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的百岳真人见此,自然不多说一句话,显然是知晓里面内情的。
“当年本座与九渊共参《太乙金华宗旨》,以龙虎阴阳调合,本就只是双修互惠,她却执意要炼那劳什子姻缘簿。”
只说了一句牢骚话后,清源真君便满是不耐的打住。
徐云帆自然不敢插话,这是对方私事,简短的一句话,自然让他心头浮想联翩。
九渊。
元始宗内有这个称号的只有一位,唤作九渊玄煞洞明真君。
两位真君情爱纠葛,倒是让他觉得啼笑皆非。
下一瞬,一股沛然莫御的乾坤清气灌顶而入,徐云帆气海中的真武法力瞬间沸腾,玄武虚影竟在背后显化出实体。
第440章 青龙雷珠锁劫镇运法
“本座传你《青龙雷珠锁劫镇运法》,可斩九渊种下的因果,解除心中之迷障,待你修成之后,自然会有事情让你做,届时可剔除你心中不快。”
徐云帆闻言心中微定,看样子这位清源真君还是护短,也算没站错人。
但具体后续如何,还得小心谨慎。
清源真君的声音忽然变得缥缈,“待时机至时,本真君自然会给你找回场子。”
元始宗内,没有好人。
他恭敬地拱手道:“弟子叩谢真君厚赐。这《青龙雷珠锁劫镇运法》定当勤加修习,不负真君期望。”
清源真君的声音愈发飘渺,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九渊那厮暗中种下的因果,本就不是你该承受的。你且安心修炼,待你功法大成之日,自有你大展身手之时。”
徐云帆心中一动,暗想:“真君此言,莫非是要让我亲自了结这段恩怨?”
转念一想,徐云帆直接否决了这一想法,兴许是准备时机成熟砸人场子,至于杀真君。
徐云帆不敢想。
真君已练就金丹,一粒金丹吞入腹,始之我命由我不由天。
金丹真君,这等存在已得另类长生之道,即便肉身陨落,仍能通过转世重修再登真君之位。
不过,人有失足马有失蹄。
金丹真君转世,登位过程中会发生什么波折,那就不得而知了。
纵使金丹真君神通广大,转世重修也非万无一失。
登位过程中若遇波折,或是被仇家寻到转世之身,其中凶险亦未可知。
徐云帆闻言,心中最后一丝疑虑也烟消云散。
他深深一拜:“弟子谨记真君教诲,定当潜心修炼,静候真君法旨。”
徐云帆只觉神魂中多了一篇金光灿灿的经文,字字皆如活物游动。
正要拜谢,却见清源真君已化作一缕清气没入承运灯中,唯有余音在殿内回荡。
“那杆万魂幡好生祭炼来日说不定还能成为你护道之宝!”
徐云帆闻言终于落下一块大石,拿出这万魂幡,自然是表明态度。
真君可以不要,但你不能不给。
这是态度问题。
此物若没有真君背书站位,拿出去招摇怕是会被人暗算。
徐云帆正欲离开仙阙,忽觉袖中一沉,一枚龙眼大小的青珠悄然落入掌心。
那珠子通体晶莹,内里似有雷光游走,隐隐传出龙吟之声。
“恭喜徐道友!”
百岳真人快步上前,目光灼灼地盯着那枚青珠,语气中难掩艳羡,“此乃'玄穹雷珠',乃是清源真君取仙阙梁上青龙涎所炼的至宝。据说真君每隔甲子才得三滴青龙涎,需耗费不少时日方能炼成此珠。”
徐云帆闻言一喜,连忙将青珠捧在掌心细看。
只见珠内雷纹流转,隐约可见一条青龙虚影盘旋其中。
他正欲开口询问,百岳真人已继续道:“此珠不仅是修炼《青龙雷珠锁劫镇运法》的必备之物,更妙的是能遮蔽天机。即便其他真君以推演之术探查,也只能看到一片混沌。”
说到这里,百岳真人忽然压低声音:“不瞒道友,此等避灾挡劫的宝物,在整个元始宗也是屈指可数。若非真君亲赐,便是那些真人也要眼红。”
他目光闪烁,死死盯着徐云帆手掌中的玄穹雷珠好一会儿,终是长叹一声,“贫道修道三百载,至今未得如此护身至宝,实在惭愧。”
徐云帆听出他话中深意,不动声色地将玄穹雷珠收入袖中,拱手道:“师兄说笑了。此物既是真君所赐,晚辈自当珍而重之。”
他拱手笑道:“楚师兄说笑了。您如今已是筑基大圆满的境界,距离金丹只差临门一脚,这等外物对您而言,想必也是可有可无。”
百岳真人捋须笑道:“师弟福缘深厚啊。这玄穹雷珠不仅能助修行青龙雷珠锁劫镇运法,更能让自己藏形匿迹,若是行得圆满之功,又有天机至宝傍身,怕是连天劫都找不到你。
而且真武伏魔真经中亦有龟蛇盘形之法,两两相合之下……”
百岳真人忍不住抚掌道:“往后只要不冒头,兴许都察觉不到你这个人。”
说着,他忽然神色一凛,“不过师弟切记,此物万不可轻易示人。虽说有真君背书,但难免会有人铤而走险.”
