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阵刺耳的手机铃声响起,当华逸尘再次睁眼时,天色已然大亮,阳光十分热烈。
他拿起手机,本以为是黄文魁的电话,却没想到是规划部组长钟诚的电话。
规划部?钟诚?他来电话干嘛?
“喂?”
“老板。”
“说。”
“杨姐带了一位导演和制片人上门,谈剧组拉赞助的事,老板你有空来趟公司吗?”
杨姐,杨红秋,带导演和制片人上门拉赞助?
华逸尘怔了怔,他们的有关赞助资源的公司都还没成立,杨姐这就拉到客户了?
赞助也好,投资也罢,都会在规划部先进行规划出方案,也难怪是钟诚打他电话。
上门的客户涉及哪个部门的事,就由哪个部门接待。
“什么情况,哪个导演,哪个制片人,哪个剧组,清楚吗?”
“导演李国立,制片人蔡艺农,剧组是《别爱我》,演员有胡戈、何炯、林家宇,制片方是上海的唐人影视。”
华逸尘坐起身来,让自己清醒一些。
“他上海的公司跑首都来干嘛?”
“拉赞助,那显然就是缺这方面资源。”
“他们怎么知道我们有赞助?”
“老板,是杨姐带来的。”
华逸尘拍了下脑门,刚睡醒的思维还有点混乱。
“让他们稍等,我就过来。”
“好,我去给他们回复。”
华逸尘掀开被子起床,又拨了黄文魁的电话过去。
“老板,来接你?”
“先不用,你自己去文旅一趟,需要我签字的手续先放一放,我先去公司一趟。”
“好。”
华逸尘前往卫生间洗漱,心里头有点惊喜。
那广告创意,围绕赞助人脉资源而生。
没想到这一趴还没启动,就有一家来自上海的公司找上了门做生意。
华逸尘洗漱着装好后就出门,前往公司会一会这意外来客。
第152章 提防他们既要又要
青葱岁月影视传媒。
812室那七八十平方办公区域,被人事、财务、运营三个部门人员占据得满满当当。
811室总部这边的一百五十平的办公区域,被人资、宣传、营销、规划、文学五大部门占据,稍有空闲,还可以挤一个部门出来的样子。
整个公司看起来欣欣向荣。
华逸尘来到812,在前台两位人事两声“老板”的迎接下,微微点头后直奔会议室。
走到半路,被在会议室门口等待的钟诚拦下,被领进隔壁的小接待室。
右边这片办公室区域,顶头是他和安茜的老总办公室,从里到外分别是会议室、部门组长办公室和接待室,再往外延伸就是前台。
接待室里,杨红秋单独在等华逸尘。
“杨姐,什么情况?”
“胡宏辉胡总记得吧,给你们剧组白送了一百箱方便面那位,光明集团的那位。”
上海的光明集团,主要业务是乳制品,最出名的就是光明牛奶。
为扩展业务也是扩宽品牌影响力,近年来就开阔出光明方便面这个产品,只是知名度近乎于无。
杨红秋说的胡总,就是光明方便面公司的老总,尝试为光明集团打开方便面销路。
集团是集团,子公司是子公司,两者间是独立的个体,抛开光明集团不看,这光明方便面公司就是个小公司。
“记得,还是项目贴片广告赞助商,怎么了,是他推荐唐人影视过来的?”
“对,那家唐人影视在上海通过《别爱我》项目招商认识的,那胡总一心想把产品上电视打广告,但唐人影视没这方面渠道,就被胡总推荐过来了。”
“说明我们的那场赞助会很成功,不仅让我喜提‘华三千’之名,赞助的事还传到上海去了。”
听闻华逸尘的话,杨红秋不禁微微一笑。
项目第一场赞助会是失败的,请的老板都是首都商圈的,影响力仅限首都小范围商圈。
拿下电视台广告赞助渠道后,她增加了客户量,请来全国各地的一些感兴趣的赞助商。
何为宣传?在她看来最有力的宣传就是口口相传,一传十十传百。
她认为,只要《重见天日2》的广告+剧的营销模式收获成功,让赞助商的产品能够实实在在打开市场局面。
那何止上海,到时候她“红秋广告”和“华三千”之名会在全国各地商圈遍地开花。
“就这么回事,特意等你来先给你说下,那家唐人影视什么情况我也不清楚,我们的赞助事业跟制片方什么情况也没太大关系,只要成功赞助了剧,那我们拿分成就OK了。”
“对,剧背后的公司如何不关我们的事,有剧就行了,有剧才有赞助。”
“那去聊聊吧,除了那导演和制片人外,还有胡宏辉胡总也在。”
“走。”
两人起身,出门前去相谈。
会议室里,蔡艺农、李国立、胡宏辉坐着望向投影幕布,规划部副组长杨光在展示广告创意的ppt并讲解。
杨光有兴奋,这是部门成立以来第一次有商务活。
但又很紧张,说起话来有些温吞,看到开门进来的老板后,心里头终是长舒了一口气。
“蔡总,我是华逸尘,不好意思,在外有事,招待不周,还望海涵。”
“哪里哪里,是我打扰了,一路听华总之名而来,可谓制片行业之翘楚,今日一见名不虚传,果然年轻有为。”
华逸尘和蔡艺农握了握手,热情寒暄一番。
“李导,行业大前辈,你的名讳我一直如雷贯耳,很荣幸见到你。”
“华总过奖,我们在上海那边就闻听华总之优秀,实乃行业后起之秀,公司的规模又如此之大,实为强劲之后浪,见到你我也荣幸。”
华逸尘跟李国立握手招呼,气氛再添一份热烈。
“胡总,万万没想到,你来给我推荐业务,实在是汗颜,以后我公司和剧组吃的方便面,还有牛奶,都买你们的。”
“哈哈,华总客气了,友好合作方嘛,无非就是加强双赢局面,何需分那么多,接下来你们谈,我就旁听一下。”
胡宏辉被逗趣,也从华逸尘区别于他人的招呼措辞中,感受到一份亲近,开怀了脸色。
蔡艺农和李国立缓缓坐下,从这几个简单招呼里,也发现了点这位年轻老总的不一般。
华逸尘和杨红秋在对面坐下,钟诚和杨光坐在旁边,播放的ppt暂停。
“蔡总,李导,要不我们直奔正题,中午我们去吃个饭,再叙同行之旧,怎么样?”
