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尹照棠玩一票大的。
但那样就算打垮尹照棠,若97回归真的到来,邵氏也必吃清算。
六十五岁的邵毅夫,在生意上都已丧失进取之心,又岂敢在政治上贪婪冒进?
以院线、发行公司和地产为田,以TVB,华星,邵氏为渠,引水入田,做一辈子的地主扒皮,便是邵毅夫最后的野心。
所以,他才一直想左右逢源,见风使舵,跟尹照棠正面开打,种的,梭哈港英当局,更可能。
必输的局,谁敢梭?
不如投降啦。
入股尹照棠的忠和电子,粗想是看低尹照棠,细思起来,是脑海还没转过弯,仲以为国内好蒙骗,入股一家亲华的公司就等于上船?
真是美梦做多,认不清现实。
细究根源,邵毅夫手上还有筹码的,只是被高明的政治手段扳倒,没有彻底输光,才有讨价还价的空间。
而历史上的TVB,在84前不顾内地劝阻,还曾通过节目,有意无意为鬼佬寻求治权站台。
无非是借艺人的口,遮遮掩掩,使人不好发难。
84年之后,中英谈判,尘埃落定,邵毅夫立刻成立基金会捐款,动作迅速,几十年间给内地捐款超100亿港币。
照理来讲,邵毅夫该是爱国港商的典型,大受宣传,可实际上,除了一个慈善总会颁发的慈善企业家头衔外。
他未在国内获得任何参政,议政的权力,以及政治上的殊荣,称号。
只获得了无线电视拍照的续签权,保证TVB可以继续经营。
王宽城有着不同看法,铿锵有力的讲道:“为何一定是阿棠厉害,而不是鬼佬太逊?就是因为鬼佬无能,邵老六才倒的快!”
“两千美金的英廷下等爵士,充分说明鬼佬的腐败。”
众人默然,无言以对。
约翰上尉不懂粤语,但似乎看懂自己被尹照棠利用,可他并不在乎,只是一味追着大埔牛:“多给两千,多给两千。”
大埔牛烦躁的道:“说好一万,一分钱都不能多!”
晚上,九点。
湾仔,金皇宫夜总会。
尹照棠向梁漫平做了口头汇报,梁漫平便皱起眉头,出声道:“邵毅夫还想着仗英依洋,做港岛华人的文化买办?”
“几十年前的老思想,真是一点点进步都没有。”
尹照棠摇着酒杯里的冰球,西装革履,坐在包厢里,手肘靠在小姐肩头,开诚布公的说道:“我想吃下TVB!”
梁漫平饮着威士忌,认真分析:“TVB还没有公开上市,想吃下TVB,得有一笔很大资金。”
公开上市的公司,有机会借熊市,低价收购股票。没有上市的公司,只能找股东收购,或者等人抛售。
桌下交易,更考验眼光,更需要银纸。
尹照棠道:“只要你支持我,我就能拿下TVB。”
梁漫平举杯:“我肯定撑你啦,阿棠。”
翌日,上午。
梁漫平刚来到大社办公室,便收到邵毅夫申请在国内创建教育基金会,拟捐赠一亿港币的报告。
本该是大书特书,值得祝贺的一件事,但他却写了一份报告,上交国内,点名邵毅夫不适合掌管电视传媒。
下午,他特意召开一次港商座谈会,指出“港媒要掌握在港人,而不是英国人”,政治立刻影响经济。
消息流出,传媒报界一阵哗然。
当天,傍晚。
九龙塘,广播道,五台山电视大厦。
董事局主席办公室里,邵毅夫把新草拟好的合作协议,放在桌上:“尹生,华星跟忠和的合作条款,TVB的股权出让协议,两份文件都请先过目。”
“有不妥的地方,随时再重拟。”
第409章 成为传媒大王
尹照棠拿起华星唱片跟忠和电子的合作书,眼神落在TVB股份出让协议的书封,满意地笑道:“邵生真系准备周全,识得大体。”
邵毅夫听见后生仔居高临下的评价,心头已不再觉得屈辱,握着中式手杖的右手,包着块无菌棉,深以为然的叹道:“TVB近期经营不善,折价出售,尹生肯定接手是件好事。”
“接下来邵氏更好转型地产,多做建设。”
传媒业一直是受政治严重影响的行业,80年利孝和去世后,港岛利家直接出让股份,很大原因就是受中英谈判的政治风波影响。
利家害怕英方拿不下治权,选择落袋为安,仅剩一人持有百分之十的股权,占董事局一席。
同时,英资财团亦害怕政治风险,不敢接手,才轮到邵毅夫操盘。
当中方展现出胜券在握的姿态,大社梁漫平在座谈会点名,便是在发布最后通牒。
现在交出行业份额,仲是输诚的一种表现,还不知死活的捏在手里,TVB恐被摘牌清算。
出售TVB股权跟拖垮整个邵氏相比,孰轻孰重,显而易见。
尹照棠跷着二郎腿,品着咖啡,细看文件,出声问道:“邵生要转行地产,兴建物业了?”
