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河也感受到了弟弟的心意,内心倍感欣慰,直言说道:
“老二,不怕你笑话,你哥我最多也就能拿个七八万出来,20万是真凑不到。”
刚刚姜涛说的很明白,想要参股,至少要投20万。
当然,这不是他规定的,是系统强制规定。
参股人的投资额度达到20万,才算是有效人数,姜涛才可以拿到那1倍的倍增奖励。
大哥没钱参股这一点,姜涛来的路上就已经考虑到了,爽快道:
“钱不够,我可以先给你垫付,缺多少,我给你垫多少,等赚钱了再慢慢还我就好。
这个项目,老三也答应入股一起干,咱们自家兄妹,谁也别落下。”
“老二,你这……”
姜河听到弟弟的话后,内心又是一阵动容,感动的有些想哭。
姜涛不等大哥把话说完,笑着打断道:
“都是自家兄弟,别说见外的话了,再说了,我这个钱是借给你,又不是送你了。”
“行,哥就不跟你见外了,不过……”
姜河话锋一转,说道:“不过这么大的事儿,我也得先跟你嫂子商量商量,然后再给你答复。”
“行!那我等大哥的好消息,这次的机会十分难得,千万别错过了。”
姜涛也不催促大哥,给他留足了考虑的时间。
“嗯,我尽快给你答复。”
姜河点点头,脸上的表情,前所未有的认真和凝重。
哥俩又闲聊一会儿,姜涛带着姜雪离开。
加上大哥,目前已知的合伙人才刚刚三个,他最多也就是拿到额外三倍的收益。
剩下的两个合伙人,还得靠他去寻找,去发现。
姜涛驾车载着姜雪分别去了张超家,单宇飞家以及刘志远家。
而且,很巧的是,三人当中,刘志远和单宇飞竟然也符合邀请。
加上他俩,刚好凑齐五个合伙人了!
刘志远和单宇飞这哥俩一听姜涛这次准备做新的投资项目,不带丝毫的犹豫的就答应了入股。
哥俩答应的比姜涛老丈人还痛快。
毕竟是在京城那边合作过一次,并且赚了大钱。
有过合作基础和没有合作基础,区别还是挺大的。
中午吃过饭后,下午姜涛又带着徐莉和姜雪,还有统子哥刚刚生成的“投资可行性报告”去了老丈人家。
老丈人带着老花镜拿着23页的可行性报研究了两个多小时,最终也答应入伙。
晚上,姜涛一家三口在丈母娘家吃的饺子。
姜涛又陪着老丈人喝了几杯。
吃饭的途中,他接到了大哥姜河的电话,也答应了入股,但要借姜涛9万块钱。
都是自家兄弟,这点儿小忙根本谈不上什么求不求的,姜涛爽快的答应。
至此,五位合伙人全部确认完毕。
第二天,也就是正月初七。
哪怕有河捞石加持,姜涛的运气也不咋地。
今天刷新出来的两条情报可以说是毫无价值。
一个是小姨子偷偷拿了人老丈人一瓶酒去给王晓红庆祝生日了。
还有一个是大哥姜河的那辆二手电动车会被偷。
姜涛给大哥发了条短信提醒一下就没再过多关注。
中午,姜涛又在老爸家的大院里组了个饭局。
他把这次邀请的五名投资者又聚到了一起,又跟大家详细说了一下这次的投资计划。
五人也把自己那部分钱认缴,一人20万,总共100万。
这次投资的总规模大概在300万左右,姜涛出剩下的200万。
资金到位后,姜涛先联系了小舅所在牛场的现任老板见面,准备先拿下他手里的100多头牛和养牛场。
两人约定的见面时间是晚上7点,地点是在那个老板家里。
第115章 一条价值百万的情报!
