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般特质加身,我终将成为不朽 第454节

  孟传思忖道:

  “.回头下课问问祁道人,布置下来得花多少钱,价格合适我也弄上一套.”

  这就是所谓的“修行宝地”,跟殷天寿校长,给自己办公室布置的“火龙洞”同理。

  孟传感觉,在这种环境下哪怕是不修行木属拳法。

  他的相关武理都会随着环境影响,悄然进步。

  “小孟是吧?进来吧,记得换鞋。”

  屋内传来声音,孟传回过心神,推门而入。

  在玄关处,换上祁道人给他准备的新木屐。

  孟传抬头一看,屋内的布置更是有逼格。

  比老董那一屋子啤酒瓶,强出了不知多少.

  鞋柜上供着一座小型圆三足香炉,表面饰有八卦、仙鹤、蛇龟等图案。

  样子古朴庄严,看上去很有年代感,是件古物。

  孟传猜测,这是祁道人给山里道观的老家家底,都掏过来了

  三足兽炉冒着细烟,向高处游荡。

  一直飘忽到屋顶镌刻的阴阳鱼图案之上,在烟气加持下,更添加一抹“道韵”色彩。

  “小孟先坐,一对一授课,我得了解你的所学再定下传授内容。

  老道我虽然初为人师,但亦懂因材施教的道理。”

  “明白。”

  孟传心中想到,祁道人还挺专业

  一张古朴的小木案,案上供有插着野菊的旧瓷瓶。

  祁道人给小瓷杯斟茶,而后推给孟传。

  “家乡的太青银毫,尝尝味道合不合你口味。”

  孟传道谢接过:

  “闻着就已经很香了,好茶。”

  一边品茶,孟传打量着面前的祁道人。

  对方一身暗蓝色的厚布袍,身材既不瘦小,也不像自己这样强壮,正正好好。

  头戴发髻,长须长发皆如瀑布流水。

  若不是脖子上挂着联大工牌,真就跟古人一般无二。

  孟传的目光掠过祁道人身后,一面精致屏风映入眼帘。

  其上刻画的图案和房顶一致,都是道家的阴阳鱼。

  但细看下,还是有些许区别。

  白色一半刻有朵朵浪花,而黑色一端则长有一株,只画出根系的参天巨木。

  孟传猜测,屏风上对应图案,很可能就是祁道人的精通所学。

  “太极、五行之水木两属”

  祁道人察觉到孟传的目光,抿一口茶,不紧不慢开口道:

  “先自我介绍下吧,我是太极与五行拳【双修】的形意武道大师。

  太极主修纯阳抱丹,五行精于木水两属。

  你看到我身后这屏风,正如太极刚柔并济,木水亦是如此,互相补足。”

  “受教了。”

  孟传点头道谢。

  就冲这两句,祁道人就有点东西,学分定然不亏。

  “好了,再谈谈你吧,我来联大的时候,你当时出任务去了。

  但自打我从来时起,你的鼎鼎大名就常有人提起,今日一见,不愧于首席真传之名。”

  孟传连声不敢当,同样吹捧起老道来。

  都是相互的,毕竟人捧人高。

  二人谈笑饮茶片刻,好不快哉。

  半炷香时间过去,且听祁道人正色道:

  “我心中,已经有了大致的教学想法,现在到你了。

  说说看,你想跟着我学些什么,除去我都不会的神功绝学,尽数可传。”

  祁道人下山来联大的目地。

  除去资源,亦是为了更高的“武道传承”,也就是形意派神功绝学。

  他身为三限大师,哪怕是武当天师府这样的道家大派,也会下榻欢迎。

  但总归是小庙出身,无论道佛都讲究跟脚门第。

  不会刚一加入,就对他开放神功绝学的传承学习。

  祁道人离宗师已然不远,想要刚一进境就能得传,唯有四方联大不拘一格降人才。

  “秘法能教吗”

  这话孟传只是在心里说说。

  第一次见面就整这个,不合适.

  孟传想了想,说道:

  “晚辈不学拳,想学理,或者说,怎么样能更好的学拳。”

  “什么理?”

  “五行之理。”

第383章 宝地难得 融会贯通 祁道人掏出家底!

  祁道人颔首道:

  “好,拳与理不分家,且去后院,你打打我看。”

  祁道人的后院,木属之气的浓度更甚前院。

  孟传在热身时,正好问道:

  “前辈,这院中木气如此浓郁,不知布置这样一处修行场所,大概需要花费多少?”

  孟传一边打着五行灵息拳,感受空气中弥漫的“木之灵息”

  祁道人先是在看孟传练拳,暗暗点头。

  听到他发问,方才捋须轻笑:

  “这些都是我【拔仙庙】的老物件,各个都是上了年份的古植,也是花了不小代价,才将这些花草移植过来。

  单是前院,你刚刚见到的那株三百年份【太极松】。

  若拿金钱衡量,不下九位数。若算上其他灵植与布置.”

  后面的内容,孟传就不想听了,价格显然远超他预期。

  没想到,祁道人看着普普通通,还是个“富二代”.

  “咳咳.学生觉得,偶尔来您这儿蹭练也挺好”

  孟传果断收起了置办心思,买个丹药都抠搜的,就先别打修行宝地主意了。

  祁道人淡笑道:

  “你不上课的时候也能来,老道不在,你自行翻进来。茶水什么的自己动手,不必拘束。”

  他心如明镜似的,联大为什么最终同意,自己的不菲要价,面前这小子有一半功劳。

  话说完,祁道人不再多言。

  继续观看孟传打拳,一边看,嘴上碎碎念:

  “这拳法甚妙,有崩拳之刚猛、劈掌之凌厉、钻拳刁钻、炮拳暴烈,还有横拳之沉稳。

  经脉运行的路径也有所创新,五门融于一处撬动劲气而发,拳势有灵息加持,威力翻上几番。

  这是哪门一流五行拳,天才想法,天才做法,我怎么没见识过”

  行家一出手,就知道有没有。

  老道几句话,就将【五行灵息拳】拆解的七七八八,孟传敬佩不已。

  打完收功,孟传道:

  “前辈明鉴,这门拳法确实是融合五门古武拳后的产物,是我瞎琢磨出来的。”

  闻言,祁道人有些震惊。

  融会贯通,说难不难,说简单,也不是第一大限能做到的。

  这需要长时间,来从庞杂五行武理当中,找到正确的道路。

  武道家哪有时间,即便武道大师也很少有人做这件事。

  除非相关悟性和造诣,达到一定高度。

  方才有机会,借助转瞬即逝的“灵感”,来完成武学的“融会贯通”。

  更别提融汇的,是最为古老的五行之基拳法。

  因此,孟传说是自己创造出来的,才会让祁道人有点儿猝不及防。

  在他心里,已然给孟传打下“悟性惊人”的标签。

  “你自创的?大才啊.果真是盛名之下无虚士。

  别叫前辈了,我现在的身份是学校老师,你我师生之称即可。

  你展示这门拳法,我观已经有圆满之资,有【灵息】的创意加持,此法具备很高的独创性。

  足以通过审核委员会,收录至大楚形意功法类目。

  你是还想在其上追求完美,继续精进完善?”

  孟传拱手道:

  “是的,祁老师明鉴。”

  “可有想法?”

首节上一节454/46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