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些有钱人,夹杂在游客当中。
这些有钱人说是来登山,倒不如说,是找人把他们抬上山。
甚至,有些夫人、小姐身边,还有举着幕布的仆役丫鬟。
幕布,就是隔离其他游客视线的屏幕。
和这些有钱人相比,苏明哲和曾静携手而上,就低调多了。
两人脚步很快。
不多时,就来到了山顶,占了一个好位置。
苏明哲找了一块平整的大青石,扑了一块蓝色的棉布,把自己带的吃食摆上。
曾静也把自己亲手蒸的花糕摆上,同时还有一些小零食,以及茱萸酒放在了大青石上。
茱萸酒,也叫黄花酒,或者菊花酒,主要成分就是茱萸、菊花、糯米、酒曲等。
餐食摆好,苏明哲还拿出两个杯子,给自己和曾静各倒了一杯,邀请碰了一下。
两人边吃边聊,神情闲适,羡慕了不少游客。
忽然,苏明哲注意到曾静开始低头不语,过了一会,才反应过来:
“有熟人?”
“黑石的彩戏师连绳!”
曾静给男人指了指方向。
苏明哲顺着曾静方向看去,就见一个穿着宽大披风,里面则是百戏衣的彩戏师,被一群人围着,给大家表演戏法。
彩戏师连绳注意到有一道犀利目光看向自己,顺势看来,等他和苏明哲对视一眼后,不由得脸色一阵紧张:
“镇国公?”
自从端午节,苏明哲力压东方不败,成为新的天下第一,连绳这个胆小鬼,几乎是连夜就搬出了金陵城,来到了汤山附近的村镇居住。
今天是重阳节,连绳就来到这里表演节目,玩耍游戏人生。
他也没想到,会在这荒郊野岭,碰到镇国公苏明哲,不由尴尬一笑,连忙把自己的摊子收拾好,匆匆下山去了。
“你把他吓走干什么?”
曾静等彩戏师离开,这才抬起头,长叹了一口气:
“我加入黑石后,他是我第一个师傅,也是他手把手教了我怎么杀人!”
曾静说这些,也是解释,为什么自己不敢抬头,害怕被连绳发现端倪。
毕竟,人的面貌可以改变,但是身形,眼神是变不了的。
苏明哲见曾静反倒埋怨自己,不由调笑道:
“那我把他叫回来?”
“算了。”
曾静只是说说而已,她之所以整容,就是要和过去划清界限。
怎么可能因为一个连绳,就让自己重新进入江湖呢?
“我看他气色不好,应该是背上生了毒疮。”
苏明哲见曾静似乎对连绳有同情心,就开口提醒道:
“若是找不到国医圣手,他可能活不了多长时间了。我手里有不少疗伤圣药,要不要送他一些?”
“……还是算了。”
曾静思考了一下,还是拒绝了。
她和连绳、雷彬两人,关系确实不错。
在苏明哲说出连绳生了毒疮,命不久矣的时候,她也生出恻隐之心,想让男人出手救一下连绳。
但是,她随即又想到,连绳可是个杀手。
她若是让苏明哲救下连绳,那连绳以后杀的人,产生的罪孽,恐怕要分给自己和苏明哲一半吧!
自己罪孽缠身,在死后肯定要下地狱了,所以不怕被牵连。
但是,在曾静眼里,苏明哲虽然有一点贪色,却不失为一个好的当权者。
她不想因为一个连绳,连累了苏明哲。
思考了这么多,曾静语气已经变得冷静平淡:
“生老病死,皆是无常!”
