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之下:我的内景通万界! 第37节

  朱厚微微一笑:“仁宗真不愧是仁宗啊!”

  “来人!”

  殿外太监慌忙跪伏而入。

  朱厚目光炯炯:“传旨,即日起,朕要亲自处理朝政,所有炼丹玄修之事一律暂停。另外,召内阁大臣和陆炳即刻进宫议事。”

  太监一愣,以为自己听错了,但见皇帝神色严肃,不敢多问,连忙去传旨。

  朱厚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远处的天空,喃喃自语:“开疆拓土,功德无量……”

  现在,谁阻止自己,谁就是不想让他成仙飞升。

  朱厚的眸光冷彻入骨,这一刻,那个曾经在杨廷和等一众朝臣和太后手中仍能胜出的皇帝,回来了。

  朱厚:别小看了朕飞升成仙的执念呀!

  半个时辰后,养心殿内。

  陆炳跪伏于地,额头紧贴金砖,不敢抬头。严嵩颤颤巍巍地站在一旁,老眼低垂,不敢直视皇帝。

  朱厚负手而立,背对二人,缓缓开口:“陆炳。”

  “臣在!”

  “朕问你,东南倭患,究竟到了何等地步?”

  陆炳心头一颤,想到陛下之前派人传给他的纸条,斟酌片刻,最后咬牙道:“回陛下,倭寇猖獗无度,沿海各府州县均受其所害……”

  严嵩不由得瞪大眼睛看向陆炳,你个浓眉大眼的,故意夸大其词了吧?

  随后,他当即神情一凛,陆炳可是陛下的奶兄弟,有此举措,极有可能是陛下授意。

  “砰!”

  朱厚猛然回身,一掌拍在御案上,震得茶盏翻倒,怒道:“朕的江山,竟被一群跳梁小丑糟蹋至此?!”

  严嵩连忙跪下,颤声道:“陛下息怒!老臣以为,倭寇虽凶,但只需调集卫所兵马,严加剿灭,必能……”

  “严嵩!”

  朱厚冷冷打断:“你是聋了,还也眼瞎了,莫不是因为年纪大没听清陆炳所言?”

  严嵩额头冷汗直冒,当即伏在地上:“臣以为这倭寇该剿,严剿!”

  朱厚看向他,冷冷道:“严阁老。”

  “老臣在。”

  “东南糜烂至此,你这个首辅,难辞其咎。”

  严嵩浑身一颤,伏地叩首:“老臣,罪该万死!”

  “朕不要你万死。”

  朱厚语气森寒,“拟旨,即日起,沿海各省,凡通倭者,诛九族,凡剿倭不力者,斩立决,凡隐匿倭情者,剥皮实草!”

  “此旨到时,不奉行者,按大诰查处,朕今天就论一论祖制。”

  内阁所有官员冷汗涔涔,根本不敢置信,但朱厚的语气很坚决,显然不是在开玩笑。

  严嵩脸色惨白,颤声应道:“老臣……遵旨!”

  朱厚转身望向殿外,目光如刀。

  内阁所有官员心里只有一个感受:天变了!

  另外,除了这些事情,朱厚还下达了一个旨意,说是要为玄穹至真妙道显圣帝君和罚恶佑民显圣真君立庙,他要亲自率领百官祭拜。

  然后晓传各方,香火供奉。

  不得不说,朱厚是会做人的,神仙的人情世故也算是拿捏到了。

  

  一人之下世界。

  韩云重新返回现代,却突然有一种重见天日的感觉,还是现代好啊!

  随后,韩云开始盘点起这一次世界旅行的收获。

  除却海量的性命精华,还有佛家一应功法,各路绝技,华山剑法,紫霞神功,独孤九剑,太极拳经,葵花宝典等等。

  这些功法典籍在韩云看来都有一定的可取之处,如金刚不坏神功,看似是横练锻体之法,实则讲究的是对于内力的淬炼。

  普通锻体之法因为受限于身体的缘故,一开始就有罩门,但金刚不坏神功则是将内力当成昆钢来练,不断累积压实。

  最后内力浑然一体,气达指背、双耳等末梢,不朽不坏,如金刚无漏之意。

  这让韩云不由得想到了一人之下世界的无漏金刚,两者或许真有共通之处也说不定。

  除此之外,韩云最大的收获,其实是被张无忌埋于昆仑山中的九阳神功,还有冰火岛上的乾坤大挪移。

  终南山、襄阳蛇谷、天山、乌斯藏都司这些地方韩云也都去过,但很可惜并没有发现功法遗留。

  虽说是一大憾事,但得之我幸失之我命,韩云已然知足。

  而最让韩云惊喜的还是九阳神功这篇功法,其中的一些用劲法门竟然和韩云之前所学拳意述真隐隐相通。

  随人而动,随屈就伸,挨何处,心要用在何处。前后左右,全无定向,后发制人,先发制于人。我劲接彼劲,曲中求直,借力打人,须用四两拨千斤之法……

  都说九阳神功练成后天下武学俯拾即是,韩云将两者这么一比较,倒真有几分返璞归真之理。

第63章 万法归宗

  “彼之力方碍我之皮毛,我之意已入彼骨里……阴阳互补互生互济,少阳生于老阴,少阴生于老阳。凡事不可极,极则变易,由重转轻,由轻转重……”

  韩云将九阳神功看完,不由得感叹世间万般法门,实则殊途同归,而这个同归之处,便是:道!

