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世界从做厨师开始 第793节

  四人对视一眼,连忙和姐夫窦奉节打了一下招呼。

  “息声。”

  窦奉节见四兄弟要开口,就连忙给他们使了一下眼色,让他们不要发出声音。

  四兄弟顺着窦奉节的眼神向里看去,没想到里面的人,还有两个认识的人,分别是安邑县公裴宣机和襄阳郡公柴令武。

  裴宣机是裴矩之子,而裴矩也曾是玄武门之变的功臣。

  柴令武是平阳长公主驸马柴绍之子,而且柴令武迎娶的是巴陵公主,父子两驸马,在本朝也算是恩宠无人能及了。

  柴令武在辈分上,比四位王爷矮了一截,不过在皇帝眼里的分量,却是远超四兄弟。

  除了这三人外,偏殿内还有六个老者,都是李灵夔四兄弟不认识的人。

  这六个老头端坐一旁,闭目养神,也不搭理其他人。

  李灵夔见状,心思一转,不由猜测,这些人来求见皇帝,目的不会是和自己四兄弟一样吧?

  另一边。

  含元殿内。

  苏明哲正在含元殿处理政务,与他商讨政务的人有房玄龄、长孙无忌、高士廉、魏征、唐俭、李靖、侯君集、王、李道宗等重臣。

  这些人里面大部分都是六十岁已经是的老臣了。

  像王年龄最大,接近七十了。

  而四十多岁的长孙无忌,和三十九岁的李道宗,两人反而成了重臣中最年轻的两位。

  等到大家把政务商讨结束。

  众人也不提出告辞,只是默默坐在软垫上,开始了眼观鼻、鼻观心,心观自在,冥想起来。

  看着这群重臣不开口,苏明哲也不先开口。

  大家能混迹朝堂这么多年,脸皮都不薄,看谁能先忍不住开口。

  这时,不得不称赞一下房玄龄,不愧是大唐皇朝的道德楷模。

  说好的大家一起玩‘缄默’游戏,房玄龄还是忍不住先开口了:

  “陛下,上月大朝会后,臣误会陛下炼制丹药,迷恋长生……”

  “玄龄没有误会。”

  苏明哲抬手,阻止了房玄龄的道歉,然后在诸位大臣惊讶的目光中,直接承认道:

  “朕确实在炼制长生丹药,上次送给皇子、公主的培元丹,就是能延年益寿的一种丹药。”

  诸位大臣见苏明哲竟然直接承认,内心顿时惊喜不已。

  像王、高士廉、唐俭、李靖的年龄都不小了,一场感冒发烧,说不定就把老命送走了。

  如果这个世界上真的有延年益寿的灵丹妙药,这个世界上,又有几个人愿意拒绝呢?

  高士廉耐心比较差,又自持是长孙皇后的舅舅,干脆厚着脸皮求告道:

  “陛下,老臣年迈体弱,想求陛下恩赐一颗灵丹……”

  “舅舅开口,我本不该推辞的。”

  苏明哲见高士廉先开口,眼底闪过一丝喜意,不过还是开口婉拒道:

  “只是炼制培元丹的药材极其稀缺,很多都不在我大唐国境,需要从番商手里购买。下一次什么时候能够开炉炼丹,我也无法确定。”

  高士廉见苏明哲这么说,连忙追问,炼丹需要什么药材,他愿意尽力帮助收集。

  苏明哲随口说了三十多种珍惜名贵药材,又说了十几种大唐没有的东西。

  诸位大臣见皇帝说的有零有整,不似作伪。

  苏明哲继续讲道:

  “有些不常见的药材,我已经找好了代替品。但是目前还有三种药材是无法代替的。其一,为天山雪莲,其二,高丽血参,其三,冬虫夏草!这三种药材都是能够延年益寿的圣药,并且想要有延年益寿的功效,还必须是本年采摘的新鲜药材才行。”

  天山雪莲,顾名思义,产地在天山。

  而天山在西域。

  高丽血参,产地在高丽。

  冬虫夏草,则是在高原上。

  想要从这三个地方获取新鲜药材,花重金购买都不一定能买得到。

  除非……让这三个地方,成为大唐的疆域。

  苏明哲的话,让在场诸位大臣脸色一阵难堪。

  隋炀帝为了消灭、削弱门阀势力,三征高句丽。

  而苏明哲也想削弱门阀势力,但是又不想减弱国力,思来想去,只能拿出一个培元丹做饵。

  你们这些大唐权贵想要培元丹,就自发地组织军队,帮朕把西域、高句丽、高原都打下来吧!

  几位重臣都是人中龙凤,自然也听出了皇帝话里含义。

  培元丹就是一个鱼饵。

  还是一个所有人都难以拒绝的鱼饵。

  要知道,朝臣当中大半都是白胡子老头子了。

  这些老家伙又有几个人愿意接受命终寿尽的命运呢?