直奔正题,同行之旧,无非就是先谈公事,再谈私事。
蔡艺农听到这番言辞,只觉这位年轻老总,也是年轻制片人,有点妙。
同行本是竞争,在他话中变成了叙旧,这语言风格妙趣横生的感觉,让这年轻人一点都不像年轻人。
很有内涵,也有点意思。
“好,我说说我们这边的情况。”
蔡艺农一边说,华逸尘一边翻阅桌上的项目资料。
《别爱我》,他听都没听过,脑子里一丁点印象都没有。
初步来看,最大的亮点所在,就是何炯和谢那。
男主胡戈、女主徐若等一些演员,加起来也没这两个人火。
他有点纳闷,何炯和谢那怎么会来演这个剧,且还是两个配角。
胡戈应该还是个新人吧,何炯给他作配?
作为影视圈人脉资源最广的主持人,也是比明星还要火的主持人,亦是湖南卫视的门面,这就有点没逻辑。
如果唐人影视真有这么大的能耐,会连赞助都搞不定,还跑首都来求上门?
这里头不知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当然,也许是他想多了,唐人就是运气好,正正常常请到了何炯罢了。
“这部剧在下个月,也就是七月中旬,会上杭州台首播,这一块拉赞助肯定来不及了,我的想法就是,华总这边有江西台的渠道,又有赞助上的资源,那么我们是不是能在这方面合作一下。”
杭州台?这就相当于湖南的长沙台,是市一级别的电视台,不是省级的。
华逸尘更纳闷了,有背靠湖南台的何炯在,这唐人影视的电视剧首播上个市一级别的电视台,这是什么操作?
跟何炯商量一下,再攀一攀湖南台的关系,然后上这个国内排名第一的地面台首播不好吗?
不过,攀关系,也要有资源来置换。
这无不说明,唐人这家公司压根就没有电视台方面的资源与渠道。
达不成利益置换,自然就上不了好台好频道好档期,才会选择低一级别的市级电视台。
而他和安茜去年的短剧,通过10万块的利益置换,上了频道的午夜档。
一部常规剧首播想上好档,在没有电视台渠道的情况下,那就不是10万块钱的事了,至少百万起步。
这部剧没有走这条路,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唐人影视没有钱了,或者说把钱压宝压在了电视剧上,目前没有更多的资金来周转一些人脉关系与渠道。
既如此,那他之前的分析可以推翻了。
何炯和谢那压根不是唐人影视的人脉,只是凑巧来参演这部剧,或许是何炯带着谢那演戏来玩一玩,所以唐人才搭不上湖南台这根线。
而唐人既没有电视台渠道,又没有多的周转资金去打点一切。
那蔡艺农来的目的很简单,想要靠他的广告创意、赞助资源和江西台渠道赚笔大钱,除此外不牵扯任何东西。
也就是说,唐人影视目前很拮据,从上海赞助会上打听到了青葱岁月,找到了一个能解决资金困难的渠道与机会,才来首都见他。
华逸尘心里有底了,那在商谈方面,他可以完全占据主动权,不需要给对方太多面子。
“合作当然可以,互惠互利的事,我青葱岁月向市场敞开大门,欢迎任何朋友前来友好合作,即便是在帮助同行谋利与发展,我也不会抱有什么别的心思,就当交个朋友,多一条人脉。”
“华总大气。”
蔡艺农笑眯眯地赞了一句,这位年轻老总的风范给她的感觉,当得一句青年才俊,谈吐什么的有企业家的行事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