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门,董岳打了个酒嗝,随口问道:
“我看你状态差不多了,什么时候破二?”
孟传点头道:
“下个月内吧。”
“具体什么时候,我晚点离校,先定好时间帮你护法。”
破二有一关键点,即【精气神】三花协调。
此项,在突破时身边有人护持感知,最为稳妥。
孟传心里一暖,笑道:
“感谢董师,不过不用了,我师父马上回来。”
罗贯云之前在临去岛国前,那夜喝酒,拜托过董岳帮忙照顾徒弟。
听闻孟传所言,董岳才点头道:
“有你师父在那就好,过完年等我回来,找罗宗师畅饮一番。”
“.没问题。”
俩人都是酒鬼,师父定然乐意。
孟传回到自家院内,再次将心神沉入体内,感知一番。
经脉毫无动静与变化,望气术的进境,并不能撬动气血诞生。
这一点,先前他在了解炼气士与武者历史时,就从中推测到相关内容。
炼气法门,与气血武道相悖。
此时亲身体验一番,孟传方才甘心
他时间很紧,炼气法无法提升气血,也没有横练来的作用大。
“本就是辅助之用,平时抽空练习就好,不用当作主课。”
时间如白驹过隙。
一晃而过,临近年关。
这天,孟传踏雪至山巅,练拳。
寒风凛冽,大雪蔓山。
孟传一人登上骊山顶,手中雷光随着拳影闪烁,跳跃不定。
练的,正是【奔雷散手】。
风雪模糊了人影,他的拳速太快太爆。
好似与无形无质的敌人飞速交手,有来有回。
若有一限武道家,与此刻的孟传争锋。
恐怕只是一瞬间,就会被打的肉身溃散。
整个下午时间,他都在山顶上度过,打拳思考。
冷空气夹杂雪花迎面而来,孟传不去迎合,不去顺遂,反而以最爆裂的手段回击。
拳锋炸开雪雾,每一记奔雷散手都劲道十足,在风雪中劈出道道真空轨迹。
他的拳速越来越快,直至整座山巅都回荡着,连绵不绝的雷鸣爆响!
那是拳劲突破音障时产生的空爆声。
最后收势,方圆十丈内的积雪竟被拳风清空,露出黝黑山体岩石。
孟传收势站定,望向面板:
【奔雷散手:圆满(98%)→(99%)待破限】
只差最后的1%。
晃了晃脖子,他心中的感觉其实很强烈。
继续练奔雷散手,今日必定能破限。
但是要忍住。
第390章 土载四象 生克缠丝 联大拜访函!
一流拳法破限后,带来的气血强度,足以点亮数颗二限后的体内星辰。
现在破限,数百点气血值凝聚的精气,也不够第三次提升势气。
因此,孟传选择寸止挑战憋着
破二的条件,其余基本都已满足。
仅剩下,武道纲领没有达到一限极限状态。
回过神来,面板上,【道心种魔】的四层熟练度几近尾声。
“还差最后的10%便能圆满,半个月之内搞定”
第二大限,与他现在的距离,不过是隔着一张窗户纸。
一戳即透。
当日夜。
孟传得空吞云吐雾一番,感受着望气术又提升一点熟练度,心中甚慰。
此法,还是学习“主课”调息的时候练习最好用。
他在刚刚练完奔雷散手下山后,便去藏武阁翻了半天。
终于找到,联大仅有的两门,二流五行俱全武学。
不是说北联大底蕴浅。
而是此类功法的数量,本就不多。
五行俱全法,通常都是真功起步,一流的数量都很少。
孟传能从中找到两门二流武学,已经是大幸。
他调息完毕,坐在地上翻看着两门拳法,心中思忖:
“这两门,都是气血武道时代来临,根据五蕴拳,创造出来的古武改良拳法。
对其他人而言,学习难度不亚于一流拳法。
但我有底子在身,学起来难度不大。”
他等于是将这两门拳法的“祖爷爷”,都练到破限了。
学习孙子辈的,自然是一通百通。
与自己所想一样,半小时过去,两门拳法相继轻松入门。
【土载四象拳:入门(21%)待破限】
【生克缠丝手:入门(18%)待破限】
两门拳法的破限特质,皆是低级水平,从名称上看也没什么噱头。
因此孟传也没多看,等着日后破限了,抽奖就行。
还是那句话,现在越是惦记,日后失望越大.
回过神来,在他刚刚修行时,面板上【战魂】特质一直在持续发亮。
这是其【博今】效用在触发。
因此除去入门外,他还获得了不少熟练度提升。
练习已掌握古武拳的分支拳法,能提升顿悟概率。
这种顿悟,孟传感觉比【晨昏启慧】触发带来的,在效果上有不少差距。
那种世界变清晰、福至心灵的感觉,并没有随着顿悟到来。
这次触发,他只觉得自己脑子很灵活,思维很快,关窍稍微想想就能想通.
“看来顿悟也分大小,像这种就是【小顿悟】.”
小顿悟也不错,孟传知足了。
回神,他继续练拳,熟练度在飞速提升。
作为二流拳,其中自然存在着不足。
土载四象,是以土行承载其余四行,却因土性过滞,导致其余四行灵动不足。
生克缠丝,明合五行生克之道,但拳路黏缠导致五行转换僵硬,遇强则颓。
孟传轻松发现二者缺点,因此日后破限也容易做到,改良即可。
他之所以找这两门拳来练习,便是为了日后,【五蕴乾坤法】的融会贯通做准备。
前阵子又请教了祁道人一番,孟传得知武学融汇贯通的必要条件。
除去掌握的相性武学圆满无漏,以及融汇时的那一丝灵感。
还需将相关拳理,彻底吃透,使不同拳法的气血运行轨迹,能在经脉中自然衔接。
随着灵息拳趋于破限,他冥冥之中有所感悟。
单靠其与乾坤法两门,只能做到融汇。
无法“贯通”。
无法形成一个,完整的认知体系。
这样创造出来的武学,不足以让【五气朝元】,再次焕发生机。
因此,他还需要学习其他五行俱全之法,以填补体系完整。
孟传特意挑选这两门同源拳法,正是看中它们与【五蕴乾坤拳】的同一基底特性,更有利于日后的融会贯通。
好像用不同方言,讲述同一个故事。
无论如何,只要是五行之法,最终都会回归五气朝元的核心框架。
结束打拳,孟传看了一眼暴涨的熟练度,心中思忖:
“这两门拳,我练起来也就比三流拳慢一点儿,最多两月即可破限。
在这之前,灵息拳十有八九能进境破限。
到时候就可以尝试,这三门拳和五蕴乾坤的融汇贯通了。”
至于创造时的那一丝灵感怎么找,自然得靠晨昏启慧了.
现在虽然不见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