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指尖轻抚戟刃,八景灵焰在脉络间明灭。
第463章 伏龙寿尽
此刻方才彻悟,若在淬火时多引一道离火之气,戟锋锐度当能再增三分,而铭刻符文时若佐以巽风之纹,煞气流转必将更为圆融。
圆满级别的天工锻造术,倒也有独到之处。
他当即再次将重戟抛进炉中,开始回炉重造。
三个月后。
他再一挥手,炉中赤焰暴涨,数块火属性灵矿被熔炼成一轮赤红飞轮,边缘锋利如刀,旋转时烈焰翻腾,能腾飞玄火,可远攻亦可近战,正适合六臂中的一臂持握。
“你成功炼制了下乘法宝,赤焰飞轮,你的玄都八景熟练度提升了。”
时间如流水,再度过去三月时间。
徐云帆并指成剑,一道青光自指尖迸射而出,精准没入炼器炉中。
炉内八景灵焰骤然分化,巽风之息与乙木精气交织缠绕,在炉中形成一道青色漩涡。
只见漩涡中心,一柄造型奇特的链剑逐渐显形,剑身由九节青玉般的链环衔接而成,每节环身都铭刻着细密的巽风符纹。
剑首呈三棱锥状,寒芒隐现,剑尾则缀着三枚铃铛大小的青玉珠,随气流微微震颤,发出清越鸣响。
“青冥链剑,成!”
徐云帆神识扫过,满意地发现链环衔接处暗藏机关,灌注法力时,九节链环可瞬间绷直成剑。
收敛法力时,又能如灵蛇般柔软缠绕。
此链剑经祭炼温养后,自可如臂使指,堪称下乘法宝中的精品。
那天工锻造术虽品阶不高,但其独到的机关设计理念融入炼器之道后,竟使法宝威能平添三分。
更妙的是那三枚青玉珠,实则是储存巽风之气的容器,对敌时可突然爆开,形成风刃囚笼。
炼器过程持续了整整两年半,徐云帆全神贯注,每一件法宝的成型都伴随着《玄都八景炼天造化云笈》的独特炼化手法。
八景轮转,生生不息。
炉中灵焰不断变化,时而炽烈如阳,时而阴寒如冰,将材料的特性发挥到极致。
“熟练度……涨得倒是快。”
他瞥了一眼属性面板,玄都八景的进度条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攀升。
原本只是小成的锻造术,在这般高强度的炼器过程中,竟迅速逼近大成。
“果然,实战才是最快的提升方式。”
他嘴角微扬,这可都是他辛勤劳动所换来的。
讲道理,若是放在外界,他这精通各类灵矿特征,并且能以玄都八景气勾动,以此寻完美融合之道,每炼一件成一件,着实惊人。
若论炼器之道,放眼北洲修真界,能如他这般精通各类灵矿特性,又能以玄都八景之气精准调和材料冲突的炼器师,恐怕屈指可数。
《玄都八景炼天造化云笈》小成后,他对天地灵材的感应已臻至微之境。
每块矿石入手,无需刻意探查,八景云气自会流转其间,将材料最本质的特性映照心间。
何处蕴含离火之精,何处暗藏癸水之气,皆如掌上观纹。
更难得的是这门炼器法独有的调和之能。
寻常炼器师面对属性相冲的材料,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精力中和冲突,而他却能借八景轮转之理,使水火相济、金木交融,将看似不可能兼容的材料完美熔铸。
“那厉百川,坐拥一座金山而不自知,亏他还是筑基真人。”
徐云帆继续投入炼器。
待到第九日,炉中灵焰骤然收敛,八道焰光化作流光,尽数没入最后一件法宝之中。
那是一柄通体银白的长剑,剑身如镜,映照寒光,正是以寒鸦关地底采集的“玄冰寒铁”炼制而成,剑出之时,寒气凛冽,可冻结敌手法力。
“成了!”
徐云帆长舒一口气,袖袍一挥,炉盖掀开,六件法宝悬浮于空,各自散发着不同的灵压。
他满意地点点头,神念一动,六件兵器齐齐飞入他的储物袋中。
“如今三头六臂之相,总算有了趁手法宝填充,接下来将这六件法宝练入法相之中,如此还能借法宝之力增涨道行。”
他闭目调息,感受着体内法力的流转。
炼器虽耗费心神,但《玄都八景炼天造化云笈》的炼化过程本身也是一种修行,尤其是八景之火的淬炼,让他的法力愈发凝实。
“接下来,只需静待寒鸦关内先天清浊之气喷薄。”
他眸光深邃,望向洞府之外。
“伏龙罗汉……呵,且看谁更有耐心。”
“他还没出来?”
嗔目罗汉有些绷不住,他虽练就一颗佛心,但行的明王怒目相,行事火急火燎,如今等了快二十年时间,已经将他的耐心耗干净。
“二十年了.”
嗔目罗汉金刚杵重重砸进山岩,碎石飞溅,神情略显焦躁。
“这魔头莫非打算老死在关内不成?”
