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日,到了十月份。
寒衣节,也被称为‘秋祭’、‘冥阴节’。
到了这一天。
皇帝要亲自主持祭祀。
祭祀完毕,苏明哲也没陪女人到处游玩,而是回到御书房,继续处理政务。
大汉立国太短,又没全盘接受其他各国的官员,这就导致,大汉的官员超过五成,都是官场新丁。
官场新人多,在做事效率方面,确实会提高一些,不容易出现渎职、惰政情况。
但是,这些新人处理事务经验少,遇到偶然事件,往往会处理不当,得罪不少地方权贵势力。
苏明哲作为一国之主,不得不为这些新人兜底。
好在,汉国在建国之初,就把权力伸到了地方乡镇。
大汉基石远胜前朝。
某些心怀叵测的地方权贵,想要搞个串联,或者里通敌国,都没办法做到。
“现在大汉最麻烦的,大概就是兵微将寡了。”
苏明哲看着兵部尚书吕文递上来要求扩兵二十万的奏折,陷入了深思。
别看大汉这些年东征西讨,南征北战,所向披靡。
实际上,大汉的正规汉军,只有五十多万而已。
这五十万大军中,还有三十多万分布在各州县,维持地方治安,震慑、围剿地方上的山贼土匪。
常年跟随苏明哲征讨敌国的汉军,只有二十万左右。
明年就要继续南征,南唐和马楚国都属于疆域广阔的大国,如果只是携带二十万大军南征,兵部尚书吕文也怕因为兵力不足,导致功亏一篑。
辅助男人处理朝政的婉后,见男人拿着奏折沉默不语,稍微一想,就猜到了原因:
“陛下,可是户部没银子了?”
“是啊,大汉百业待兴,处处都要钱,老百姓又刚刚安定下来,朕也不好意思,伸手朝他们要钱。”
苏明哲放下奏折,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茶,这才长叹了一声。
婉后却微憷眉头,不解道:
“陛下何必如此着急,水师不是已经汇报,说是寻找到你说的石见银山了吗?等那石见银山的白银运回来,这钱荒自然而然就解开了。”
听到女人的宽解,苏明哲不由轻笑起来:
“婉后,你眼睛里能看到的钱,是那白花花的银子,是那黄灿灿的金子。”
“而我眼睛能看到的钱,是劳动力。在劳动力没有增加的情况下,我们贸贸然拿出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银子,只能解决一时难题,最终会把问题遗留给后世……”
婉后听男人唠叨了一阵,最终却没有听懂男人的话。
毕竟,她不懂经济学。
吃过午饭。
苏明哲正要搂着婉后休息,有内侍禀报,青女和青萍求见。
看着两位素净美人走进御书房,苏明哲顿时心生欢喜。
若轮颜值、身材,青女在诸多六十多名妃嫔中,只能勉强算是中等。
但是,青女好似天生媚骨。
她的一颦一笑,举止行卧间,都是媚态十足。
自从得到青女后,苏明哲对她宠幸的次数,远超其他妃嫔,就是‘小花蕊夫人’费氏,也要稍逊一筹。
此刻见到青女到来,苏明哲连忙招手,示意两女来自己身边坐下:
“两位美人,怎么没去北邙山游玩啊?”
今天是三大鬼节,也是祭祖的日子。
洛阳本地人,在这一天,祭祖之后,都会去北邙山玩耍。
后宫不少妃嫔,也是互相约着,一起去了。
“上月重阳时,已经去过了。”
青女憨憨的嗓子,让苏明哲听了,灿然一笑:
“洛阳乃是千年神都,好玩的地方可不少。若是你们有什么想去的地方,只要是无主之地,只管带着人去就是了。”
“陛下,我们听说西宫还有不少空着的宫殿,我们想搬到那里去住!”
青萍性格更显活泼,见男人如此大方,干脆直接把两女来的目的讲了出来。
“不过是一处宫殿而已,胡安,你带着两位爱妃去上阳宫挑选一处宫殿。”
苏明哲把两女交给了御书房太监总管胡安,让胡安带着去上阳宫选宫殿。
至于崔莺莺给两女安排在皇宫里的寝殿,依旧给两女保留着。
等到两女离开,婉后忽然冲着男人轻声一笑道:
“陛下,这洛阳两宫的宫殿,也快不够用了,这扩建宫殿,恐怕还需要一大笔钱……”
“朕还真是穷!”
