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淮东路制置使李曾伯得知苏明哲到来,连忙带着军、政、财、监四套班子出城迎接。
这李曾伯也是史嵩之的人,与苏明哲算是同党。
接风宴上,大家相谈甚欢。
到了第二天。
苏明哲这才拿出圣旨,表示朝廷要自己在本地招募十万人,立刻把李曾伯吓了一跳:
“大人,此事万万不可啊!”
“为何不可?”
苏明哲明知故问,一脸不解。
李曾伯连忙苦笑道:
“公爷有所不知,去年鞑子南下,淮东路百姓折损过半,只余三十万户,青壮劳力更是只有十万余人,根本不足以让公爷招募!”
眼看李曾伯诉苦,苏明哲只能无奈道:
“李大人所言,苏某自然也明白,只是据我所知,去年鞑子南下时,淮东路虽然折损过半,但最起码还有半数安然无恙。而淮西路各府县,却是被尽数摧毁,早就十不存一,我若不在淮东路招兵,就要去海西路招,那才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苏明哲的话,李曾伯自然也明白。
不过,他更知道,自己若是真让苏明哲在本地招兵十万,淮东路绝对会废掉!
就在两人僵持不下时,本路副总管周岱忽然开口,朝着苏明哲建议道:
“公爷,本地百姓是真的已经无力应征了。不过,本地还有北方南逃的流民,若是公爷不嫌弃,我们可以帮助进行招募!”
苏明哲听到这提议,看了周岱一眼,再看李曾伯一脸苦楚模样,沉默片刻,这才点头答应:
“既然淮东路困难,那也只能如此了!”
“不过,这十万大军的一应军粮物资,也要劳烦淮东路筹备了……”
虽然史嵩之已经答应过苏明哲,只要他能找到人,饷银和粮草什么的,绝不会拖欠。
但是,真等苏明哲招齐人,再向朝廷要粮要饷,肯定会靡费时日。
倒不如先让淮东路先垫上,等朝廷拨下粮饷,再还给淮东路。
“这是当然!”
听到苏明哲愿意招收流民,李曾伯和周岱等人已经如释重负。
哪里还敢在钱粮上和苏明哲争辩啊。
等送苏明哲离开,李曾伯正要吩咐人去招募流民,却被周岱等人拦住:
“相公,这钱粮该如何摊牌?”
从去年开始,鞑子就不断南下入侵,两淮都是鞑子的重点劫掠区。
淮西最惨,损失最严重的县城,百姓都可能不足千户了。
淮东这边,其实也挺凄惨的。
这个时候,大家兜里都缺衣少食,若是再让大家凑出十万人的粮饷,怕是明年就要饿殍遍野了。
第1573章 忽必烈的友善,朝廷的防备
“大家暂且忍一忍吧!”
李曾伯也不想承担粮草,但是,他更怕苏明哲要在本地强征十万青壮啊!
“至于明年……我稍后就给朝廷写折子,请朝廷及时拨付钱粮赈灾!”