“连绳作为黑石杀手,杀了那么多人,想来对生死已经看淡了,说不定,死亡对他来说,还是一种解脱!我们就不要打扰他了……”
(连绳:……。)
苏明哲见曾静这么说,也就不再提连绳了。
毕竟,他和连绳又没关系,若非是看在曾静的面子上,他早就把连绳和雷彬弄死了。
关于黑石的问题,自己一直都在解决。
如果单单是黑石杀手,苏明哲一个人就能搞定。
问题是,黑石党并非电影中表现出来的单纯杀手组织。
那转轮王也不过是一个被推到最前面的工具人罢了。
在转轮王上面,还有几位国公,几个东厂、西厂、锦衣卫的档头。
所以,要想除去黑石党,只能和对付阉党、东林党一样,事缓则圆。
第1021章 袁崇焕偷袭建州
九月下旬,悄无声息中,曾静搬到了驸马府居住。
翌日。
苏明哲看着含羞带怯的曾静,感觉有些好笑,不过,还是问出了一个问题:
“曾静,你是喜欢生儿育女,普普通通过完一生,还是做一个能永葆青春的仙子啊?”
“?”
曾静疑惑地看向男人。
若是能做永葆青春的仙子,谁愿意做普通女人啊?
“我手里有一本功法,修炼成功了,就能帮助女人永葆青春,只是不能生儿育女,否则的话,生一次孩子,就要老上十几二十岁。”
苏明哲把自己的情况给曾静讲了一遍。
也是在上个位面受了刺激,在这个位面,苏明哲不想要那么多孩子了。
正好他见自己的女人多是武林中人,干脆就把【无相神功】传给这些女人好了。
不过,在传授武功之前,他还是要问一下女人的意见。
如果女人想要孩子,苏明哲也会满足对方的。
比如说寿宁公主,苏明哲就让她怀孕,生了两个儿子。
而其他女人在生儿育女和冻龄长生之间,都选择了后者。
面对男人的询问,曾静思虑再三,也选择了【小无相功】。
毕竟,修炼【小无相功】后,依旧还能生儿育女,顶多是效果不是那么好罢了。
在她看来,这不是选择题,而是排序题。
苏明哲当即把【小无相功】,传给了曾静。
而自从曾静进了驸马府,苏明哲上早朝的次数越来越少。
其他人都以为苏明哲满足于现状,开始忘乎所以,堕落了。
唯有锦衣卫指挥使骆思恭知道。
苏明哲虽然去朝堂的次数少了,但是他对朝堂的掌控越加得心应手。
转眼到了泰昌四年。
大明朝已经减免了人头税和田税。
但是,因为旱灾、蝗灾日益严重,北方人多地少的百姓们,该吃不上饭,还是吃不上饭。
苏明哲不得不加大‘以工代赈’的规模。
随着河道、官道、驿站、学校、医馆等基础设施,都被整修了一遍。
苏明哲又不得不开始搞工业基础建设。
可是,搞工业基础建设,和基础设施有所不同。
搞基础设施,是任何地方都必须搞的。
而工业基础建设,需要有重点的规划。
大明经济发达,想要搞工业基础建设,最好的地区,就是长江三角洲附近。
之前的田税免除,在这个时候就起了大作用。
在大明有一项奖励开荒的政策。
也就是无主之地,谁开荒,谁所有。
之前老百姓交不起田税,交不起人头税,所以不敢开荒。
现在,大明朝取消了人头税,又取消了田税,老百姓没了压力,全都甩起膀子,全家总动员,大力开荒。
什么围湖造田,什么烧山造田,那都是基本操作。
可以这么说,绝大部分的老百姓,都是向往拥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
当然了,也不是所有的老百姓,都能把地种好。
在乡下,有太多四肢不勤的废物,他们根本不会种地。
这些废物在此之前,都是把自家的田地,租赁给没有田地的老百姓,收取高昂的租金,然后凭借着自己读书人的身份,不需要交税,而发家致富。
但是,现在田税免除了,又没有人头税,到处都是老百姓在开荒的身影。
谁家还有功夫,花费高价,租赁地主家的地啊。
一时间,‘用工荒’在江南地区开始蔓延起来。
这些地主老爷们,为了找人租种自家土地,无奈之下,只能听从朝廷号召,出钱出力,请朝廷帮忙,从北方受灾地区,招募长工过来。
苏明哲也正好夹带私活,进行人口大迁徙。
泰昌五年。
北方持续降温,大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