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逸尘的面孔很年轻,不由让里面的人好奇地看了过来。
华逸尘离去,从会议室的后门而入,静静地在紧贴后门旁的一张椅子上坐下,像极了上课迟到怕被老师发现的模样。
“从文化传播上讲,电影是一种重要的文化传播载体,数字影院的发展能够更好地传播优秀的电影作品,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对于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从产业发展需求上讲,电影行业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升级和创新,以适应市场的发展和观众的需求。而数字影院是电影数字化的重要环节,有助于推动整个电影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从宏观经济驱动上讲,我国整体电影市场的基础设施薄弱,而国家目前对行业相关政策的引导以及国内宏观经济的发展,为数字影院的建设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华逸尘听着,前面讲了一些什么东西不知道,现在讲的这些东西就很官方。
说了这么一些,核心就是一个,国家目前要推动数字电影的发展,而数字影院则是发展数字电影的关键。
明确了这个就行,要玩就玩行业最关键的产业。
“放映方面,数字技术在发行拷贝质量、画面清晰度、稳定性方面相比传统胶片有很大提高,并且不会出现胶片磨损等问题,能保证优良的放映质量,给观众带来更好的视觉体验。
发行方面,无需大量洗印拷贝,节省了拷贝的洗印、存储、运输费用,降低了发行成本。同时数字影片可以利用移动存储设备、光碟、网络等作为载体进行传送,发行方式更加多样化和便捷,能够更快地将影片送到影院放映。
版权保护方面,数字电影基本上杜绝了盗版的渠道,因为数字密钥是独立的个体,是有期限的加密文件,上映一个月并下映后,发行密钥自动损毁,所以就算网络被黑了,也无法盗版数字电影,这对版权的保护是绝对有利的。”
从表面上来听,数字电影比起传统的胶片电影优势多多。
但往深处里头想,胶片厂、盗版商那些资本们要全部破产。
盗版商不论,就说胶片厂,国内电影厂基本都有这条产业链。
北影厂、上影厂、西影厂什么的,都有自己的胶片生产工厂。
在华逸尘想来,国家从千禧年就引进了数字技术,到去年05年下半年才公开推广,这里面或许涉及到了那些央企、国企的改制,让这些厂先一步掌握数字技术,再到如今开放并吸纳资本市场。
“目前,建设数字影院,只要满足基本的资金、人员、设备等资质条件,无需额外的经营资质等条件,欢迎各界有志之士来首都建设经营。
虽然数字电影片源目前较少,能够合作的发行和院线方也不多,市场才初步开拓,国家也处在对行业的测试和摸索阶段,出台的文件都是‘试行’方案。
但有句话叫做先入场的吃螃蟹,后入场的吃小虾,各位感兴趣的老总们不妨一试,我海淀文旅方面大力支持与欢迎众位的入场。
有需要了解详情的,可前往窗口咨询。”
桌子上有一本册子。
听了台上人的话,在场的人一边翻阅册子上对于数字影院的介绍,一边继续听。
华逸尘也在翻阅,只看册子上有一句话
“影院的建设需符合城区建设与规划的需求,需满足区域性文化与娱乐为一体的建设模式,在试行文件初期发展阶段,应避免同区域出现多家影院的情况,减少竞争的情况下实现更符合区域所需的试行发展与商业发展。”
在他的阅读理解中,这句话的意思就只一个,一片区域能存在的数字影院数量有限,不是想建就建。
华逸尘没了继续听的心思,起身离开,快步前往楼下行政区。
“你好,请问一下,海淀这块有哪些地方适合数字影院的建设?”