毕竟这珠子,可不单单只能拿来修行。
话音未落,那青珠突然在徐云帆袖中微微震动,发出清越龙吟。
百岳真人见状,眼中闪过一丝意外,连忙后退半步,干笑道:“看来真君已在珠中留下禁制,倒是贫道多虑了。“
徐云帆心下了然,再次郑重行礼:“多谢师兄提点。”
他隐约感觉到,这枚看似小巧的青珠,恐怕远非寻常法宝可比。
赐下如此重宝……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
欲戴皇冠必承其重。
待得百岳真人离去,回望渐渐闭合的云海,徐云帆摩挲着黑幡若有所思。
幡中传来张紫阳压低的声音:“方才那位清源真君.便是此界修为最高之人?”
徐云帆闻言道:“还算不上。真君虽已练就金丹,但在这元始宗内,其上还有元婴道主坐镇。”
元婴道主已超脱凡俗,已不问世事,寻常修士终其一生也难以得见真容。
这等存在已不在世间显化形迹,按照元始宗的说法,真身常驻于洞天福地之中,参悟更高层次的大道玄机。
他望向远处云海,语气中带着几分感慨:“仙路漫漫,道途艰险。即便是元婴道主这等存在,也不过是行至半途罢了。一粒金丹吞入腹,始知我命由我不由天。而元婴大成者,方能真正窥见长生门径。”
徐云帆回到真武峰后,立即开启真武峰布下的法阵禁制。
他盘坐在玄玉蒲团上,将万魂幡插在巽位,玄穹雷珠置于离位,开始梳理此行所得。
“真武伏魔真经虽已大成,但要臻至圆满”
他内视丹田,只见真元如汞,在经脉中缓缓流转。
这门传承自真武一脉的《真武伏魔真经》,到了筑基境界,讲究的是水磨功夫。
第441章 入幡!
需将十二正经、奇经八脉逐一淬炼贯通,使丹田气海充盈如汞,经脉宽阔似天河奔涌。
寻常修士修炼此法,往往要耗费数十年光阴反复熬炼,才能将体内真元提纯,成就法力所属。
不过徐云帆有属性面板相助,省去了最耗时的提纯过程。
他体内的法力本就纯净无暇,无需像其他修士那般费心费力地反复熬练。
这让他能将更多精力放在打通经脉关窍上,大大加快了修炼进度。
而且因为百骸通幽术在体内重塑经脉的缘故,经脉天生通透,他只需要凝练窍穴即可。
如今他筑基初期修为,距离圆满还差了很多。
“仙道修士,光靠苦练修行是没办法进境的。”
徐云帆把玩着玄穹雷珠。
属性面板虽有一证永证之功,能确保修炼不走弯路,但若只靠闭关苦修,想要突破筑基圆满恐怕还需百十年之功。
思量至此,他忍不住看了眼属性面板最近的一条修行信息提示。
是六天前,他修行真武伏魔真经时,跳动的一条熟练度提升的提示。
但看技艺栏上,真武伏魔真经中的熟练度却连一点都没增涨。
徐云帆琢磨着怕是增长的熟练度在小数点后面去了。
他想起《真武伏魔真经》中记载的几种破境之法,或是寻得三十六天罡之气淬体,或是采集七十二地煞之精洗髓。
这些天地灵物往往生长在险绝之地,需亲身前往寻觅。
“等自己修炼得差不多,再考虑考虑外出寻找机缘之事。”
徐云帆目光转向洞府外,他如今修真武伏魔真经,行神武界之道,这一界域有一空悬先天金性,自己出行怕是第一时间会被有心人注意。
自己就这么招人嫉恨么。
徐云帆扬天长叹一声,终归还是自己太优秀了,不遭人嫉是庸才。
修仙之路,终究要自己去争、去闯。
回过神来。
“看来得先解决这个。”
徐云帆取出记载《万乘化剑诀》的玉简。
此法讲究“万剑归宗”,需在丹田蕴养一道本命剑气。
许久没有冒头的俞从灵见徐云帆想要进一步修行万乘化剑诀,忍不住出声提示。
“你可想好了,若真修了,一旦用出去,可是会遭到万乘剑宗追杀的。”
徐云帆轻笑一声:“我这魔头身份走出去,不也是人人喊打?”
俞从灵的声音突然一滞,沉默片刻后转为质问:“你既已筑基成功,为何还不放我自由?”
徐云帆神色淡漠,袖袍轻挥间,那杆黑幡无风自动地悬浮在二人之间。
万魂幡上阴气缭绕,隐约可见无数扭曲的面容在幡面上游走,虽无血煞之气,但也有黑气滚滚在幡面上扑腾。
“入幡。”
徐云帆的声音平静得没有一丝波澜。
“你这个背信弃义的小人!”
俞从灵瞬间暴怒,声音尖锐得几乎刺破耳膜,“当初在神武界中我助你,如今竟要拿我炼幡?!”
咒骂声如疾风骤雨般倾泻而下:“枉我以诚相待,你竟如此狼心狗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