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彩,其实韩云之前也触类旁通过一些,其实说白了就是手上的功夫,如暗器飞刀,三仙归洞等等,都是讲究一个手快无影。
有偷、藏、转、换、掩等等窍门。
再说最后的秘物,也是韩云最为感兴趣的,里面包括了种种戏法运用之物的炼制方法。
就比如说,粟米千斤定,辅以密咒炼制的小米,撒到地上,对接触到它的生物产生固定的效果。
集合了化物与厌胜之法两门手段。
化物可以改变物品的性质与形态,但需要长时间的蕴养,戏法一门讲究的是博而彩,掌握的手段越多越好。
自然不可能为了一门戏术而耗费自己许多的时间,于是在将粟米初步炼制后,对其施展厌胜之法。
所谓厌胜,也可以说是压胜,乃是压制对方而胜之的意思,一般是借物厌胜。
古代最为常见的,春节贴春联,放爆竹,正月十五上灯,端午节插艾蒿,喝雄黄酒等,都是为了压制某些人、物或魔怪。
可以说,属于在精神、灵魂上给人一定的压制。
粟米在经过化物之后,使其具有更重的重量,使用时,以化物之法驱动,念动厌胜咒语,从而可以在肉体和灵魂上对人身进行束缚。
其他的秘物,如神仙索等等,其实也是化物手段的一种,可以在短时间内将绳子变得僵硬。
爬绳索的孩童,则是草扎的小人,里面裹有化物的丝线为筋骨,作为傀儡,变戏法时,以幻真之术欺骗人眼。
小人爬上“假云彩”之后,变戏法者用化物法操控小人肢解,掉落下来,以求观众怜悯。
当然,还有一些更加血腥的幻术,如刀锯解人,吹口气后,人身恢复如初之类,其实都是秘物中的傀儡。
但和真正偃师一派的机巧傀儡比起来,戏法一门的手段又充斥着种种粗陋之处。
不过即便再粗陋,也是一辈辈的人不断摸索、完善、传承下来的,值得尊敬。
在离去前,沈誊请韩云看了一场演出。
以彩绸、皮毛等物,扎出形状,幻化出百数锦鲤天龙共舞,并有仙鹤祥云,猛虎啸聚等等,场面恢宏,堪称惟妙惟肖。
幻术,其实还是人们对于现实景物的映照与认知,以及对某种美好事物的憧憬和期许。
汉时为何幻术得以兴盛?
也许就是来源于当权者对于仙的向往吧!
终不过是一场梦幻罢了。
第75章 海市蜃楼
在学会这神仙戏术之后,韩云小试牛刀。
阳春三月,桃花含苞欲放。
韩云轻轻点在树上,只见枝头花苞瞬间绽放,粉白花瓣如云霞般舒展。他指尖轻转,一片花瓣飘落掌心,竟化作一只彩蝶扑棱棱飞起。
光影再次流动,那枝头竟开始长出硕大的桃实,转眼间便由青转红,沉甸甸地压弯了枝头。
韩云伸手摘下一颗,指尖轻抚过桃皮,那桃子竟自动裂开,露出里面粉嫩可人的果肉。
再取下数片花瓣和一片桃叶,拢在一起,一位桃花仙娥便出现在手掌之中,翩翩起舞。
这让韩云不由得想到了聊斋志异中所记述的崂山道士,剪纸如镜,粘壁间。俄顷,月明辉室,光鉴毫芒。
俄一客曰:“蒙赐月明之照,乃尔寂饮。何不呼嫦娥来?”
乃以箸掷月中。见一美人,自光中出,初不盈尺;至地,遂与人等。纤腰秀项,翩翩作霓裳舞。
神仙戏术,弄假幻真,在普通人看来,倒真有几分神仙手段了,怪不得被冠做“神仙”之名。
沈誊练此功法,都可以幻化百数鱼龙,以韩云现如今的量,恐怕弄出一方海市蜃楼来都不成问题。
随后,韩云将幻术散去,桃树还是原本那般模样,仅仅是被摘了几片花瓣桃叶而已。
大明武侠世界,京都近郊的某处山峰上。
韩云来到这里,做最后的结尾。
之前他给自己竖立了小韩太子的身份,演戏演全套,那他这位“小韩太子”回归天庭,怎么也得做出点生势来吧?
此时,绝顶之上,紫气东来。
韩云负手而立,山风猎猎,吹得他衣袂翻飞。脚下云海翻腾,其余山峰在云雾中若隐若现。
“是时候了。”
他指尖轻捻,磅礴的先天一流转而出,有内景空间的加持,这神仙戏术他已修至化境,此刻正要借天地之势,演一场惊世大戏。
忽闻九霄云外传来三声震天鼓响,声浪震得满山松涛如潮。
山脚下来的百姓纷纷驻足,但见苍穹之上霞光万道,隐约有金甲神人踏云而来。
“快看天上!”
有樵夫扔下柴担,指着云端惊叫。
只见云层洞开,显出千百员金甲神将,五方揭谛持幡,四值功曹捧牒,旌旗招展间,隐约可见“玄穹至真妙道显圣帝君”的杏黄旗号。
山下百姓早已跪倒一片,有白发老者颤声道:“这是真仙临凡啊!”
