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朋克的超凡从暴食开始 第374节

  当克劳泽直接骂出声后,房间内铁砧工人党一群人也是感觉心中有一万匹草泥马呼啸奔腾而过。

  实在是萨尔斯公国的这本《十万个为什么》确实有些离谱。

  谁家少儿科普读物教孩子军事技能的?

  而克劳泽则是越翻越心惊。

  因为他发现这本“少儿科普读物”,用极其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各类战术动作由浅入深地进行了系统讲解。

  其教学效果之直观甚至能让孩童都轻松掌握要领。

  甚至其中的一些战术动作,他作为全面战争老兵看了之后都觉得耳目一新。

  若能将这套战术体系普及推广至普尔思军队中,必将使部队整体战斗力获得显著提升。

  以枪械训练为例,这本《十万个为什么》不仅系统讲解了枪械使用方法,还详细拆解了枪械的各个部件结构,并教授日常维护保养技巧。

  一名新兵只需按照书中指导训练半个月,就能基本掌握射击要领和枪械维护技能。

  这种直观的科普方式不仅能大幅提升训练效率,同时也能有效缓解后勤保障的压力。

  当前除了少数几个国家,各国军队中的士兵都普遍是胎教肄业,文盲率居高不下。

  能明白为什么要“三点一线”瞄准射击就已经很不错了,枪械装备保养什么的要让他们弄懂还是有些难度。

  前线部队因操作不当和维护缺失导致的武器损坏情况屡见不鲜。

  倘若每名士兵都能熟练掌握武器保养和弹药储存的要领,这对后勤保障的帮助可想而知。

  但前提是,士兵的文化水平必须达标,至少也要是小学毕业水准。

  一想到这,克劳泽心中就泛起了深深的寒意。

  萨尔斯公国能够做到让《十万个为什么》几乎覆盖每个孩童,这意味着该国新一代年轻人的识字率已经接近百分之百!

  如此惊人的教育普及程度,足以说明太多问题。

  这时房间内一名戴着金丝眼镜的男子开口说道。

  “党魁,除了这本《十万个为什么》之外,我们还整理了萨尔斯公国最新公布的年度经济数据。

  去年,萨尔斯公国钢铁产量451万吨,煤炭产量突破3800万吨,粮食总产量约4000万吨,机械制造业产值较前年提升119%......”

  随着男子的汇报,克劳泽与在场众人神色愈发凝重。

  这些数字对于普尔思来说不算什么,钢铁产量连普尔思的六分之一都不到。

  但要知道,萨尔斯公国的工业化改革才仅过去两年时间啊!

  现在工业化改革只算是刚刚开了个头,各方面数据依旧还在飞速增长。

  虽然克劳泽对普尔思的实力异常自信,以萨尔斯的体量想要追上普尔思帝国简直是天方夜谭。

  但按现在的增长趋势来看,最多十年时间,其工业产值便能超过普尔思帝国的一半。

  更棘手的是《十万个为什么》这类离谱的东西存在。

  使得萨尔斯国内的新一代的年轻人都普遍具备一定的军事基础,征召入伍后仅需短期训练即可形成战斗力。

  那时的萨尔斯对普尔思来说将不再是“路边一条”的水平,而是成了一块难啃硬骨头了。

  若是未来两国开战,即便最终取胜,帝国军队也必将付出惨重代价。

  克劳泽这时深吸了一口气,平复了一下心绪后说道。

  “萨尔斯的发展态势我们暂时无力干预,当前首要任务还是在民间扩大我们的影响力,加强宣传工作,争取到更多的支持......”

  所有人听后都默默点头。

  铁砧工人党虽已成功整合分裂势力并重获合法地位,但这仅仅是他们政治征程的开端。

  战败后的普尔思帝国政局动荡,皇室遭废黜流亡,取而代之的是民主选举制度。

  各政治派别竞相争取民意支持,以期通过选举执掌政权。

  而克劳泽也正是出于国内政治生态环境考虑,果断放弃了武力夺权的道路。

  转而致力于通过基层工作扩大党派在民间的影响力,最终依靠和平选举上台。

  然而这注定是场持久战,现在仅仅是迈出了“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想要依靠选举胜利上台可不是短时间就能成的。

  林恩到了亚美利加想要竞选总统,也得老老实实的去种田积蓄实力资本。

  而如今克劳泽也是一样,出狱后同样得老老实实的发展党派。

  面对萨尔斯公国的高速发展,克劳泽只感受到深深的无力。

  眼睁睁的看着一个潜在敌人日益壮大的,而自己却束手无策的感觉非常不好。

  但他也只能压下心中杂念,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党政建设工作中。

  值得一提的是,克劳泽尽管对那本《十万个为什么01年版》一阵卧槽泥马。

  但还是下令将这本书大量印刷并确保党内成员人手一册,要求大家有空就去读一读。

  毕竟书里面那些极具革新性且异常实用性极强的军事训练内容都是真的,大家平时没事翻翻也算是积累一些军事素养了。

  而且除了军事训练内容之外,也和林恩老家的70年版本一样。

  涵盖了天文、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数学等各个领域的知识,堪称一部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

  其内容之全面,日常生活中遇到不懂的事情查一查准能找到相关的知识,异常的实用。

  而就在克劳泽全身心投入了“奋斗”中时,林恩也再次抵达了凛冬荒原。

  如今距离凛冬荒原“集村并城”计划启动已经过去了一年多。

  首批以六大聚落为核心建设的城市已经竣工,成功吸纳近两百万居民。

  目前第二阶段工程已全面展开,规划新建三十一座城市。

  得益于凛冬荒原近五分之一的人口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被整合消化,培养出了一大批合格的工人与基层干部。

