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圣先师他太稳重了 第45节

  既是来自徐永生个人钟爱的诗句“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也是感念拓跋锋、常杰顶着被通缉的危险万里相赠奇金,最终成就此刀。

  所谓肝胆相照,义无反顾。

  徐永生平复心境,转而开始打制刀颚、刀柄等部件。

  等完成这些后续工艺后,他便算是当真有了一口自己亲手锻造的宝刀。

  万丈高楼平地起。

  横刀之后,未来他还有心锻造属于自己的长兵重武器和铠甲,乃至于弓矢。

  长兵器,徐永生不似拓跋锋那般偏爱长枪。

  他想要为自己锻造类似大乾陌刀那样的兵器。

  最初的兴趣其实是蓝星时影视作品里的三尖两刃刀。

  徐二郎来到这方世界后的理想,除了孔二郎,还有杨二郎。

  到这里眼瞅着也有三年时间了,徐永生对这里的人文历史已有不少了解。

  蓝星耳熟能详的历史记载、传说故事乃至于神话奇谈,在这边赫然也有部分相似相近的传说。

  越是靠近上古文献资料不可考的时代,各种传说便越是接近。

  而在大乾皇朝这方世界,人们同样自称炎黄子孙,华夏儿女,亦有至圣先师、佛祖、道祖流传种种轶事,读书人背的四书五经一应俱全。

  而关于二郎神,目前倒还没有二郎显圣真君、清源妙道真君亦或者徐永生在蓝星时看过的诸多封神、西游志怪小说故事描述的杨二郎传奇。

  大乾皇朝这里有的是治水的李二郎,偶尔还有些赵二郎传说。

  徐永生在这方世界刚听说的时候,倒也不感到奇怪,因为他记忆中自己在蓝星看过的二郎神相关信息提及,对方很多相关故事蓝本大都在宋元明清陆续成形,最后融合。

  眼下这个给他很强唐朝既视感的异世界大乾皇朝,有关二郎神的故事与传说和他记忆里熟悉的印象出入较大,不足为奇。

  哪怕两方世界历史、传说看上去有相似处,但徐永生只是把好奇压在心底,没打算生搬硬套。

  蓝星那边三尖两刃刀的原型据说是宋代棹刀。

  大乾皇朝这边似乎没有那等刀型,所以徐永生便盯着陌刀来了。

  只是当前他还没那手艺,需要继续磨练积累。

  这一晚,虚幻谛听如往常一样,子夜时分离开。

  不过这次它回来的稍晚了些。

  而它带回的消息,则让徐永生陷入沉吟:

  【秦玄、时河、赵振坤、车明、楼冠生密会于青鹤观。】

  青鹤观他知道,是城东一处道观,以东都繁华和贵人满城来说,此观香火平平,不算旺盛。

  至于说参与密会的众人,秦玄不必多说,当朝皇六子宋王殿下。

  时河,则是东都学宫崇玄学博士时玉河的本名。

  余下三人,在东都城混久了的徐永生虽不认识但都听过姓名:

  负责东都城各门户守卫的右监门卫大将军赵振坤。

  负责东都城外卫戍的右千牛卫将军车明。

  负责东都城内各里坊街道日夜巡查的右金吾卫将军楼冠生。

  但听过名字归听过名字,这样五个人凑在一起密会,给东都里任何一个人知道了都会有惊心动魄的感觉。

  当然,对于徐永生来说还要多加一重感受:

