会有低落下去的风险。

  一连两个天赋混沌术式,基本已经是这次的极限了。

  打定主意之后,梅丽莎立刻开口,对袁华和李道显说道:“我已经确定了强化的方向,我准备介入了。”

  袁华在下一秒就立刻回答:“没问题,我这边都已经准备好了,我已经提前预留了框架的窗口,你可以在启示树反应腔的外围构筑仪式。”

  就在这时,梅丽莎惊愕的发现,自己选择的介入时间节点,正是一开始李道显预留出来的几个节点中的最后一个。

  果然,之前的混沌强化的效果,的确是受到了李道显布置的影响,所以才会出现那么诡异的强化倾向,基本全都是在均值之上的高品质选项。

  她看了一眼李道显,随后伸出手。

  掌心忽然出现了一道裂口,殷红的血从裂口中流出,没入到身前的启示树枝条之中。

  随着梅丽莎鲜血的涌入,在启示树反应腔中的魔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无数细小的光粒从药剂中迸发,像是被惊动的萤火虫群,在启示树反应腔内流转。

第617章 特殊制法的三转金丹?

  光点在反应腔内剧烈的游走,一会汇集成团,一会又分散各处,显得异常活泼。

  袁华编织的魔药结构,忽然活了过来,缓冲层的特殊结构,显化成一道道银色的网络,内部复杂的花纹扭曲成蛇,沿着反应腔交织的木刺游走。

  银色、金色,在一瞬间交织在一起。

  原本想要挣脱的成分,此刻又被牢牢的束缚住,统合在一起,形成强烈的一的概念。

  梅丽莎看了一眼袁华,袁华竟然这么快就压住了激活的混沌气息。

  看起来袁华的秘术也不简单。

  梅丽莎心念一动,下一刻她的血液就汇聚在启示树的反应腔的上方,形成了一团红色的胶状固体。

  她需要布置的仪式,就是她的血液。

  她观测到的强化倾向,必须由自己的血液才能完成引导。

  伴随着沉闷的撕裂声,从她的血液胶质中,延伸出来十二枚小球,每个小球中都闪烁着不同的场景。

  但是这些场景都是连贯的,是截取自同一件事情的不同节点。

  而在第一个场景中,就是无数的如同萤火虫一般的光点,被银色的蛇吞噬,形成了一扭曲的半圆形的场景。

  “以混沌见证。”

  梅丽莎轻声吟诵。

  这是一种特殊的吟诵方式,并非是巫师通用语,而是一种类似于呓语一样的声音。

  但是任何一个人听到这个声音,在脑海中都能够明白这句话的意思。

  空气凝滞了。

  在反应腔内部下垂的十二枚圆球,此刻上面浮现出各不相同的划痕线条,他们齐刷刷地看向反应腔正中间的药液,那些划痕线条就像是瞳孔,视线交汇点地方,开始出现彩虹色的泡沫。

  在台下的诺亚喉咙吞咽了一下,他目不转睛地看着眼前的魔药,他能够感受到,在这种特殊仪式下,时光蜗牛的黏液所代表的概念,正在飞快的变质。

  只是,恰巧就在这个时候,缓冲层刚刚捕捉完光点的无数银色蛇状的线条花纹,此刻顺着框架,一路进入到了彩色气泡之中。

  其中蕴含的规律,也一同掺入到了气泡之中。

  这些银色的蛇群,在彩色的气泡中相互吞噬,相互撕咬。

  彩虹色的气泡先是变大,随后越来越小。

  啵……啵啵……

  三枚气泡先后破裂,三条银色的蛇从中窜出。

  从它们灵动的眼神中就可以看出来,这三条蛇似乎已经诞生了自己的感知和意识,刚从气泡中出来,就分散打量着启示树反应腔,并且想要顺着纸条的空隙逃跑。

  只是可惜,启示树反应腔虽然是由枝条编织,看起来空隙很大,实际上是为了预留不同意识参与的接口,本质上仍旧是一团封闭的空间。

  “就是现在。”梅丽莎用力一握手中的枝条,魔力和规律灌注其中。

  三条银色的小蛇刚刚窜到边缘,上方垂下来的圆球爆开三个,化作三条血色的利刃,洞穿了三条蛇的蛇身。

  袁华面色凝重,在梅丽莎插手之后,他对于药剂整体性的把控压力就大了不少。

  现在梅丽莎进行到第二阶段,直接引导混沌强化,即使是有预留原本的借口,在框架中间保留了足够的位置,但是在梅丽莎将仪式加入进来,原本的统一性已经出现了难以避免的裂痕。

  袁华额头上出现了汗珠,精神短时间内剧烈消耗让他有些吃不消,当然,更重要的还是目前的情况不容乐观:“有点不太妙,目前根本没有空修补裂痕,一旦自己分心,整个魔药就会直接分散。”

  袁华刚产生这样的想法,就看到反应腔内那些随意摇曳木刺触须蜂拥而至,在被洞穿的三条银蛇身上,蚀刻出闪烁的符文。

  “咦?”袁华微微一愣。

  他顿时感觉到压力大减,原本已经濒临崩溃的魔药结构,在下一刻就又重新稳定了下来,就像是一个千疮百孔的房屋,不仅补上了漏洞,就连支撑柱都重新浇筑了一遍。

  很明显,是李道显出手了,不过让袁华有些奇怪的是,他能够明显感觉到,李道显的规律和自己的规律不一样,但是在二者融合的时候,自己却没有感觉到和梅丽莎规律接触时的那种抵触感觉……

  虽然不知道李道显是怎么做到的,但是毫无疑问,对他来说目前轻松太多了。

  梅丽莎在发现魔药整体状态仍旧稳定,没有什么明显的变化之后,也继续开始下一步。

  “混沌,在召唤……”

  随着第二次重复吟唱,她血液胶质中下垂的圆球,越来越多的开始爆开。

  爆开的血液融入到三条银色的蛇身之中,很快银色的蛇身上就出现了血色的斑纹。

  于此同时,在原本需要优化的魔药中,又有更多的如同萤火虫一样的光点涌出,从四面八方靠近三条银蛇。

  随着光点的融入,蛇轮廓渐渐虚幻,随后顺着光点,回流向魔药。

  就在这时,从魔药中流出的光点也越来越少。

  随着光点的流失,原本的魔药框架变形,竟然交叠重组成了心灵迷宫的结构。

  当银蛇顺着光点融入魔药,被心灵迷宫收容,金色的光华升腾。

  混沌的气息在心灵迷宫中剧烈的盘旋,原本为它而设置的心灵迷宫,则是牢牢的将这种变化控制在内。

  只是,这同一种药之间的概念对抗,是会大幅消耗药性的,如果持续下去,甚至可能会导致魔药的品阶下降。

首节上一节564/573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