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只曾经翱翔于轮回路尽头、威风凛凛的九色玄帝,在荒天帝的手下受创颇深,本就元气大伤。
而后,又在这截轮回路上,孤独地封印了近乎千万年的时光。
为了与外界勾连,她耗费了诸多手段,勉强在坚不可摧的封印上打开了一道裂痕。
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她能动用的力量本就极为有限,自身的恢复又被封印死死压制。
如今,还要承受这汲灵大阵的不断汲取。
她体内的精气本源,本就近乎干涸,这被大阵持续榨取了数月时光,对她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处境愈发艰难。
真的快干涸了。
姜云立身远处,并未贸然靠近的打算,准备先磨一磨玄鸟的性子,他的目光紧锁那外界一列列森然矗立的巨大齿轮与神秘石器。
九组石器屹立,依旧在缓缓转动,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好似远古巨人遗留的神秘造物,散发着让人敬畏的气息。
他缓缓踱步,最终在这些古老器物前停下,周身气息沉静,似与周遭的古老神秘相融,准备先潜心参悟这九套蕴含无尽奥秘的石器。
昆仑下方那幽邃的轮回路中,又见那石磨盘,姜云便明显的察觉到,眼前这九套石器,与那石磨盘之间似有着某种难以言喻的关联,仿若天定的配套。
石磨盘以其磅礴伟力,磨灭一切,使之化为最为纯净的先天精气与灵光,仿若混沌初开时的造化之力。
而这九套石器,却有着别样的玄妙,它们更侧重于对生命本源的深度提纯,每一道纹路、每一处刻痕,都似在演绎着对生命精华层层淬炼的密法。
二者相辅相成,一个提纯,一个净化,在互相之间的运转配合间,提炼出一种奇异的秘液。
这秘液,如神药甘霖,滋养着巢穴建筑内那些沉睡的生灵,助力它们完成一次次脱胎换骨般的蜕变,向着更为强大的生命层次飞跃。
对于姜云而言,磨盘中那种净化之法固然想要得到,但是九套石器中这不断提纯的法门,无疑是一场及时雨。
他体内万千血脉本源力量亟待梳理、提升,道源体质与道源血脉也渴望着更为深度的熔炼。
若能悟透这九套石器的奥秘,待血肉历经其碾压提纯,实现那极致的净化,对于他所追寻的肉身本源之道,将是一次质的升华,意义不可估量。
“怎么样,你考虑好了吗?”
在姜云刚参悟中,一道悠远的传音,仿若穿越无尽虚空,骤然在姜云识海响起。
第655章 玄帝法决苗头!地府悟法!
“这些时日你也看到,你这阵法所汲取的,不过是本帝周身逸散的些许精气而已,真以为凭借此地阵法,便能撼动吾之本源?”
声音中带着几分不屑与傲然,正是玄帝。
数月未见,或许是已然适应了这汲取大阵的威势,玄帝的声音里,再无姜云离去时的慌乱与惊惶,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故作镇定的沉稳。
姜云仿若未闻,对那传音置若罔闻。
他心中自是清楚,依靠这大阵,想要将一位准仙帝彻底吸干,无异于痴人说梦。
莫说是隔空汲取,即便与同阶强者肉身相接,妄图吸干对方,亦是难如登天。
他的真正目的,是要让那九彩玄鸟无法汲取外界精气以恢复力量,从而防止其挣脱荒天帝的封印。
与玄帝这般耗下去,短期内令其屈伏,绝无可能。
荒天帝都未能短时间做到之事,他又岂敢轻易完成?
“姜云,你为何缄默不语?”
一道尖锐的声音,仿若实质化的利刃,直直刺向姜云的识海。
“同为黑暗阵营中人,你非但不伸出援手,反而布下这汲取大阵,你今日这般行径,他日若被始祖们知晓,可曾想过将面临怎样的恐怖惩罚!”