“根据城市建设和文旅对区域性的文化发展规划方面,我只能给你提供些地点,具体能不能建设数字影院,还要看商业广场或商业街企业主的规划,也要看有没有空间能够提供影院所需的环境,这就需要你自己去打听了。”
“懂。”
“王府井,前门大街……”
打听了一番,华逸尘离开了文旅,驱车前往这些符合建设影院的地址去打探情况。
第129章 “华三千”
电影行业发展至今,一直都不是娱乐行业的主流,产业模块在商圈中更欠发达,往往都是被商业广场和商业街忽视的存在。
华逸尘驾车在海淀辗转了两日,依照文旅部门给出的一些地址,再加上自己沿途偶然发现的有人流汇聚的商圈,一一前去打探情况。
然而,多数街道和区域都没有可供建设电影院的合适空间。
“5到8米的高度啊!我们这儿可没有,都是平层门店,卖卖衣服、开个餐馆倒还行,要是搞电影院,没那样规格的门店,你还是去别处看看吧。”
小影厅的空间高度3米多就够了,能容纳个二三十人,相当于迷你影院。
如果只是抱着开一家玩一玩,顺便赚点生活费的想法,自营一个迷你影院倒也不错。
按照文旅册子上所规定的标准,若影院想要成立或者纳入院线,那就必须得是符合标准规格的常规影院才行。
常规数字影院,其放映厅的空间高度最低得5米,最高为8米,对应的容纳人数在50人至150人之间,以此来保证影厅传播的声学与视觉效果能够达到“试行”文件上的相关规定。
但这样的建设要求,着实让市场有些为难。
现如今,绝大部分的街区门店都是那种适合卖衣服的空间布局。
要找到高度在5到8米,能建设阶梯式坡度,占地面积又达几百平的门店空间,着实不易。
华逸尘开车转了诸多街道,这样的门店空间不能说完全没有,但也是寥寥无几,两只手都数得过来。
没涉足这一行时,还真不清楚行业的具体情况。
带着打探行情的目的深入市场逛了一圈后,华逸尘才深切感受到,国家的电影行业发展状况离“发达”两个字还很远。
就连那些房地产资本在打造商圈的规划过程中,也鲜少有老板会考虑给电影院预留空间,更别提有招商电影院入驻的打算了,完全将电影院排斥在了商圈范围之外。
这还是首都的情况,更别说其他城市。
由此看来,在当下这个阶段,想要靠拍电影赚票房盈利,大概率死路一条。
电影依赖影院来放映,影院又得依靠院线提供片源等支持,而院线则离不开资本的投入。
但资本不想投钱,房地产大佬也不想给电影院留生存空间,那电影票房市场能发展起来才怪。
而资本之所以不想入影院和院线行业,是因为渠道都在国家手上,走不通路,再加上盗版片源横行,影响利润。
不过,如今国家已经将国营资源与渠道放开,片源发行也不再是被几个圈子里的电影厂一手垄断的胶片模式,而是直接通过卫星进行数字发行,直达影院,既便捷又有效地杜绝了盗版现象。
如此一来,“试行”文件中所给出的渠道便利,以及国家资源交由资本市场来共同参与发展的模式,注定了数字影院市场将会迎来腾飞的局面。
只是目前这个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还略显荒芜,但对于华逸尘和安茜而言,这却也是他们的黄金时代。
只是这黄金时代也有着属于它的困扰,想要开荒找个起步的地方都困难重重。
像王府井那种商圈,倒是有合适的地方,可这类老牌商圈早就有几家数字影院在试点经营了,要是硬挤进去,必然要直面激烈的竞争。
其他几个小商圈虽说也有能建设影院的地方,可人流量又太少,不利于影院的发展。
至于自己去竞标买地搞建设,华逸尘和安茜想都没去想,那纯粹是抬高成本的无意义之举,他们目前也没有那样的资金实力,而且还特别耗费时间。
华逸尘和安茜通过电话商量了一番后,在打听到的为数不多的几个可选之地中,他决定再次前往一处新兴商业区,与房产经理详谈一番。
中关村广场。
距离“青葱岁月”所在的豪柏大厦4公里,离安茜所在的北电那边还不到3公里。
始建于2004年,地下建筑面积达50万平,地上则有100万平,总建筑面积高达150万平米,是海淀规模最大的商业中心。
目前,整个项目已经建设了大半,虽说还有些地方尚在修建当中,但这并不影响那些已经可以营业的区域正常运营。
这个规模宏大的商业圈正处于“渐繁荣”的阶段,还没达到未来那般火热的程度,毕竟还未完全建造完毕。
整个商圈围绕正中央的购物中心而建,好在房产规划时,总算给常规电影院预留了几个地方。
其他地方还在进行搬砖砌墙的施工,其中有一处适合建造影院的空间已经被华影集团的星美院线占据,目前就只剩下一处合适且能够进入落实谈判阶段的招租空间。
一栋七层的商业楼,楼上规划的是餐饮、保龄球、KTV之类的商铺,而从地面迈上几道台阶就能进入的一楼,便是专门为电影院或大型百货类型商家招租的空间。
“整层楼面积1500平,我们这也是新开业,对比首都其他大型商圈,租金并不算高,每平每月80,一年144万。”
房产经理黄文魁身着西装,手夹文件,与二次前来的这位年轻老板进行着第二次交流。
两人并肩走在毛坯水泥地板上,华逸尘一边听着黄文魁的介绍,一边目光四处打量着。
这1500平的毛坯空间,高度有7米多,除了承重墙之外,视线几乎没有什么遮挡,显得空旷又宏阔。
“三年起租?”
