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金盆洗手,我又不是龙头大佬 第204节

  竟会在纪律部队内,掀起一场严格的内部调查。

  想不到,政治部已有一股势力,十分强烈的仇视忠义堂。

  毕竟,他真的想过捞鱼啊!

  为什么警务部门派卧底,最低都要搞个中学学历,是已经达到想象力的极限,还系有心让卧底展现点才华,一步步上位呢?

  这一套,也许在别的社团管用,但在忠义堂真不管用,因为,有才华的古惑仔,真会被大佬派去正行。

  有心想在老忠派卧底,不如派几个能打地盘的猛将来。到现在都见到一个,总不能是警队薪水太低,养不出敢打敢拼的猛人吧。

第317章 洪门?红门!

  壬戌年,癸卯月,辛丑日。

  宝琳路,大圣宫。

  香堂内正在举行一场特殊的拜门仪式,收入山门者,正是忠义堂二路元帅尹照棠。拜入山门者,则是港岛市政局二十三名官员,当中九龙区议员有十三人,港岛区议员三人,九龙区事务官四人,港岛区事务官一人。

  众人穿过刀门,单膝跪地,手持香火,背诵三十六誓。

  尹照棠身着紫色长衫,腰挂相印,端坐在红木太师椅上,一本正经主持香堂,收人入门。

  跟开山门时动辄数百人的仪式不同。

  寥寥二十几人,摆场很小,场面简单,仪式省略许多步骤,主持者甚少。

  只有尹照棠、高佬森和天堂、元宝等几名叔父辈帮手,连香案、神牌都是嘱咐兄弟提前摆好。

  当新人们进香堂后,堂内便再无多余的人。

  做完简单仪式,二十三人在号令声中,陆续起身,双手拿起叔父递上的茶杯,正要一个个排队上前敬茶。

  尹照棠拂袖挥手,温声道:“各位都是身任公职,头戴乌纱的社会贤达,加入洪门忠义堂,承祖先壮志,愿为驱逐洋寇,收复江山出力。”

  “我与各位是志同道合的兄弟,有辈分,无大小。入门的仪式免不了,但敬茶就省了,将来洪门有需要的地方,还请各位多多出力。”

  在场的市政局官员们心中有数,并不意外,所谓洪门,已在他们耳朵中自动翻译为“红门”。

  红门有吩咐,自当多多出力。

  众人齐声喊道:“是,坛主!”

  尹照棠双手撑着椅子,站起身道:“有公务在身,不便出席者,可跟森叔离开山门,今日若是得闲,跟我移步往后堂饮两杯茶。”

  “山门备有几分简餐,招待各位。”

  二十三人中,除了四个人确实有公事,余下都留在山门内。在后堂饮茶聊天,互相熟悉。

  市政局官员们已经熟识,但他们都跟尹照棠并不熟,在江湖规矩上,尹照棠已是他们的大佬,将来要打交道的地方很多。

  早作了解,好处多多。

  一群政坛老油条,肯定不会故意拂他面子。

  饮茶时,尹照棠便道:“各位的关系,需要保密,不便公开,平时叫我尹生就得。”

  当官的人都要面子,叫一个比自己小十几二十岁的人,一口一个大佬不实际。

  他们拜的可不是尹照棠,而是尹照棠背后的那尊大佛。

  小聊一阵,众人食过午餐,匆匆离开山门,赶着到市政局上工。

  高佬森一身青衫,砸吧着手持烟枪,感叹道:“阿棠,把鬼佬提拔官员都收进山门了,你可真系有本事啊。”

  “人家是官商勾结,黑白合作,你干脆收官员入门,派兄弟去考公,出人意料,猜不透,叫人猜不透啊”

