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金盆洗手,我又不是龙头大佬 第322节

  会员们捏着鼻子,许他一届会长的位置,便是希望他能沟通好内地,在97后,创造一个良好的经商环境。

  在保住大老板们资产的前提下,保住港岛的经济自由,贸易自由和资本主义化。

  而要想诉诸潮商利益,便得先拿到筹备组的委员身份。

  这一步,

  已是功成!

  当实力和社会地位足够,有些身份,头衔,其实便是水到渠成的事。有着前些年的爱国举动,国内也乐意与尹照棠沟通。

  之后,尹照棠一边要打理公司事务,一边频繁召开招商会议,有全体大会,仲有行业会议,小组分会。

  不断收集潮商的诉求,例如,保证港币的独立性,不在港岛加收关税等等,大小数十条。

  “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是高层纲领,每个行业的具体细则,条款,法律建议,则是委员们的权力。

  有权不用,过期作废。

  有幸能参与《基本法》提案,尹照棠肯定不会荒废时日,做个木头委员。每个细则都亲力亲为,结合实际,并邀请领域内的知名人士参详。

  十多天废寝忘食的工作,才编出一份治港建议稿,连梁心颖打电话约会都不得不婉拒。

  在湾仔包给公司女星“邱淑贞”的公寓,更是没去过一次,每天七点多钟回到尖东的豪宅,吃过晚饭,仲要进书房再看几个钟头资料。

  唯独有两件事,额外抽时间,出面办事。一是老忠在大圣宝庙举办山门仪式,收入四九仔六千四百人,海底名册中共载一万八名兄弟姓名。

  二,点名佐敦区白纸扇大炮,负责同潮义勇一起搭建红油走私路线。

  在深城福田注册“忠义油品销售公司”,在港岛组建“勇义成品油销售公司”,拿到美孚能源分销执照,购置油仓,组建走私车队,水陆并进,走私红油进入省内。

第499章 红星照耀香江

  在深城有彭永勤关照,加上大炮多年走私的经验,与阿彬打起配合。合办的红油公司,搭建速度很快。

  油仓设置在荃湾,既方便水路送货,也方便陆路通关。潮勇义的人负责上游事务,把偷运红油至油仓,管理仓库和通关。

  老忠的兄弟负责下游,比如在国内搭建脱色厂,把脱色过的柴油,分销给工厂,油站。

  高利润,低风险的环节,都在老忠手里。高风险,低利润的事,则是由潮勇义在干。

  尽管如此,能搭上老忠的船,潮勇义都算翻红。红油生意干的好,每年潮勇义账上都得过千万。林林总总,搭建油仓,购置运输车,打点关系,先期投资,老忠便已花费七百多万港币。

  要不然,忠义堂也不会派出佐敦区的白纸扇出马。

  十二月初,首都,万众会堂,粤省厅。

  二十名西装革履,正襟危坐的回归筹备组委员,端坐沙发,低头翻看着资料。

  八根由微晶玻璃镶砌的圆柱前,还有三十几名工作人员,正在忙碌着。委员会长钱奇琛先生,坐在主位,粤省办事人梁光辉配作副席。

  霍官泰,廖润琛,刘皇发,李福善,郭德胜,罗德臣,尹照棠.二十名委员,个个都是港岛的头面人物,行业泰斗。

  红星的光芒,唯有透过在场人士,才可以照耀香江。

  每位委员都带着一位秘书,站在身侧,和委员们跷着二郎腿,手拿两页纸,提出建议不同。秘书们都拎着包,身旁堆满小山般的文件,匆匆翻阅。

  每当讨论到一个议题,钱奇琛点出哪一页时,秘书们便会手脚利落,找到文件,递给老板。能够同老板一起进会堂的秘书,说是每位委员的得力干将都不为过。

  会堂的工作人员,则穿着服务员的制服,来回添茶。除了举手发言,讨论议题时,粤省厅里,大部分时间都只剩下翻书声。

  尹照棠头前世参观过会堂,还来听过音乐会,但头一次在会堂里有把交椅,刚步入会堂时,多少有几分紧张,聊起来后,越愈发觉得爽!

  没有打工人开会时的烦躁,辛酸,唯有振奋,热血,累?

  给全港五百万市民定规矩,呕血都值呀!

