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惊艳感主要是来自很多反差元素,一是如此年轻,二是如此年轻就拥有了庞大的事业基础,三是基于前两者的前提下还是一位天才导演,开创了科幻这个题材的创作者。
这才是让他感到惊艳的,掩盖了这位安总绝美的身姿与外表。
“程导好,李老师好。”
“华总,安总,久仰大名。”
华逸尘和安茜又与程小东、李连杰招呼一番,双方都露出满满的热情之色。
众人往外走去,土路太窄,不好交流与对话。
华逸尘和向总并肩走在最前头,其余人在后跟随。
“没想到啊,大陆有人想干影视工业化的事。”
向总在得到安华发来的合作意向邮件时,邮件名为“影视工业电影合作意向”。
顾名思义,就是要拍摄与制作一部工业化的电影。
工业化?香江影视圈都只有个基础盘,跟好莱坞相差甚远。
大陆?那就更不行了。
因此这份邮件里的核心要素“工业化”,起初是让他大感震惊的。
“但也能想得到,纵观华总的发迹,从不走寻常路,又跟官方看起来有诸多紧密联系,工业化更是一件绝对能带动行业发展的宏大之事。
华总想搞这事,那我信。”
大陆文化影视圈的动向也不是秘密,华逸尘的事迹在香江那边早有流传。
基于自己的判断和思量,向总对来自安华邮件中的“影视工业化”这等听起来就不可信的东西,选择了基本相信。
“若是别人来搞,那我会认为他是在骗人。”
向总这话锋一转,明显有一份以示友好与以示基本信任的情商。
华逸尘却是打趣道:“向总太看得起我了,要搞工业化的不是我,是我家安总。”
向总一怔,扭头看了眼安茜,露出一丝错愕的表情。
安茜盈盈微笑,“向总看不起我?”
向总的错愕转为尴尬,连忙摆手道:“是我没搞清楚情况,安总息怒。”
华逸尘在这一年中的风头太盛了,行业内的人都习惯性的目光聚焦到他身上而忽视了安茜,这位来自香江的大佬亦是如此。
而有关“影视工业电影”的合作,是以安茜为核心的,是以安茜的想法为发展方向的。
那华逸尘当然要把安茜捧起来,让自己老婆在后续的发展中占据主动权。
夫妻俩的一唱一和,从表面上看也只是一个玩笑。
虽然有一时的尴尬,但也让交流的氛围因玩笑而更轻松和惬意。
“华总和安总是想在片地方以我们的合作为媒介,先打造一个影视园区出来。”
向总转头过来的这句话带上了“安总”,很显然也读懂了华逸尘的意思。
这对夫妻与他们来会面,华逸尘就是给自己老婆站台的。
眼前是一片荒野,曾经应该是一片田埂,约莫一千亩的大小。
“对,先把合作的事定下来,再按合作的电影项目所需,结合我们拟定的方方面面的工业标准,一步一步来建设这个影视园区。”
这片地方,是楚仪琳团队代表公司跟县政府协商出来的暂定规划。
如果一切顺利,不出意外的话,这块地皮就是他们搞影视基地“胚子”的起始地。
“所以说,先需要有个工业电影模板。”
“对。”
听到向总的话,安茜点头予以认可。
“影视工业化,先要明确一点,是影视为工业化服务,还是工业化为影视服务?
显而易见,肯定是第二个逻辑才是正确的工业化方向。
工业化为影视服务,那首先就需要有个影视项目,那工业化才有探索的方向。
不然,先去把园区建设好了,是否是工业影视需要都不知道,那就白瞎。
所以我们才要先找到一个合作方,策划出一个以工业化为标准的电影项目出来,再弄出一个工业化的需求分析。
比如,这部电影的拍摄需要怎样的摄影棚特效环境,需要怎样的特效镜头,需要什么设备配置,设备安装在摄影棚哪个地方更好为电影拍摄服务?
