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父给予的一种保护。
他创建的亚洲金融集团,初期都是靠盘古银行输血。
同父同母的亲细佬“陈友汉”,留在泰国继承盘古银行,两人各掌一方,同气连枝,关系甚佳。
后来陈弼臣新娶的二房子女,毛都没分到一根,纷纷赋闲在家,领生活费度日。
可见陈友庆太平绅士的树大根深,地位显赫。
周五,下午两点余钟。
一部劳斯莱斯停在上环德辅道潮州会馆门前,守在会馆门口的两名潮勇兴会员,连忙上前帮开车门。
跟在江湖上还略有薄名,持续活跃的忠义群、忠义信不同。
潮勇兴是一个非常落寞的字头,只有帮潮州商会看守,做点迎来送往,揸车安保的工作。
一块自己都地盘都,称夕阳社团都夸大,顶多算个僵尸字头。
开门的潮勇兴兄弟,认出下车的年轻人,竟一个个都神情崇拜,尊敬有加地鞠躬喊人:“棠哥,棠哥!”
尹照棠合拢西装,微微点头:“辛苦。”
潮勇兴的龙头叫“老旺”,偶会在老忠酒席露面,交情不深,但多少知道有这个人在。
类似的字头,颓势难以挽回,再过几年就会消散。
运气好的,获得某个潮汕老板赏识,给一套房,按月发薪,做一辈子家庭司机。运气不好,失业回家,进工厂做劳力。
不可能再有任何崛起的机会。
在算潮州帮势力的时候,僵尸字头直接被他无视。
路过会馆的停车坪,尹照棠眼睛被光晃到,扭头一看,不知边个的加长奔驰,轮毂都要刷金漆,独显尊贵。
在大老板们定制款的豪车面前,标款的劳斯莱斯都算低调。
和郊区明清时代,古香古色,府衙园林式建筑不同。
上环的潮州会馆是一整栋大楼,楼顶写着潮州商会大厦,共有十层。每一层设有许多办公室,会议室。
一楼电梯前有迎宾,收到尹照棠递来的请柬,立即面露笑容,热情有加:“尹生,请跟我进电梯。”
尹照棠仅带马超辉,牛强、花皮三人上楼,没摆排场,但绝无风险。
因为,同江湖人而言,在商会大厦里动枪,比在警察总部放炸弹更严重。差人办案还要讲证据,大老板灭掉他们,可是半点证据都不用。
五十年代之后,世界整体和平,商会渐渐用不到劳工组织中诞生的暴力社团。资本阶级和无产阶级,短暂因利益趋同,组成的民族主义团体开始内部分化。
曾经一个出钱,一个出力,地位平等,只为抵抗侵略,实业兴邦的同路人。一个在战后晋升为战胜国的企业家,一个下沉为非法的团体组织。
其实在后者中的优秀份子,相当一部分晋升为前者。时代曾需要过三合会,也曾给三合会回报。
到八十年代,继续沉沦在江湖中的社团份子,称之为黑社会一点不冤枉。商会团体放弃三合会作为打手,是合理的时代进程。
有本事在江湖里脱颖而出,获得加入商会资格的人才,日渐稀少。当迎宾推开七楼一间茶室的玻璃门,讲出那句:“会长,91公司尹先生到了。”
茶室内,十六名或站或立,胖瘦不一,有老有少的会员们,都不自觉地投来目光,眼神好奇,带着审视。
五十二岁的陈友庆,正值事业最当打之年,在办公椅上站起身,意气风发,满脸笑容,一团和气地递出手道:“欢迎,欢迎。”
“各位,这就系91杂志的创始人,咸湿大王尹照棠先生,我们潮汕商界的后起之秀啊。”
陈友庆朗声介绍,故意打趣尹照棠,有拉近关系之意。
在场除他之外都资格调侃尹照棠是“咸湿大王”,唯独陈友庆够资格摆摆身份。
潮汕商会会长是虚名,亚洲金融集团总裁是硬实力。
尹照棠表现的谦逊有礼,并无江湖人的乖张怪戾,叫在场地会员们的暗地点头。当然,他讲话时的坚定自信,刚毅果决亦不作遮掩修饰。
在场老江湖们眼光老辣,稍作交流,便知他是一个有着强烈自信,敢打敢拼,信念十足的后生仔。
银行账单能藏到手袋里,眼中的野心藏不住。
