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诶,听说了吗,北街老王那闺女昨晚失踪了。”
“又有人失踪?”
“可不嘛,这一年来隔三差五就有人失踪,还都是年轻一辈。”
“哎,在这么下去,又要变成以前那个龙坞村了。”
“龙坞阁里的仙师也不管管,真是的。”
“就是,白瞎每年给他送那么多好吃好喝的。”
“说不定就是他在背后下手呢。”
“嘘!你想死吗!这种话也敢胡乱说出来!”
“本来就是啊,龙坞镇两年没举行升仙会了,我家那小子,还是托亲戚带到隔壁镇参加仪式的。”
“四二零” “说的没错。”
“仙师过来了!”
“家里还在煲汤,我得回去看火,先不跟你们说了。”
“我也是。”
“......”
海边的几艘渔船上,十几个渔民低声发着牢骚。
远远瞥见一名干瘦的老人,心脏一颤,连忙匆匆的散去,或钻入渔船藏起来。
“一群低贱的蝼蚁!”
“本仙师庇护你们多年,让你们安心生活,养育妻儿。”
“现在杀几十个人怎么了?!”
“哼!忘恩负义。”
不远处,那名枯瘦如柴的老人神色阴霾,盯着散去的渔民愤愤自语。
他便是驻守在龙坞镇的九霄门杂役,闫齐鸿。
年轻时,因荷尔蒙躁动,忍不住在河边连续蹲守三天,偷看小师妹洗澡。
结果不出意外的被发现了。
宗门判罚前往矿区劳役二十年,使他错过最佳的筑基年龄,出来后性情大变,经常无故对同门拳脚相向。
以至于在门内的名声不太好。
且由于年龄过大,不管闫齐鸿如何努力,修为的提升始终十分缓慢。
渐渐地,那些被他欺压过的师弟师妹,一个又一个,接连变成师兄师姐。
这让他无比的愤怒,更加废寝忘食的修炼。
但那是师兄师姐不是善茬。
当年弱小时被欺负,现在修为有成,自然要报复回来。
于是,闫齐鸿又成了笑柄。
这是他自作自受,宗门不会偏袒。
可让闫齐鸿气到发狂的是,那些上门找茬的人打他一顿就算了,还嚷嚷着什么“莫轻少年穷”!
这句话仿佛一柄大锤般,狠狠的砸在他的心上,将他仅剩的自尊砸成粉碎。
因为,他已不再是少年了...
......
最终,闫齐鸿不堪受辱,决定领取驻守凡人镇的任务。
永驻龙坞镇。
这一来,就是四十年。
闫齐鸿扭曲的心理,也在这个祥和的海边小镇,得到不少治愈。
亲眼看着这个小镇一步一步的发展起来,使他心中有种莫名的成就感,以及一丝归属感。
不知不觉中,闫齐鸿将自己当成龙坞镇的一份子。
他准备在这个小镇里,平平淡淡的度过余生。
直到两年前。
一个出海的渔民打捞回一具尸体,将这份平静彻底打破。
那是一名元婴修士的尸体。
浸泡在海里不知多久,外表也没有丝毫变化,这让那个渔民误以为还有得救,便急急忙忙的运回来,送到仙师府。
而正是这个举动,改变了闫齐鸿的命运。
那名元婴修士的尸体上,有储物戒!
储物戒内不仅有多部功法,还有大量的灵石丹药。
这些资源,让闫齐鸿重拾斗志。
他决定再向上天借两百年!
当即,毫不迟疑的改修功法。
并在足够的灵石支撑下,仅仅花费一年多,就成功筑基!
在成为筑基时,闫齐鸿原本打算重回九霄门,踏踏实实的领取历练任务,争取晋升为外门子弟。
可他转念一想,又觉得没有必要。
加入九霄门无非是为了功法跟修炼资源。
这些东西,他现在不缺。
并且,回到九霄门也不会受到重视,还不如呆在龙坞镇安心修炼。
待将来成为金丹,甚至是元婴修士时,直接前往九幽海域,随便加入一个小势力就是尊贵的长老。
何须再看九霄门的脸色?
做出决定,闫齐鸿不再理会九霄门,专心提升修为. ..
不过,让他烦躁的是,那本功法的筑基境,需要精血辅佐才可修炼。
这完全就是一门邪功啊。
对于邪修,闫齐鸿本能的有些抗拒。
但他又不想继续浪费时间,转修其它功法。
犹豫许久,他还是决定试试看。
实在不行再转修其它功法。
反正筑基寿元三百。
他还有时间。
不过,齐艳红还是有些顾忌,不敢光明正大的集齐精血。
便命令镇民,让人每隔五天送一些活家畜过来。
起初,一切正常。
以精血为辅进行修炼,修为进步极其神速。
三个多月连续突破两层。
闫齐鸿感受着筑基三层的强大力量,内心兴奋不已。
急忙命人送更多的活家畜过来。
可随着修为的提升,家畜血液的效果明显在下降,使他的心情逐渐烦躁。
一次偶然的机会。
闫齐鸿发现人类的精血,辅佐功法的效果竟然极佳。
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
但这次,他的目光不再局限于凡人。
那些驻守在附近城镇的练气境修士,同样是他的猎物。
闫齐鸿本就不准备回九霄门。
这些事哪怕暴露,他5.5也不担心。
反正九幽海域就在眼前,一旦不对劲就往海里钻,九霄门不可能抓到他。
抱着这样的心态。
闫齐鸿愈发的肆无忌惮。
凡是他看上的女子或青年,当天晚上就会消失,成为他伟大道途上的一粒尘埃。
龙坞镇现在人心惶惶。
不少人背井离乡,前往隔壁镇寻求新的庇护。
“今晚,就去找王有钱家的大女儿吧。”
闫齐鸿盯着龙坞镇最高最大的建筑。
那双凹陷的眼珠泛起幽幽绿光。
王有钱,是龙坞镇最有钱的乡绅。
家中不仅有十几个貌美如花的娇妻,就连那些女儿们,也同样是不多可得的美人啊。
可以说,王家是闫齐鸿最喜欢去的地方了.
第九十二章 老爹没吹牛(求订阅)
“徐师兄,这里的空气好腥啊。”
“海边的空气就是这样的,习惯就好。”
龙坞镇入口,三名少年少女,引起路过的镇民围观。
这些镇民基本是龙坞镇土生土长的老住民,平时不是在家,就是出海打捞,根本没见过这么好看的金童玉女。
不由的多看几眼。
不过,他们不敢上前搭腔。
那对双胞胎,还有那名少年,虽然他们的打扮跟龙坞镇的少年少女差不多,但那与生俱来的气势,不是龙坞镇的人所能拥有的。
“徐师兄,我们现在去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