八位仙娥提月华灯自九霄降下云头,广袖飘举间,琼花纷坠如雨,为首两人屈膝行礼,轻启檀口。
“奉敕迎太子归位。”
韩云面色平淡的点了点头,身上白衣道袍瞬间化作九章法服,头戴七宝金冠,腰缠龙纹玉带,足踏步云履,周身瑞气千条。
这番变化看得山下百姓连连叩首。
忽然东方传来清越嘶鸣,但见一位金甲赤袍武将牵马而来,此马通体雪白,额生玉角,四蹄踩着紫色祥云。
而这位武将正是韩云按朱棣模样幻化,之前早已说过,朱棣乃是韩云驾前伴马。
何为伴马?
说白了就是仪仗队。
“末将奉帝君之令,特来护送殿下回天!”朱棣恭敬行礼,声如洪钟。
韩云纵身跃上龙马,回首望了眼苍茫人间,天兵天将在前方开路,在空中划出一道金桥,直贯云霄。
随着金桥延伸,云层深处突然洞开一座巍峨天门。
门上金钉玉户,两侧站着庞刘苟毕、邓辛张陶八员天将,门额“南天门”三个天书篆字金光耀眼。
韩云轻夹马腹,龙马长嘶一声,踏着金桥直上九霄。马蹄所过之处,云气凝结为玉阶,霞光铺就锦毯。
山下百姓但见那身影越来越远,渐渐融入漫天金光之中。
与此同时。
紫禁城内,嘉靖帝朱厚正于乾清宫批改奏折,忽闻殿外喧哗。
他眉头一皱,正要呵斥,却见黄锦连滚带爬闯入殿中:“陛下,天、天门开了!”
朱厚手中御笔“啪”地落地,顾不得天子威仪,奔至殿外。但见满朝文武早已聚集在汉白玉阶上,个个仰首望天,如泥塑木雕。
天际金光如瀑,南天门轮廓清晰可见。
朱厚双腿一软,被身旁的严嵩搀住才未跪倒,他嘴唇颤抖着挤出几个字:“真……真是小韩太子……”
“陛下快看!”
徐阶突然指向云间,只见龙马上的身影回首下望,目光如电,正与朱厚对上。这一眼吓得嘉靖帝魂飞魄散,仿佛又回到仙山被祖宗训斥那日。
而那位小韩太子的身旁,可不就是自家祖宗朱棣吗?
朱厚见状,连忙率领文武百官伏身而拜,跪在地上,连头也不敢抬,并带头连声高呼:“恭送小韩太子返天!”
待到天光异象散去之后。
朱厚被人扶起,久久不能回神。
“传旨!即刻召戚继光、俞大猷进京!”
朱厚突然嘶声大喊,声音尖利得不似人声:“开放海禁!整饬军备!给朕备驾,朕要亲赴东南……”
三日后,午门城楼上。
嘉靖帝裹着厚裘,看锦衣卫将数十名勾结倭寇的官员押赴刑场,他拿起监斩令箭,用沙哑的声音吼道:“给朕剐!统统剐了!”
朱厚他怕啊,夜夜做噩梦,梦见自己投入猪胎,然后被屠户宰杀,这几天翻来覆去根本睡不着觉。
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
即便文武百官有所怨言,朱厚只一句话,你跟神仙讲去,而我能做的就是送你去见神仙。
现在的朱厚可以说是奉天御令,真正的“天子”,一手君权,一手神权,你要和他谈祖制,他说这就是太宗皇帝和仁宗皇帝的命令。
而且天命在此,你想欺天?
已经腐朽过半的大明,在朱厚的一阵大刀阔斧下,竟出奇的焕然一新,就是不知道会给大明国祚延续多少年了。
在离开大明后,韩云返回一人之下世界。
此时的他已经离开了吴乡,在常山坐高铁,前往晋省并州之地。
三晋大地,居神州之中枢,临黄河之西畔,处九州之腹里,居太行吕梁之心脏,可谓表里山河也!
第76章 彩塑成真
并州,晋省的中心,又称龙城。
楚云飞曾说:“别看我是晋省人,但我不护短,晋菜不入流,上不得台面。”
但其实并不是这样,晋菜以咸香为主,甜酸为辅,注重原汁原味,就比如说、比如说……额!
韩云在高铁上特意查了查,晋地比较出名的菜有过油肉、糖醋鲤鱼、黄芪羊肉汤、什锦火锅、酱梅肉荷叶饼等等。
下了高铁,出了站口。
韩云把金猊幻化成一只猫咪玩偶模样,挂在书包上,然后在并州本地停留了一段时间,尝遍了当地美食后,才往平陶古城而去。
一些传承,往往不在这些大城市之中,而在乡邻山野之间。
说起来也有趣,平陶又有龟城之称。
南门为龟首,门外两口水井象征龟眼;北门为龟尾,城门朝东弯曲,形似龟尾摆动;东西四座瓮城形似龟爪。
而城内以四大街、八小巷、七十二条蚰蜒巷构成龟甲纹路,暗合八卦方位与天人合一理念,也寄托了古人金汤永固、长治久安的愿景。
这里的双林寺,才是韩云在晋省的第一站。
据佛经记载,尔时佛在双树之下,头北面西,右胁而卧,圆寂升天,四边双树顿开白花,称为“双林入灭”。
双林之称在佛寺中并不罕见,但唯有这里,才值得韩云前来,只因为这里的彩塑一绝,堪称“东方彩塑艺术宝库”。
韩云踏入双林寺山门时,正值暮色四合,夕阳余晖斜照在斑驳的朱红院墙上,为这座千年古刹镀上一层金辉。
寺内古柏森森,檐角风铃轻响。
他的目光径直投向天王殿内的四大金刚力士彩塑,呈现怒目圆睁状,衣袂翻卷如真,肌肉线条流畅饱满,连甲胄上的金属光泽都通过彩绘层层晕染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