  钱奇琛坐在《龙舟竞渡》的铜浮雕壁画前,合上完郭炳相的提案,出声道:“郭委员的提案有待讨论,下面大家开始讨论尹照棠委员的提案,《回归后修正教育文本的建议》,大家畅所欲言。”

  跟内地想要大规模,改善港岛市民置业难题的初衷不同,郭德胜作为大地产商代表,提议聚焦在港岛环境。

  打着人均绿化率低的旗帜,不肯在回归后,于九龙,岛区开垦新土地。采取填海战略,一可保证现有住宅的位置优势和稀缺性,二可堆高建筑成本,继续炒作房价。

  钱奇琛心里头是不开心的,但秉持尊重同胞,一国两制,法反驳,只得换一份提议。委员们拿着秘书递来的文件,低头浏览。

  和钱会长手中的精华版不同,委员们手中的每份文件都是完整稿。目的是让委员会获知全貌,杜绝内地截稿的疑虑。

  但很多委员提案都有重复,或相似性,于是钱会长手中的稿件,仅记录有价值的提案。尹照棠也没料到老钱刚开口,将把他的私货挖出来,公之于众。

  这个建议是他稿件当中,唯一同商业无关的,也系用来“酬神”的提案。在抽勇字签时,已许下会“通过一条《基本法》建议’,用作酬谢关帝。

  在提一条原则上一定会通过的基础建议,仲是摸着良心,参考历史,提一条对港岛,对市民有用的建议中。

  尹照棠思来想去,最终选择提议一条对得起良心的!最后才有会上的修正教育文本提案,通俗说法是,回归后,要同步改课文,做教育变革。

  郭德胜,廖润琛,霍官泰几人,翻看着文件,不时朝会议上最年轻的面孔看去。谁都没料到“商业组”的委员,会提一个关于教育的提案?

  老忠还有做教育投资?

  仲是同某个教育集团达成协议.

  粗看下来,竟没利益输学的影子,总不能,真系有心变革教育吧!古惑仔教人读书识字,爱国敬业,真系活见鬼。

  可“预筹备组”之所以权力大,很重一点便是正式筹备组,每项议题需要分“法律管理小组”,“贸易管理小组”等等,进行专项讨论,权限被锁死在组内。

  而预筹备组的委员会,却能做到真正的畅所欲言,想提的都行提,想插一嘴的,随便讲。

  法律界代表罗德臣放下提案后,率先举手反对:“尹生,我不赞同,修正教育文本,有违‘一国两制’之嫌。”

  在写下提议的那个夜晚,尹照棠便已想到会招来反对。因为,全港风气自视高人一等,觉得在文化,经济,方方面面优于国内。

  这已经跟个人关系,是社会化思潮,是百年来比内地“进步”,遗留下的特征。甚至是几代人的思想钢印,短期内根本无法扭转。

  但只要一想到学生仔们受废青蛊惑,想到出街的蟑螂仔,想到会发生的颜色战争。他都觉得即使招致反对,都该提出来,不枉坐在会堂里,对得住那副《龙舟竞渡》上的古越先民

  修改课文,影响不到在座的各位,却会影响到在座的小孩,和未来的社会思潮和新青年民意。

  其实是比商业提案更激进,影响广泛的建议。郭德胜可不希望港岛新一代都上内地的教科书,个个要打土豪,分田地,边个买楼还债做房奴啊!

  他立刻举手道:“我都不赞同改课文,在港岛有华语学校,英语学校,教会学校和贵族学校选,钟意边个,读边个咯,修正课文,统一教学,破坏港岛教育自由,容易造成学生呆板,丧失港岛双语优势,影响外贸。”

  连廖闰琛都没在此时出声支持,可见话题有多严肃。

  尹照棠喝了口茶,清清桑,看向罗德臣,言语犀利道:“罗生,麻烦你搞清楚,一国两制,一国为先,两制在后。不是换一面旗就叫一国,同文同种,同心同力仲是一国!”

  “学校当然可以选,尊重教育的自由性,但也要尊重教育的影响力。修改课文,不是照着国内抄,是发挥两制优越性,因地制宜,重新写港人的课本。”

  “新政府,新世界,继续念鬼佬的经,不适合吧?”

第500章 人间正道是沧桑

  罗德臣面色阴郁,发言抗诉,出声道:“乜叫念鬼佬的经,乜又是新经啊!一国两制,是促国家团结的伟大政策,不是某些人反文化,反教育的理由。”

  “不是自己领域的建议,多收集意见,张口乱来,遗祸千年!”

  郭德胜亦竖起眉毛,觉得尹照棠一个江湖人士,乱谈教育,还敢张口污蔑大罗生,简直倒反天罡,忍不住暗讽:“尹生,你读过几年书啊,就有本事在大会堂讲教育?”

  “国家对有些人,真是太宽容,哼,真系难登大雅之堂。”

  廖闰琛见状,面露不悦,必须声援盟友,扬言道:“新世界,新思想,尹生提议修正文本,是合情合理的主张。”

  “我支持同文同种!”

