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测奥斯卡奖并不难,5500多位学院会员担任评委,每年的投票主体完全不变,整体观影口味产生了长期的审美惯性。
加之金球奖、广播影评人协会奖、各工会奖等大大小小的风向标指示、猜测,只要耐心分析,结果一般尽可掌握。
电影节就不一样了。
尽管前卫的戛纳、艰深的威尼斯、古板的柏林各成一系,但由于评委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且每年大权在握的又不是同一批人,因此偶然性极强。
在预测奖项之前,肯定要分析评审团成员组成,所谓知己知彼,才能准确猜测出奖项归属。
本届威尼斯电影节的评审团成员,有三点值得注意的地方。
一是评审团主席丹特-费雷蒂先生是艺术指导出身,对构图、色彩、服装以及各处细节的要求肯定比较严苛。
二是意大利女歌手艾米丽安娜曾演唱过《魔戒》第二部的片尾曲,一定会注重电影的配乐。
三是华人作家、编剧阿成出现在评审团中,这样一来,电影人、音乐人、作家面面俱到。
这就可以得出肯定的结论,今年的奖项将会相对分散,不可能出现一部影片赢得多个奖项的情况。
言归正传,目前为止,结合今年场刊的评分以及影评人的观点,以及本人深思熟虑后的大胆推测,金狮奖最大的热门是帕特里斯-夏侯的《加布里埃尔》。
有人肯定会反驳,说官方场刊目前最高分是曹阳的《黑天鹅》,为什么金狮奖的最大热门反而是《加布里埃尔》呢?
首先一点,电影节都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那就是大热必死、分高必死。
《黑天鹅》确实比《加布里埃尔》高了0.3分,但要知道,曹阳早已“抛弃”了传统文艺片,搞起了所谓的实验电影,这是一种对艺术的背叛。
先声明,我跟曹阳是校友,并且还都是导演系毕业,我对他并没有任何意见,还非常欣赏他早期的几部文艺电影。
但是,曹阳已经有两年没拍过纯正的文艺片了,他沉浸在所谓的实验电影里,还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
我很怀疑,他还能拍出纯正的文艺片吗?
我观看了他的《黑天鹅》,有点不知道怎么形容,这一部电影与其说是文艺片,不如说是惊悚悬疑电影!
纵观整个威尼斯电影节历史,还从没有一部惊悚电影拿到过奖项。
有人会问,那为什么《黑天鹅》的评分那么高呢?
商业上的成功,让曹阳导演的名气非常大,甚至早就超过了他在艺术片领域的影响力。
大家在评判《黑天鹅》的时候,会不自觉的想到,这是曹阳的电影,这部电影我不理解没看懂的地方,肯定别有深意……
于是,《黑天鹅》的评分自然会高出一些。
关于金狮奖的猜测和归属,我再说最后一点。
帕特里斯-夏侯的《加布里埃尔》还具有一个优势,那就是拿过两次戛纳影后、两次威尼斯影后的文艺女王伊莎贝尔-于佩尔的精彩演出,是本片的另一个加分项。
另外提一句,曹阳01年曾拿过第5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的评审团大奖,而那一年打败他拿到最高奖金熊奖的,正是帕特里斯-夏侯。
……
接下来,就是关于一些其他奖项的预测和获奖可能原因,咋一看,还是有些“合情合理”的。
比如,对于最佳女主角,他说极有可能会被南棒电影《亲切的金子》李英爱拿到。
给出的理由是,这部电影抛弃了社会现实理念,而将复仇的结果上升到神学的道德层面,表明只有通过“救赎”才能在绝望中找到出路,李英爱就是那个“女神”。
对于含金量第二高的评审团大奖,他预测是小日子的北野武会拿到。
原因是作为小日子的“神”,世界的电影大师,他的偶像,北野武这部电影是拍给自己的十分个人化的“梦呓”般作品。
其中包含了导演对自己的经历、对社会的认识、对过去作品的回顾,值得一个评审团大奖。
一直到最后的最佳技术贡献奖,都没出现曹阳的《黑天鹅》。
在结尾处,才解释了一句:毫无疑问,曹阳是一个十分有天赋的导演。
作为曹阳的学长,我真诚的希望他不要浪费自己的天赋,能够沉下心来,在文艺片领域深耕,以便能走得更远,而不是拍出如《黑天鹅》这般故弄玄虚的电影。
作为学长,我建议电影节能够给曹阳导演一个评审团特别奖,以示对他的重视和鼓励。
真诚的希望曹阳导演能够在艺术的道路上一帆风顺,越走越远!
