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肝熟练度开始长生不死 第271节

  他心下慨然。

第443章 天地万物皆为自身资粮

  难怪仙道之中一直流传修行无岁月,精炼一次法术,参悟一次神通,过去几年时间轻轻松松。

  徐云帆走出真武洞府,抬眼望向峰顶上正在迎朝霞紫气,那日华的众人。

  只见道宗来的十二位老家伙周身灵光闪烁,却无一人突破入道之境。

  他神识扫过,发现修为最高的也不过堪堪摸到引气入体的门槛。

  炼气期都还未到。

  徐云帆暗自摇头,虽然有体内经脉尚未长成的缘故,但如此慢,还是有些出乎他的预料。

  比元始宗弟子修行进度都有些慢了。

  转念一想。

  元始宗弟子,每一次都是乌央乌央的一群入宗门,但最后活下来的却个个都是资质不俗,运道不错之辈,否则早就被当做耗材了。

  元始宗的制皮、熬骨,精血,五猖……

  可谓是各类齐全,人身上的东西就没有一个是浪费的。

  “师父。“

  徐云帆看着向他缓缓走来的毕渊躬身行礼。

  这位九境练气的老者鬓角又添了几缕霜白,道袍下摆还沾着未散的丹火气息,一身气息却越发幽深了几分。

  徐云帆略微抬眼扫了一下,心中有了绝伦。

  半只脚已经踏入陆地神仙境。

  接下来只需按部就班修行真武伏魔真经,不消两年时间便能跨入武道极境,后开始行吐纳炼精之法,将真气化作真元,自然能迈入练气初期。

  一旦入了练气初期,也便鱼跃大海,任意遨游了。

  毕渊真人凝视着面前的弟子,忽然长叹:“当年为师百日入道,筋骨皮不过五载功行圆满,已被称作百年难遇的奇才。如今我苦修近半年时间,却连陆地神仙境的气感都难以捕捉.”

  他微微要要吐,叹息道:“仙路当真艰难了,难怪,难怪千百年来道宗只出过一位纯阳祖师。”

  徐云帆看着师父略显颓唐的神色,轻笑道:“师父莫急。待您踏入练气初期,去行宗门任务之后,便能明白我元始宗仙道真谛。”

  他说道:“这天地万物,本就是修士的资粮。”

  毕渊真人闻言眉头微皱:“云帆,你这话.”

  “这便是元始宗被称为'元魔宗'的缘由。”

  徐云帆袖中玄穹雷珠微微发烫,映得他眸中青光流转,“您看宗内那些真人,大多数都是道法堂皇、宝相庄严?可他们采药时敢抽干灵脉,炼器时能血祭百城。”

  远处突然传来刚入门的弟子走火入魔的惨叫,徐云帆却连眼皮都没抬一下:“正道修士说我们丧尽天良,可他们突破时用的丹药,哪颗不是夺了草木百年精华?”

  天地万物,皆为自身资粮,一切为薪柴以祭自身。

  毕渊张了张口,心头明白方才的惨叫声是前两月拜入真武峰的弟子。

  但也明白,如果在元始宗行正道风格之事,怕是会被人打入异类,遭受排挤。

  大家都邪得好好的,凭啥你要学正道。

  你是不是内奸?!

  山风卷着血腥味掠过石台,那个走火入魔的弟子已被拖出长长的血痕。

  徐云帆凝视着血迹轻声道:“所谓魔头,不过是把'天地为刍狗'这句话,践行得比旁人彻底些罢了。”

  看着毕渊离去的背影,徐云帆微微摇头。

  这位老道做事虽然狠辣,但心中却有忠正,尤其爱戴门人弟子。

  就如那毕,虽然时常被毕渊打骂,可却也是兄长的关怀。

  可惜毕不愿来,不然这真武峰倒是有几分趣事。

  收摄心神,徐云帆取出万魂幡,轻轻摩挲幡面,目露思索之色。

  自己是不是该去兑换几门真经才是,他迈入筑基之后,元始宗给的福利都还没用过。

  幡中传来张紫阳的声音:“真人似乎修为大进?”

  徐云帆挑眉:“师叔祖这都能看清?”

  张紫阳笑道:“你气机虽然收敛得周正,但还是能瞧出几分端倪,修为精进,这是好事。”

  徐云帆微微颔首,心中自然明白这位上代道宗掌教天资之高绝,若非寿元枯竭,行了香火神道,有肉壳皮囊在的话,怕是修行速度惊人。

  无他,悟性委实太过变态。

  尤其前些时日他为张紫阳讲述《真武伏魔真经》,对方初时乃是以请教姿态,后来便能作为论道。

  若非他有属性面板,真武伏魔真经的大成后的诸般玄妙尽数了然于心,恐怕还真论不过对方。

  而且有些时候论道的几句话,也能让他恍然大悟,真武伏魔真经的熟练度都会提升自己顿悟而上涨不少。

  讲道理,有张紫阳在万魂幡内,完全就是加载了一个外置修行加速器。

  对方的天赋是真的变态。

  顿了顿,张紫阳道:“那位真君赐予你的玄穹雷珠耗尽的话,恐怕那门青龙雷珠锁劫镇运法修行将会陷入停滞。”

  他有些苦恼道:“这等涉及因果变化,拨动自身命数,耗自身功德,行气运加身的法子,到现在我都摸不着头脑。”