伏龙罗汉盘坐青石之上,脖颈龙纹已显黯淡:“阿弥陀佛.此子心性之坚,倒是出乎意料。”
他面上虽然淡然,心中却在破口大骂。
这魔宗畜牲,简直和缩头乌龟没甚区别。
竟然硬是在寒鸦关待二十年不出,甚至从中获取的情报,对方甚至连洞府都未出过半步。
“师兄何必长他人志气!”嗔目罗汉眼中怒火如炽,“不如直接攻入寒鸦关,以明王怒火,显化业火红莲,将这魔关付之一炬!”
“嗔目!”
慈航罗汉白眉微颤,“你当元魔宗的玄冥七煞阵是摆设?二十年前那瞬息改阵的手段,莫非忘了?要不是伏龙跑得快,怕是已经轮回转世。”
山风骤寂。
伏龙罗汉望着关隘方向,忽然剧烈咳嗽起来,指缝间竟渗出血丝。
嗔目罗汉见状大惊:“师兄的龙相怎会”
“老衲寿元将尽,这具肉身.撑不过三年了。”
伏龙罗汉擦去血迹,龙纹又淡三分,“当年菩萨赐下的延寿丹,终究抵不过因果消磨。”
慈航罗汉默然合十。
他们三人中,伏龙罗汉年岁最长,已近四百寿限。
此番堵门二十载,未在菩禅净土主持的庙宇中修持,反倒加速了生机流逝。
“罢了.”
伏龙罗汉颤巍巍起身,“老衲需回净土面见菩萨,求取转世法旨。你二人且先去.”
“师兄!”
嗔目罗汉急道,“难道就此放过那魔头?”
第464章 熬死
伏龙罗汉深深望向寒鸦关,关墙上巡逻的魔修身影渺如蝼蚁:“……此子命数已与我相连。今日杀不得,来世.自有再见之时。”
最后一字落下时,他脖颈龙纹彻底熄灭,恍如古灯燃尽。
嗔目与慈航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读出了然之色。
伏龙罗汉周身佛光渐黯,那曾如金龙盘绕的脖颈纹路此刻已褪尽光华,枯槁如老树皮般褶皱丛生。
这位修行近四百载的老罗汉气机衰败之速,竟似秋叶遇霜,转眼便显出油尽灯枯之相。
嗔目罗汉手中金刚杵微微震颤,他虽性情暴烈,却也知晓其中关窍。
菩禅净土的转世法旨,向来只传当事人。
此等涉及轮回秘辛之事,纵是同门至亲亦不得与闻。
佛门讲究“因果自担”,便是菩萨垂怜赐下法旨,也需当事人独对青灯,以本命佛性承接。
罗汉虽能自主转世,但若有菩萨法旨加持,转世之路便多了几分保障。
菩萨法旨如同轮回中的一盏明灯,能指引转世方向,可让修行者避开畜生道等低劣去处。
尤其对那些功德浅薄、业障缠身之人,一纸法旨便是转世为人的关键凭依。
在菩禅净土中,虽少有,甚至是没有功德负值的僧侣,但元始宗内却是另一番景象。
真君法旨在那里堪称无价之宝,因其不仅能护持转世,更能为来世修行铺就坦途。
那些杀戮过重、业力深重的魔修,往往不惜倾尽所有,只为求得一纸真君法旨,以免堕入恶道。
“师兄……来世我亲自引你入道。”
慈航罗汉白眉低垂,合十的指节微微发白。
他分明看见伏龙罗汉僧袍下渗出点点金血,那是本命佛元外泄的征兆。
老罗汉此刻强撑病体驱赶他们,实则是怕二人目睹他衰败之相,平白坏了佛心修行。
山风卷着经幡猎猎作响,似在催促。
嗔目罗汉突然重重将金刚杵插入岩中,溅起的碎石在伏龙罗汉僧鞋前三寸戛然而止。
这是佛门“止步礼”,意为不再逾越。
慈航会意,默默退至嗔目身侧,二人齐诵往生咒,声如金钟余韵,在群山间荡开三巡方止。
待最后一句咒言消散,伏龙罗汉枯瘦的面容竟浮起淡淡笑意。
他颤巍巍抬起右手,指尖绽出一点微弱佛光,在空中划出佛门金印。
这印记悬于半空三息,随即化作流萤四散。
正是佛门“去渡”仪轨。
嗔目与慈航再度合十行礼,转身时僧袍翻卷如云,再未回首。
伏龙罗汉看着二人消失离去的背影,脑袋微微低垂。
他那枯瘦的身躯如古松般静立山巅,浑浊的目光始终凝视着寒鸦关方向。
一炷香后,关内依旧寂静如初,唯有阴煞之气在城墙上翻涌。
他脖颈处黯淡的龙纹彻底消弭,法身出现崩裂,金血渗出僧袍,在夕阳下映出凄艳光泽。
“好个魔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