苏明哲苦笑一声,拉过婉后,就不让她开口了。
这个女人还真是有点小心眼。
自己刚才不过是用经济学知识,在她面前稍微炫耀了一下。
结果有个机会,这女人就要给自己添堵。
转过天。
寒意渐浓,秋税进库。
苏明哲虽然还在不断为银钱发愁,但是在冬季来临后,还是不停地赈济百姓,大搞‘以工代赈’,把大把大把的钱洒向各种基础建设。
婉后辅佐男人两三个月,到了此时,才渐渐佩服起来:
“有陛下一心为民,难怪大汉民心士气远胜他国。”
苏明哲对于婉后的话,坦然承受:
“在朕眼里,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朕把全天下百姓都看做自己的孩子,做什么事情,都是从为人父母的角度出发,就算偶然有几个不孝之子,但是大多数百姓肯定是能辨认是非,忠心为国的……”
第1075章 灭南唐 马楚,重新一统
到了腊月。
皇城司把南唐国在今年涝灾和大疫的损失汇报了一遍。
新上任的皇城司大统领,双眸泛着青光:
“皇上,南唐经此大疫,必定元气大伤,而我十万水师枕戈待发……”
看着有些激进的大统领,苏明哲只是微微一笑。
反倒是婉后听不下去,轻咳了一声,呵退了他。
今年南唐、马楚确实都受灾了,但是汉国的灾情也不小。
哪能脑子一热,就不管不顾去南征呢?
等大统领退下,婉后忽然感觉手掌一热,抬头就见男人慢慢摩挲着自己的小手,双目没有焦点,明显在思考什么。。
“陛下,你不会真想,趁着这个机会,攻打南唐吧?”
“为什么不呢?”
苏明哲缓缓睁开双眸,眼神里开始散发着夺目耀眼的光彩:
“大统领说得没错,现在确实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现在大家都比较困难,咱们大汉民心所向,说不定,就能一战功成!”
“那,陛下准备什么时候出征?”
“过了春节就走!”
说是过了春节就走。
但是,行军打仗,向来讲究,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所以,在腊月里,户部和兵部就开始调动粮草、兵源了。
建武五年。
过了春节。
苏明哲在洛阳带领五万义奴军南下。
元宵节前,苏明哲带着大军赶到了水师江北大营。
第二天,早就准备好的十万水师,数千战船,就朝着江南攻去。
去年,大汉和南唐大战三场,三战三捷,迫使南唐迁都,把都城搬到了杭州。
虽然都城迁走,但是金陵的防御并没有放松,甚至因为没有了皇帝,守将陈褒对防守力度更加严密。
陈褒,李麾下大将,性严谨,为官为将二十多年,一直都是不贪不占,深得部将麾下拥戴。
苏明哲带着数千战船,围着金陵绕了一圈,硬是没发现漏洞。
如果强攻的话,必定会损失严重。
无奈之下,苏明哲只能在明面上,率领五万水师,摆出一副强攻的姿态,实际上,派了五万水师,趁着夜色,顺江而流,直接在镇江的一个小渡口。
第二天一早。
五万汉军水师攻占镇江城。
铁索横江的防御线,宣告被破。
陈褒眼看长江天险已经没用处了,一边向杭州发出警报,一面收缩兵力,准备在金陵城和汉军死磕。
苏明哲却不慌不忙,等十五万大军全部渡江结束,这才慢悠悠,直逼金陵城。
在不需要考虑长江天险的情况下,想要破城,其实非常轻松。
镇江、金陵、常州、无锡、苏州、嘉兴、湖州等十几个城池,几乎都是一战而下。
一月底。
苏明哲领兵把南唐新都杭州,团团围困住了。
二月初一。
苏明哲拒绝南唐派遣和谈使臣,在抵达杭州城第二天,就选择攻城。
面对强势的汉军,一时间,南唐朝堂之上,请降的大臣数不胜数。
唐帝李看了看惊慌失措的群臣,暗叹了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