在一阵寒暄后,陈友庆没有多绕弯子,等他跟众人稍微熟络,便出声道:“今天,在座的老板们都是潮汕籍船东。平时大家都忙,难得齐聚一堂。”
“我前阵子听朋友讲,阿棠的公司好像缺运力,有没有货船空着的,帮个忙,匀几个柜子给自己人运货啦。”
马岛海战开打后,全球经济受重大影响,运力紧缺,柜价飙升,出现一柜难求的景象。
有道是“乱时做水,太平做地”,水是指可灵活腾挪的生意,亦直接指水上航运,地是指房地产,地方工业等需要大量土地,不易搬迁的行业。
两者像是跷跷板的关系,一项生意昌荣,一项生意就萧条。
船东则是船主,不一定经营航运公司,港岛四大船王都是“宁波帮”的人,和潮汕帮尿不到一壶。
宁波帮借上沪地利,多出银行家,资金雄厚,航运又是重资产行业,潮汕帮都是苦过来的,先天不足,玩不过人家。
但很多老板富有后,出于保守观念,会买货轮做投资。跟买房收租,买出租车牌一个道理。
他们间接掌握有一定的运量,关键时刻凑一凑,足够帮尹照棠渡过马岛海战带来的货柜紧缺。
众船东都知尹照棠是会长要请进商会的人才,今天他们来的意义,就是代表商会出手相帮,展现商会的实力和诚意。
自是纷纷张口答应,表示可以匀出货柜,平价租赁。
这时陈友庆才有面子笑着说道:“尹生,你看我们潮汕商会团结吧?身为潮汕商人,我父亲常教育我,众人一条心,田变成金,众人心相同,喝船能过江。”
“作为潮汕商会的话事人,我格外关注商界涌现的年轻人才,早想请尹生加入商会。”
第341章 今夜有事
尹照棠举起茶杯,诚心笑道:“承蒙陈会长厚爱,有机会同各位前辈同乡一起,实干兴邦,回报乡里,系我阿棠的荣幸。”
“希望各位前辈提携,我以茶代酒,先干为敬。”
陈友庆朗声发笑:“哈哈,尹生一表人才,口才又好,结没结婚啊?”
“有两个女朋友,”
尹照棠笑道。
身旁一位年轻些的大老板,文质彬彬,带着微笑,出声打趣:“尹生可系咸湿大王啊,两个女朋友太少啦。”
“阿楠。”
“有机会叫尹生带你见见世面,教你两手,保证勾女比阿雄都强啊!”素有纺织大王之称的林佰欣,正翘着二郎腿,西装革履,背靠沙发座椅。
在座一群潮汕大老板当中,林佰欣成名已久,是陈友庆之外最重量级的叔父。
商会里,更强的大鳄自有不少,但大老板们日理万机。
有陈会长作为邀请人,林佰欣场面足够,个个都来露面,浪费时间呀。
叫作“阿楠”的青年商人,则是屏山贸易老板陈伟楠之子,有着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工程博士学位的陈幼南先生。
陈家是东南亚最大的饲料老板,跟内地关系甚佳,曾在特殊时期,在粤省援建饲料厂,大大提高省内猪肉产量,在潮汕民间有很好的口碑。
但公德好,不妨碍生活好,陈幼楠提到勾女的话题,眉飞色舞,兴趣不少。
叔父辈们都笑盈盈听着,偶尔接上几句,连陈友庆都听的津津有味。有时真不怪男人爱开黄腔,实在是社交联谊的绝佳话题,不管年老年少,贫富贵贱,聊女人总是能聊到一起。
大家不一定了解尹照棠的产业布局,但一定都是91杂志的客户,许多人还体验过模特的私家服务。
其实,尹照棠缺少的海上运力,是用来运走私肉的。利润很高,但已算不上大生意。
货柜运价成本上来,再运走私肉就得不偿失。
这种生意又不愁销路,大头被他把持着,停个一年半载,等货柜价格趋于平缓再卖,又不会有损失。
最多少赚一点咯。
想不到,潮汕商会消息如此灵通,借机表态拉拢。
他本有意加入商会,正式入会,顺理成章。
茶会时间选在下午,基本上都是临时坐坐,绝不会聊到晚上再去吃饭。不到一个钟,林佰欣,陈幼楠等人便陆续散去。
