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青葱岁月 第142节

  “对了,我们以公司形式投资,能投吗?”

  “24%就是240万投资额,在青葱岁月300万注册资金的有限责任范围内;

  300万的基础运营资金,不能作为投资与对外投资类清算;

  投资额240万,再附加个倒闭负债偿还能力的240万,就是公司现金流要在780万以上,这笔240万的投资就能认证并生效,你说能不能?”

  安茜眨巴了下眼睛,“能。后续赞助费用的1600万全到账了,780万认证还是小意思的。”

  华逸尘“嗯”了一声,“当初公司外务规划那930万,买了几台车付了影院一辆年租还有设备等七七八八的,还剩500万出头。”

  他还想说什么,被安茜一言打断。

  “我有一个问题。”

  “什么?”

  “你买车干嘛买比亚迪?我一直想问,只是总是忘记。”

  华逸尘挑了挑眉,与她四目相对。

  “上辈子的新能源领头羊啊,国产之光啊。”

  “但目前很拉呀,把这个牌子说出去都没几个人知道,有好几个剧组人员问我,华制片的车是不是进口的高档货?”

  安茜说着说着就笑了起来,趣意横生。

  华逸尘忍俊不禁,“行行行,我的锅。等公司再往前发展下,我去搞几台宝马奔驰好吧。”

  安茜打趣一下,便不再多言。

  华逸尘续上刚才的话题:“后续入账的1600万要还杨姐500万,再投资出去240万,我们现在就还有1300多万可商务支出。”

  安茜接上话道:“跟唐人达成合作后,大概率又会有几百万分红,有了这家公司在,我认为我们初期发展应该不会出现资金问题。”

  “嗯,确实。”华逸尘伸手把灯一关,“睡吧,明天还要早起去打针。”

  安茜把立着的下巴放下,趴在他的胸口上闭上眼,徐徐入梦。

  到第二天醒转,安茜被华逸尘送入医院,开始了第四天住院之旅。

  这天来探望的人情世故少了很多,让她清闲不少。

  除了躺在床上打针和休息外,也会跟着两个妈妈去医院花园里逛逛、晒晒太阳,或是去医院附近街道散散步。

  早上和中午的伙食都是两个妈妈照料,给安茜精心搭配食材来补充饮料,助力身体的恢复。

  晚饭则是由华逸尘去店子里订餐,不是鸡汤就是炖肚条之类的大补营养餐,顺便也把两个妈妈的晚饭一起送来。

  又是一个夕阳时光,安茜和两个妈妈散步回病房。

  温馨地聊着天,等着华逸尘送饭,饭后还要打针。

  “安总,好了点吗?”

  一道愉快的问候声传来,杨红秋走了进来。

  华逸尘和王志友在后头,随之走进病房。

  “明天就出院。”

  安茜坐在床边,跟没事人一样,已然看不出生病的情况。

  双方打了番招呼,两个妈妈搬柜子、拆袋子,一如既往的在悉心照料。

  安茜接过妈妈递来的饭盒,边吃边问道:“你们谈好了么?”

  “OK了。”华逸尘来她旁边坐下道,“明天认证入资,后天递审工商。”

  “真效率。”安茜赞道,也为此感到高兴。

  但她又有一个疑问,“对了,公司名叫什么?”

  以前有个公司名,叫做青红天,也就是把三家名字各取一字拼凑起来。

  可现在加入了江西台和中视汇剧,那想来公司名会有所变化才对。

  杨红秋道:“青红中天影视传媒。”

  安茜愣了愣,吐槽道:“就加了个中视汇剧的中字,你们也太懒了吧?”

  杨红秋指了指华逸尘,“你怪他,完全就是取名废,以前的青红天,现在的青红中天,都是他想出来的,说什么名字只是个代号,气质与内涵在于创造它的人。”

  刘晓莉、苏慧兰、王志友和安茜,齐齐笑着看向华逸尘。

  “还有那安华影院也是样的,把两个名字拼起来。”

  安茜叹气摇头,这华逸尘和自家老妈一样的,取名字真的没水平。

  哪像她,青葱岁月四个字多么有内涵与艺术感?

  “唐人明天也要从上海过来续谈。”杨红秋道。

  安茜抬眉,“公司不是还没成立好吗。”

  “边谈边弄。”华逸尘说道,“一边和他们谈,一边等公司成立,一边招募人手,到时候直接拿业务营业,不耽误。”

  安茜了解了公司的新进展与情况,点了点头道:“等我明天出院,后天就可以帮你们的忙了。”

  听闻,刘晓莉立马出声:“你就算了吧,出院了也要多休息几天。”

