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小青凰都快要随您化道而去了,没想到临死前还能听到‘盖九幽’这个名字再次回荡星海,您选中的后人,也踏上了您曾经走过的路。”
这是一个高达近八千岁的大圣,昔年也是惊才艳艳,差一步就迈入准帝之境。
他已经闭关三百年未曾现世了,如今听到了盖九幽这个名字,毅然决然的走出了这片古洞。
青凰道人抬头仰望着熟悉的星海,群星璀璨争相夺艳,宇宙浩瀚无边,看不到起点,寻不到归处,他直接朝着人族第一关赶去。
“至少在临死前,我要为盖叔的坟茔添一把黄土,替父亲为盖叔敬上一杯薄酒!”
这个念头在他的心中回荡。
若是不能突破准帝,他也没有多少年好活了,他能感受到到距离化道已经不远了,想都没有想,就出关了。
如盖叔当年帮他一样,他也要为盖九幽的弟子护道最后一程。
按照常理来说,大圣寿八千左右,若是吞服一些延寿至宝,不说一万年,八千五或者九千也是不难。
青凰道人只是八千岁就走到了生命的尽头,等待化道的到来,令人唏嘘不已。
要知道,他可是一位濒临绝颠的巅峰大圣,本不应该如此短命才对!
当年盖九幽不甘受困于准帝之境,想要逆天突破青帝道则证道,可惜的是失败了!
他虽然保住了寿命,但是他能在青帝大道的压制下活下来,可想而知消耗了多少天地奇珍。
那一次,掏空的不只是他自己,更是其他许多人的一生一世的积累,但是为了盖九幽,他们心甘情愿。
在遥远的星空深处,盖九幽这个名字,姜云所行之事,惊动的不只是两个人。
第一城虽然还平静,但是古路上的其他接引使,却忙了起来。
他们接待了一位又一位平日难得一见的的大人物,这些人在一双双看不见的大手驱动下,悄悄的自星空深处回返,似乎在酝酿着什么。
目的为何,只有他们自己清楚。
“呜~呜~呜~”
第一城内,古老的号角响彻天际,遥远而嘹亮,唤醒了所有过关的试炼者,一座神秘的祭坛出现在天空中,散发着蒙蒙的五色华光。
“最强古路已经开启,通过试炼之人方可前行,其他人也无需着急,下次试炼的时间,是半年之后!”
周边的空间朦胧扭曲,一道模糊的身形出现,声音低沉,但是却震的许多人气血翻涌,站立不稳。
“走,快点吧!”
“你们想要放弃了吗?”
“已经有五十个人放弃了,你们这次必须前行,点名,一个都不能少!”
“等等我,这位统领,我认识羽向南,等等我,让我和表弟组团刷一次‘帝之高塔’的不死天皇,保证最后一次!”
在统领和兵士们的驱赶之下,有一些年轻人捏着源戒不放,紧闭双眸。
“真的不想上路了,少年古皇的简单模式我都无法通过,或许不如在后方积淀战力?”
“源戒上面‘帝之高塔’的试炼太单一,远不如面对众多的对手,真正的生死战中不是一对一这么简单。”
“可是据说‘帝之高塔’马上要更新二层、三层、四层了!”
“或许不久后源戒可以连通第二城,第三城,我们那时也可以继续磨炼,不急于一时。”
在一队队兵士的催促下,二百人看着前方的祭坛,又看着后方的人族第一城。
最终又恋恋不舍的看了一眼手中的源戒,走向了前方。
“接下来,你们需要前往第二关,可以与任何人交手,每一个人都将成为你的世界中的对手,只有活到最后才能算是经过了考验”
听着上方那道朦胧的身影讲解这前路的规矩,他们逐渐的认真了起来。
踏上前路,本是一件所有古路上的试炼者们所期待的事情,应该有很多人关注,但如今却有些不同了。
来送行这二百多人的修士们,只是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窃窃私语,显得格外冷清。
要知道这批试炼者们足足有着两千,城内亦是有着数十几万多踏上修行路路的原住民。
前行之路开启,一般都有数万人围观,是城内为数不多的盛世,如今却不一样了。
“不知道姜云大人会在源戒的‘帝之高塔’上,更新那些少年大帝的道影?