  这正是徐云帆担忧之处。

  雷珠内的青龙涎虽能助修行,但毕竟是消耗品。

  徐云帆摩挲着掌中雷珠,感受着其中逐渐稀薄的龙息。

  按照当前修炼强度,这枚玄穹雷珠最多支撑三年便会耗尽灵韵。

  他抬眼望向仙阙方向,除非清源真君再次垂青赐下青龙涎,否则这等能加速修行的至宝,以他筑基修为根本无从获取。

  “倒也不必过分忧心,车到山前必有路,师叔祖不必担心。”

  徐云帆内视丹田,那缕本命雷剑正吞吐着雷珠余韵。

  属性面板上《青龙雷珠锁劫镇运法》的熟练度在他自顾自修行下仍在缓慢增长。

  虽不及雷珠辅助时的迅猛,但有真武伏魔真经的浑厚根基打底,配合龟息藏神术的敛息法门,修行速度倒也不算滞涩。

  张紫阳的魂影在幡面浮动,点头道:“你既得真君青睐,便不算无根浮萍。这青龙雷珠虽妙,终究是外物”

  “师叔祖放心。”

  徐云帆笑道:“弟子向来信奉'船到桥头自然直'。清源真君既赐下此法,总不会任我困在瓶颈,个中事宜,我拎得清。”

  张紫阳闻言,微微点头不再多说。

第444章 你才是邪魔!

  徐云帆话虽如此,心中却已开始盘算,待雷珠将尽时,或许该主动去仙阙走一遭。

  真君做事,不会无的放矢,每一步都有想法。

  赐下此法,往后怕是会有极难的事情让他去干。

  自己不想方设法增强自身底蕴,到时候难看的恐怕是自己。

  徐云帆吐了口气。

  修行之道,运数机缘皆为关键。

  自己虽然加入了清源真君麾下,但也不过是个新人。

  真君门下弟子稀少,能得其青眼相加者,非但需天资卓绝,更要有大机缘傍身。

  若非此番百岳真人行的拉拢,只怕甫出神武界,便会遭逢不测。

  那些潜伏暗处的筑基真人,个个虎视眈眈,专挑落单修士下手。

  以他尚未筑基的微末修为,若无真君庇护,又有筑基之物,恐怕连半日都难支撑。

  修行路上,一步错则步步错,机缘稍纵即逝。

  如今既入真君麾下,便如同得了一方护身符,寻常宵小不敢轻举妄动。

  徐云帆心中雪亮,这份机缘虽好,却非长久之计,绝不能就此安逸。

  元始宗向来奉行强者为尊,若自己不思进取,待价值耗尽,清源真君这等人物必不会多留半分情面。

  宗门规矩如此,真君门下更非善堂,能得一时庇护已是难得。

  他深知修行界残酷,或者说深知元始宗的行事风格,今日座上宾,明日阶下囚的例子比比皆是。

  这些事情不要太多,每天都会在元始宗内上演发生。

  翻身做主的事情是少之又少。

  眼下虽借真君威名暂得安稳,但若不能持续展现价值,迟早会被弃如敝履。

  这份危机感始终萦绕心头,令他不敢有丝毫懈怠。

  “和我想象的修仙完全是两回事……”

  徐云帆吐了口气,收起杂念,开始巩固境界,勤修熟练度。

  他先演练真武伏魔真经中的“龟蛇盘”防御法,周身浮现玄武虚影,又催动万乘化剑诀,借雷霆之力,本命雷剑演练《万乘化剑诀》基础剑式,洞府内顿时雷光纵横,得了闲暇,便钻研阵道初解。

  有属性面板在,阵道初解对他而言并不算特别难,每一次参悟,每一次模拟摆阵,都能为他带来熟练度提升的信息提示。

  修行无岁月,光阴似箭,转眼间已是五年过去。

  徐云帆沉浸于修炼之中,日夜不辍,借属性面板之助,不断精进自身修为。

  他勤修《真武伏魔真经》,演练“龟蛇盘”之法,周身玄武虚影愈发凝实,本命雷剑在《万乘化剑诀》的催动下,剑势愈发凌厉,雷光纵横间,洞府内剑气激荡。

  此外,他亦未懈怠阵道修习,每每研读《阵道初解》,模拟布阵,属性面板上的熟练度稳步提升。

  这五年间,他不敢有丝毫懈怠。

  然而,正当他潜心修炼之际,真武峰外忽生异动。

  一道巨大的动静瞬间让他惊醒过来。

  徐云帆脸色一沉,起身扯下真武洞的遮蔽法阵走出洞外,踏出洞府的刹那,山风裹挟着凌厉的灵压扑面而来。

  抬眼看去,便见一名黑袍中年男子正站在他峰前。

  那黑袍中年男子负手立于十丈外的青石上,玄色法袍无风自动,衣摆处暗绣的赤红蜈蚣纹路在阳光下泛着血光。

  此人面如刀削,眉间一道暗紫色竖纹随着呼吸明灭,法力特有的“显化”之相,对方显然是精修过某种眼瞳之术。

  黑袍中年男子周身气机涌动,灰白雾气缠绕间,隐隐透出森然煞气。

  徐云帆目光微凝,细细感知对方气息,法力虽凝实,却尚未达到筑基中期的浑厚程度,显然只是筑基初期的修为。

  更令人在意的是,那缭绕周身的灰白雾气并非寻常法力,而是由无数生魂凝聚而成,丝丝缕缕间隐约可见扭曲的人脸浮现,发出无声的哀嚎。

首节上一节271/30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