不少人都主动给了尹照棠名片,但第一次见面没给,也不要觉得人怠慢。
同在一个商会,大家碰面的机会就多,早晚会慢慢熟悉。
陈友庆陪尹照棠再泡两壶茶,等会员证印出来,今天的事情便已谈妥。加入商会是要交会费的,一年几百块港币,数目很低。
可潮汕商会非常传统,内部有标会,分甲乙丙三级,每个月都要交标费。甲标一万,乙标五千,丙标一千。
标会就是一个内部的资金池,入会者投入的本金,会获得一定利息。并且按两年期,五年期,不同时限进行全额返还。往往时限越长,每月的分红越高。
南方商帮大部分都有内部标会,很多老板早年都靠标会筹措资金。标会里的会员,遇到资金困难时,即可申请标金。
一次性拿出标会里的大笔资金,无需抵押,利息比银行贷款浮高几厘。标金快进快出,在会员中飞速周转。
要系运营的好,商会光靠标会,每年都能给会员带来巨大利益。此外,潮汕商会还有捐建义校,置办义稼(义田),举办交流活动。
是一个集结商业论坛,银庄,义庄等综合性组织。
整体上,入会是要缴纳一定资金的,但商会能在经营上提供便利。互帮互助是最基础的,调解矛盾,参与政治,回乡投资,修法辩法等都在做。
尹照棠已是小有身家的人,入会不能丢了脸面,肯定是加了一个甲级标会。虽然,以前国内把标会定为非法集资,但是,在清末到九十年代,标会普遍活跃南方,极大带动南方的经济活力。
洋人不给华人放款的年代,地下银庄,民间标会是华资商人唯一的资金来源。
尽管,每一次失败都是跳楼自杀,跳桥陈江,但成功一个人,带富一群人,是商帮最初的意义。
当然,标会一定要有大型商会,或者老牌银庄,社会组织作保。不断暴雷的乡间标会,几个村长出来做会头,或者小型的公司内部标会,社区标会等,专骗痴线!
尹照棠离开潮商大厦后,叼起雪茄,吞云吐雾,内心有新的体悟。潮汕商会真的很给面子,完全不像是对待一个商界新人。
见得光,见不得光的实力,其实都算筹码。人不系瞎子,判定一个实力,肯定是整体看待。
商会只谈正行,不跟他谈一字的社团,但账本里早把忠义堂多少兄弟,多少支枪写上去了。
要系谁真遇到麻烦,地区局势真有变化,信外人不如信自己人,外人有枪,不如自己有刀。
他们一定会请出忠义堂这把刀!
或许,是马岛战争和新总督的走马上任,叫久经江湖的大老板们,再一次闻见刺鼻的硝烟味。
忠义堂像一只股票,迎来短期利好,有人出钱进货,合情合理。
有潮汕商会匀出的货柜,最起码解决一件事。大炮那一批兄弟有工开,不用担心他们无事生非。
荃湾,青衣,走私码头。
大炮身穿皮衣,吸着香烟,看到一艘又艘的大飞,回到码头,开口催促道:“快一点,比预计时间晚了整整半个钟,等着海警抓啊!”
两名小弟马上冲进卸货区,大声叫道:“做事快点,磨磨蹭蹭,开什么大飞,调你们去做代客泊车啊!”
数十名马仔加快动作,把运回来的中草药装进车里。
在把大飞肉运进内地后,快艇空仓回港,其实是一种运力上的浪费。内地出口的工业制品,大多在港岛没销量。
很有头脑的大炮,经过一段时间的考量,最后把目光落在中草药上。港岛中药价格很高,制药厂进口的原料成本昂贵。
从内地进来的中药草,在制药公司转一圈,再以老字号品牌以高价卖到东亚。
由于战乱时期,粤省很多名医世家逃港,导致港岛秘方不少,药力很足,生产出的药膏,清凉油和壮阳药,在东亚市场大受欢迎。
现在大炮一船赚的钱,比之前多出一半,每个月上交公司七十几万,捞的风生水起。
他还是一个很谨慎的人,每一次走货,一定亲临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