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从辈分上来算,这崇安算是苏明哲的侄子。
苏明哲做太子的十几年里,这崇安算是太子党。
如今,苏明哲登基称帝,崇安自认为关系不错,第一个前来请求外封。
看着崇安那张谄媚的笑脸,苏明哲深吸一口气,慢声道:
“外封一事,事关重大,之前册封八位阿哥,已经把我大清水师攻占的外界疆域册封完毕了。”
“如果你要外封的话,只能去北面,或者西面,那可是贫瘠、苦寒之地,你也愿意?”
崇安一听去西伯利亚和大西北,顿时吓了一大跳,连忙磕头恳求道:
“皇上,奴才不想去北面,更不想去西面,奴才想去南面!”
苏明哲轻叹了一声,微微摇头:
“南面暂时没地方了。如今,大清正在向东扩军,准备和英吉利、法兰西等国,争夺美洲。你如果愿意的话,就把你册封在那边怎么样?”
“那就去美洲!”
崇安在进宫之前,找钦天监的色目人了解过。
美洲也是富饶得很,不仅疆域广大,而且气候适宜,没什么敌人,很适合跑马圈地。
苏明哲见状,就下旨册封崇安为康国国主,封地在美洲。
有了康亲王崇安做领头羊。
很快,睿亲王系的辅国公塞勒也找了过来。
塞勒的祖父多尔博,是睿亲王的嗣子(继子)。
从辈分上来算,塞勒是苏明哲的堂弟。
因为睿亲王多尔衮的亲王爵被剥夺。
塞勒的爵位只是辅国公而已。
加上双方关系也不怎么亲近,塞勒面对苏明哲时,也不敢多求。
苏明哲问他要不要去北面或者西面时,塞勒直接表示,愿意去西面。
这些年,怡亲王胤祥坐镇西北,每年都向京城送来各种奢侈的西域特产。
塞勒对此眼馋已久,如今有机会去西域,他也不挑拣。
打发走了崇安和塞勒。
多罗信郡王德昭、庄亲王允禄、简亲王雅尔江阿等人,也都找过来,纷纷请求外封。
对于这些八大铁帽子王,苏明哲或是封至西北,或是封至美洲。
到最后,怡亲王胤祥也来凑热闹。
苏明哲本不想放胤祥离开,毕竟,这可是自己的铁杆心腹。
但是,胤祥带兵征战十几年,早就心累了。
苏明哲眼看劝说不动,只能册封他去了美洲。
九位铁帽子王册封完毕。
其他皇亲宗室也开始各显神通。
其中多罗郡王胤直接找到了生母皇太后。
皇太后虽然不愿意儿子远去,却也知道,外封才有自由,所以,忍着不舍,去给小儿子求了一个外封,地点也在美洲,国号为‘唐’。
康熙的皇子们,也都请求外封。
苏明哲一一准许。
几乎是在短短数月里,大清就多出来三十多个海外藩国。
只是,下一个封国诏书容易,真的让这些国主就藩,还是有点难度的。
不提就藩路途遥远,单说移民,以及藩国的政务系统,就够宗人府和朝廷忙上几年的。
转眼,到了雍正五年。
各路藩王带着超过八成的旗人,出海就藩。
送走了这些藩王,苏明哲这才开始宣布推进‘满汉融合’,实行‘汉化改革’。
汉化的第一条内容,就是易发、易服、易姓。
金钱鼠尾辫被取消。
旗人的旗袍被取消。
嗦的姓氏被简化。
各种满汉分居的局势被打破。
旗人的‘铁杆庄稼’也没了。
凡此种种,数十条改革内容,一下子推广开来,留在大清的旗人们纷纷叫苦不迭。
不过,这个时候,明显已经晚了。
毕竟,年轻力壮的旗人都跟随那些藩王出海,打拼天下了。
剩下的这些旗人,多数都是苏明哲的死忠,或者老弱病残。
面对苏明哲推行的汉化改革,无人可以抵挡。
另外,各地数百土司在得知‘汉化改革’内容后,纷纷上表支持汉化。
为了减弱、消除汉人对满人的仇视,苏明哲还对汉人进行了大量‘补贴’。
比如说个人或者每家农户,田地不足百亩的情况下,每年缴纳各种税赋总数,不得超过一两银子。
如果,当地官府敢私自提高税赋总数,百姓造反有理,就算被捉拿归案,也会无罪释放。
在最初的时候,有些官员无视朝廷下发的改革内容,引发了不少地方动乱。
苏明哲也没客气,在粘杆处拿到实质证据后,重磅出击,一连斩杀了六百多名把百姓逼上梁山的地方官。
康熙年间贪腐成风的恶习,这才就得到了遏制。
官场风气,为之一振。
第1266章 太后的怨念,完整的证据链
三月中旬的最后一天。
苏明哲召集众位妃嫔,以及在朝皇子和公主,来到永和宫,给皇太后过七十二岁的万圣节。
老话常说,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
自从胤去了美洲就藩,皇太后的身体就各种不适,精神状况也是好一阵,坏一阵,让人都开始怀疑,她的大限是不是快到了。
“皇帝你过来!”
