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世界从做厨师开始 第1268节

  “还请先生明示!”

  苏明哲见吊足了扶苏胃口,这才又给他解释了一句:

  “苏颂知道公子在担忧什么,也知道公子想做什么。不过,苏颂只能送公子一句话:一代人干一代人的事情,仅此而已!”

  扶苏听到苏明哲如此讲解,这才恍然大悟、茅塞顿开。

  不过,他也只是明悟,自己该做什么,要做什么,但是具体怎么做,还是有些迷茫,当即继续求问。

  苏明哲想了想,反问道:

  “公子乃少府卿,执掌天下山河货利,请问公子,您可知这天下有多少江河湖海?”

  扶苏摇了摇头道:

  “这天下之大,江河湖海无数!”

  苏明哲默默点头,道:

  “既然江河湖海无数,我们就不能一概而论,需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治民尚是如此,君主若要治国,更加不能操之过急,需要先调查,再集思广益,才能慢慢解决问题和矛盾……”

  随着苏明哲高屋建瓴的回答,还指出扶苏作为公子,以及未来的二世皇帝,此刻最应该做什么,最不应该做什么。

  到最后,连“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这句话,苏明哲都告诉扶苏了。

  扶苏是越听越兴奋,慢慢地就无法保持端正坐姿,干脆拉着苏明哲到桌案前,让苏明哲把两人的对话记下来。

  苏明哲作为门客,只能从之。

  转眼数日过去。

  随着两人交谈涉及范围越来越广,扶苏就发现,苏明哲对治国、治官、治民之道,都极为精通。

  作为一个敏而好学者,扶苏干脆对苏明哲,待之以师礼,还把自己的一座别院赐给苏明哲居住。

  扶苏麾下有门客过百,但是能被他待之以师礼的,只有蒙恬、淳于越等寥寥几人罢了。

  其中蒙恬是始皇帝的贴身护卫出身,还是大秦将门世家,如今已经是大秦上将军,执掌边关三十万大军。

  而淳于越原本是齐国国主老师,如今又是大秦博士学宫中,数百儒生的首领,同时还是丞相李斯的同门师兄弟。

  和蒙恬、淳于越相比,苏明哲不过是个野路子出身的草根,根本不值一提。

  其他门客见公子扶苏对这样一个人恩遇有加,自然是很难服气。

  没过几日,什么难听的话,都开始传了出来。

  这件事很快就被有心人,传到了扶苏耳朵里。

  对扶苏而言,苏明哲好像他的指路明灯,而那些门客就是他的左膀右臂,不论是哪一方,都会是自己以后治理国家的好帮手。

  所以,面对双方产生矛盾时,扶苏不愿意舍弃任何一方。

  思考再三,扶苏习惯性地来找自己老师淳于越,请他帮自己拿个主意。

  淳于越,原本仕齐,齐灭,置酒咸阳宫,因为支持分封制,失去了始皇帝的信重。

  不过,始皇帝依旧让他做了公子扶苏的老师。

  淳于越也不负始皇帝托付,在他的教育下,公子扶苏贤明圣德。

  如果,扶苏真做了秦二世,肯定能给大秦延续国祚,不至于二世而亡。

  可惜,赵高、李斯两人坏了始皇帝的计划。

  当然了,这些都是后话。

  现在淳于越只是静静地,用目光温和地看着自己的得意弟子,过了片刻,才笑问道:

  “公子,你真不知道该怎么做吗?”

  扶苏脸色一红,拱手道:

  “我有心想让苏先生去做一地郡守,看看他所言的‘治民之道’。”

  淳于越听了,不由抚须一笑:

  “既然公子已经有了想法,那就去做吧。”

  扶苏见状,就知道淳于越支持自己,当即施礼谢道:

  “谢老师指点,我这就去和苏先生商议!”

  淳于越听了,就开口提点道:

  “公子,苏先生那里不用急着说,一地郡守可是要职,你要先让陛下同意才行!”

第1215章 赐姓刘,名邦

  淳于越对扶苏的教导,一直以来,都是以儒家的‘仁义礼乐’为本。

  而这四点,又以‘仁’为核心,以‘礼’为本。

  在春秋战国的儒家思潮中,大部分人都认为,如果一个国家,人人守礼,处处以礼办事,就不会再有霍乱。

  也是在这种宣扬下,才会有‘子路结缨正冠而亡’的故事。

  如今,扶苏想让苏明哲去做一郡之首,淳于越就让他先去禀报始皇帝,这也是礼的一种。

  毕竟,封官,属于君权。

  公子扶苏目前只是少府卿而已,哪怕他再怎么受始皇帝宠,也不能把官职私相授受。

  否则,就是越礼僭越。

  这种情况,在儒家眼里,属于大忌。

  被淳于越提醒后,公子扶苏连忙忏愧地拜谢老师提醒。

  “去吧!”