第一轮中英谈判开始后,港岛地产就进入下跌通道,到84年更是腰斩,重大因素是英资洋行的撤退。
最有钱的鬼佬不敢买地,造成地产业的低迷,敢于在83年进入地产行业的人,客观上起到托市的作用。
80年代兴盛四大地产商,后世总被诟病,弊端众多,但唯独在权力过渡期内,用力托举住港岛经济。
有承接英资,提振经济的奇效,地产经济是一副猛药,是好是坏,得看会不会用。
邵毅夫面色和蔼,温言细语:“我在东南亚做地产很多年,游乐园,马戏场,院线生意都是地产的一种。”
“我更想学包生,胡生,到国内投资一些酒店,基建业。”
尹照棠眼前一亮:“邵生又是成立教育基金,捐助国内,又是投资基建,将来大有可为。”
“华星计划书改的太多,有点过了,像是忠和的子公司,必要啦,照之前那版来就得。”
“TVB的股权我只先收百分之十,你我做一致行动人,TVB主席还是你,但是我要安排一个执行总裁。”
邵毅夫早已想过这个可能,爽快点头:“问题。”
当下到底是港英当政,一个亲中的三合会话事人,持有最大传媒公司的绝对控股,乃至当上董事局主席。
这件事要是写上报纸,肯定轰动全港,惹来当局的针对。
“传媒大王”的虚名呢,悦耳是真的啦,但能稳抓在手的利益才是真,况且TVB百分之十的股权就要两千万。
百分之三十的股权要六千万!
尹照棠掏空所有子公司账户,再把堂口收入洗白,顶多凑出三千万,吃下百分之十的股份,现金流还算充盈。
要吃下百分之三十的股权,资金也凑不足,内地也没打算进场持股。
利用政治影响,洗牌港岛内部,是市场管理操作,但官方亲自下场吃肉,便是一个阶级对一个阶级的清洗。
当前国内都是怀柔为主,绝不轻易露出獠牙。
利家把股份卖给邵氏的时候,折合每股1港元,明年,邵氏上市,发行价每股 2.65港元。
总计1.07亿股。
邵毅夫是拿三年前收利家股份的价格出让给他,买下就能翻一倍,只等上市便可兑现。
只是尹照棠不会蠢到,把日后的政治资本贱卖,当爱国企业家,意见领袖,搭配上传媒大王,TVB主席的身份后。
毫不夸张的讲,已是能进大堂,做代表的地位。
两人签完转让协议,理论上尹照棠已是TVB的第三大股东,实际控制人,因为,执行总裁是由他任命。
TVB的发展方向,艺人培养等,都是他话事。
有邵毅夫继续坐在董事局主席的位置上,帮他维持当局关系,更加方便插手管理。
合上文件后,尹照棠站起身,出声道:“召开董事局会议吧。”
邵毅夫合起钢笔,交给秘书,笑着答道:“已经通知董事局成员,尹生有空,跟我去会议室吧。”
“好。”
俩人在秘书,律师的陪同下,走出办公室,穿过一条长廊,来到一间小会议室。
利荣森,邵维铭,梁淑怡,何定钧四位TVB董事,已在位置就座,见到邵生带着白色西装,打扮干净,五官硬朗的年轻人入席,便立即起身,点头打招呼道:“邵生,尹董。”
利荣森是利孝和之子,手上还有百分之二十多的TVB股份。利家作为TVB的创始人,早年有超过百分之五十一的绝对控股权。
现在还握有不少股权,但利家是买办家族,港岛“四大家族”之一,二战前便帮鬼佬卖鸦片。
手上股权部分是帮英方财团代持,不参与营运,还在找机会继续抛售。
邵维铭是邵毅夫长子,负责协调邵氏各公司协作,管理TVB账目。梁淑怡,何定钧都是邵毅夫亲信干将,只掌握百分之几的股权,前者负责节目制作,后者负责人事管理。
尹照棠跟三人打过招呼,邵毅夫便正式公布股份转让协议,众人鼓掌欢迎。
随后,邵毅夫宣布即将在TVB新设“执行总裁”一职,由新董事尹照棠负责推荐人选。
邵维铭,梁淑怡,何定钧三人便明白,尹照棠是要参与管理,逐步收权。
三人都是执行董事,总经理级,新设一个执行总裁,便是要凌驾在三人之上。
作为新入局的董事,空降管理层,无疑是不明智的决定。
其中何定均跟梁淑怡的眼神,都不自觉瞥向邵维铭。把姓邵的逐出TVB,明显是一个绝佳的投名状。
尹照棠目光也在俩人间徘徊,谁叫古惑仔只懂搞咸湿节目,不会搞电视节目,还得在电视台内部遴选亲信。
但他不会在第一次董事会议就乱开腔,核心利益分配,还得私下聊。
昨晚,消息灵通的邵氏艺人们,已经收到TVB换新“东家”的消息,各找借口回五台山大厦打探消息。
当尹照棠跟邵毅夫并肩走出会议室,在梁淑怡,何定钧两人陪同下楼,穿过大堂时,黄日桦、温美玲,苗乔伟,郑少秋。
一帮有“无线五虎将”,“五台山花旦”等称号的艺人们,有意聚在大门前聊天。
三位董事谈笑着走出电梯,众艺人们便纷纷上前,打着招呼道:“尹董,梁总。”
这尹董第一次来TVB开会,谁先喊出尹董的名,谁就有机会分得资源。在不绝于耳的招呼声中,尹照棠几步路的工夫,确实只记住抢先开口的寥寥几人。
第410章 跑马圈钱,打球升官(我回来了)
一个月,邵维铭辞去TVB财务总监职务,退出TVB董事局。忠义堂白纸扇左手走马上任,审计交托“关黄陈方会计师事务所”。
跟“普华”,“安永”,“毕马威”等外资事务所相比,还未被德勤收购的“关黄陈方”,是本港最有实力的事务所。
尹照棠再把何定均擢升为执行总裁,占据董事会三票,节目制作方面,还是延续邵氏路线。
利荣森那一票是英资财团代表,短期收不回来,但三票足够在TVB的财务和人事占据决定权。
未来TVB新签约的艺人,及知名艺人续签,可以继续选择邵氏,或者选择尹生旗下的天娱。
其中天娱采取艺人分红制度,无疑是艺人们的第一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