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恩听后也是一阵牙疼。
此刻他的心情就和前世老家贸易战、关税战中的那些外贸公司一样卧槽泥马。
“老子要自由贸易啊啊啊啊啊啊啊!!!!!!!”
第477章 基地车项目
亚美利加联邦的东部地区可以说是其核心区域。
联邦立国之初仅由东部十一个州构成,后续各州则是随着新大陆荒野区逐渐稳定而形成。
这种历史沿革使东部具备显著的先发优势,长期作为联邦传统势力的聚集地。
如今该地区已形成隐形的壁垒,导致外来者在此开展商业活动面临较大阻力,甚至本地都有一丝阶级固化的趋势。
林恩面对这种情况也是一阵蛋疼,便直接向拉姆说道。
“既然这样,那就暂时先将精力放在那些中部农业州上,着重发展现有地盘的物流、交通和快递网络建设。”
拉姆点头回应::“没问题,不过有关交通基础设施的问题....”
林恩随即补充道:“我会让其他公司配合物流公司的,但短期内陆路运输难以迅速完善,暂时优先使用飞艇空运吧。”
“好的。”
又与拉姆讨论了一会儿后,林恩便离开了快递转运中心,转而动身前往保护伞工业园区。
离开棕榈镇后,他仅行进了不到五公里,便远远望见了园区内鳞次栉比的建筑群。
在过去四年间,保护伞工业园区持续扩张,发展势头迅猛。
按照当前的增速推算,预计再过两三年,园区将与棕榈镇完全连成一片。
届时,棕榈镇可能演变为一座独立的新兴城市,亦或成为同样在快速扩张的新弧市的一个新规划区域。
与此同时,保护伞公司在保持本部业务稳定发展的同时,还积极向北部边境州拓展商业版图。
随着边境地区治安环境改善和发展机遇涌现,保护伞也借着政策的东风,在农业、矿产、水资源开发及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领域进行了大规模投资布局。
虽然业务范围持续扩大,但公司仍将主要精力集中在产业链上游领域。
除快递、职业教育等服务业外,核心业务以原材料开采、石油化工、机械零部件制造和大型通讯设备制造为主。
在下游终端消费品领域,除主打产品“巧工机魂”以及圆珠笔这个最初练手的产品外,仅有收音机等少数源自半导体研发过程的副产品。
这些产品不仅为公司提供了稳定的现金流,同时也起到了提升品牌知名度的作用。
至于其他大多数终端消费品,公司基本不进行大规模商业化生产,仅维持少量生产线以满足内部员工需求并降低运营成本。
林恩进入工业园区后,却并未过多停留,而是径直向东继续前行数公里,最终抵达一处开阔场地。
该区域四周建有高墙围挡,入口处驻守着持枪士兵,看上去像是一个戒备森严的军事基地。
然而当林恩进入内部后,展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
工人们头戴安全帽在场地内穿梭往来,各类大型工程机械和运输卡车川流不息,整个工地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建设氛围。
在场地中央,一座巨大的钢铁框架巍然矗立,其规模之庞大使得周围忙碌的工人们都显得和蚂蚁一样格外藐小。
这个尚未完工的庞然大物周围,工人们正沿着钢架结构进行各项作业。
有的手持焊枪进行焊接,有的拿着测量工具仔细检查,还有的正在紧固螺栓。
所有人都各司其职,有条不紊地为这个巨型工程添砖加瓦。
从整体轮廓判断,这个正在建造的钢铁巨兽是一种特殊的大型陆地载具。
这正是保护伞公司与未来科技联合研发的重点项目“基地车”,一种具备高度机动性的大型工程建设平台。
基地车林恩前世很多即时战略游戏中最重要的初始单位。
这种革命性的移动工业平台内部储存着海量生产图纸和预制生产线模块,当完全展开后能够转变为一座功能完备的超级工厂。
其独特之处在于能够在短时间内从零开始构建完整的生产体系,实现各类建筑单位的自主建造,快速形成可自给自足的工业网络。
在前线作战部署方面,基地车具有显著的战略优势。
一旦在前线区域展开运作,就能大幅降低后勤保障压力。
除部分需要后方运送原材料才能生产的物资之外。
大部分军需物资都能实现就地生产,极大地提升了作战部队的持续作战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
虽然基地车在概念上极具吸引力,但实际研发过程面临诸多技术挑战。
即便在这个存在超凡元素和黑科技的世界,又有红色女王这样的强人工智能辅助,要实现这一构想仍需克服重重难关。
更需动员规模庞大的专业人才队伍预计将直接或间接调动上千万技术工人和科研人员参与研发建设工作。
如今基地车项目已经启动超过四年时间,林恩和欧德持续投入了超过三亿美元的资金,换算他前世的美元那就是四千九百亿。
但进度依旧是一半都没走到,需要继续持续投入。
然而这些巨额投入并非没有回报,在技术攻关过程中,基地车项目带动了多个领域的突破性发展。
不仅推动了材料科学、半导体技术和化工工艺等核心领域的突破性发展。
还带动了机械制造、电子工程和自动化控制等多个相关行业的技术革新。
这些衍生技术被成功应用于升级版“巧工机魂”智能设备和无线电话通讯基站等商业化产品。
不仅让林恩和欧德回了本,还赚了很多。
不然若是长期见不到回报的投入,以他们两个土豪的资金链也撑不住。
当林恩走近基地车的巨型框架时,就看到不仅欧德、沃康松、拉德曼三人都在,还有红色女王这个小萝莉也以一个半透明的身躯漂浮在空中。
四人正聚精会神地围在一起,就项目中的关键技术难题展开讨论。
看到林恩来了之后欧德暂时停下了讨论,半开玩笑地说道:“听说你要当州长了,以后可要多照顾一下生意哈。”
林恩听后笑着回道:“我上台后,第一件事就干掉你这个黑心资本家。”
第478章 半导体技术革命
“我哪里黑心了......”