  安茜闭嘴,闷头吃饭。

  女儿很有激情,妈妈出言打击。

  看到这一幕,众人不禁微笑,都感受了一份趣意。

第161章 唐人的谋划

  1998年,蔡艺农在香江创立了唐人电影制作公司。

  先后参与制作了林志颖版《绝代双骄》、赵文卓版《书剑恩仇录》、张家辉版《醉拳》、张卫健版《天下无双》等剧。

  积累了点原始资金,也得罪了港台不少资本,就于2005年在上海成立唐人影视,把事业重点转移大陆,而制作团队方面的根基则留在香江的公司总部作为退路。

  在此之前,蔡艺农在香江的时候就已有铺路。

  以港台资源与渠道,拉到华艺兄弟的投资,再借华艺的关系拉到浙江温州电视制作中心的投资。

  如此一来,《仙剑奇侠传》应运而生,并被蔡艺农当作是进军大陆市场的第一炮。

  电视剧在上海唐人影视成立的05年播出,运作一番后,借温州电视制作中心的关系,又上星浙江卫视全国播出,算是走了一步好棋。

  可惜,没了安茜这个赵灵儿,这部剧扑了,好棋变废棋。

  在这部剧扑之前,蔡艺农为了发展艺人经纪事业,捧胡戈捧得有点上头。

  去年05年的《蒲公英》、今年06年的《天外飞仙》、《别爱我》,以及准备了一半的《少年杨家将》,男主通通都是胡戈。

  再加上投资大S、黄磊和何润东的《夜半歌声》,一年多的时间开搞六部剧,就算是版权多,按行情也要在两年后的第二轮才能回拢资金并盈利。

  更何况,这些剧全部一般,没一部收视尚可的。

  在香江那边积累的资金不说耗空,但也差不多了。

  按蔡艺农原本的计划,唯一一部打通关系上星播出的《仙剑》,只要这部剧火了,其余剧行情一般也没关系,花个三年五年的慢慢卖版权慢慢回本也无所谓。

  全国播出代表打通了全国市场,只要《仙剑》火了,后续版权卖地面台可以乱卖,一年之内实现盈利轻而易举,然后再准备《仙剑》续集,唐人影视照样能运转起来。

  但《仙剑》扑了,投资最大、费精力最大、拉关系最多的核心剧扑了,这一下就打乱了蔡艺农的规划。

  《仙剑》续集什么的不用提了,第一部都扑了,第二部能有投资就有鬼了。

  而且,如果再没有资金回拢,唐人影视都快要运转不下去了,只能干巴巴地等着其余剧慢慢卖版权回资金,期间什么事业都没法开展。

  不过,旦夕之间福祸相依,上天佑我唐人不倒。

  蔡艺农很兴奋,《别爱我》剧作拉赞助的时候,偶然认识了胡宏辉胡总,给她说了一份机缘。

  要说这份机缘,那就是天南地北从龙望,紫气东来向青葱。

  “杨总,多日不见,风采依旧。”

  “蔡总,李导,欢迎再次来首都。”

  翌日上午时分,首都机场。

  杨红秋亲自来接,表达一份热情,也是面对新事业燃起的一份激情。

  蔡艺农和李国立与之会面,对于她这位老总能亲自派车来接,心里很舒服,随之上车离去。

  上次初谈,她表现出正常求合作的状态,其实心里知道自己是被动的。

  为了给自己加码,还报了个华艺兄弟王总的名头,希望那位华总能给面子,在合作上能向更加友好的一面发展。

  可她不知道的是,自己在港台、在上海,习以为常的扯虎皮拉大旗的行为,却让那位华总降低了对她的感观,也让她核心项目《仙剑》间接性扑街的幕后“赵灵儿”为之不屑。

  距离上次去青葱岁月拜访,如今已去半月时光。

  她这半月不好过,当时离开首都悠悠说一句“等你们消息”,一副“我一点都不急”的样子,回了上海之后就急急地等,巴不得消息快点来。

  传说中“华三千”大手一挥,豪情万丈地说了一句“我们一起来创造一个风口”,然后3000万就进了口袋。

  那位华总有多么优秀不说,她目前不关心。

  她只想着“华三千”再挥一挥手,挥来2000万也好,3000万也罢,分她个千八百万的,让唐人影视顺利运转,还能有额外用来集资的资金再去搞剧就行。

  只是有点意外,来到豪柏大厦八楼的“青葱岁月影视传媒”而不入,却是坐着电梯直奔九楼。

  九楼909,门牌都没有。

  两百平的大空间,桌椅板凳等办公设施倒是一应俱全。

  员工却没有多少,有的人还在摆盆栽之类的装饰物。

  一切崭崭新新,一看就是一家新置办的公司。

  到了办公室一坐,见到王志友、姚清和江西台的一位主任。

  那位年轻华总不在,被杨红秋告知有事在外忙。

  双方见面招呼并相谈一番后,她才渐渐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

  “好家伙,这是借着我的剧来搞发展?”蔡艺农如是想。

  有没有她唐人,这家公司在《重见天日2》杀青后都会成立。

  唐人的上门也给五方股东提了个醒,那就是这家公司不愁没业务,没她唐人也能去市场拉到缺资金的剧组或制片公司来展开业务。

  只是碰巧有唐人上门,让这家公司的存在,以及五方股东的合作,提前了一些时间罢了。

  但蔡艺农不这么想,了解了情况之后,她忽然觉得自己很重要没自己的剧,你们的公司就开展不下去。

  华逸尘一语中的,这女人看不长远,只盯着眼前的既得利益。

  “那我提供了项目的话,拿个五成分利不过分吧,毕竟各个环节的运转都是围绕《别爱我》这部剧为核心的,各位老总还有费主任认为呢?”

  资本名讳在前,领导名讳在后。

  就从蔡艺农最后说的这一句话,杨红秋立马佩服起了华逸尘。

  华逸尘和她说过,蔡艺农这个人考虑问题是资本主义思维,也就是资本的重要性在这种人眼里要大于官方领导。

首节上一节142/48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