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突厥,武川城外。
身穿明光铠的李世民,脱离了大队人马,仅带着一千骑兵,便在广袤的草原上肆意奔驰。
“陛下,‘千金之子,坐不垂堂’,您还是回去吧。”
跟随李世民一同出来的将领,唯有杨二郎这一位。他满脸关切,不停地劝阻着李世民。
对此,李世民反倒满不在乎地回答:“杨将军,想当年朕仅带三千骑兵,就敢冲击窦建德的十万大军,于万军丛中生擒于他。”
“如今朕身边有这千骑相伴,还有你作陪,这草原之上,何处去不得?”
“驾~”
言罢,李世民一马当先,朝着前方疾驰而去。
杨二郎无奈,只得紧紧跟随。
一路飞驰,李世民远远望见前方有一座凸起的山峰。
那便是他此行的目的地突厥的祭祀之地。
当他逐渐靠近时,前方的草地上,一群马正悠然自得地吃着草。
见到这群雄壮的马匹,李世民不由得多看了几眼。
特别是见到这群马的首领,肩胛处有着形似狼头的鳞甲花纹,他一眼便辨认出来,这是一头马王。
“锦膊骢!”
李世民当即勒住马蹄,驻足凝视。
也就在此时,他才注意到,在马群旁边,有一位青年正躺在草地上,手持一根马杆,悠然地眺望着蓝天。
“吁~”
李世民翻身下马,缓缓朝着这位青年走去。
当清晰地见到那熟悉的面容时,李世民轻声叹道:“是你,看来你是特意在此等候朕!”
吴文坐起身体,微笑着回答:“陛下也是早就知道我在这里。”
两人相视,一时沉默起来。
没一会儿,杨二郎带领着千骑追赶上来。
见到吴文后,杨二郎立马欣喜地上前:“公子!”
吴文也是微笑着抬手招呼他上前:“多年不见,你也是成长起来了!”
在吴文的探查下,杨二郎如今的情况,可谓称得上是绝世神将。
“那都是公子当年教导得好,不然哪有我的今天!”杨二郎笑着回答。
然后他又疑惑地问道:“公子,你怎么会在这里?”
“我在此等候你们!”
吴文转头看向李世民:“为了避免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你们都退下,朕有些话要单独和镇南公谈!”
李世民威严地下令。当即,杨二郎就和千骑领命退下。
在场就剩下吴文和李世民两人。
李世民郑重地看着吴文:“镇南公在此等候朕,难道也是想阻止朕前去获得长生药?”
有些事,李世民也是坐上皇位之后才逐渐明白,这天下并没有他想象的那么简单。
相比较于战场上的正面冲杀,权利上的争夺,远比在明面上的刀光剑影困难得多。
有些事,不是想做就可以直接做。可谓是只要出了那皇城,就会出现无数的力量对他进行掣肘。
特别是在延年益寿这个问题上。
李世民曾让最信任的袁天罡去炼制长生药。
这时他才真正意识到,真正能够影响长生药炼制成功的,从来不是炼制长生药本身的困难,而是来自于外界的阻挠。
后来,他为了摆脱这种困境,就秘密派遣袁天罡离开大唐。
想着离开大唐,前往异国境地,就能让袁天罡好好地研制长生药。
但却没想到,袁天罡这一离去便音讯全无,彻底让李世民这唯一的念想和希望破灭。
所有人都不希望皇帝长生!
但他李世民却偏偏要去做!
他不只想做一世之主,他还要做万世太平君!
“回去吧!”吴文简单说道。
“吴文,朕觉得,你和那些不想让朕长生的人不一样,所以,朕这次才会亲自前来,并让你帮助朕。”李世民认真地说道。
“哦?陛下就这么自信?你怎么就认为我和那些人不一样,而且还会帮你。”吴文看着李世民,眼神中带着一丝探究。
“因为……你不敬神!”
李世民双眼紧紧地盯着吴文,一字一句地认真说道。
“朕派人调查过所有关于你的信息,你的所作所为,你所追求的,其实都违背了‘神’定下的规矩。”
“你知道神?”吴文反问。
“朕……其实比你了解的更多。”
李世民问道:“你知道‘九天玄女’吗?”
