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道清听了唐安安的回答,这才蓦然发现,自己这个妹妹,已经被苏明哲‘睡’服了。
无奈之下,谢道清只能望向史嵩之:
“史相以为相父提议如何?”
“臣附议王爷所言!”
史嵩之知道谢道清想让自己开口反对。
但是,他不敢,也不想啊。
赵贵谦的《讨檄诏书》中,说史嵩之是奸相误国。
如果,史嵩之留下来,被赵贵谦抓住,怕是会被凌迟处死。
所以,他是坚定的北迁派,只是在迁都到什么地方,还有点拿捏不准。
眼看殿内所有人都同意北迁,谢道清知道自己独木难支,无奈点头:
“既然大家都同意北迁,那就尽快去办吧!”
赵贵谦的五十万大军,攻破仙霞关后,距离临安城已经是近在咫尺。
若是不尽快出发,怕是就要被瓮中捉鳖了。
迁都这事,确实宜早不宜迟。
苏明哲先派出自己一千护卫,护送两宫太后和小皇帝,以及先帝赵昀的宫妃北上。
随后,就命人把江南一带能搬运走的财货粮食,全部运走。
若是搬不走,就散给本地百姓。
总之一句话,苏明哲要给赵贵谦留下一个空荡荡的江南。
……
十天后。
赵贵谦带领二十万前军,抵达临安城,就见城门大开,朝廷官员早就不知去向了。
按理说,攻破了帝都,赵贵谦应该犒赏三军。
但是,官府府库内的所有物资,都被苏明哲弄没了。
赵贵谦赏无可赏,无奈之下,只能下令,让大军自行搜刮百姓。
短短三天内。
赵贵谦的五十万大军,就把江南一带祸害成了人间地狱。
……
史嵩之得知赵贵谦放任军队在江南烧杀抢掠,既震惊、又愤怒:
“这赵贵谦怎么敢啊?”
“他有什么不敢的?”
苏明哲朝着江南方面轻蔑一笑。
赵贵谦的这一次乱命,直接把民心推到了自己这边。
这次返回大都后,自己就可以着手,南征事宜。
史嵩之听了苏明哲的冷笑,心头一阵恶寒。
这一次,赵贵谦之所以让大军祸害江南,就是因为苏明哲散尽了官府府库。
可以说,赵贵谦的乱命,就是被苏明哲逼着下达的。
想到这里,史嵩之心底就对苏明哲升起了一阵畏惧感:
“按照苏明哲的谋划,怕是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该登基称帝了,到时候,自己该何去何从?”
就在史嵩之忐忑不安的情绪烦扰下,经过一个月的长途跋涉,众人回到了大都。
……
苏明哲离开大都时,是去年十一月份。
如今归来,已经是四月初了。
小半年时间过去,天地变色。
大都城内居民,多数都能感受到一种奇异氛围,那就是官员走路,比起往日多了几分神采。
这一日。
大都城内,文武百官早早来到银安殿前等候,随着王妃小龙女带着后宫众女,以及世子苏晖出现,大家一起朝着南城门行去。
今天就是苏明哲归来的日子。
刘秉忠等人经过一番商议,决定出城十里迎接。
近午时分。
苏明哲得知迎接队伍距离自己只有一里路,就让贾贵妃和阎美人穿好衣裙,离开自己的銮驾。
从这次南下进入临安城开始算起,短短的一百多天里,苏明哲已经把先帝赵昀的宫妃,都宠幸了一遍。
唯有太后谢道清宁死不从,得以幸免。
不过,她越是不愿意,苏明哲就对她越有兴趣。
而且,苏明哲早就想好了办法。
只等回了大都,他就抱着儿子赵纯问她,你也不想小皇帝早夭吧?
相信被自己这么一威胁,谢道清肯定会为了大宋江山社稷,乖乖躺下的。
第1589章 南方来使,先打蒙哥
“恭迎王爷还都,恭祝王爷金安!”
苏明哲见到小龙女也来迎接自己,连忙挥手,示意众人免礼,然后惊喜地向前搀扶道:
“龙儿,你怎么也出宫了?”