  古往今来,不知多少英雄豪杰,也不知多少帝王将相,为了延年益寿,为了多活那么几年,失去了理智和智慧,弄出了一个个笑话。

  现在,皇帝只是想要攻打三个西域、高句丽、高原三个地方而已。

  就算在场的重臣拒绝,恐怕其他朝臣也会想办法,在边境搞出纷争吧?

  最终,几位重臣互相对视一眼后,向皇帝请辞。

  事关重大,大家还是要仔细斟酌,商议一下的。

  眼看着几位重臣面色凝重离开,苏明哲伸手摸了摸自己的胡须,面露瑟:

  “这群老家伙老是念叨着什么‘国虽大,好战必亡’,今天我就看看,你们吞不吞这个鱼饵。”

第693章 姑姑送来的王氏嫡女

  苏明哲花了一个多时辰,把所有来求情,求丹方的人都送走了。

  到了午时,这才回到甘露殿,准备吃点午饭,就去睡个午觉。

  王德突然来禀报,同安大长公主早就等在宫外求见了。

  “混账!姑姑既然来了,怎么没去通知我?”

  苏明哲一听是同安大长公主来了,顿时气得一脚朝着王德就踹了过去。

  “陛下,是大长公主不允许奴才去禀报的。”

  王德被踹倒后,也不敢怨恨,反而陪着笑脸,无奈道:

  “奴才请大长公主和两位小公主在偏殿休息,您看现在要不要请她老人过来。”

  “算了,还是我去偏殿吧。”

  苏明哲没敢让大长公主来见自己。

  这是礼部尚书王老头定下的规矩。

  家礼和国礼之间,以家礼为主。

  苏明哲虽然是皇帝,但是在同安大长公主面前,就是个侄子。

  按照家礼,侄子必须要恭迎姑姑。

  同安大长公主,是高祖皇帝的同母妹,也就是苏明哲的亲姑姑,今年有近七十高龄了。

  这位姑姑命运多舛,年轻时嫁给第一任丈夫,两人育有一女,后来丈夫被征召,在高句丽战场上战死。

  大业八年的时候,同安大长公主又嫁给第二任丈夫王裕。

  这时,隋炀帝杨广听说她与第一任丈夫生的女儿温顺、漂亮,就派人收进了后宫,后来又带着去了扬州。

  最后这个女儿不知所踪。

  不久后,天下大乱,同安大长公主和魏征、李神通等人被窦建德俘虏了近一年时间。

  虽然窦建德对同安大长公主以礼相待,但是同安大长公主的命运并未就此好转。

  高祖武德八年,王裕病逝在了任上。

  此后,同安大长公主就居住在长安城里,颐养天年。

  虽然同安大长公主和皇帝关系亲近,但是平日里来往并不算多。

  一来是同安大长公主年龄大了,不经常出门。

  二来是李世民事情也多,一年里能去看望这个姑姑一两次,就算是恭敬孝顺了。

  平日里,都是长孙皇后,还有杨、燕、韦、阴四个妃子去看望这位大长公主。

  如今同安大长公主主动进宫求见,苏明哲自然是要亲自去见。

  没走两步,苏明哲就来到了偏殿门口,等王德推开殿门,苏明哲就朝着御阶上,拉着几个孩子说笑聊天的姑姑请安道:

  “侄儿给姑姑问安。”

  苏明哲一直走到大长公主面前,又拜了一拜,这才又自责道:

  “姑姑,有什么事情,您找人通知一下我就行了,何必自己跑这一趟呢,怪让人担忧的。”

  “没事,在家里闷久了,就出来走走。”

  同安大长公主说是年近七旬,和王老儿差不多大,但是身体依旧轻健,走起路来,步履安稳,威仪不凡。

  苏明哲伸手虚扶着姑姑,两人走出偏殿,一路进了甘露殿内,坐在御案后面。

  “凤儿、燕儿,你们过来一点,让陛下看看你们。”

  同安大长公主坐好后,就朝着自己带来的一对漂亮女孩招了招手。

  苏明哲回头一看,顿时眼前一亮。

  这对姐妹花容貌一般雅致,都是清丽脱俗,身姿高挑,站在一起,犹如并蒂莲花,相互映衬。

  不过,苏明哲更欢喜的一点,那就是两女的容貌,很像《水浒传》里的扈三娘,也就是《武则天》里的王皇后。

  莫非,李治的王皇后,就是眼前两女中的一位?

  苏明哲正猜测着,眼神就有些发呆。

  同安大长公主对皇帝的这种反应,非常满意,语气中不自禁就带着一丝得意道:

  “陛下,这两个孩子都是王氏嫡女,从小寄居在我那府上,左边的叫王玉凤,右边的叫王玉燕。是对亲姐妹,只差了一岁。陛下如果相中她们,不妨留她们在宫中做个女官。”

  “侄儿多谢姑母了。”

首节上一节793/184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