“喂老婆,我已经很努力的在发动所有能发动的人在找了。”
“会找到的,一定会找到的。”
“你放宽心,在你回来之前,我肯定把咱闺女找回来。”
“我保证,我保证,你快别哭了,别哭坏了身子。”
“我该打,我该罚,回来了任你发落行了吧。”
“……”
田建明在电话里安慰了老婆十几分钟才让对方的情绪平缓一些。
挂断电话后,一脸愁容的点上一支烟。
田建明打开V信,又把那条“重金寻狗”的寻狗启示在朋友圈和几个V信群里都转发一遍。
照片中,是一个两耳染成粉色,尾巴染成紫色,身上穿着一件粉色小马甲的可爱小比熊。
田建明今年53岁,膝下无子,这只被他弄丢的小比熊是他老婆赵莹养了6年多的宠物狗。
两口子不能生孩子,所以把全部的感情都寄托在了这只小比熊身上,把它当成了自家闺女。
每个月光是狗粮和洗澡,护理之类的费用,就得四五千块钱,比养个孩子不少花钱。
小家伙在家里的地位更是排第一,比田建明地位还高。
赵莹因为工作上的事情去外地出差一周,把小家伙交给田建明来负责。
结果,田建明第一天带着小家伙出去的时候,因为光顾着跟熟人聊天,回过神的时候小家伙已经不见了。
田建明发动了所有能发动的人来帮自己找狗,找遍了小区周边,也没能找到。
当晚,赵莹要跟小家伙视频,田建明这才实话实说把狗弄丢了。
因为这个,赵莹都想跟他离婚了。
为了尽快找到自家的小家伙,两口子商量一番后发了一条寻狗启示。
谁要能帮他们找到狗,奖金6万块。
发出悬赏后,这两天倒是有人联系他。
带来的狗,田建明看不出跟自家的狗有什么区别。
但赵莹只需要看一眼就知道真假,已经拆穿了3个想要浑水摸鱼骗奖金的。
一只小比熊,便宜点儿的才一两千。
面对高达6万块钱的奖金诱惑,难免有大聪明动歪脑筋。
普通人看狗都是一个样,但在狗主人眼里,自家的狗是独一无二的。
“唉,最近这麻烦事儿真不少,怎么这么倒霉!”
田建明无奈叹口气,手里的电话突然响了,来电显示的名字是“老田”。
“喂老田,你们到啦,直接带你外甥进来吧。”
“好。”
在电话里简短地说了两句,挂断电话后,田建明起身从沙发上站起来,朝着门外走去。
一出门,他看到牛场的老田带着一个身材高挑,长得英俊帅气的男人从大门进来。
“老板,这是我外甥姜涛,小涛,这就是我们老板田总了。”
田小光带着姜涛来到田建明跟前后,笑呵呵给两人相互介绍一下。
其实,在来的路上,他就已经给姜涛介绍过田建明了,现在就是走个过场。
“田总你好,很高兴见到你。”
“你好姜涛,进来吧,咱们进屋聊。”
田建明对姜涛的第一印象还不错,笑呵呵招呼两人进到客厅,并招呼两人落座。
这里是田建明在农村的老宅翻盖的小别墅,他平时不在这儿住。
只是偶尔约着朋友们来喝喝茶,喝喝酒什么的。
落座后,三人也没多少废话,直接进入正题开始谈牛场转让的事儿。
田建明已经提前叫人把牛场的各种物资都进行了统计。
多少头牛,总重多少,牛场有多少设备,多少草料。
等等,等等,十分的详尽。
田建明这次也很有诚意,投喂设备之类的直接白送。
交易的重点还是牛场里的牛和剩余的材料。
目前还剩下106头牛,总重63600斤。
草料按照目前的市场价折算,还剩下约28万左右。
在面对自己的合作伙伴的时候,姜涛表述了自己对牛市的看好和决心。
但在面对田建明的时候则是完全相反。
说的净是一些往他心口捅刀子的话。
国内牛价从23年开始触底,一直等到了25年也没等来价格反弹。
等来的却是国内的进口牛肉一年比一年多,不断的压缩国产牛肉的市场。
国外如老美、老巴、老墨等国家,地广人稀,拥有天然的草场和大规模的饲养环境。
再加上国外畜牧业已经实现了规模化、机械化和智能化。
从养殖到分割再到加工,大部分环节都由机器完成。
相比之下,国内的养殖产业还处于高度零散状态。
无论是饲养成本还是人工成本都要高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