那声音里裹挟着无尽的怨怒与威胁,仿若来自九幽地狱的诅咒。
紧接着,语气陡然一转,变得魅惑而诱人:“撤下大阵,助我脱困,我愿传你连祭道存在都心心念念的无上秘法。”
话语中带着几分神秘,似在勾勒一幅难以想象的强大画卷。
“你知道什么是祭道境界吗?准仙帝之上是仙帝,仙帝之上方为祭道,这种超凡的存在,数十上百纪元都难诞生一位。
你这不过仙王境界的小子,若能得到这秘法,那可真是捡到了天大的便宜。”
姜云仿若一尊亘古的磐石,对九彩玄鸟的聒噪充耳不闻。
可这九彩玄鸟却似着了魔一般,不停地发出各种声音,时而威逼,时而利诱,只为能让姜云改变心意,助她脱困。
“闭嘴吧,除非你现在就将所说的秘法传我,且待我验证真假,否则休要再言。”
如此多日的纠缠,终是让姜云失去了耐心,他的声音仿若寒夜中的惊雷,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封!”
姜云被九彩玄鸟的喋喋不休搅得心烦意乱,最终,他运转大阵,直接将九彩玄鸟的声音隔绝在外。
就目前而言,九彩玄鸟被封印之下,透露出的力量极为有限,想要隔绝其声音,倒也并非难事。
“你敢,你竟然,你怎么敢!”
九彩玄鸟感受到自己的声音被截断,无法传递出去,顿时怒不可遏,心中的愤怒仿若即将喷发的火山。
“辨别真假?大空之火、古宙之焰都未曾掌握,你也配分辨这无上秘法的真假……”
在她心中,姜云不过是一只微不足道的蝼蚁,如今这蝼蚁竟如此大胆,实在是让她难以接受。
遥想往昔,她未被封印之时,像姜云这般境界的修行者,能见她一面都是莫大的荣幸。
若是她心情不悦,随手便可将其抹杀,就如同碾死一只蚂蚁那般轻松。
双方境界虽看似只差半境,可其中的差距,却仿若天堑鸿沟,不可逾越,毕竟她可是地府源头的无上存在啊!
如今却落得这般田地,真是虎落平阳被犬欺,心中的憋屈与不甘,让她心中怒火越发炽盛。
外界,姜云的身躯猛地一震,眼中一亮。
“竟然需要先掌握大空之火和古宙之焰,才能掌控那秘法!?”这话从他的口中喃喃而出。
他虽已施展秘法,屏蔽了玄鸟声音的传递,但只要他心念一动,那声音便又能清晰地传入耳中。
这只是磨一磨那鸟性子的小手段而已,并不是姜云真的不想听了。
不怕其多说,就怕其不说,多说才能透露出更多的消息
那种秘法,听闻与火有着莫大的关联。
可究竟是什么火呢?
姜云的脑海中瞬间闪过无数的念头,一种莫名的猜测在他心中悄然滋生,不会是那种火吧!
他的心脏开始剧烈地跳动起来,仿佛有一只无形的手,紧紧地揪住了他的心。
“天难葬者,掩埋四极浮土间,伐阴与阳二柴,引大空之火,纳古宙之焰,焚!……”
这句古老而神秘的话语,骤然在他的脑海中浮现。
姜云的眉头紧紧地皱了起来,心中暗自思忖,不可能是那种火,不过或许和那种火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那焚化那位源头的火光,强大得超乎想象,九色玄鸟怎么可能掌握?
