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朋克的超凡从暴食开始 第385节

  日常训练包括负重爬山、跳高、跳远和耐力跑

  有趣的是,战士们竟然普遍都认为跑步是最轻松的项目。

  而在每餐前,都还会有最后的“冲山”训练。

  选定一个山头,不管多高、多远,都必须一鼓作气的冲上山顶,稍作休息后再跑步下山用餐。

  这套训练体系,林恩是直接参考了他老家长征前红四方面军的日常训练方法。

  加之根据地伙食营养充足,顿顿有肉,保证了训练所需的能量供给。

  经过如此系统的训练,战士们的体能、耐力和爆发力都得到了显著提升。

  不过有关卫生管理这一点,安娜斯塔西亚顿时露出困惑的神色:“行军怎么还扯上了卫生管理?”

  林恩正色道:“卫生管理至关重要。

  目前全世界即便是最精锐的步兵部队正常行军速度也难以突破每日六十公里,正是因为人体的双脚存在生理极限。

  当行走的里程超过一个极限后,脚底就会起泡甚至溃烂。

  若不及时处理,次日将疼痛难忍,更可能引发疾病传染,严重削弱部队的战斗力。

  因此各国军队都将步兵日常行军速度控制在三十公里以内,只有紧急情况才会进行急行军,以避免因士兵脚部损伤而影响战斗状态。

  但事实上,这个生理极限是可以通过科学的卫生管理来突破的。

  以国防军为例,我们的卫生标准已是世界顶尖水平,因此才能实现三十七公里的日常行军速度。

  想要进一步提升,就必须在体能训练之外,继续完善行军卫生管理体系。

  比如,行军后必须用热水泡脚并涂抹药膏或是草药,这不仅能缓解疲劳,更能显著提升睡眠质量,确保次日精神饱满。

  至少准备两双备用鞋袜,涉水行军或是出现鞋袜湿透的情况后必须立即更换,避免脚部因长时间潮湿而导致溃烂。

  再比如,炎在炎热地区行军时,务必配备宽檐帽遮阳,即便物资匮乏也要确保人手一顶用树枝编织的简易草帽。

  这些小技巧不仅能够迷惑敌军的空中侦察,更重要的是能够有效预防士兵中暑脱水......”

  林恩逐条详细讲解,安娜斯塔西亚全神贯注地聆听,将每一条建议都铭记于心。

  她从未想过,看似简单的行军卫生管理竟蕴含如此多的学问,甚至能够显著突破军队的行军生理极限。

  比如那些简易的树枝帽圈,她原以为仅用于战场伪装,却不知还能有效预防士兵中暑。

  林恩所说的这些,实际上都是他老家的TG集群众智慧群策群力总结出的一系列宝贵经验条例。

  正是因为全军严格执行这些细节,才创造了历史中那一系列令人难以置信的行军奇迹。

  如今在高尔加索山区部队的实践中,TG的这些由无数鲜血凝聚总结出的经验再次证明了其卓越成效。

  ......

  当天,斯林齐在榕树空间的一处广场召集了国防军所有连级以上军官,宣布国防军训练体系将进行全面改革。

  过去部队主要依赖榕树空间的虚拟演练进行实战训练,现实训练仅侧重基础体能和纪律培养。

  新训练方案将大幅提升现实训练比重,不仅强化各兵种专项作战技能,更增设复杂地形负重行军和极端环境生存训练科目。

  仅保留30%时间的榕树空间演练用于战术协同。

  同时颁布严格的卫生管理条例,要求所有官兵在完成日常训练后都必须进行热水泡脚和药膏护理。

  并统一配发三双行军袜、两双备用军靴及遮阳帽等装备,确保部队在任何环境下作战都能保持最佳状态。

  散会后,萨尔斯国防军的数支部队立即向国内山区开拔。

  虽然萨尔斯公国与切尔尼基辅地区同属旧大陆著名的粮仓,境内多为平坦肥沃的平原。

  但其西南部仍有一段喀尔巴阡山脉横亘其间,将公国与旧大陆西南诸国自然分隔。

  这片仅占国土面积不到百分之十的山地区域,虽只是喀尔巴阡山脉的余脉,却已足够宽敞。

  完全能满足国防军分批进驻开展山地训练的需求。

  虽然榕树空间的实战演练效果显著,但与真实战场仍存在本质差异。

  虚拟战场中士兵的体能消耗虽然会产生疲劳感,却不会实际影响现实中的身体状态。

  正因如此,现实训练才要特别侧重于体能和耐力的培养。

  很多东西就算摹拟的再真实,终究无法完全替代真实的训练体验。

  三天转瞬即逝,高尔加索根据地的部队再次踏入模拟演习战场。

  这次他们将面对萨尔斯步2师与国防军空军组成的联合部队。

  步2师是一个摩托化步兵师,虽然仅配备两个装甲支援营,却拥有充足的火炮配置。

  其日常行军完全依靠卡车运输,是一支典型的机械化步兵部队。

  而萨尔斯空军,经过两年时间的发展,也是初具雏形,具备飞艇12艘,各类战机1191架,以及35000余名地勤与作战人员。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有超过两万人都是现役飞行员。

