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也正如他猜测的那样。
两支主力军团倒是展现出惊人的效率,仅用五天时间就完成战备集结,随时可以开拨。
但这次指挥官们吸取了02近卫军团惨败的教训,再也不敢撇开“填线宝宝们”独自冒进,而是选择原地待命,耐心等待十六支二线军团的集结。
可这些“填线宝宝”军团显然素质远低于主力军团,动员效率低下、装备整备迟缓、人员集结散漫。
整整耗费半个月时间,这支庞大的二线部队才勉强完成战前准备。
直到8月17日黎明时分,分散在全国各地的180万大军终于开始统一行动。
随行的还有规模庞大的从民间雇佣征召的后勤运输队伍,这支臃肿的队伍缓慢地向高尔加索山区推进。
虽然胜在安全不会被高尔加索方面军给逐个击破,但行军速度就不要指望了。
当露西亚帝国调集180万大军征讨高尔加索的消息传出后,立即在国际社会引发强烈反响。
各国军事机构纷纷派出观察团进驻露西亚,准备近距离观摩这场即将爆发的内战。
虽然此前高尔加索方面军全歼02近卫军团时做到了滴水不漏,没有让任何敌军士兵逃脱,使得外界对这支神秘部队的了解仍然有限。
但关于他们使用的新式武器装备和战术战法,依旧有零星情报外泄,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国际军事界激起层层涟漪。
世界各国的军事专家们对这些传闻表现出极大兴趣,纷纷展开研究分析。
与此同时,嗅觉敏锐的战地记者们也如同闻到血腥味的鲨鱼群,从四面八方涌入露西亚境内,争相报导这场可能改变地区格局的军事冲突。
就在大量的“国际友人”望眼欲穿的等待双方开战时,关于林恩阿克曼的详尽档案资料被紧急整理并分发。
从各国高级军事指挥官到前线情报分析员,几乎每位关键人物的办公桌上都摆放着这位“天选之人”的最新情报档案。
亚美利加联邦,白宫会议厅中。
新上任大半年的克拉克总统以及一众高级官员正专注的听取布里茨顾问的分析报告。
这位资深顾问推了推眼镜,用沉稳而专业的语气阐述道。
“诸位先生,这场战争极可能彻底重塑露西亚的权力版图。
根据现有情报评估,目前只会存在三种可能。
第一种情况,林恩阿克曼若抓住时机主动出击,很可能在短期内控制露西亚南部地区,与冬宫政权形成长期对峙的南北分治局面。
第二种可能,高尔加索方面军虽然最终被剿灭,林恩阿克曼逃脱或是死亡,但露西亚也将付出惨重代价。
届时国力大损的露西亚很可能成为其他列强经济、军事、文化渗透的目标。”
说到这,布里茨停顿片刻,加重语气道:“而综合各方面因素,我认为第三种可能性最大林恩阿克曼极有可能借势而起,最终入主冬宫,成为新一代的‘沙皇’!”
克拉克皱眉道:“请详细说明这个判断的依据。”
布里茨意味深长的说道:“诸位必须注意一个关键矛盾点高尔加索地区仅有500余万教育程度较低的山民基础,却能在短期内组建起十万规模的精锐部队。
这支部队不仅装备水平达到一流标准,更保持着惊人的弹药补给效率和作战素养。”
他环视在场的高级官员,抛出核心问题:“如果没有一个强大的工业体系作为支撑,林恩阿克曼如何能实现这样的军事奇迹?”
所有人闻言都点了点头。
只有文盲和傻逼才会认为,仅依靠五百万山民与恶劣的山区基础条件就能在短时间内组建一支装备精良十万大军。
这时作为联邦新任商务部长的加洛德忽然开口道:“是保护伞公司在背后运作。”
这句石破天惊的断言让在场所有官员都露出错愕的神情。
克拉克总统最先反应过来,惊诧的问道:“你是说沃格先生一直在暗中支持林恩阿克曼?”
加洛德点了点头道:“事态发展到这个地步,确实没必要再遮遮掩掩了。
如果林恩最终成功夺取政权,保护伞公司不仅能在露西亚建立稳定的原材料供应基地,还将获得难以估量的机械设备与军工产品订单。”
当加洛德揭露保护伞公司与林恩阿克曼的秘密合作关系后,整个会议厅陷入短暂的震惊。
在场的高级官员们面面相觑,内心掀起惊涛骇浪。
“沃格先生居然如此深谋远虑!”
“在所有人都没有察觉时,就已经暗中押注林恩阿克曼了!”
“这可是一个拥有近两亿人口的庞大市场啊!”
而这些政界精英们马上就迅速的意识到了一件事两亿人口的庞大市场,不是保护伞公司一家能够吃下的!
布里茨顾问兴奋的说道:“诸位想想,若林恩成功夺权,一个战后亟待重建的露西亚将产生多少基础设施和工业设备的订单?
这将是价值上万亿的市场!”
加洛德部长立即补充说明:“沃格先生曾和我私下表态,欢迎大家一起合作!”
克拉克总统当机立断做出指示:“很好!
立即秘密照会科林西共和国的维多利亚总统这件事,同时命令驻扎在科林西基地的凛冬舰队进入战备状态,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局势变化。”
第524章 《反露联盟》
亚美利加联邦秉持其一贯的孤立主义立场老子只想要自由贸易,不关心旧大陆的地缘政治博弈。
白宫众人纷纷都盼望着林恩能够上位,这样就能多出一个两亿人口的庞大市场,并且还是态度亲近联邦的。
相比之下,布里塔尼亚、查理曼和普尔思三大传统列强的反应则显得耐人寻味。
在布里塔尼亚卫宁街金宫举行的会议上,首相拉姆齐麦克唐纳激动的吼道。
“我们必须调动一切可调动的资源,采取一切必要手段,坚决阻止林恩阿克曼的成功!
