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之下:我的内景通万界! 第62节

  镜灵看着这一幕,眼中闪过一丝柔和:“主人,您太宠它了。”

  “小孩子嘛,总要宠一宠!”

  不过五龙离去之后,金猊也就没有了玩伴,韩云便将之前所用的白犊、黑骊双刀彻底点化成灵,再借由灵狐百变中的假形之法,将两者幻化为牛犊、马驹模样。

  “白犊、黑骊,见过老爷!”

  白犊化作一头通体雪白的小牛犊,四蹄踏着祥云,憨态可掬地蹭了蹭韩云的掌心;黑骊则化作一匹油光水滑的小马驹,亲昵地叼住韩云的衣袖甩了甩尾巴。

  “倒是比五龙省心多了。”

  随后,韩云又不禁想起了放在内景空间已久,但从未用过的赤睛画龙弓,索性一并点化。

  那赤睛画龙弓内原本封印的乃是三条赤练蛇灵,在得到前朝龙气加持,还有韩云的内景能量的双重作用下,竟化作一条三首赤须金麟蛟龙。

  只不过,和白犊黑骊两者平淡祥和的性子不同,这三首蛟性格乖戾,刚一被韩云点化成形,就想要反咬韩云一口。

  韩云不由得脸色一黑,内景锚点和丹云之糅合成三道铃铛项圈,戴在那三首蛟脖颈之上,心念一动,项圈骤然缩紧,勒得那三首蛟龙首嘶鸣,痛苦翻滚。

  “孽畜,还敢放肆?”

  韩云冷声喝道,指尖凝聚一缕金光,点在中央那颗蛟首眉心。三首蛟浑身一颤,眼中凶光顿时消散,伏在地上瑟瑟发抖。

  镜灵掩唇轻笑:“主人,这三首蛟野性难驯,倒不如让金猊来管教它。”

  韩云挑眉,看向一旁被惊醒的金猊。

  别忘了,金猊可是被称为镇海吼的。

  小家伙揉了揉眼睛,瞧见那三首蛟,顿时兴奋地“嗷呜”一声扑了上去,一爪子按在蛟龙背上。

  三首蛟刚要挣扎,金猊张口喷出一团金色火焰,烧得它鳞片焦黑,哀嚎连连。

  “好了,别玩坏了。”

  韩云拍拍金猊的脑袋,转头对三首蛟道,“既已开灵智,便该知晓分寸。日后你便跟着金猊,若再敢造次……”

  他指尖金光一闪,三首蛟吓得连连点头,缩在金猊身后不敢动弹。

  随后,韩云给白犊套上丹云之和内景锚点制成的牛鼻环,黑骊则是辔头嚼子,这才出了内景空间。

  

  解梁,此地乃是关羽故乡。

  古时,解梁城就像汪洋中间的一只眼睛,周边有盐池、伍姓湖、涑水河等这样的大水包围,故而有“海中之梁”的说法,而海与解同音,所以干脆就称为解梁了。

  而这里拥有全神州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关帝庙建筑群,被誉为关庙之祖,武庙之冠。

  韩云进入那关帝庙,只见殿内正中雕刻精巧的神龛内,塑帝王装关羽坐像,端庄肃穆,头戴帝冠,身穿金色龙袍,腰系玉带,手持七星圭。

  殿外上方乃是“神勇”匾额,匾中上沿当心阳刻篆书“钦定”二字,红底金框,金龙环绕,匾周行龙环绕,亦是描红贴金。

  韩云站在关帝像前,凝视着那双丹凤眼,仿佛能感受到一股凌厉的刀意扑面而来。

  但重点却不在于神像本身,而是在其手中所持的刀,真材实料的关王大刀!