  而且都是平均飞行时长超过300小时,并在模拟实战中执行超过一百次实战任务的资深飞行员。

  之所以出现这种飞行员远超飞机数量近二十倍的奇葩情况,主要还是因为榕树空间训练方便。

  飞行员们无需等待实体飞机制造完成,就能在模拟战场中随时进行飞行演练。

  而且既不用担心装备损耗,更不必考虑实际作战中的后勤保障问题。

  在现实世界中,飞行员训练频次受限的主要原因是需要兼顾飞机使用寿命、地勤维护损耗等后勤保障问题。

  而在在榕树空间的训练中,飞行员们完全跳过了现实中的种种限制。

  既不用心疼飞机磨损,也省去了起飞前繁琐的地勤检查流程。

  想训练随时起飞就是了,根本不用操心油料补给、零件更换这些现实里让人头疼的后勤问题。

  当然,那些需要地勤配合的实战任务也都有专项的协同训练。

  于是就造成了现在这种大量经验丰富的飞行员都在嗷嗷待哺的等待自己座驾的奇葩场面。

  而这次,依旧是林恩、斯林齐、安娜斯塔西亚三人连同十几名国防军高级将领,共同来到陆军导演部大厅观摩此次实战演习。

第460章 扬长避短 穿插迂回

  十几名高级将领正全神贯注地观察着防守方阵地的每一个细节。

  与上次演习不同的是,这次高尔加索方面军一至四团的八千余名官兵进入模拟战场后,省去了装备清点环节。

  所有装备在进入前就已登记完备,全员直接降临在橡木村。

  他们也仅有五天时间来完成整个防线的部署工作。

  而这次大家推选班农担任总指挥官,就连上次大出风头的怀尔斯也支持这个决定。

  毕竟上次班农确实有些憋屈,开战不到五分钟就直接遭遇多炮塔骑脸被活埋了。

  怀尔斯觉得自己上次已经爽完了,这次还是把机会留给班农吧。

  进入后,高尔加索四个团的部队开始紧张的部署。

  依旧是一团留守橡木村作为预备队,而二、三、四团各自负责一个防区。

  而与上次演习有很大区别的是,这次部队完全放弃了原有地道工事,转而使用次元粉碎机重新挖掘地道。

  因为按照导演部的设定。

  扮演露西亚共和国精锐的进攻方部队,已经通过间谍获取了原有地道的详细情报。

  所以上次演习中女王之剑号才会炸的那么准,直接让地道工事崩塌。

  五天的准备时间转瞬即逝,防守方利用次元粉碎机快速完成了地道工事的修建工作。

  不仅如此,他们还在高尔加索根据地的主要道路上布设了大量地雷,显然是要彻底放弃常规行军路线。

  当步二师部队抵达战场建立临时指挥部并展开侦察后,立即获得了一个意外情报。

  防守方主动放弃了最外围防线的三处阵地,使整条战线出现了两处明显的缺口。

  这种部署宛如一个精心设计的口袋阵,只待敌军从缺口进入后突然收紧口袋,来个瓮中捉鳖。

  导演部大厅,林恩见后也笑着说道:“这些家伙总算是开窍了,知道怎么扬长避短。”

  斯林齐也赞同的点头道:“上次实战的教训确实让他们成长不少。”

  身后十几名高级将领不约而同地望向屏幕上步二师指挥部的画面,眼神中流露出几分同情这次进攻方怕是要惨了。

  虽然高尔加索方面军的新兵比例高,在装备水平、兵力规模和精锐程度上都要逊色于国防军步二师。

  但他们却拥有一个无可比拟的优势卓越的山地行军能力!

  班农与官兵们通过复盘上次失败经验,在讨论中明确了自身优势所在。

  既然自己比敌人跑得快,那就不要打阵地战,不再拘泥于局部阵地的得失。

  敌人不是卡车多、火炮多还有绝对制空权吗?

  那就直接在根据地主要道路全都埋上地雷,大家都别走大路了,只准走山林间的崎岖小道!

  这样就能充分发挥己方熟悉地形和机动灵活的优势,进行小股部队迂回穿插作战。

  虽然未必能完全阻挡敌军进攻,但至少能有效延缓对方推进速度。

  毕竟他们的任务只是坚守根据地半个月时间,只要能拖过这个期限就算胜利。

  而进攻方这边,步二师并未像装甲一师那样,开局就使用惟一一次的女王之剑支援权限。

  毕竟防守方再傻也不可能仅隔五天时间,就再犯同样的错误。

  而师部一群参谋在收到侦察机传来根据地主干道全是地雷的情报后感到一阵蛋疼菊紧。

  经过一阵讨论后,师长最终拍板决定道:“全军保持阵型稳步推进,绝不能给敌人留下任何可乘之机!”

  师长命令下达后,步二师各部立即展开行动。

  步二师三团率先占领了防守方主动放弃的三处阵地。

  其余部队则效仿上次装甲一师的战术,在空地协同火力掩护下,步兵部队在距离敌方阵地六百米处开始土工作业,缓慢向前推进。

  防守方士兵通过防御工事的观察口密切注视着敌军动向。

  当某处阵地的进攻方部队掘进至三百米距离时,防守方阵地上突然飞出密集的手榴弹雨。

  轰隆的爆炸声接连不断,虽然进攻方士兵凭借堑壕掩护伤亡不大,但推进速度明显受阻。

  不过他们很快展开反击,堑壕中的掷弹筒将一颗颗手榴弹精准地投送至三百米外的防守方阵地,其间还夹杂着毒风迫击炮的猛烈炮火。

  防守方士兵立即停止投弹,迅速躲避敌方掷来的手榴弹和迫击炮弹。

  随着防守方火力骤减,进攻方抓住时机继续向前掘进。

  然而不到一分钟,防守方的弹雨又恢复了原先的密集程度,迫使进攻方再次停止作业进行躲避,同时用掷弹筒还击。

  双方就这样形成了奇特的“回合制”战斗节奏。

  一方火力压制时另一方就趁机推进,等对方反击时又转为防御。

  而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战线其他各处战场不久后也纷纷开始上演着同样的“回合制”攻防战。

首节上一节385/44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