听到他谈及九天玄女,吴文站起身来,认真地打量着李世民。
在传说中,九天玄女是黄帝的老师,是她传授了黄帝兵法、医术、奇门遁甲、阴阳五行等知识,最后还传授了黄帝修行之法。
李世民继续说道:“黄帝,是所有记载中唯一一个获得升天长生的帝王。”
“你可知道为什么?”
“就是因为九天玄女!”
“朕通过各朝皇族密幸得知,九天玄女,其实是来自于天外。”
听到这个说法,吴文的表情也变得严肃起来,并对着李世民追问道:“还有什么?”
见他这么感兴趣,此刻李世民脸上也露出微笑:“其实,这世上的神分为两类!”
“一种,就像是九天玄女一样,是来自于天外。”
“而另一种,则才是我们所在的这片天中,孕育而出的神灵。”
李世民缓缓地将他所探知到的秘密细细道来。
“在上古之前,身处中原大地的华夏先民,还只是一群愚昧无知的荒野蛮人。”
“而之所以先民们能够破除愚昧,发展起来,是因为受到了来自于天外的神的指引!”
“他们传授先民开垦种植、捕鱼农桑、狩猎圈养等智慧。”
“这才慢慢发展起我华夏中原文明。”
听着李世民所述,吴文心中若有所思。若是真按照他所说,华夏文明其实是在天外来客的帮助下才发展起来的。
那么,地球上的神呢?
就在吴文要询问时,李世民却已经开始回答他的这个问题。
“而我们这片天所孕育出的神灵,一直都处于高高在上的地位。在他们眼中,世间的一切都是一样的,所以他们并不会帮助任何一种生灵!”
“直到,九黎的诞生!”
说及九黎,李世民的话稍微停顿了一下。
然后才继续说道:“九黎,原是处于中原周边,没有受到神灵指引的先民!”
“眼见中原部落发展得这么快,他们便联合在一起,然后祈求苍天,也希望能够得到一位神灵的庇佑。”
“于是,九黎便还真得到了神灵的垂青!”
“在记载之中,这些神灵有风伯、雨师、雷公、电母等等。”
……
第313章 天命
……
听到李世民讲到此处,吴文突然意识到一个关键问题。
黄帝战胜了九黎蚩尤!
但若事情真如李世民所述,那如今的局面绝不该如此简单。
吴文没有打断李世民的话,而是选择继续聆听,静待下文。
李世民随即的话语,也为吴文心中的疑惑提供了答案。
“当年,因信奉的神不同,中原与九黎之间争端频起,最终黄帝轩辕氏与九黎蚩尤爆发了终极决战。”
“在九天玄女的助力下,黄帝最终战胜了蚩尤,将九黎纳入自己的统治之下!”
说到这里,李世民也不由得感慨万千。
“然而,尽管黄帝取得了胜利,但不知何故,随着黄帝‘鼎湖飞升’,他与九天玄女一同离开了人间。”
“于是,未曾被彻底消灭的九黎,一直对黄帝遗留的王朝统治构成威胁。”
“直到‘武王伐纣’,才彻底终结了自黄帝时期便确立的神权统治,开启了天命君权的新时代!”
李世民所言皆是概述,是他从残留的遗篇中窥探到的零星上古信息。
从黄帝鼎湖飞升,到武王伐纣,这漫长的岁月里,必然发生了无数波澜壮阔的故事。
吴文脑海中回想起有关黄帝鼎湖飞升的记载。
传言黄帝一统华夏后,受九天玄女指引,采首阳山之铜于荆山之下铸鼎。鼎成之日,有金龙从天而降,携黄帝及七十余人驾龙飞升。
同时,吴文也将自己修行过程中遇到的种种,以及探知到的古时奥秘,与李世民刚才的概述相结合。
竟发现它们之间真的可以串联起来,形成一幅完整的历史画卷。
黄帝之后,是虞、夏、商三朝。
从制度层面看,这三个朝代的统治模式是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化部落联盟制。
《左传》、《史记》、《韩非子》等典籍中均有详尽记载。
这三朝均设有百官和各种制度,推行“五典”、改革刑法、征缴贡赋、文化建设等,一应俱全。
这表明,在黄帝时期,其统治下便已拥有了完善的制度体系。
反倒是周朝的诸侯分封制,破坏了这种中央集权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