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东提笔写来,凝神静听。
大和尚看完八字,微微皱眉,出声道:“居士丁亥年、壬寅月、壬辰日、辛亥时生,命书云:日禄居时,青云得路,壬辰骑龙,辰多显官。”
“居士的命格大,局面光,命大者,位越高越强,位越低越贱,行好事成大善,行坏事成大奸。”
“居士只要多行好事,走正路,必前途无忧。”
蔡东双眸有着一闪而逝的阴沉,但旋即朗声大笑,盛赞道:“大师果然佛法高深,见解独到,在下不枉此行。”
慧命和尚眉间带忧虑,出声道:“居士正犯七杀,流年不利,切记少动刀兵,勿使七杀重逢。”
蔡东微微颔首:“多谢大师。”
蔡振业见到叔父走出大殿,带人跟上,低声道:“东叔,托忠义仔送到和永顺的那一批货被查到了。”
蔡东似是没听见,望向天边正舒卷的苍云,面色感慨道:“宝莲寺中有真神啊!”
蔡振业皱起眉头,重申道:“东叔,货被查了。”
蔡东加快脚步,踩着台阶,走向客房,出声道:“一点点小事,不要咋咋呼呼的,几十公斤货而已,又不是几十吨。”
“还指望一个忠义堂的四九仔帮村子运货啊?试试忠义堂的水平而已,代我去九龙一次,请尹先生到大屿山泡茶。”
“记得客气点,将来他可是老社的大股东。”
蔡振业乖乖低头,摆出一副虚心受教的样子:“知道了,东叔。”
但在见东叔带着振中,振乡几人离去后,他扶了扶眼镜,神情张狂的道:“一个古惑仔,切,值钱的就那一百多艘大飞了。”
大炮把一个信封放在老板面前,低声道:“大佬,工厂主的身份已经查清楚,话事人叫蔡东,是老社村的村长。”
“人在一周前过关进入港岛,暂时还没查到消息。”
尹照棠打开信封,里面是几张彩色相片,相片中间都是穿着中山装,梳着油头,长着鹰钩鼻,气质沉稳的中年人。
有的照片会戴上墨镜,身旁跟着几个年轻人。
“蔡东,老社,海陆丰!”
“八零年就开始创业,难怪老社能发展到两万多人,挑。”
老社在海陆丰是一个名村,早年只有几千人,是一个多姓村。最早有三十几个姓,清朝开始其它姓氏外迁,只剩下林姓和蔡姓。
整个村子共有一万多人,近几年,村里很多人外出打工,赚到钱回乡盖房,有一部分人是来港岛。
蔡姓一家独大后,开始排挤外人,同村的林姓迁往镇上的林厝巷,本地人称为“老社林”,跟林厝巷的“周仔林”合二为一。
此后,老社便成为一个单姓村,村子大小事务都归姓蔡的话事,几家宗祠全部推翻,只留一个蔡氏宗祠。
偶尔几个外姓都是林氏长辈,或者跟蔡姓通婚的林氏青年。因为,村子出五服的少,为避免近亲结婚,蔡林二姓,互相通婚。
蔡姓特别热衷招林姓做上门女婿,以此扩充村中青壮,老社的村长,等于一个一万多人大字头的话事人。
同时,字头以宗族、血缘、利益多方面为纽带,凝聚力强于三合会,除了在内地之外,硬实力不输港岛“四大”
人家在一周前过海抵港,正好是头一批送上船时,可见已叫人足足等了一周。
尹照棠顿觉脸面丢光,把照片甩在大炮脸上:“真系一条废柴,本事独当一面。”
“下一批货开始,崩牙超会去协助你做事!”
大炮明明被分权,却还感恩戴德,心服口服:“大佬,我会多用心的。”
傻辉来到门口,朗声道:“顶爷,有个叫蔡振业的人,递了一份江湖拜帖,称他们话事人想约你见面。”
第344章 一群虫豸
蔡振业昂首挺胸,大步走进办公室,双手抱拳,朗声道:“尹生,我阿叔在大屿山宝莲寺敬候光临。”
“希望尹生百忙之中,抽点时间。”
尹照棠拿起请柬,打开看去,贴子是亲笔所书,言辞恳切,署名蔡东,正是内地警方调查到的名字。
“东叔的名,我都听和记几个朋友提起过,来港岛玩,不打声招呼啊?”