欧德闻言不由得嘟囔了一句,林恩没有理会他的牢骚,直接向红色女王询问了一个关键问题。
“最快什么时候能完成第一台原型机?三年内有可能吗?”
红色女王一针见血地指出:“您是想问能否赶上两年后的露西亚战争吧?
很遗憾,按照当前进度,我们仍有大量技术难题需要攻克,最早也要四年后才能完成第一台测试原型机,恐怕赶不上那场战争了。”
林恩对这个回答并未感到失望。
他清楚地认识到,对于这样一个采用大量创新技术的大型工程而言,四年完成首台原型机已经是相当快的速度了。
毕竟每个技术细节都需要反复推敲和完善,首台设备的制造周期长一些完全可以理解。
基地车项目的研发遵循典型的“首台验证-工艺优化-批量生产”的工程规律。
首台原型机完成测试后,研发团队将针对测试中暴露出的制造工艺问题进行系统性改进和完善,后续产品制造周期才能够逐步缩短至可接受水平。
接着林恩又询问了一些项目进度相关的细节后,便离开了基地车项目工地。
回到棕榈镇的公司总部后,他便立刻召集了各部门高管开会。
会议重点围绕公司未来五年的发展规划展开讨论。
如今保护伞公司已经成为了联邦西部新兴财团,已在西海岸、中部农业州和北部边境州地区建立起显著影响力。
下一步,林恩打算暂缓进军传统财阀和政治势力蟠踞的东部市场。
转而要求各部门深耕中部农业州与北部边境州市场,将这些地区打造成为公司的基本盘,进一步巩固和扩大现有市场优势。
就在保护伞公司改变发展策略时,加洛德也正在为大选忙碌着。
亚美利加联邦虽然名义上是多党制政体,但实际上长期由民主党和共和党两大政党轮流执政。
这种政治格局的形成与联邦实行的“赢家通吃”选举制度密切相关。
“赢家通吃”通俗的来讲就是:在选举中,获得某个地区(如加美尔州)多数选票的政党,将赢得该地区所有的选举人票或席位。
这种制度使得小党派即使获得部分选票支持,也很难在整体选举中取得实质性突破。
就像体育比赛中的冠军获得全部荣誉一样,获得相对多数选票的政党就能“通吃”该选区的全部政治代表权。
这种制度设计客观上强化了两大政党轮流执政的局面,使其他在野小党派难以获得发展空间。
而加洛德、林恩、欧德目前均为民主党成员。
该党在政治立场上主张通过政府调控手段来平衡市场机制与社会发展,其核心支持群体涵盖城市中产阶级、知识分子阶层、蓝领劳工以及工会组织等。
在具体政策取向上,民主党倾向于推进社会福利体系建设、加强环境保护措施并实施相对开放的移民政策,并推崇政府适度干预的市场调节机制。
而共和党的理念就显得有些激进了,该党奉行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经济原则,主张最小化政府干预,认为市场机制能够自发调节经济运作。
其核心支持群体主要来自工业资本家、金融财阀、乡村保守派团体等既得利益阶层。
在经济政策方面,共和党极力维护大企业利益,主张降低商业税负、削减社会福利开支,并反对工会组织的发展。
他们推崇“适者生存”的社会达尔文主义理念,认为政府救济会扭曲市场竞争,最终导致经济效率下降。
并支持大企业的利益,认为竞争会淘汰弱者,最终让经济更强。
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共和党在公开场合标榜自由市场原则,但实际运作中往往与垄断财团形成紧密联盟,通过立法和行政手段为特定利益集团谋取特权。
这种表里不一的政治生态造就了很多颇具讽刺意味的局面。
就比如现在作为民主党成员的林恩,反而更真诚地拥护自由贸易理念,他衷心希望共和党人能真正践行哈耶克式的自由市场主张。
可惜现实却是林恩想要开拓东海岸市场,却因共和党实际奉行的保护主义政策而难以突破市场壁垒,只能望洋兴叹。
不过民主党相比共和党其实也没好到哪里去。
虽然高举社会福利和适度经济调控的大旗,但在实际操作中,很多政策往往都会异化为利益输送的合法渠道,在官僚系统与利益集团中形成“旋转门”机制。
加洛德及其选举团队对当前联邦政治生态的弊端心知肚明,但基于现实政治考量,他们制定了分阶段的战略规划。
现阶段的首要目标是确保党内选举胜利,通过在大选中对其他竞争对手形成实质性压力,以此为政治筹码进行利益谈判。
最终计划以主动退出竞选为条件,为加洛德本人及盟友林恩、欧德争取关键性的利益交换。
这种策略性退让实属无奈之举,因为要彻底改革联邦畸形的政治生态。
必须等待五年后林恩成功当选并掌握实权,届时才能真正启动系统性政治改革,当前阶段只能在这种充满妥协的政治游戏中周旋。
而不仅是加洛德,几乎联邦各地的选举团队都行动了起来。
随着大选临近,联邦各地的选举团队都进入了全面动员状态。
在传统竞选手段之外,一个显著的变化正在发生由于林恩推动的半导体技术革命,广播电台已成为影响选民的重要新兴媒介。
大多数家庭早上起床打开收音机后,充斥耳畔的不再只是晨间音乐,而是精心设计的大选脱口秀节目和极具煽动性的政治广告。
这些通过电波传播的声音,正以前所未有的渗透力影响着千家万户的政治倾向。
甚至联邦各地的公共场所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媒介变革黑白电视机这一新兴宣传工具正以惊人的速度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