等等诸如此类的需要探索性的问题,在先锚定合作的需求分析中,工业化的建设才能得到基本的发展方向和初步答案。”
听到安茜的话,向总、李连杰等人不住点头。
向总对安茜也明显更加高看了一眼,笑道:“安总的思路是清晰的。”
安茜微微颔首,语气带有谦逊:“既然想搞这样的事,自然要有所发展思路。”
一行人走出了土路小道,来到了郊外连接大道的路上。
华逸尘道:“向总,程导,李老师,我们去吃顿饭,边吃边聊。”
众人点头应下,随即上车前往城区。
第546章 席间议事(一)
县城的饭店也就那样,装修得再好跟大城市的奢华之地比起来还是相差甚远的。
香江客们也并不嫌弃,高端场合也好,低端场所也罢,高级不高级的主要看有谁在场。
有被视为高级的人物在,场合再是低端那也是高端。
双方礼让着菜单,墨迹了一会才把菜点好。
待服务员离场后,向总就说:“华总应该也清楚香江电影圈那边的情况,我们一直都在求变啊,越来越难了。”
大陆电影一直在向前发展,香江电影则是在走下坡路,这是圈内人士都清楚的事。
而今年大陆方面出了一份两边行情的汇总信息,让相关情况体现得更为具象且清晰
【从05年截止至08年,大陆电影票房规模从47亿来到了81亿,香江电影票房规模则是从12.6亿港元下降至9.2亿港元;
大陆影院荧幕数从4726块增至5744块,香江荧幕数则是从348块增至352块。
大陆电影年产量从388部增至526部,香江电影年产量则是从65部下降至47部。
大陆亿元票房电影总计17部,香江亿元电影则为0。
大陆以“市场扩容+政策扶持”为核心,通过资本注入增强产业优势与多样化市场,形成“工业化基建模式”的良性循环。
香江则困于“本土情怀”思维,既未跟上大陆市场的需求,又丢失了90年代“灵活创作”的优势,人材与资本外流加剧产业空心化。
2009年开放海外数字电影大批量引进政策,数字电影行业将得到有效的、快速的发展,兴许今年将成为两岸电影行业剧变的转折点
大陆以冲破百亿票房为目标与起点,开启工业化与商业化的双重探索;
而香江电影在合拍片浪潮中逐渐褪去“东方好莱坞”的光环,陷入从“文化输出”到“技术依附”的转型阵痛。】
这是总局非常官方的言论,对于大陆电影圈的人来说无所谓,但却很能刺痛香江电影人的心。
华逸尘在年初的时候,也看过这篇官方的汇总信息。
对于向总所说的“难”,他相当理解:“我安华继续发展下去,香江、日韩和东南亚市场肯定是有需求的;向总的永盛若是有把产业转型至大陆的想法,我很期待我们能有更多合作的可能性。”
向总稍作一怔,只因没想到华逸尘会这么痛快。
他表达一番“难”,想要的就是华逸尘这样的话。
只不过他的话有点绕圈子,没曾想华逸尘理解到了并直截了当的进行了回话。
明白地告诉他:永盛想要解决发展困境可以上大陆找安华,但安华往后需要的香江及海外市场永盛也要帮忙解决。
有意思的是,“期待更多合作可能性”这句话,释放出来了一切皆有可能合作的信号,又没表明能具体合作什么。
这就相当于解释权在安华,或者说主动权在华逸尘的手上。
“这华总,年纪轻轻的,倒没想到是个谈判高手。”向总在心中感慨一番。
紧接着,他笑着说道:“我跟华总来这里碰面,就有这个意思。”
华逸尘微微颔首,对此心知肚明。
这么一位行业大资本,亲自跑到自己家乡来与他会面,除了认可他的身份和地位外,肯定是另有目的的。
目的也不难猜透,借着这场电影上的合作,进而打通出更多合作乃至与全面战略合作的大陆渠道。
就像英皇跟华艺的合作关系一样,香江其余大公司也要开始找大陆的合作方了。
“随时欢迎向总来首都一游。”华逸尘道。
向总又是一愣,旋即笑着点了点头:“好。”
欢迎他去首都一游,简单的一句话表达了三重意思。
第一重,这里不是首都,现在只谈电影合作。
第二重,若有其余合作想法,去首都找华逸尘谈。
第三重,是他去首都,而不是华逸尘来香江,这在任何事情还没谈之前,就被华逸尘牢牢握住了主动权。
向总在心里头直摇头,初次碰面,从开始对话到现在还没一个小时,他就已经被华逸尘给压制了。
最主要的是,华逸尘说的每一句话,从表面上来看并没有强势压制的意思,但深度解析后就是会有被压制而任他操控的感受。
这华总,如此年轻就有让人难以企及的高度和成就,还真不是虚的。
向总端起茶杯,喝了一口。
华逸尘表达了能与他有更多合作的意向,他亲来一趟与华逸尘见个面的目的也就是这个。
既已得到华逸尘在大方向合作上的利好态度,那他此行的初步目的也算成了。
他也明白,更多合作的可能都是建立在眼下电影合作的基础上的,其余的事情说再多也无意义。
向总放下茶杯后,把话题转向正轨:“华总,安总,怎么想着拿我们的《冒险王》,来尝试你们的影视工业化?”
《冒险王》是1996年上映的电影,由程小东执导,李连杰、关之琳、金城武主演。
当时的香江电影处在巅峰时期,竞争无比激烈,想要突围而出,尝试新鲜的题材和创意是很多香江电影人的共识。
就是在这样的激烈竞争的氛围中,这部以脑洞与创意制胜的《冒险王》就诞生了。
故事是双线模式,现实世界中的李连杰是位作家,正在写一部小说;
而小说世界的故事是另一条奇幻线路,故事主角同样是李连杰;
因为现实中的作家李连杰,在不断寻求小说的灵感,因此小说的剧情走向不断被更改。
从而,小说中的李连杰和关之琳等人交织在一起的剧情,走向愈发离奇、荒诞与奇妙的一个故事。
简单来说就是,现实中的作家灵感枯竭了,想一出是一出,然后小说世界中的主角团就倒霉了,剧情走向出现各种离谱的反转。
既有喜剧元素,又有动作武打,也有探险的刺激,还有脑洞大开的反转悬疑。
这放在网路小说爆炸的时代或许不算什么,但放在90年代的电影市场,可谓是脑洞突破天际的设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