“对,要是五年起租的话,租金会便宜点,且以一年为间隔,一次性租期越长,租金就越便宜,这都是可以谈的。但如果只是选择最低的三年租期,那在租金方面就没法再谈了。”
“合同是一年一付,附带违约条款还是怎么?”
“没错,一年一付,附带违约条款。毕竟租的年限长,也不可能让客户一次性把租金都交齐。要是租不满约定的期限,那就得赔违约金,不过也可以转租,要是生意不好做,中途转租给别人也是行的。”
华逸尘听后,轻轻点了下头,这空间本就是毛坯,也没太多可看的,便停下了脚步。
他忽然想起昨天来谈的时候,黄文魁提到过的一件事,脸上不禁带着一丝玩味的神情。
他双手插在裤兜,看向黄文魁问道:“这个地方还有其他老板也盯上了,是吧?”
黄文魁微微点头,回答道:“是有几位老板也对这个地方挺感兴趣的。”
华逸尘摇了摇头,感慨道:“这年头生意不好做,连个毛坯商铺都有人抢,你们倒是舒服,坐等收钱就行。”
黄文魁听着这位年纪轻轻的老板发出这样的感慨,觉得挺有意思,笑着说道:“我们这是海淀最大的商圈,发展潜力巨大,现在还没完全建成,租金相对较低,有老板感兴趣也是正常的。”
华逸尘心中有些无奈,大部分街区都找不到合适的地,好的商圈又已经有同行入驻了,那些不怎么样的商圈人流量又少,现在好不容易找到个不错的地方,却又有其他行业的大佬来竞争。
这做生意真的难。
“下下个星期一谈是吧?”
“对,今天是4月15号嘛,下两个周一也就是24号,就在门口的业务大楼,那天我们集团规划部的人会集中和各位老板谈这栋楼招租的事,华老板你那天抽空过来就行,如果实在没空,提前给我们打个电话,我们可以另行安排。”
华逸尘微微点头,突然想到了什么,看着黄文魁说道:“想要这商铺的老板中,有我的同行吗?”
黄文魁稍作思忖,然后摇了摇头道:“这我不太清楚,就我的老板客户里,目前还没有搞电影院的。要是其他人带来的,那我就不知道了。”
其他人,不说同事。
华逸尘笑了笑,“看样子你们内部竞争挺激烈的。”
黄文魁只是扬了扬嘴角,没有接这个话题,“华老板,商圈里有购物中心在,那些百货类的店铺开在这里,反而可能会降低些吸引力,你的电影院是很有竞争力的。”
华逸尘转过身去,往门外走,“商圈北区那边有华影集团这家国字号院线入驻,就怕把同行也吸引过来,要是来几条大院线跟我抢这商铺,那竞争力什么的就不好讲了。”
黄文魁跟在后头,有点欲言又止的样,好似有什么话想说,但又无法确定。
过了下,他还是试探般的说道:“就以华老板‘华三千’的名头,我觉得华老板就算遇到同行,竞争力也很大。”
“华三千?”华逸尘转身,脸色略微错愕。
黄文魁不尴不尬地解释道:“昨天你走了后,有几位老板把你认了出来,说华老板你拉个赞助就拉到了3000万,实在是牛人,然后他们叫你‘华三千’。”
“什么鬼。”华逸尘哭笑不得。
他完全不知道这回事,估计是这个中关村商圈里也有项目赞助商的存在。
这个社会果然都是藏不住秘密的,一个房产经理在市井中也能知道他的事迹,这就蛮神奇。
只是“华三千”这个称号,满满的都是暴发户的味道,他也是醉了。
看华逸尘这样子,黄文魁知道自己没喊错,也明确了这年轻老板的实力颇丰,意味着自己的提成很有着落。
他顿时笑容满面道:“华老板,商圈任何门店的规划意图都在于客户粘性和吸引客户两方面,你的电影院在规划方面往这方向靠拢,谈的时候,我觉得拿下这店铺没问题。”
华逸尘点了下头,说道:“行,24号我过来一趟。”
黄文魁一直将华逸尘送到车边,热情地说道:“华老板慢走,要是有什么问题,随时给我打电话就行,我24小时都在,随时接听电话。”
对于黄文魁态度上的转变,华逸尘倒也没太在意,只是应了一声“好”,便驱车缓缓驶离了商业街,接了个安茜打来的电话。
“喂,怎么了?”
“商铺那边情况怎样,有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