即便这玄鸟的原身乃是金乌,在漫长的岁月里,历经无数次的蜕变,汲取了凤凰、朱雀等九种火焰,才得以化作如今这道祖级别的九色玄鸟,可那也远远不够啊。
真要是掌握了那种火焰,至少也得是始祖级别的恐怖存在。
姜云缓缓地摇了摇头,将那种近乎荒诞的想法甩出脑海。
且不说那种遥不可及的火焰,即便是大空之火,或者古宙之焰,对于他来说,也无疑是巨大的挑战。
这两种火焰,每一种都蕴含着毁天灭地的力量,都是足以威胁到准仙帝的道火。
想到这里,姜云的心中涌起一些想法,那荒天帝都觊觎的秘法不好说,让玄鸟教他古宙之焰和大空之火如何凝聚,这也是赚的啊。
不过还不着急,他不能主动开口,得等玄鸟求他才行。
而且在没有发现玄鸟能够施展什么手段之前,他一切还是要小心谨慎。
依照之前轮回路外擒拿狠人的手段,这玄鸟可不是任人宰割,对外传音这么长时间,没有半点的颓废征兆。
这可和之前百年一次的波动相差太多了,姜云从未忘过,一直以来都非常警惕。
姜云毅然放下了所有杂念,缓缓盘坐在那巍峨耸立、透着古老气息的巨大石质齿轮之前。
他的身姿沉稳如渊,双手时而轻轻搭在冰冷粗糙的石面之上,似在与这古老的存在进行一场无声的对话,试图从那丝丝寒意中探寻隐藏的奥秘。
时而缓缓张开重瞳,眼眸中射出两道奇异的光芒,仔细观摩着眼前的一切,不放过任何一处细微的纹路与痕迹,仿佛要将这巨大的石器看穿。
又或者缓缓闭上双眸,陷入深深的沉思,周身气息若有若无地波动着,仿若在其中感悟到了什么神秘莫测的天地大道。
不过姜云确实在其中看到了一些符文,这是投影,大道投影,自然有诸多道痕交织,领悟属于自己的道。
在那巨大的石器有节奏地缓缓运转之中,姜云沉浸于对其中所蕴含的道的参悟,一个个石器的观摩参悟,尝试演化自己的法门。
一开始,姜云心中的念头,是想着若是能把这些蕴含着无尽奥秘的九套石器,搬到自己的本源世界,再静下心来参悟,必定能事半功倍。
毕竟,本源世界乃是他的主场,在那里,他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参悟这些神秘的石器或许会变得更加简单。
然而,当他试图付诸行动时,才发现这一切并非想象中的那般容易。
原来,这些石器是地府源头的投影,并非真实存在于这一截轮回路的实体。
哪怕姜云只是尝试着将它们移动些许距离,这些石器便会如同虚幻的泡影一般,瞬间化作虚无。
无奈之下,姜云只能打消这个念头,选择在这外界,没有世界的帮助,潜心参悟其中的道痕。
修行求道,乃是一条充满艰辛与未知的漫漫长路,修行悟法,总有参照,而不是凭空产生。
即便是在那令人仰望的准仙帝领域,前人所留下的经文,依旧有着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
因为,唯有仙帝境界,才堪称修行之路的尽头,那是无数修行者梦寐以求却又难以企及的高度。
很遗憾的是仙帝经文太珍贵了,姜云压根没有。
瞳月虽然在天庭待过一段时间,但也没有得到仙帝经文,毕竟当时她还远没有到那种地步。
回溯到乱古之前的遥远时代,曾先后诞生了四位准仙帝,不断的发起动乱血祭界海,他们如此决绝的举动,所求的不过是那一两句的仙帝经文。
可见,仙帝经文在修行者心中,有着何等至高无上的地位,有多么难以获得。
姜云一路走来,历经无数艰险,所获得的经文浩如烟海,其中不乏各种珍贵的典籍。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他那丰富的收藏之中,连仙帝经文的只言片语都没有。
不过,与常人不同的是,姜云对于仙帝经文的需求,现在并没有那般强烈。
在这些年的修行岁月里,即便没有仙帝经文的指引,姜云也从未停止探索的脚步。
他在黑暗中独自摸索,在无数次的失败与挫折中砥砺前行,逐渐找到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全新道路。
他对外来的了解,任何人若想要走到修行的绝巅,真正做到无敌于世间,从仙王境界开始,便要迈出关键的一步走出一条独一无二、专属于自己的修行之路。
虽说有仙帝经文作为参考,看似是一条通往成功的捷径,可即便天赋绝伦,潜力无限,若是一味地模仿强者之道,终究只是邯郸学步,难以真正达到那至高无上的顶峰。
唯有坚定地走自己的路,方能在这波澜壮阔的修行之路上,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璀璨光芒,真正影响未来的战局。
正因为明白这些,他对仙帝经文一直以来比较佛系。
这世间,唯有自己才最知晓,究竟什么才是与自身最为契合的修行之道。
自身在无数次的感悟中所积累的经验,以及在修行关键节点踏出的那一步,带着独特灵性与自我认知的路,才是最为强大且无可替代的。
研读前人的修行之法,翻阅诸贤留下的古老经书,这无疑是一种积累,是引领修行者初步踏上修行之路的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