  虽然,三合会在跟警队探长们,有过一段互相媾和的蜜月期,但是政坛的势力一直被鬼佬牢牢把握在手中。

  区议会的席位,太平绅士的荣誉,都是鬼佬给予买办家族的奖赏。

  这些华人政客都是顶级大佬,不可能理会三合会,但时过境迁,市政局议员的华人数量增多,社会地位已发生贬值。

  只剩下LF会、行政局、三司十二局里的华人长官们,还稳稳站在统治阶级,地位仅次于鬼佬。

  可再贬值,市政局议员都是选票选出来的“政客”,不仅能决定一区事务,还有参选LF会的机会。

  不是冲着老忠背后的大佛,根本不可能拜入三合会。

  尹照棠举杯饮茶,出声道:“不用猜啦,森叔,我都想到,胡生给我一个大惊喜。”

  普普通通一次酬神还愿,硬是搞出一份红色名单。

  叫他挑十几个缺钱用的普通职员多简单,他送来二十几个区市政局中高层官员,连政治动员都做好了。

  咬着牙收入山门,跟握着一块烫手山芋区别。

  在把名单留下来作为跟内地交换利益的筹码,和把名单直接上交内地两个选择中,经过一番深思熟虑。

  他最终选择后者,打电话邀请新华社的梁漫平在茶餐厅见面,将名单上交,还出声说道:“这件事是胡议员出面策划,我在暗中配合,希望梁生不要怪我没上报,便擅自打着组织旗号做事。”

  梁漫平拿起名单,看完职务和姓名,脸上都露出喜色。

  大社在港岛最重要一项任务,便是发展亲中人士,扭转社会有力人士对内地的看法。

  在“一国两制”的构想当中,将来港岛回归,是需要大量有力人士协助管理的。内地在相关政策上,非常宽松,秉承着努力争取,不计前嫌的方针。

  有两件事特别明显,第一,便是内地肯接受社团组织的力量,第二,便是内地针对董家的输血。

  董浩云家族在85年之前,可是公开亲台的人士,直到1985年,董家的“东方海外”集团濒临破产。

  内地通过霍官泰进行注资,帮助东方海外渡过难关,之后董家才改换门庭,被推上去做第一届话事人。

  梁漫平明白孰重孰轻,没有“擅自打组织旗号”做文章,很耐心地安抚道:“只要是对国家有利的事,都是值得嘉奖与肯定,在港英当局的监控下,事急从权,可以理解。”

  这种事不上称三盎司,上了称,一千磅都打不住!

  在内地肯定要从严,在港却可从宽。把名单上交的结果,证明尹照棠的行为纯粹,什么好计较的。

  “有平哥的话,我就放心了。”尹照棠长吁一口气,给人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他最后决定把名单上交,不是为讨好谁,是考虑到名单的人,将来碰到事,惹到麻烦,要求救的时候,谁来担着?

  忠义堂不一定担得起,到时再上交名单,国内的人怎么想?做事做事,还是讲诚信些更好,既然名单上的人,是冲着组织拜入忠义堂。

  那么,私扣在手里作筹码,两边都不讨好,不如直接遂他们所愿,留一个人情在手。

  胡博超、何君鸿等人,是专门跟自己合作,而名单的人,是为了跟内地合作,两者间分清楚后,做起事来就有章程。

  梁漫平笑道:“放心,我写报告的时候,一定会写清楚的。这份名单的价值很高,相信领导一定会非常开心。”

  把报告美化一番,擅自行动,就会变成他一手策划的周密安排。

第318章 “病灾”长寿烟

  京城,大社一把手,时任社长乔天度,正在参加一场外事部的高层会议。

  散会后,一名副长级领导拍拍他肩膀,出声道:“天度,好不容易进京一趟,到哥们那儿坐一会?”

  “问题啊,领导。”乔天度身穿西装,系着领带,头顶毛发稀疏,是标准的地中海,但身材高瘦,戴着眼镜,外貌看着斯文得体,有着浓厚的书卷气。

  港岛大社本是“低职高配”,在部门里非常重要,是下一阶段全国工作重点。

  乔天度可谓是政治过硬,能力过硬,背景过硬的“三硬人才”,将来前途无量,备受领导层的关爱。

  开会时他坐第一排,结束时,收拾好水杯、笔记本,跟着副长一起走向办公楼。

  但刚步入办公楼,有位三十出头的青年,便来到二人面前,笑着道:“乔社长,黄老板请您到办公室坐一坐。”