这个帖子在“曹阳吧”非常火,浏览的人数特别多。
不过,因为《黑天鹅》还没上映过,大家都不知道这电影拍的怎么样,暂时无法反驳什么。
大多数回帖都是诸如:
“还没看过曹阳的新电影,看起来楼主对这部电影评价不高,难道曹阳也有失手的时候?”
“不知道什么情况,有没有吊大的兄弟在威尼斯看了?能否说说看法?”
“这帖子看起来分析的有理有据,但兄弟们有没有注意一点,威尼斯电影节官方场刊对《黑天鹅》的评分最高,仅凭这一点,我就觉得楼主有失偏颇。”
“楼主也算是知名导演了,又是曹阳的学长,似乎这篇文章评价的很‘公正’,又对曹阳说了一些勉励的话,但我还是从字里行间里,看到了赤裸裸的嫉妒。”
“哈哈,兄弟们,给你们看一下发表在ICS上的影评原篇,这篇文章前面大多数都是原版文字,但也就写到预测到最佳技术贡献奖,后面‘作为’之后的文字,全都没有。”
下面是贴出来的ICS上的原版影评图片。
……
江士雄是北电当年第一批导演系本科班的学生,60年毕业后便留校任教,曾担任过导演系教研室主任、党支部书记等职务。
她曾作为班主任带过很多个班,退休前还当过两届研究生导师,是北电的老资格教授,人脉就不用多说了。
今天,她接到一个电话后,愣了很久,随后满脸怒容的拨通一个电话。
“ICS上的那篇影评,你给我解释一下是怎么回事!”
老太太在那边刚接通电话,就气冲冲的兴师问罪。
“老师,我在ICS上写了很多影评了,您说的是那一篇?”
听了这话,老太太更怒了。
“你别给我装蒜!我说的是哪个你很清楚,我需要一个解释。”
对面沉吟了片刻,才轻声说道:
“老师,是不是我的那篇预测奖项的文章?有什么问题吗?我是站在公平公正的角度上,《黑天鹅》我看了,就是一部悬疑惊悚电影,我只是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而已。”
“你!”
老太太气坏了,直接呵斥道:“你到底是站在公平公正的角度,还是出于其他原因,你自己最清楚。
我是年纪大了,但还不是老糊涂,上次大学生电影节,我就察觉到你有些不对,还苦口婆心的劝导你,你就是这样做的?”
既然摊开了,对方也不再装糊涂,喊道:
“老师,我不知道我哪里做错了。我就想不明白,整个北电,为什么把所有的资源全都砸在了他身上,如果这些资源给我,我肯定比他名气更大,影响力更广,更成功……”
“你住嘴!”
老太太怒不可遏。
“你以为曹阳取得的成就是学校砸资源砸出来的?荒谬,简直太荒谬了,我可以明着告诉你,学校不仅没有给他砸资源,他反而给学校不断的创造资源!”
喘了口气,老太太忽然觉得很累,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都休想搬动,还不如直接一点。
“你现在成了威尼斯电影节官方场刊ICS的特邀影评人,很威风很膨胀是不是?哈哈,你以为你的这个特邀影评人怎么来的?”
“老师,我……我知道是您给我的,我也一直很感激您……”
“哈哈,傻孩子,你还真是天真啊。”
老太太自嘲的笑了起来,她现在无比失望,还以为自己也能带出一个大导演呢,还尽心尽力的给他拉关系,哪知道……
唉,真羡慕老司徒那个走狗屎运的家伙,我带的班比他更多,带的学生也比他更多,他还是一个教纪录片的,咋就能带出那么多剧情片大导演呢?
我怎么就没有这样的运气呢?