  第二阶段虽然需要建设的城市数量较多,但现在已经走上了正轨,相比起第一批六座城市的建设效率高出了很多。

  当然,另一个主要的原因还是随着首批六座城市金矿产能的释放,不用继续“赊账”了。

第441章 苗头

  现在的凛冬荒原已能自主制备足量灵金币用于支付物资货款。

  倒不是欧德与林恩小气,不给钱就要撂挑子不干了。

  实在是凛冬荒原建设所需的物资规模过于庞大,就算土豪如他们二人也有些承担不起。

  而随着凛冬荒原的矿产资源初步开发后,林恩与欧德也回笼了足够的资金。

  从此以后他们二人都不用再自掏腰包,只需要当二道贩子,用凛冬荒原产出的灵金币在市场上采购物资就行了。

  只要灵金币供应充足,物资供应完全没有上限。

  亚美利加联邦作为世界上工业产值最高的国家,就和林恩他前世老家的地位一样。

  在那里,想要什么东西直接花钱买就行了。

  不论是贵重的精密仪器、大型工程设备还是最基础的大宗建设物资,都能随时用钱买到,而且想要多少就有多少。

  林恩与欧德就像是撒了欢的二哈一般,大把的撒钱采购物资。

  从基础建材到粮食,从卡车、货运飞艇到机械设备,凡是凛冬荒原这边的用的到都疯狂下单子。

  一下子大量的灵金币流入,直接刺激了亚美利加各类大宗交易品市场,特别是联邦西北的制造业集群与中部的原材料产区市场。

  面对源源不断的定单,众多中小企业如同注入强心剂般迎来爆发式增长。

  这场资本洪流使得联邦本已繁荣的经济进一步烈火烹油,股票期货市场也随之产生了剧烈波动,一支支股票价格全线上涨。

  联邦内部不少人也注意到了有大量的资金流入各类工业品市场中。

  联邦内部虽有不少人察觉到工业品市场的异常资金流动,但多数观察者将其归因于军方‘铁扫帚’行动后各大边境州的新一轮基建狂潮所致。

  在这场资本狂欢的财富盛宴中,既有幸运儿一夜暴富实现阶级跃迁,也不乏投机客倾家荡产。

  然而在自由的亚美利加联邦中,人们从来都不会去关注失败者,只会记住胜利者的名字。

  如此狂热的牛市行情,刺激着更多人押上全部身家,疯狂投身这场资本博弈。

  各大银行、金融公司的业务员们疯狂推销着各类投资产品。

  保证金交易账户、投资信托基金、工业股票债券,以及新兴的无线电与石化优先股......

  面对如此狂热的市场行情,配合报纸、广播和银行业务员铺天盖地宣传的“稳赚不赔”金融产品,不少中产白领都陷入了投资狂热中。

  他们将积蓄尽数投入股市,上班时也时刻惦记着手中股票的涨跌行情。

  而新弧市部分中产阶级也卷入了这场股市投机浪潮,林恩与加洛德都敏锐的注意到了这种不好的苗头。

  加洛德当即就想要颁布新法案加强金融管制,但却被林恩给劝阻了。

  “你信不信今天公布相关金融管制法案,不用明天,晚上州政府大楼就将被愤怒的市民们给围得水泄不通?”

  加洛德脸色凝重道:“可难道就这么放任?”

  林恩无奈叹息:“我建议暂时放任。

  人教人教不会,事教人一教就会,有些道理说教是没有用的。

  现在这些被贪欲蒙蔽理智的家伙,无论外人说什么都不会听进去的,反而会认为这是阻挠自己发财的路子。”

  加洛德听后心中也泛起了一丝寒意,林恩说的这些他当然明白。

  这些股市投机者的狂热程度堪比邪教徒,甚至任何试图阻拦他们的人都会被视作不共戴天的敌人。

  可身为州长,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新弧市民众往火坑里跳,加洛德内心备受煎熬。

  而林恩沉重的叹息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这个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从亚美利加联邦建国之初就埋下的隐患,经过四百多年的积累才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

  这个国家对资本太过于纵容了,以至于资本可以肆意打着自由的旗号为自己谋取私利。

  过去靠着荒野区不断有新的地块固定并入联邦,带来一波又一波的发展红利,才勉强掩盖住了社会贫富分化日益严重的矛盾。

  但现在建国已经四百多年了,这颗炸弹终于到了要爆炸的时候了,金融市场将会是最先受到波及的地方。”

  加洛德紧握拳头,声音中带着浓浓的不甘:“'难道就真的无计可施?我们只能坐视股市崩盘而束手无策吗?”

  林恩无奈的摊手道:“你这可真是为难我了,我又不是司辰,况且司辰也不是无所不能的。

  以联邦现在的情况,我们也只能等待股市崩盘,再去收拾烂摊子。”

  加洛德神情凝重的反驳道:“但股市崩盘必将引发灾难性的连锁反应,其后果将难以估量。若处理不当,甚至可能导致联邦分崩离析!”

  林恩也凝声回应道:“要挽救当前股市危机,就必须对联邦现有金融体系进行彻底改革,让这场疯狂的牛市能够实现软着陆。

  但纵观历史,任何成功的改革都必然伴随着流血冲突,否则只会让局势变得更加糟糕!”

  加洛德闻言面色骤变,林恩话语中隐含的血腥意味令他心头一震。

  这个道理他当然明白,改革必然要触动既得利益集团的根本,否则所谓的改革只会沦为权贵阶层新一轮的饕餮盛宴。

  林恩冷静分析道:“现在就仓促提出要推行改革并非明智之举,我们必将面临联邦各个利益集团的联合反扑。

首节上一节374/44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