  在外事部内,显而易见,只有一个人。

  陈副长端着保温杯,乐道:“小何,当着我的面抢人啊,得,我都想去看看有什么事了。”

  “欢迎领导一起。”小何作为老板秘书,可不敢拦部门内的副职业,在前带路,笑脸相迎。

  他们对老板办公室都是熟门熟路,但刻意放缓步伐,跟在小何身后。

  只见小何轻轻叩门:“老板,陈领导跟乔社长都来了。”

  “哈哈哈,欢迎,欢迎。”黄老板爽朗的笑声传出,老陈跟乔社长先后步入办公室。

  黄老板手中正拿着一盒印有“品鉴装”三字的中华牌,抽出两支递给二人,再抽一支叼在嘴里,用火机点着。

  国内特供烟的历史,始于建国初期,都系手工制作,还包括雪茄。

  初心是供应年老体迈的大领导,还搞出“中药烟”,“养生烟”等花活,后来老一辈去世,手卷烟班组被裁撤。

  地方上有的烟草公司,跟风效仿,制造特供烟搏领导开心。但从七十年代起,特供烟便已被陆续禁止,连内部都没有真正的特供烟了。

  他们当下抽的叫品鉴装,一样是生产线上用机器造的,只是烟丝质量略高一点。

  市场上,流通的白壳特供烟,实则都是假烟,高端品牌的天价烟,则是回收烟,可以脱手变现。

  三人都点着烟,坐下吞云吐雾,秘书端茶倒水。

  黄老板笑道:“天度呀,从港岛回来,还不忘给我带土特产,真是有心了。”

  乔天度正饮着茶,心头咯噔一声,暗叫不妙。

  老陈好奇道:“老黄,天度带什么土特产回来?怎么我都没收到,哼,不会是偏心老领导吧。”

  黄老板赶忙解围,拿出一份文件,文件上印有绝密二字,惊得老陈又把手缩了回来。

  得到老板的眼神授意,老陈才把文件拿来,翻开扫了几眼,顿时惊道:“天度,你可真是送了部门一整份大礼,怎么都不提前透点风声?”

  乔天度见到礼物是分文件,悄然间松一口气,封面发函方的代码是港岛大社,代表文件在他的负责范围内。

  他接过文件,翻看两眼,面色自信的合上,从容淡定道:“这都是两位领导带领下的工作成果,港岛分社只是负责执行。”

  “分社汇报以后,具体怎么做,还要等领导们的指示。”

  黄老板表情满意,给予充分赞赏:“能在当今局面下,获得这样的成果,足见分社的工作是卓有成效,值得肯定滴!”

  “我已拟定把名单上报,筹调一笔专项经费,展开更大规模的宣传攻势,争取团结更多港英当局的公职人员。”

  “他们将是和平回归的重要助力。”

  乔天度闻言便知是一场大计划,如果能干出成绩,过两年,更进一步,调回总部,晋升决策层,基本是板上钉钉的了。

  梁漫平私下汇报,而是通过官方途径打电报,真是个有思想觉悟的好同志。

  港岛分社将来交给他,组织上放心啊!

  黄老板在与二人畅聊一阵后,拿出柜子里的两条品鉴烟,摆在桌面上,出声道:“天度,港岛的外烟抽不惯吧,带两条去压压嗓子。”

  乔天度欣然收下,出声道谢:“我就不客气了,老板。”

  两天后。

  港岛分社,社长办公室。

  乔天度抽着万宝路,在皮包里取出两条品鉴烟,放在梁漫平面前。梁漫平眼前一亮,故作惊叹的叫道:“好东西啊,领导!”

  乔天度道:“我费了好大功夫,才从大领导手上替你要来的。上次听你抱怨,好久没抽老家的烟,拿去过过瘾吧。”

  梁漫平如获至宝的抱在怀里,开玩笑道:“就两条啊,领导,都不够抽半个月。”

  “省着点抽,别急头白脸的一顿造。”乔天度笑骂道。

  周天,铜锣湾,清风街。

首节上一节204/40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