不死天皇都打吐了,希望下一个是青帝!”
“那是尔等天骄想的事情,我只想着姜前辈能在‘帝之高塔’的简单,一般和普通三难度之下,再划分出一个超简单模式!”
“源戒太神奇了,依我看不逊色于大圣至宝,姜云别说成护道者了,他独霸古路我目前都没有丝毫意见了!”
“据说之后姜云前辈还要在源戒上,开发出一个‘闯天关’的玩.历练方法!”
送行来的十几个修士们聚在一起,一个个双眸紧闭,全身心的沉浸在源戒的世界中。
只是偶尔才会有人张开双眼向祭坛处招招手,为即将踏上前路的人送行。
并非源戒多好玩,踏上星路的这些人一个个都是意志坚定之辈,并非喜欢贪玩消遣之人。
更何况在第一城内散布了不过数天而已,星路只覆盖了第一城,源戒上交易根本没意义,传送功能同样如此。
一方面为了源戒的流行,一方面为了制止这一千多试炼者无处发泄的旺盛精力,防止他们经常在城内爆发争斗。
姜云在源戒上开发出了一个‘帝之高塔’的功能,宣传只有一段让人身临其境的图像。
是一个天骄渡劫时接连对战数尊少年大帝虚影的画面,天骄横空,帝影镇世,可想而知给他们带来了多大的震撼。
这幅画面流传开来,顿时把这些这些试炼者们拿捏的死死的。
尤其是后面的宣传语,更让许多人坐不住了。
【你还在和张三、李四打吗?葬帝星的不灭金身渡劫对战的可是传说中的大帝道痕,
想看到与传说中少年大帝之间的差距吗?
源戒助您抢先体验,一次仅需万斤神源点!】
第306章 本源帝影炼群雄
一开始还有人不相信源戒可以篆刻大帝道痕,认为姜云顶多用一些圣人或者圣王昔年的道痕虚影冒充罢了,只是能让一些弱者磨炼战力而已。
结果当他们中有人花费了万斤神源,用自己的一丝元神在‘帝之高塔’内闯荡过一次后,一切都变了。
同阶之中,他们被大帝虚影吊打的怀疑人生,简单模式都难倒了90%的人。
绝非他们想的圣王或者大圣的道痕冒充的。
被打的那是一点脾气都没有了,哪怕是两千人中在八禁上走出一段距离的天骄。
竟然都打不过不死天皇虚影的一半模式。
五色天刀横断虚空,不死秘术恐怖无边,仙凰真身纵横寰宇,宛若真正的不死天皇在世。
但这仅仅只是一般模式而已,再之上还有普通。
源戒上所描述的普通模式,据说也不过复刻了当年不死天皇同境的八成战力而已。
所有人都相信这是大帝古皇虚影了,不能不信。
三关横在前方,九天十地汇聚而来的诸雄们,无不是一地传说,然而根本没有一个人能够通过普通模式。
说真的有人说那是大圣或者圣王昔年留下同阶的道痕,那是对他们所有人的侮辱。
基本上不信邪的都已经归正了,前所未有的失败,败的很惨,顶多不过抗衡一刀而已。
索性的是,这些人并没有生出多少挫败之心,这可是极道强者少年时。
更是传说中的不死天皇,传说中的无所不能的神,他开创了辉煌的太古时代,非一般的极道至尊可比的。
源戒中的那口标志性的五色天刀,劈碎了他们的身躯不知道多少次,极大的激发了奋起之心。
突然,人群中一个年轻人面色一白,眉头紧皱,紧闭的双眸随即张开,眼球上带着血丝和疲惫。
“每次看到这个渡劫天骄的影象,我都忍不住想打死他的冲动,我已经在源戒内点当了一尊圣兵了,竟然简单模式的不死都打不过。
面对那个虚影道痕,好似真的在对战传说中的少年不死天皇一样,给我的压力太大了!”