  时道长或者说时博士,可真会玩……

  虽然此五人密会有惊心动魄之感,但不知道他们具体商议的内容,难以轻易断言其中是非善恶。

  而另一方面,东都城里徐永生相对走得近一些,能参与这种高端局的人,如任君行、罗毅、林成煊,当前刚好都不在。

  这时再参考先前唐影闹出来的动静,徐永生不得不多思虑一二。

  因此他带着玄黑方相面具,再次匿名投书骚扰马扬个人。

  马扬接到消息更是头皮发麻。

  按照当前东都环境,他应该直接报给东都留守尉迟渊。

  可秦玄、时玉河、赵振坤等人究竟是怎样的打算,谁忠谁奸他一无所知,这没凭没据报告上去,指不定会是什么结果。

  关于宋王同晋王、凰阳公主关系不善的传闻,马扬也听说过。

  因此,他最终决定如徐永生所料,乃是以私人渠道,单独密报在外追缉唐影的右镇魔卫大将军任君行。

  余下相关事,马扬和徐永生一样,便是尽人事安天命,已经做出决定,心下轻松起来。

  任君行之后有没有给马扬回信,回信内容如何,徐永生便不再过问,继续如往常一般生活和修行。

  接下来东都太平,无大事发生。

  随着时间推移,进入八月。

  以当今乾皇生辰为节庆的千秋节临近。

  七月已有公告,皇四子晋王监工的三十六诸天枢纽柱,在千秋节前完工,负责督造的晋王殿下将在八月初四当晚主持祭礼典仪,跨越子夜,于初五千秋节向当今乾皇献礼。

第72章喊狼来,狼真的来了

  半年多时间里,众多工匠、官吏、民夫日以继夜,汇聚四方财富、宝物一直操劳。

  整体高达三十丈以上的巨大金属柱,如今已经在东都城内立起,作为当前东都内最高的奇观,近月来引得无数人围观议论。

  当今乾皇登基后,扭转了此前女帝时期佛在道先等国策,重新改为道在佛先,于是晋王秦元造三十六诸天枢纽柱,也取道家三十六重天典故,金属柱表面层层叠叠,仿佛重重天阙。

  到了千秋节前夜,三十六重天终于一起落成,晋王秦元将主持盛大祭典,为身在关中帝京的乾皇献礼。

  徐永生无心参与。

  这段日子以来,他都在汇总测算永宁坊的相关税赋。

  总体来说,比他最初预想难一点,但又不是特别难。

  来这方世界之前他在蓝星,虽然接触一些数学知识,但没有学过干过专业的会计一类工作,些许记账、算账本领也就是些个人小账、班级小账便顶天了。

  而现在他要计算的永宁坊,人口以数千计,这时候还真要感谢八品武者的底子和两块“智”之龟甲的帮助。

  再加上洛阳县里和永宁坊老坊正的帮助与配合,一番忙碌下来,徐永生完成这番历练,终究比其他同境界武者容易许多。

  而伴随眉心天阁第二层中再有震动之感,五常之智充盈,个人神思灵动敏捷,徐永生知道自己成功完成了第二块“智”之龟甲的相关历练。

  到这一步,他不仅仅是两层三才阁全部圆满,连相关历练也只剩最后再守密几个月,距离参加八品升七品的相关典仪仅一步之遥,静心渡过这段时间便好。

  今天天色已晚,明日千秋节,朝廷、学宫都放假,徐永生于是先将各种卷册书本妥善收好,预备等后天再送还洛阳县户曹。

  他一边活动肩膀手臂,一边出了自己居住的学舍。

  学宫中当前也人影寥寥。

  不论老师还是学生,大都前往三十六诸天枢纽柱那边观礼。

  虽然天色已经渐渐黑了下来,但眺望西南方天空,灯火通明下,金属柱高耸。

  假日期间,典籍厅那边也封闭,不对学生开放亦不召学生值守,徐永生微微摇头,立在学舍前空地上,揣摩自己成就两块“智”之龟甲后方才开始修习的儒家武学,捉影掌。

  相较于端正平和的执中掌,这路捉影掌更加灵巧,精妙之处在于同对手过招交锋时,捕捉其中细节,渐渐生出预判之奇效,从而克敌制胜。

  徐永生练习之下,更多在于揣摩其中精义,从而举一反三,不单局限于掌法。

  当然,这需要极为精熟,不可能一蹴而就,徐永生自有耐心。

  而另一方面,早先在典籍厅书阁三楼粗粗浏览过的武夫绝学捕风手,功效上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乃武夫尉学真传,眼下于徐永生而言,也等于无师自通。

  在空手入白刃方面,不如常杰所学两层“念气”一层“正气”加持的摘星手,但预判上犹有过之。

  同儒家捉影掌相比,武夫捕风手对无形气劲感触更敏锐,但变化不及捉影掌精妙。

  二者优点结合之下,令徐永生颇为满意。

  稍微有点遗憾的是,先前没在典籍厅书阁三楼找到合适匹配武夫箭术的儒家武学。

  捉影掌只要求儒家两块“智”之龟甲。

  而徐永生先前在典籍厅二楼找到的长风矢要求武夫两张念气弓一面正气盾,对应儒家两块“智”之龟甲和一方“信”之印章。

  他本人满足条件,但还没搜罗到合适的儒家武学。

  当然,典籍厅书阁三楼里未必没有,只是这段日子徐郎君注意力主要放在二楼。

  他还是更希望尽快解开那神秘书册第二页的秘密。

  徐永生一边练习捉影掌,一边视线朝远方典籍厅方向望去。

  不过视线一扫之下,他目光忽然停顿。

  已经八品境界并成就两块“智”之龟甲,徐永生当前不施展观火瞳和鹰眸也目力过人,远远望见有人行来,乃是早自己三年入学,这段日子在典籍厅常有见面的郑家子弟郑世光。

  郑世光同样是修成两块“智”之龟甲的八品武者,这时望见院中的徐永生,他脚步微微停顿后便重新走来。

  “三十六诸天枢纽柱落成,千秋节大典,你不去参加?”郑世光貌似随意地问道。

  徐永生神情如常:“新学捉影掌,当中奥妙颇多,令人流连忘返。”

  郑世光于是点点头,便即迈步离开,徐永生亦继续自己的修行。

  但离开学舍后,郑七郎郑世光却再次停下脚步,神情晦暗不定。

  这个徐二郎,勤勉如斯,确实有过人之处,再这么下去,眼看就要给他超过了……郑世光深吸一口气。

  他抬头远远眺望高耸的金属柱后,却没有出学宫,反而也转身回自己的住处。

  随着时间推移,二更鼓响起,因为三十六诸天枢纽柱落成向乾皇献礼而被特许推迟一些的宵禁,终于还是到来,皇城南门外广场上,普通东都百姓市民开始被金吾卫陆续驱离。

  只有众多达官显贵仍然留下,继续参加最后由晋王秦元亲自主持的典礼。

  远方学宫中正在练武的徐永生忽然心神一动,转头望去,就见那巨大金属柱上方,夜空中居然有道道金辉流转,最终化作龙形光影不断盘旋。

  并非灯火戏法,而是特殊典仪……徐永生心中生出明悟。

  这一刻,整个东都的地脉灵气流转,仿佛都被典仪调动,澎湃升腾。

  可当夜晚临近三更天典仪最后时刻,那飞腾的光龙竟然在半空中身形一滞,扭曲起来。

  徐永生此刻却没有仰望天空,反而低头看脚下。

  他感觉下方大地在震动。

  并且趋势越来越激烈。

  徐永生再抬头看,明明是黑夜里,可他却感觉东都正在被大雾蔓延。

  黑雾。

  夜空中的灯火光影都在被遮蔽。

  面对那突然到来的黑暗,徐永生忽然生出心被揪紧,隐约惶恐的感觉。

  他马上运使儒家正心诀,方才祛除恐惧,稳定心境。

首节上一节45/7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