“实话告诉你吧,我为了你的前途,也为了能让你跟曹阳拉近关系,厚着脸皮找曹阳帮忙,你这个所谓的特邀影评人,是曹阳从威尼斯给你要来的,没想到吧?哈哈……”
老太太笑声中充满了悲伤和失望。
电话那头傻眼了。
第256章 颁奖
今年是马可穆勒在威尼斯电影节“当权”的第二年,他还是很照顾华夏电影的。
算起来,今年参加威尼斯电影节的华语电影和华人导演还是不少的,加起来有七部。
进入主竞赛单元的有三部,曹阳的《黑天鹅》和李按的《断背山》,已经接到通知,参加10日晚的颁奖典礼。
另一部关金鹏的《长恨歌》,虽然没被通知留下,但却接到了另一个通知,这部电影拿到了欧洲艺术交流奖。
这个奖是欧洲艺术电影联盟评选出来的,意味着《长恨歌》得到了艺术联盟的许可,能够通过艺术联盟在欧洲3000家艺术院线上映。
其实这些都是虚的,最实在的是,拿到这个奖后,这部电影的版权能够多卖出不少钱。
李钰的《红颜》进入的是地平线单元,这个单元是鼓励另类新鲜创作的,很遗憾的是,《红颜》并没有拿到地平线单元的奖。
不过,她却接到了另一个通知,《红颜》获得了欧洲艺术电影奖。
这个奖跟欧洲艺术交流奖一样,都是欧洲艺术电影联盟评选出来的,能够通过艺术联盟在欧洲3000家艺术院线上映,也就是说,《红颜》同样身价倍增。
徐可的《七剑》没进入任何单元,也没拿任何奖项,但却给了电影节开幕影片的待遇,同样是身价大增,能多卖出很多版权费。
还有一个是弯弯的短片《小站》,被通知留下来。
其实短片被通知留下来,只有一个奖可拿,那就是最佳短片奖。
最佳短片奖虽然不是主竞赛单元,但是这个奖有个特殊的地方,那就是这个奖有银狮可拿。
最后一部,是陈可欣导演的《如果爱》,这部迅哥儿和金城伍主演的电影,被选为了威尼斯电影节的闭幕影片。
七部电影,没有一个空手而归的。
想想吧,两部没获奖的华语电影,一部成为了开幕片,一部被选为闭幕片,哪怕电影节的主席换成华人,也很难能做到这种程度吧?
老马够意思了。
威尼斯时间9月10日颁奖典礼,今晚的红毯和往届威尼斯电影节一样,并没有特别大的惊喜。
原本有望出现的格温妮斯-帕特洛,这位大名鼎鼎的奥斯卡“水后”,不知什么原因,缺席了闭幕红毯,让不少人很失望。
虽然格温妮斯-帕特洛凭借《莎翁情史》,拿到奥斯卡影后一直被人诟病,但不管怎么说,也是奥斯卡影后,也是好莱坞大咖。
现场的红毯秀星味很淡,直到乔治-克鲁尼的到场才引起现场粉丝的尖叫,引发媒体拍摄小高峰。
随后便又恢复平淡,直到曹阳带着董吕艺和黄小明一起走上红毯,终于引爆现场,媒体闪光灯爆闪了很久。
其实从红毯也能够看出,威尼斯真的是有点衰落了,柏林电影节肯定也没好到哪去。
也只有积极拥抱好莱坞的戛纳,星味才能更足一些,这也是戛纳这几年事实上影响力超过威尼斯和柏林的原因。
所以老马去年才会千方百计想请曹阳帮忙撑场面,也对曹阳说出想对好莱坞妥协的原因。
这年头,好莱坞越来越强势,欧洲电影早就被打的溃不成军,若是还跟以前一样自娱自乐,这几个世界文艺电影殿堂迟早玩完。
不过,转弯掉头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过于拥抱好莱坞的话,肯定威望大降被人诟病,但拥抱的慢的话,关注度就会越来越低,那真成自娱自乐了。
电影节颁奖典礼开始,首先颁发的就是那些不痛不痒的奖项,安慰性质,但又能给电影增加曝光度,提升版权费。
威尼斯的这种奖项也不少,像欧洲艺术交流奖、杰出电影奖、最佳意大利电影、新锐电影奖等。
可能也有用这些奖项凑时间的意思,不然就那固定的七个奖项,总不能一小时内颁奖典礼就结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