虽然在见到小龙女迎接自己时,苏明哲非常开心,但是他更明白,这出城迎接自己的事情,肯定不是小龙女自愿。
事实正如苏明哲所料。
依着小龙女的性子,本来不想弄这些仪式。
不过,在完颜萍以及金国遗老遗少的劝说下,小龙女最终勉为其难,带着众人出城十里迎接男人。
想起完颜萍等人对自己的劝说,小龙女耐着性子,与苏明哲话了家常,然后招手,让儿子苏晖过来。
苏晖只比小皇帝赵纯大几个月,但是,个头却比赵纯高出一个眉头。
苏明哲不好在大庭广众之下和小龙女亲昵,就抱起儿子,亲了又亲,最后才拉着小龙女和儿子上了自己的銮驾。
至于其他妃子,则是又去给两宫太后见礼。
小皇帝拜了苏明哲为‘相父’,作为苏明哲的正妃,小龙女已经和两宫太后并肩,不需要行什么大礼。
但是如今,苏明哲直接拉着小龙女上了自己的銮驾,连见面礼,都不让她去了。
不论是大都的文武百官,还是临安来的朝廷命官,全都沉默不语,把头狠狠地栽进裤裆里,当做什么都没看到。
至于谢道清看着一群侧妃来给自己行礼,不见小龙女那张惊世美颜,先是惊讶,随后就在心里暗骂了苏明哲一句,最后脸上挤出一丝微笑,示意可以启程继续前进了。
在这个世界。
除了一些阴谋家,大部分人对皇权还是比较忌惮的。
小龙女却不在此列。
看着小龙女神色平静,坐在自己身侧,苏明哲紧紧地抓着她的小手。
也不知道是不是错觉,苏明哲竟然发现,昔日肌肤冰冷的小龙女,今天的小手竟然有点潮热。
……
随着苏明哲归来,宣布南征。
关外、山东、河北、中原各地开始紧急动员起来。
在去年消灭忽必烈大军后,为了能够统筹规划,苏明哲给麾下疆域,划分为五大战区,分别是:东北、河北、中原、山东、江南五大战区。
其中东北区,有二十万大军,掌控着还没完全归化的女真、契丹等部落族人。
河北区,有三十万大军,除了五万镇守大都,其他二十五万,主要在防守晋中、草原。
中原区,有二十万大军,主要防备荆襄和关中。
山东区,有三十万大军,原本是防备临安小朝廷的,现在开始防御伪帝赵贵谦。
以上百万大军,亦农亦兵。
闲时种地,不用缴纳赋税;战时为兵,官府提供粮饷物资。
最后的江南区,军队数量最少,甚至只有一部,也就是丐帮,目前是鲁有脚掌握。
如今,苏明哲从各战区抽调五十万大军,配合运送粮饷的民夫,号称百万大军,浩浩荡荡,准备南征。
兵马尚未集结,伪帝赵贵谦已经开始慌了。
虽然赵贵谦刚把临安朝廷打败,士气如虹,但是,苏明哲也不差啊。
去年鞑子的五十万大军南下,苏明哲几乎是轻伤灭敌。
这一番对比,赵贵谦自知,自己差了苏明哲一筹,得知苏明哲要南征的消息,连忙召集群臣,商议对策。
丞相杨谷听到苏明哲要带兵南下,立刻发表意见道:
“圣上,臣以为,如今江南民心不稳,当御敌于江南以北……”
当年先帝赵昀还在时,杨谷就和苏明哲、史嵩之作对。
赵贵谦明白,如果苏明哲南下,怕是第一个不放过的人,就是杨谷,所以听到杨谷的提议,就满意地点头赞同。
眼看皇帝和丞相意见相同,群臣立刻附议。
经过月余动乱,大家从南昌那个小地方来到临安这个繁华大都市,还没享受几天好日子,可不是要御敌于外吗?
“臣不同意丞相提议!”
王,在赵贵谦称帝时,原本是江西转运使,因为支持赵贵谦,在南昌朝廷中,担任礼部尚书和江东安抚使一职,此刻见众人附议杨谷的话,就眉头紧皱:
“圣上,鲁王势大,我们势微,说一句‘御敌于外’,谈何容易?”
杨谷见王不同意自己的意见,也不恼怒。
这是因为他知道王这个人一直都这样,耿直、清廉,为人方正。
既然王提出了反对意见,杨谷就知道,这个老学士肯定有更好的方案:
“那以王学士之见,我们该如何防御?”
“相爷,王并无什么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