  淳于越知道,自己这个弟子最是守礼,今天完全是情绪激动,一时心神失守,这才犯了错。

  扶苏告辞淳于越后,坐车来到甘泉宫。

  原咸阳王宫在渭水以北。

  不过,自从秦惠文王在渭水以南,开始建造章台宫,秦国的大王们就习惯住在渭水以南了。

  在消灭六国后,始皇帝选择则渭水以南甘泉宫旁边建造大型宫殿群阿房宫,用来安置从六国抢回来的各国妃嫔、公主、美人。

  由于阿房宫宫殿群规模宏大,一时半会也建不好。

  有些等不及的始皇帝,暂时就居住在阿房宫旁边的甘泉宫。

  扶苏来到甘泉宫宫门求见,始皇帝自然应允。

  礼毕。

  扶苏讲明了自己来意,表示要给门客苏明哲求取一个郡守的职位。

  始皇帝最近十来年,夜夜春宵,早就熬垮了身子,平日里思考问题,都开始迟钝起来。

  不过,涉及到君权,始皇帝还是精神一震,问道:

  “这苏颂是什么人?竟然值得苏儿你亲自为他求取官职?”

  “父皇,这苏先生是一个文武全才,不仅武能安邦,而且还文能定国!”

  扶苏也不隐瞒,就把苏颂办的事情讲了一遍,又把蒙恬和孟义两人向自己推荐,自己把他招到咸阳后的始末讲了一遍。

  始皇帝听后,顿时哈哈大笑起来:

  “听你这么说,这个苏颂好像确实是个人才,既然如此,那就给他一个郡守,让他试试好了。”

  此时的始皇帝,确实对长子扶苏宠信有加,就算是一郡之首的位置,也没有犹豫,直接答应了下来:

  “中车府令!”

  一个高大魁梧,脸色白净无须的中年宦官,连忙拱手应诺。

  始皇帝声音洪亮如钟,霸气问道:

  “如今大秦四十一郡,哪里还有空缺?”

  中车府令童虎当即答道:

  “回陛下,去年戎狄九部犯边时,云中郡、陇西郡、雁门郡、九原郡,四位郡守以死殉国,如今只有云中郡、陇西郡补上了,雁门郡和九原郡郡守的位置还空着,尚且没有补充!”

  童虎汇报了一下空缺,见始皇帝和扶苏都没开口,停顿了片刻后,又开口道:

  “邯郸郡、常山郡、泗川郡、南阳郡、会稽郡……等十二郡郡守,今年三年期满,本来预定是秋后调动……”

  始皇帝听了,就朝着殿前扶苏问道:

  “苏儿,你看给他安排哪一个郡守好一些?”

  扶苏思考片刻,就拱手道:

  “父皇,苏先生是泗川郡沛县人,孩儿以为,不如就让他回泗川郡做个郡守,一来让他风光回乡任职,也算是成人之美;二来,苏先生对泗川郡情况熟悉,也能快一点熟练掌握政务!”

  “嗯,苏儿所言有理,就让这个苏颂回泗川郡做郡守好了!”

  始皇帝说着,就要下旨。

  站在一旁的中车府令童虎,不知为何,忽然有福至心来的感觉,开口道:

  “陛下,这苏颂苏先生为公子门客,但是他的姓氏却与公子名字相同,奴才斗胆,请陛下给他赐个新姓,免得以后冲撞了公子。”

  扶苏听了童虎的话,本想说不至于。

  毕竟,他只是公子,又不是皇帝,没那么多讲究。

  但是,始皇帝却认为中车府令太贴心了,当即就哈哈笑道:

  “还是童卿贴心,不过,你说,赐他个什么姓好呢?”

  童虎刚才一开口,脑海里已经转了几十个念头,此刻顺口就讲道:

  “陛下,奴才平日里查看各国史册,隐约记得,这泗川郡的苏氏,源自姬周刘国,不如就赐姓‘刘’,如何?”

  “不错!”

  始皇帝心情不错,点了点头,笑道:

  “既然赐了姓,干脆再给他赐个名,苏儿说他有安邦定国之才,就给他取个单字‘邦’……”

  ……

  官舍内。

  听到天使宣读圣旨内容,苏明哲浑身一颤:

  “赐姓‘刘’,名‘邦’?我不就成刘邦了?”

  周勃和曹无伤见苏明哲呆愣在原地,连忙用肩膀拱了拱:

  “主人,天使还等着呢,快接旨啊!”

  “对,接旨!”

  苏明哲连忙拱手,从天使手里接了圣旨,还不忘顺手塞过去一块金锭。

首节上一节1268/184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