  刀头阔长,形似半弦月,背有歧刃,刀身穿孔垂旄,刀头与柄连接处有龙形吐口,长杆末有。

  在韩云的眼中,刀身煞气环绕,几近通灵,他判定,这把刀下定然沾染过鲜血,而且还不在少数。

  只不过这把刀很“新”,至少不可能是流传了数百年的物件,当然也不可能是关羽佩刀。

  《古今刀剑录》有载:关羽,为先主所重,不惜身命,自采都山铁为二刀,铭曰万人。及羽败,羽惜刀,投之水中。

  韩云盯着那把刀有些出神,旁边一位似是庙祝般的百岁老人,忽然出声问道:“年轻人,你觉得这刀怎么样?”

  “好一柄杀器!”

  韩云叹道。

  随后,他看向老人,问道:“养出这样一柄杀器,很难吧?”

  老人咧嘴一笑,似是有些得意:“不难不难,多宰几个畜牲就行了,年轻人,你似乎对这把刀很感兴趣?”

  韩云微微一笑:“确实有些好奇。不知老人家可否详细说说?”

  老人眯起眼睛,缓缓道:“当年,神州陆沉的时候,那些霓虹人想要搬空这关帝庙,说是送到他们老家去,你说咱能答应吗?”

  “我和我那兄弟,一人一把关刀,照着祖庙里供奉的关王大刀仿制。刀成之日,我们对着关帝爷发誓,定要用这刀斩尽侵我山河的贼寇。”

  “后来啊……”

  老人的声音低沉下来,“因为种种原因,我们兄弟俩就分开了,我先是进了大刀队,后来又在晋西北打仗。”

  “可惜我那兄弟死在战场上,刀也断了。我这把刀,算是替他活了下来。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老了,干不动了,我就返回这里,守着这庙,也守着他。”

  韩云闻言,不由得肃然起敬,问道:“敢问您的名讳是?”

  老人摆摆手:“啥名讳不名讳的,姓关,你叫我老关头就行了!”

第105章 忠魂千古

  “原来是关老前辈!”

  韩云对着老人再次行了一礼,又回头看向那柄煞气十足的关王刀,喃喃道:“就是不知,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怎么着,年轻人,难不成你是想见见这刀锋之厉?”

  韩云笑道:“晚辈自是想要有幸领教一番,就看老前辈给不给这个机会了!”

  老人看着韩云朝气十足的面庞,当即咧嘴一笑,高喝道:“好!”

  只见老人双目神色霎时间转变,由混浊变得精光四溢,炯炯有神,一股军中杀气扑面而来。

  老人一个踏步,凌空飞跃,来到那高台神龛之上,先是对关老爷郑重一礼,随后单手在那刀柄之上一拔。

  老人干瘦的臂膀瞬间变得虬结起来,取而代之的是一股充盈的气血,在老人身体表面凝结成薄雾般的血红色。

  “仓啷啷!”

  关王大刀被一股沛然大力带着,飞到半空中,老人看向那刀,只见他纵身一跃,单手握住刀柄,那沉重的关王刀在他手中竟如臂使指。

  刀锋划破长空,发出龙吟般的嗡鸣。刀身上缠绕的煞气瞬间沸腾,化作赤红血雾绕在老人周身。

  老人落地时刀锋顺势劈下,青石地面“咔嚓”裂开三尺刀痕。

  他粗糙的手指抚过关王大刀的刀柄,眼中闪过一丝追忆之色,喃喃道:“老伙计,你不该随我一起埋没在这里啊!”

  随后他横刀而立,对韩云道:“后生,你接我三刀,三刀之后,这关王刀送你!”

  韩云道:“前辈,是不是太武断了些,您就不怕所托非人?”

  谁知,老人却是一笑道:“管你是好人坏人,我这门手段放在这和平时期,早已无传承后继之人,你就当个物件流传下去就行。”

  说罢,老人直接提刀而起。

  “第一刀青龙偃月!”

  老人踏步如雷,关王刀自下而上斜撩,刀气化作丈余青龙,青龙呈现偃月形,鳞爪间带着沙场血凝成的焰云。

  韩云见状,不徐不疾,两根手指直接递出,将那威怖的青龙刀罡夹住,那青龙刀罡在韩云指间剧烈震颤,发出刺耳的嗡鸣,却始终无法再进分毫。

  老人眼中精光大盛,大笑道:“好!好修为!好命功!”