周岱等人见李曾伯这个淮东路老大有谋划,也就不说什么了。
十月底。
淮东路各州府给苏明哲招募了十万流民。
招募流民当兵,都是宋廷的习惯性操作了。
对于本地官府来说,流民就相当于不稳定因素。
如今被苏明哲拉走,本地官府心里高兴还来不及。
苏明哲与三个师弟,拉着十万新兵蛋子,一边向北推进,一边进行操练。
转眼一个月过去。
时间进入腊月份,一场大雪阻挡了大军前进路线。
十万大军不得不在徐州歇脚。
徐州,隶属京东西路。
朝廷给苏明哲的诸多官职中,就有一个是‘知徐州’。
徐州的鞑子,在听到‘大魔王’苏明哲带领十万大军北伐,早就望风而逃。
连徐州这样的大城都没人防守,各地县城更是不等苏明哲攻打,就直接大开城门,进行投诚。
苏明哲拿下徐州附近城池后,因为大雪封路,也不急着推进,而是先对本地进行一番整顿改造。
首先废除各种苛捐杂税,实行最简单的‘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其次,对于无主之地,直接分给本地赤民。
有主之地,免除三年内赋税,三年后,赋税减半。
第三,对于曾经帮过鞑子的本地人,进行劳动改造。
对于曾经抵抗过鞑子的本地人,给予各种优渥待遇,以及实质性的物资嘉奖。
第四,各民族优化融合。
不论是契丹,还是女真,党项,亦或者蒙古,在苏明哲治下,都是一视同仁,并无歧视和针对。
一条条措施实行下去,本地百姓迅速归心。
过了春节,时间来到淳四年。
眼看本地民心已稳,苏明哲这才率领大军继续北上。
单州、应天府、兴仁府等京东西路各州府的鞑子,纷纷溃逃,余者尽降。
五月初。
京东西路已经尽归苏明哲之手。
六月初,大军抵达齐州。
齐州,隶属京东东路。
这里的鞑子依旧望风而逃。
武修文看着城高池深的雄大济南城,一时间也是感慨万千,语气也是得意洋洋道:
“师兄,这鞑子真是怕了咱们,竟然连个照面都不敢打,一溜烟全跑了!”
“小心有诈!”
杨过生性多疑,眼看一路坦途,早就开始猜疑鞑子在使什么阴谋诡计。
苏明哲却捏着齐州推官送来的书信,久久不语。
这封书信是忽必烈派人送来的。
去年,他曾经给忽必烈送了书信,要求联盟,但是忽必烈没有答应。
如今忽必烈反过来给苏明哲写书信,要求联盟。
在信中,忽必烈写道,只要苏明哲答应与他结盟,互不侵犯,甚至守望相助,他愿意支持苏明哲‘黄袍加身’。
为表诚意,忽必烈已经把京东两路的鞑子大军,尽数撤走。
“这忽必烈不愧是能建立大元的人物,对自己消灭他三十万大军一事,竟然轻飘飘地就放下了!”
“不过,自己还是要小心一点,防止被偷家!”
随后,数月。
苏明哲让杨过坐镇齐州,自己带着大军快速把京东东路收复。
时间来到淳五年。
苏明哲已经完全掌握了京东两路,这才给临安写奏折。
奏折中一共讲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哭惨。
经过一百多年的战乱,原本京东两路一百多万户,六百多万人口,如今只剩下三十万户,一百多万人口。
苏明哲直接写,两路只剩下十几万户,不足五十万人。
这就是数据减半。
然后,他请朝廷,把北方南迁的百姓,给他迁徙回来,填充两路。
第二件事,请求合并京东两路。
原因很简单,两路共有近百县城、重镇,但是人口才四十多万人,平均一个县城、重镇,不足五千人。
若是不进行合并,那么官员就太冗余了。
第三件事,请求朝廷拨付钱粮。
原因同上,两路人口太少,只有四十多万人,多数还是老弱病残,根本无力供应十万大军开支。
当苏明哲的奏折送至临安,朝廷中就开始了热议。
首先,苏明哲轻轻松松就收复了京东两路,这对于宋廷来说,忧喜参半。
喜的是苏明哲兵不血刃就收复了两路,南宋和鞑子的疆域界线,向北推了一千多里,临安的安全性大大提高。
忧的是,苏明哲威望太高,鞑子都不敢和苏明哲交锋,民间对苏明哲的推崇也到了极点。
赵昀作为皇帝,真怕苏明哲来一个黄袍加身,那他就只能躲进厕所里去哭了。
面对如此棘手的问题,朝廷自然要有一番热议。
史嵩之作为苏明哲的靠山,对苏明哲肯定要大力支持。
不过,杨谷却带人极力反对。
经过长达一个多月的拉扯。
四月份。
圣旨送达齐州。
圣旨中,先是褒奖苏明哲收复京东两路的功绩,然后把他的爵位,从济宁郡公提升到济宁郡王。
这个奖励,不大不小,算是恰得其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