皇太后在侄女柔则和宜修搀扶下,来到大殿,见到一家人齐坐一堂,精神顿时舒展了许多,伸手抓住自己大儿子,颤颤巍巍得就开口问道:
“皇帝,你弟弟到哪了?快到京城了没有?”
面对老太太的询问,苏明哲连忙回答道:
“额娘,胤现在还在海上呢,最少还要三四个月,才能赶得回来!”
“怎么还要这么久啊?”
皇太后一听见不到小儿子,脸色唰的一下,就阴沉起来:
“老四,你是不是没通知你弟弟回来啊?”
“额娘,我是当着您的面下的圣旨,您忘记了?”
苏明哲见这老太太都糊涂了,只能耐着性子讲道:
“额娘,这唐国距离大清有三四万里海路呢,来返一次,最少需要一年时间……”
对于苏明哲的话,皇太后眼神里全是不信任:
“这唐国离咱们大清有这么远吗?你不要骗我这个老太婆”
“额娘,儿臣怎么会欺骗额娘呢!这唐国距离大清确实有几万里海路,但是把圣旨送过去,就要远渡重洋,耗时半年之久!儿臣是去年中秋时下的通知,如今才过去六七个月,这个时候,胤也就是刚出发而已,等他赶回来,至少也要到下半年中秋后了!”
“这唐国怎么距离这么远啊……”
皇太后听到还要几个月,才能见到小儿子,顿时不乐意了:
“皇帝,你说你,就不能把你弟弟的封国,封近一些吗?”
“额娘,这是胤自己挑的。”
苏明哲才不背锅呢。
胤那小子为了远离大清,特地把封地唐国,定在了后世佛罗里达州附近。
虽然如今大清已经有了蒸汽机,有了轮船,但是,想要跨越万里之遥的太平洋,依旧要数月之久。
这话可没夸大。
要知道现在是十八世纪初,从佛罗里达州赶至大清,只能坐轮船绕过整个南美洲。
毕竟,巴拿马那块地,才刚被胤祥从西班牙手里夺回来,想要开通运河,至少也要四五十年后才有可能。
好不容易把胤的事情翻篇,不多时就到了祝寿环节。
皇太后看着台下稀稀疏疏七八个阿哥、公主,刚舒展开来的脸色,又变得沉闷起来:
“皇后啊,这最小的阿哥和公主,年龄多大了?”
皇后柔则听到姑姑兼婆婆询问,委屈地靠过来,回答道:
“姑姑,最小的十九阿哥今年十一岁,最小的十七公主也有十岁了!”
“最小的公主都十岁了,这十年里,咱们紫禁城就没添丁进口吧?”
皇太后说着就冷哼一声,目光不善地看向距离自己不远处的皇贵妃若曦,然后就冲着皇帝问道:
“皇帝,你登基称帝,多少年了?”
苏明哲见皇太后旧话重提,有心不搭理她,却又害怕她闹腾,只能硬着头皮回答道:
“儿臣已经登基十年了!”
“登基十年了……”
皇太后默默地念叨了一声,然后又开口问道:
“皇后,皇帝登基这十年,选过几次秀女?”
皇后柔则低下头,默默回答道:
“回姑姑的话,自从陛下登基,还未选过秀女。”
“我大清规制,几年选一次秀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