  韩云微微一笑,手指轻轻一弹,那青龙刀罡顿时崩散,化作点点血色光雨洒落。

  “第二刀千里走单骑!”

  老人身形骤然模糊,仿佛化作一道血色残影,绕着韩云急速旋转。

  关王刀在空中划出一道道赤红轨迹,宛如千军万马奔腾而过,刀势连绵不绝,却又隐含孤军深入的决绝之意。

  韩云忽觉周身空气凝固,耳畔响起金戈铁马之声。

  但韩云站在原地依旧未动,双手负于身后,只是脚下步伐轻移,每每在刀锋及身的刹那,以毫厘之差避开。

  他的衣袂被刀风掀起,却始终未被刀刃触及分毫。

  老人越战越勇,刀势愈发凌厉,最后所有残影归一,关王刀带着雷霆万钧之势直劈韩云面门!

  韩云终于抬手,食指与中指并拢,在刀锋上一敲。

  “铛!”

  金铁交鸣之声响彻庙宇,关王刀被这一指之力震得高高扬起,老人连退三步才稳住身形。

  “好指法!”

  老人赞叹道,眼中战意更浓。

  韩云拱手道:“前辈刀法精湛,晚辈佩服。”

  老人哈哈一笑:“少来这套!还有最后一刀,你可接好了!”

  说罢,老人深吸一口气,周身血气突然内敛,整个人仿佛与关王刀融为一体。刀身上的煞气不再外放,反而全部收缩回刀身,使得那古朴的刀锋呈现出诡异的暗红色。

  “第三刀义绝春秋!”

  老人缓缓举刀,动作看似缓慢,却给人一种无法躲避的感觉。这一刀蕴含的不再是单纯的杀气,而是一种历经沧桑、看透生死的决然之意。

  韩云神色终于稍显认真起来,他右手虚握,一柄由丹云之凝聚的金色长剑凭空出现在手中。

  刀光落下,无声无息,却又无比厚重,仿佛要将整个空间一分为二。

  韩云举剑相迎,刀剑相交的瞬间,整个关帝庙都为之一震。神龛上的关公像微微晃动,香炉中的香灰飞扬而起。

  片刻之后,一切归于平静。

  老人收刀而立,气息有些紊乱,但眼中满是欣慰之色。

  韩云将手中的丹云长剑收起,然后由衷赞叹道:“好一个义绝春秋。”

  老人将关王刀倒转,刀柄朝向韩云,郑重道:“此刀,归你了。”

  韩云双手接过,感受到刀身传来的沉甸甸分量和尚未散尽的煞气。他肃然道:“晚辈定不负前辈所托。”

  老人满意地点点头,忽然身形一晃,脸色变得苍白。

  韩云连忙担忧道:“前辈!”

  老人摆摆手,笑道:“无妨,只是有些透支。老了,不中用了。”

  他望着韩云手中的关王刀,眼中满是释然:“这刀跟了我七十多年,今日终于找到了新主人。”

  “年轻人,记住,刀虽凶器,但持刀之人的心,才是根本。”

  韩云深深一礼:“晚辈谨记。”

  老人拍了拍他的肩膀,转身走向关帝像,背影显得格外轻松。他低声吟道:“青龙偃月今犹在,不见当年持刀人……”

  “关清泉,归队!”

  声音渐低,老人的身影在香火缭绕中渐渐模糊,仿佛与那关公神像融为一体。

  韩云双手持刀,对其拱了拱手:“恭送前辈,忠魂千古!”

  没错,这关老前辈其实并非活人,而是遗留在世上的一抹魂魄执念,寄托于那关王大刀之中,而今终于释然,得偿所愿。

  老人守的是刀吗?

  或许是,又或许不是。

首节上一节62/7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