  霍官泰本来不欲表态,但眼神落到尹照棠身旁站着的长子身上,还是张口道:“怎么改,谁来改,是专业上的事。”

  “改不改,是原则问题,边个都有权捍卫自身的原则,郭生也是商人,注意身份。”

  尹照棠让霍正霆以秘书身份,参加首次筹备组会议,叫霍氏有两人在会场。尽管一个坐着,一个站着,但都系独一份的殊荣。

  待到未来档案解密,父子同聚一堂,为港岛回归提意见,做工作,可算得上港史佳话。这份心意也获得霍官泰的回报,当众力挺尹照棠。

  钱奇琛都觉得尹照棠够勇,把教育改革的提议拿出来讲,是一次投石问路,见郭德胜,罗德臣,李福善几位议员,明确表态反对,出面调和气氛,缓缓说道:“聊归聊,筹备组第一次会议,畅所欲言嘛,什么东西都能聊。”

  “郭生钟意保护环境,就聊环境咯,尹生钟意谈教育,就谈教育。已有共识的,记录在册,有分歧的,还有十几年时间,慢慢谈。”

  “不要伤和气。”

  钱奇琛举起茶杯,喝口温水,润润嗓子,心里其实对郭德胜,罗德臣很不满意。

  有些人,同国家要好处的办法,多过手指头。

  碰到于国家有利的方案,却不肯多探讨一句,一杆子就要打死!

  不过,筹备组委员都是全国大会委任,与钱奇琛是同事关系。钱会长只做平衡和汇报的工作,具体事项还是得由委员会投票决定。

  于是在明面,钱会长不能露出好恶,打断几人的互相攻伐,便继续聊起下一则提案,依旧是尹照棠的提案。

  《有关组建大湾区经济带构思》

  以珠三角经济区和伶仃洋经济体,组建一个横跨粤港澳,定广城、深城为中心,港澳特区为引擎,辐射珠海、佛山、东莞、中山、江门、惠州、肇庆七大地市的超大经济体。

  利用港澳的金融,港口优势,把热钱输入广城、深城。借两大城市的特殊政策,把热钱注入新兴产业,制造业,全面带动粤省七大城市的经济。

  最终的收益,一部分会留在粤省,一部分则回流港澳,作为两大特区的投资回报。

  此策一出,立刻引发诸位委员的深度思考,和教育提案的冷言冷语不同,郭德胜非常支持大湾区提案,出声道:“特区作引擎,内地做制造,深度分工,高度合作,可最大限度发挥各地优势。”

  “尹生好眼光!”

  霍官泰,李善富等商界人士,个个点头,非常认同。

  罗德臣等司法界,科技界人士,则保持不语。不过商界大老板们的反应,足够证明大湾区提案的惊艳。

  几人互相对视,交换眼神,认识到尹照棠能进入会场,绝对具有超前的眼光。

  最后,建设大湾区的提案,获得全票通过。该提案无关法律,不会写入《基本法》,只能后续写入政府发展纲要里。

  成为国家级项目。

  不过,国内授权/协助特区政府与各国地区可缔结互免签证协议的建议,也获得众人支持,成功通过,记入《基本法备忘录》

  有

  坐在会堂里的尹照棠,脸色却并不开心,保底条款的通过,称不上得偿所愿,真正的诉求,却被暂时搁置。

  至于大湾区的建设,是互惠互利的事,港澳要提供基建资金,打通跨海大桥,促进地区链接,以换取大湾区的市场、劳动力和政策。

  内地收好处,给回报。

  能坐进会场的人,首先都认同国内的经济潜力,天然支持大湾区建设。国内刚刚起步,更是希望获得资金。

  在长期经济优势的影响下,港商更一致认为,内地产品没竞争力,新兴产业将会受港资控制,得意洋洋,满心欢喜着呢。

  虽然,这份政策有超越二十年的眼光,但是,会堂的平台够高,正需要超越时代的眼光来带领时代!

  有国家撑腰,根本不用藏着掖着。

  会议结束。

  尹照棠把文件交给霍正霆,脸色沉闷地起身,带秘书回到招待所。钱奇琛汇报完工作,走出南海,脑海回荡着领导的话,面色思索道:“去招待所。”

  “是,钱总。”司机驱车赶到委员们下榻的第一招待所,跟前台递上证件,打电话联系好尹生。

  来到三楼第三间套房门前时,大门已开好迎客。见着正守在热水壶前,还不忘阅读文件的尹照棠,钱奇琛眼神中闪过一丝动容,笑着打招呼:“尹先生,工作辛苦,打扰吧?”

  尹照棠似乎刚从文海中回过神,恍然笑道:“唔好意思啊,钱会长,刚刚想着煮杯茶招待你,看文件看入神了。”

  钱奇琛跟他握完手,眼神落在标题上,出声道:“还在研究修正课文的提案啊?”

  尹照棠颔首说道:“这份提议,阻力不小,但顶住一时的困难,能守住两代人的青春,值得!”

首节上一节322/40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