  智慧无穷极,直到本根处。

  孙禄堂的拳意述真和斗酒神僧所创的九阳神功看似不谋而合,其实都是阐述了极其高明的劲力以及“”的运用之法。

  最后达到阴阳共济,用意控力的境界。

  只不过,异人孙禄堂用的是先天一,斗酒神僧用的是内力真气。

  这一点,其实在张三丰的太极拳经中也一样,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是讲究劲发自如。

  而除了九阳神功之外,还有一本功法,乾坤大挪移,也是关于劲、气两者运使的精妙法门。

  从第一层境界阴阳初分开始,便要求意沉丹田,气贯四梢;左阴右阳,先聚后散。神凝膻中,息游百骸;刚柔并济,水火交融。

  第二层虚实相生和九阳神功中虚实须分清楚,一处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之言再一次不谋而合。

  第三层移星换斗讲借力打力技巧,第四层乾坤倒错以神驭气,以气御敌,第五层诸派归一,触目皆通,万法归宗。

  直至

  可以发现,许多处都与九阳神功的境界以及要点一模一样,也难怪张无忌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修成乾坤大挪移。

  就是像是建楼,地基骨架已经有了,剩下的只需要细化构造便好,两者相辅相成,完全就是给张无忌开的挂嘛!

  要不然千百年来那么多人无法练成的绝世神功,张无忌怎么一练就会,还能修至大成?

  不过,两者练成后的效果却不一样,九阳神功偏重于内力,且内力有生生不息、至刚至阳、百病不生,诸毒不侵等特点。

  而乾坤大挪移偏重于劲力运使,激发人体潜力,整合人身所有劲力,变幻莫测之巧妙。

  每个人体内潜藏的力量本来是非常庞大的,只是平时使不出来,但每逢紧急关头,往往平常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弱者能负千斤。

  科学依据也表明,通常人们只开发了自身大约百分之十到百分之十五的能量。如果全身肌肉能够同时朝一个方向用力,理论上能达到令人震惊的二十五吨的力量。

  韩云将这些武学精要看完后,不由得连连赞叹了三声:“妙!妙!妙!”

  就宛如孙悟空听菩提祖师讲到绝妙之处一样,抓耳挠腮,心中喜不自胜。

  颇有种朝闻道,夕死可矣的感受。

  有了张无忌的亲身经历作为对比,韩云当即便想将这两本功法修成,只不过在将要行动时,韩云忽然想到了一件事,让他忍住了冲动。

  九阳神功练到最后大关,必须熬过全身燥热自焚之苦,需要名师帮助指点或友人帮助。打通全身上下所有几百个穴道,冲破全身上下数十处玄关。

  或如张无忌那般在乾坤一气袋中的奇遇,才真正练成九阳神功。

  否则只是积存九阳内力,不会施展运用,内力不会无穷无尽的循环自生,剧烈战斗后容易泄气过度致死,如同觉远大师的例子。

  这热是燥热,气热!

  九阳神功既然至刚至阳,那此热必定来源于自身,不可能无根而起。

  《本草纲目拾遗》有言:火有阴阳,乃太极之妙蕴。人尽以或为纯阳,不知有阴火。

  阳火无质,以物为质,然后寄其形以燃物,可以称为丙火;阴火有质,不必寄形于物,而不能尽焚诸物,可以称为丁火。

  人身之阴火二,一曰命门相火,二曰三昧之火,命门相火即人身欲火,与三昧之火皆能自焚不能焚物。

  可以说,三昧火本就是丁火的一种。

  是以,韩云大胆猜测,此热当是源于人身阴火,不管是命门相火还是三昧之火,最终的结果还是潜藏在内力中,对于人身的肉体与精神造成影响。

  而这燥热也不由得让韩云联想到了葵花宝典,都是燥热难耐。

  只不过,葵花宝典之热是源于命门相火。

  笑傲江湖世界,曾有一个传言,紫霞秘籍,入门初基,葵花宝典,登峰造极。

  韩云将紫霞神功翻开:

  天下武功,以练气为正。浩然正气,原为天授,惟常人不善养之,反以性伐气。武夫之患,在性暴、性骄、性酷、性贼。

  暴则神扰而气乱,骄则真离而气浮,酷则丧仁而气失,贼则心狠而气促。此四事者,皆是截气之刀锯。

  舍尔四性,返诸柔善,制汝暴酷,养汝正气,鸣天鼓,饮玉浆,荡华池,叩金梁,据而行之,当有小成………

  果然,传言并非空穴来风,紫霞神功明摆着就是一部伐气制性的养炼之功,即使紫霞神功和葵花宝典真的毫无关联,但修炼紫霞神功至大成者,在一定基础上也应该可以压制燥热。

  当然,再怎么压制也不如那一刀来得快速。

  韩云想着,既然都是阴火而生,不管有用没用吧,有把握炼就成了,而且自己的根基在丹法,丹者圆满无漏,即便是练不成也没有丝毫影响。

  韩云一一将三本功法摊在身前。

  第一本,紫霞神功。

  韩云盘膝而坐,双目微阖,体内先天一如溪流般缓缓流转。他依照紫霞神功所述,先调息静心,摒弃杂念,使心神归于柔善平和。

  他默念口诀,渐渐收敛自身性情中的刚烈之气,转而以柔善之意引导内息。

  先天一自丹田而起,循任脉上升,过膻中,至华盖,再经百会而下,沿督脉归入气海,如此周天循环,渐生氤紫气。

  紫霞者,晨光初现,柔和温润,不似烈日灼人,却蕴含勃勃生机。

  韩云只觉周身暖意融融,如沐春风,原本因参悟武学而略显浮躁、激动的心境渐渐沉静下来。

第64章 三昧真火

  “果然,紫霞神功重在养气制性,调和阴阳。”韩云心中暗忖。

  待紫霞神功运转纯熟,只见丹田的内丹之上也多了一抹紫色的丹霞云,托举着那颗金光莹莹的内丹。

首节上一节37/7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