傻辉见顶爷丢下请柬时,递来一个眼神,立即抄起桌面烟灰缸,狠狠砸向蔡振业脑袋。
“嘭!”
蔡振业刚要开口,视线立即一片漆黑,丧失意识之后倒在地上。强烈的痛感传来,用手去摸,只摸到黏糊糊满手鲜血。
“扑你阿母,神仙棠.”蔡振业躺在地上,来回翻滚,口中骂骂咧咧道:“敢得罪我老社蔡,天王老子都保不住你。”
尹照棠叼着雪茄,大步来到他面前,吐出烟雾道:“在陆丰,老社是坐地虎,但在港岛,我才系天王老子。”
傻辉手上的烟灰缸还在滴血,但并不耽误他弯下腰,继续抄缸硬敲。
蔡振业双手抱头,满心惊恐,在地上滚来滚去,试图闪避。
傻辉偶尔失手没砸到也不心急,好整以暇,慢慢去砸,保证每一下都用尽全力。
蔡振业手臂只简单格挡几下,便被敲到骨折,头顶又被砸了一下,顿时昏厥过去。
尹照棠踢了踢他的头,面色轻蔑道:“把人送回去给蔡东,告诉他,明天下午两点钟,大屿山等我。”
傻辉肃声答应:“是,大佬。”
老社找上门的目标明确,就系要用忠义堂大飞运货。只要老社还心存一分妄想,干掉一个马仔就只是小事。
虽然,在以宗族为纽带的犯罪村当中,人的性命往往比三合会四九仔值钱,但在巨大的利益面前,一个后生仔算个屁。
蔡东派人来之前,心里是有数的。以尹照棠的性格,绝对有仇报仇,有怨报怨,要泄完愤才有的聊。
尹照棠根本不在意人送回去是死是活,总之,人绝对要躺着出去。
有没有命,看他自己命硬不硬!
蔡东见到躺在担架上的侄子,不怒反笑,表情阴狠的说道:“我一定恭候尹生。”
第二日。
一艘游艇在五十多艘大飞的护送下,驶抵大屿山港口。
大屿山是全港第一大岛,比港岛区还大一倍,俗称烂头岛。但由于距离九龙半岛和新界更远,规划为离岛区,并未受到开发。
只有荃湾和港岛两个航线可通往大屿山。
岛上,林深树高,土路泥泞,来到莲花山脚,方有青石板古道,林深幽静,风景秀美。
在九龙和新界都有大片屋的年代,大屿山居住的只有岛民,从事农业和渔业。
当天坛大佛建好后,陆续会有些游客,得等几十年后,港岛机场迁移到大屿山,迪士尼游乐场在大屿山落地,连通荃湾的青马大桥建成。
岛上才会建起高楼,修水泥路,形成几座新市镇。
今天,尹照棠是有意彰显实力,带着大批人马上岛,登上禅寺宝境时,身后带着一百多人。
寺院僧人收到消息,主持慧命和尚,亲自带着众僧到寺门亲迎。
大屿山只有一个差馆,馆内三十几个警员。根本镇不住老忠的人马,呼叫总署支援得紧急上报。
慧命和尚心知跑和尚,跑不了庙,想在港岛混下去,得罪老社可以,得罪老忠绝对不行。
没出血案之前,绝对不能报警。
无奈,慧命和尚身披袈裟,陪游作伴,讲解起禅林历史,给足尊重。希望老忠不看僧面看佛面,不要在寺庙中跟人撕破脸。
当尹照棠出现的时候,其实僧众都知蔡居士是捞偏门的,但佛陀面前,众生平等,收下的“功德”可不能退。
幸好,尹照棠是一个迷信的人,不会在佛前动怒。到大雄宝殿内敬香行礼,供奉一笔功德,再跟着主持来到茶室。
由于上岛的老忠兄弟众多,只有五个刑堂保镖,跟在龙头身侧。余下十人远远跟着,人人带枪。
剩下的人则没带武器,守在寺庙各地,清净之地,若染尘埃,照沾杀伐。
茶室里。
蔡振业头上裹着一圈白布,站在东叔背后,眼中乖张之色减退许多,悄悄转着,似乎是想找到昨天暴他头的王八蛋。
但傻辉区区一个四九仔,正在庙林走廊抽着烟呢。跟在龙头身旁的事刑堂掌刀牛强,嘴角一道老疤格外狰狞。
牛强盯着蔡振业片刻,便叫他心生畏惧,收回目光。
蔡东亲自给尹照棠奉茶,诚心道歉:“唔好意思,尹生,前几次家里不成器的晚辈乱来。”
“江湖上,最不知尹生最重清白,点解能用老忠的船走货呢?”