闯帝之高塔,除了要消耗一万神源之外,更还要消耗一丝神念。
损耗一丝神念,虽然对修士影响不大,但是次数多了,就如同某种行为一样,对修士来说也是一种极大的负担。
“侯兄,借我二十万斤神源,我再挑战十次,十次之内绝对可以通过简单模式!”
这个年轻人瞪着血红的双眼,转身朝着旁边一个青衣修士伸手说道。
“王兄啊,不是我不借给你,上上次你借古兄的便是这么说的,昨天你借黄道友也是这么讲的,你祖上的圣兵都打没了一件,还是先积淀一下实力再说吧。
其实源戒论坛上有位前辈说的没错,这里面最适合的是一战之后回忆思索,之后再来。
一次万斤神源看似不多,实则不过坚持百千招而已,一场对战不过半刻钟而已,太贵了!”
身旁的青衣修士被叫闹的张开了双眼,看着眼前的王姓修士,无奈的摊了摊手说道。
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借钱不还不可怕,可怕的是他借的人太多了,而且王兄朝他借源已经第二次了。
上次的一万斤还没还,虽然他不缺那一点,但是他不还就不对了。
“侯兄,我也知道这个道理,这几次总差那么一点点,太可惜了,若不是十次对战要花十万神源点购买一次补神丹才能快速恢复,不然我早就能成功了!”
王姓修士一脸惋惜的说道,他也知道这是个无底洞,但是还忍不住向里面跳。
因为一旦通过简单模式,代表的可是跨入了七禁战力的门槛,源戒上面的判断是很精准的。
更重要的是,这种通关战绩,还可以在自己源戒上的称号后面显示出来,这可是只属于强者的荣誉符号!
这是何等的风光,运气好还能够得到城内大家族的拉拢投资,到时候欠的这些外债算什么?
“十万神源点啊!
算上源戒收购的损耗,折合将近十一万斤神源,一个神源点还价值千斤纯净源点,一个补神丹可就是一亿多斤的纯净源,王兄你修养一段时间自动恢复不行吗?”
侯姓修士给他算了一笔账,越算越是咋舌,他所在的古星本就不算很富裕,亿多斤的纯净源足够他们那诸多势力惨烈的厮杀一场了。
虽然源戒内售卖的补神丹效果很好,但是经常吃,哪怕是大圣也会肉痛啊!
贵啊,真是太贵了,对于圣人来说,那更是丝毫不便宜。
“王兄,这可是对战少年古皇的机会啊!贵是源戒的问题吗?这是我们的问题!
我是害怕万一姜云将这个功能取消了,到时候别说一万神源了,就是十万百万斤神源,也买不到这样的机会了!
另一方面,如今不死天皇道痕如今最高只是圣人境界而已,一旦我们未来突破,战力下滑,再想通过大帝道痕磨炼,就更加困难了!”
侯姓修士亦是说出了很多理由,两人谁对谁错,难以分辨。
通过这个帝之高塔,对于踏上古路的试炼者来说非常的需要,尤其是对那种有志帝路的天骄来说。
来到这里不就是为了成帝吗?
如今的源戒之内,有着大帝道痕来试炼他们战力,能够清楚的看出其中差距,不断的印证己身,还能感悟不死天皇之道。
就算是死亡也是只消耗一缕神念,就拥有了一个大帝陪练,这是何等的机缘,谁不想要呢?
整个第一城的人都为之疯狂了,尤其是古城内的一些古老家族。
他们甚至不惜重金,让化龙,甚至四极的优秀后代通过同阶的帝痕来磨炼己身。
大帝道痕常伴这些年轻的修士,可以想象的是,等到他们未来成长起来,将会变得要远超上一代的先辈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