一个由天选之人统御的露西亚,将成为帝国未来最大的战略威胁!”
这番掷地有声的发言在议会厅内引发强烈反响。
值得注意的是,平日针锋相对的各党派议员们无论是保守党、自由党还是工党代表。
此刻都罕见地达成共识,纷纷表态支持首相的观点。
这种跨党派的团结一致在布里塔尼亚议会历史上实属罕见。
一切都只因布里塔尼亚是一个小小的岛国,维系国际秩序的手段依靠的是强大的海上军事力量。
这个孤悬海外的海权霸主国家,与世界上所有陆权强国都存在着根本性的地缘政治矛盾。
布里塔尼亚的政治精英们深知,一旦大陆上出现一个人口过亿的超级陆权大国。
那这个领土狭窄的岛国将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最终沦为国际舞台上的边缘角色。
种结构性矛盾决定了布里塔尼亚必须到处“搅屎,”,通过分化瓦解大陆国家的统一趋势,维持旧大陆的权力碎片化状态。
这种心理简单的来说就是“看到别人赚钱,要比自己亏钱还难受”。
从地缘政治角度来看,除非布里塔尼亚放弃岛国属性,将政治中心迁往大陆。
否则它必然会不遗余力地遏制任何具有“大一统”潜力的陆权强国的崛起。
历史上,不论是查理曼、普尔思还是露西亚,以及其余一些“祖上阔过,但现在家道中落”的国家。
他们都曾面临实现“大一统”的历史机遇。
然而布里塔尼亚作为海权霸主,始终不遗余力地阻挠这些国家的“大一统”进程。
通过持续的地缘政治干预和“离岸平衡“策略,布里塔尼亚成功维持了欧亚大陆的权力碎片化状态。
时至今日,这片大陆仍保持着类似林恩故乡“春秋时代”的政治格局列国林立、相互制衡。
最多也就是近些年来进化到了“战国”时期的区域整合阶段。
当布里塔尼亚高层获悉高尔加索方面军由一位“天选之人”领导时,整个统治集团都陷入了极度焦虑。
这个海权国家长期以来一直试图将露西亚支解为若干小国,却始终未能如愿。
问题的根源在于露西亚民族独特的领土观念这个世代生活在苦寒之地的民族,对土地有着近乎偏执的占有欲。
无论土地贫瘠与否,只要被他们纳入版图,就绝不会轻易放弃一寸。
这种民族特性造就了露西亚“广袤却贫瘠”的国土现状。
布里塔尼亚曾使出浑身解数,合纵连横,历史上不止一次的出头组建“反露联盟”。
最后也只能将露西亚的扩张限制在旧大陆西部的宜居区域之外。
面对这个难以撼动的陆权大国,布里塔尼亚的政客们只能自我安慰:“至少他们占据的都是些没有发展潜力的烂地,维持现状就是最好的结果。”
而如今,露西亚再开内战,其中一方竟是一位天选之人领导的反抗军。
金宫所有人都深知,若这位具有超凡魅力的领袖最终夺取政权,会产生怎样的连锁反应。
“天选之人特有的号召力与凝聚力,可能会彻底改变露西亚的民族精神面貌。”
“这个长期处于散漫状态的陆权大国,塑造成一个高度统一的现代强国!”
这些可能性让布里塔尼亚的统治精英们纷纷炸毛。
他们不敢想象,一个完成内部整合的露西亚将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出怎样的实力与野心。
而查理曼这边,帕黎斯赛格纳宫的议会中却是对于林恩的态度争吵不休。
倒不是这些议员无法预见一个高度统一凝聚的露西亚,将会对查理曼带来怎样的政治地缘威胁。
而是在具体应对策略上产生了严重分歧。
这种分歧源于查理曼国内特殊的社会现况。
全面战争带来的惨重伤亡导致青壮年男性锐减,人口结构严重失衡。
各行各业都面临着劳动力短缺的困境,政府不得不从远南殖民地引进大量外籍劳工填补空缺。
与此同时,这个以浪漫著称的国家在战后经历了史上最大规模的“离婚潮”。
当前线士兵九死一生回到家乡时,等待他们的却是令人心碎的背叛。
许多士兵发现妻子不仅出轨给自己戴了绿帽子,甚至还被人给请客来了一顿“全家桶套餐”。
自己妻子出轨对象,甚至还包括了那些他们一向都蔑视的殖民地劳工。
那可真就是和林恩老家的“仙女公交车”一样交游广阔。
一下子就让大量的士兵都三观炸裂,直接给整成了人间不值得。
这种集体性的精神创伤直接导致了国内男性参军意愿的断崖式下跌。
整个社会弥漫着强烈的厌战情绪,民众对任何可能引发新冲突的军事行动都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抵触。
赛格纳宫议会中,主张军事干预的议员提出应当派兵支援冬宫议会镇压叛乱,但立即遭到反对派议员的强烈反驳。
考虑到国内高涨的反战情绪和兵源短缺的现实困境,直接军事介入根本不可行,最多只能提供武器物资援助。
双方争执不下,会议陷入僵局。
而普尔思这边,共和国政府却是相当的佛系,毕竟就算想要插手干涉露西亚内战也是有心无力。
但铁砧工人党的克劳泽一群人却都是感到痛心疾首。
克劳泽在党内会议上捶胸顿足地警告道:“如果放任林恩完成对露西亚的整合,届时我们的东线边境将要直面一个恐怖的庞然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