尹照棠眼带杀机,目光不善瞥了他一眼,缓缓举起茶杯,浅浅饮下一口:“嗯,知道做错就行。”
“我都不系得理不饶人,下次不再犯。”
尹照棠来赴约的首要目标,不是跟老社撕破脸。老社能陆丰发展壮大,以家家户户为工厂,背后没有人罩是不可能的。
有人想挣快钱,有人想收黑钱,有人乐见村庄发展,带动经济,有人被拖下水,不得不装作瞎子。
政策变了,人心变了。
有些虫豸为仕途顺利,争权夺位,故意放纵,收取献金,以作结党营私之用。要知道,很多人贪,不是为了拿钱享乐。
一人一户享乐能花几盎司的刀乐?把五服全送到美利坚都花不了多少钞票。但要形成利益纽带,层层叠叠,捆绑输送,金山银山都不够用。
贪欲一生,永无止境,古今中外,所有巨贪大案,不是为一个人,是藏着一群人。有时,他们盯上盐铁,有时盯上海贸,有时盯上石油,有时呢
亦把目光放在罪恶之上。
老社只是虫豸们的一条财路,跟蔡东撕破脸,和内地有关的所有生意都会受到影响,什么爱国企业家,意见领袖的头衔都不管用。
因为,那伙虫豸从不做人事。
能把蔡东礼送出境,俩人相安无事,是最后的一个结局。似乎蔡东都明白尹照棠所求,添完茶水,出声道:“尹生肚量如海,撑船行舟。不知尹生有意出售大飞线,交给我的人来打理?”
第345章 泥雕木塑,一枪崩烂
尹照棠翻开火机,烧红雪茄,吐着烟雾:“蔡生做大生意的人,连卖猪肉的生意都不放过。”
“出来行,把事做绝,同大家都好处。港纸汇丰银行每年都增印,钞票挣不完的吗?”
蔡东笑脸盈盈,搓动指节上的翡翠扳指,雕花门窗半掩着,咸湿的海风吹进室内,空气中飘着些香灰味。
“五千万!”
“一年五千万,只要把线交给我,什么事都不用做,五千万港币打进海外账户。”
尹照棠猛地抬手,果决无比:“不用再讲,五个亿都得谈。”
窗外斜阳照入,将他的影子放大,舒展的五指映在墙上。
不偏不倚,手掌把檀木柜台供奉的鎏金菩萨收入掌心。
蔡东冷下脸,出声道:“这次是五千万,下次回来找我,一千万都没有。”
尹照棠起身把茶桌推翻,把手搭在腰间,拔出一把黑星手枪,眼神冷酷:“下次再来,迎接你的只有子弹!”
滚烫的茶汤洒满蒲团,蔡东稍退一步,脚跟踩中一册《般若心经》,微微举起双手,轻声道:“大家都系生意人,买卖不成,仁义在。”
“尹生,佛前见血,有伤天和。”
尹照棠挑起嘴角,讥讽的道:“泥雕木塑,与土鸡瓦狗无异,看来蔡生在内地没学会真法。”
蔡东扯扯衣襟,出声警告:“真是一叶障目,不见如来,宝莲寺中有真神,准叫你回来求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