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你大学班主任?”
徐莉听到姜涛的话后也惊呆了,要不要这么巧啊!
老公的大学班主任,现在教老公的女儿?
嘎吱!
奔驰GLS在姜仪面前停住。
主驾驶和副驾驶的车门几乎同时打开,姜涛和徐莉从车里下车。
“姜老师?真是你啊!这么多年没见,你一点儿都没变。”
姜涛下车后,基本已经能确定眼前这个女人就是自己曾经的大学班主任姜仪了!
当然,姜仪也没那么老。
她教姜涛他们那会儿也才23岁,比姜涛他们那帮学校大三四岁而已。
“姜涛,真是你啊!那会儿看到你的信息的时候,我还在想会不会是你呢,没想到真是你!”
京城这么大,在这里不期而遇自己当年的学生,姜仪也很惊喜,当然更多的是惊讶!
开着上百万的奔驰,送女儿来这种学费一年18万多的国际幼儿园。
而且,身边那个女人,应该是他老婆吧?长得比电视上的大明星还漂亮。
自己这个学生,貌似混的很好,很有出息呀!
“姜老师,给你介绍下,这是我老婆徐莉。”
“莉莉,这是我大学四年班主任姜仪,姜老师。”
“姜老师你好。”
“徐莉你好。”
徐莉和姜仪微笑握手的时候,两人也在打量着彼此,心里暗自跟对方做着比较。
身高方面一米七二的徐莉完胜只有一米六五的姜仪。
但在姜仪脚上那双5公分鱼嘴高跟鞋的补偿下,两人看上去也差不太多。
徐莉属于那种苗条瘦高的身材,姜仪则是圆润饱满的小家碧玉。
颜值和气质方面,两人几乎是平分秋色,不相上下。
“先上车吧莉莉,姜老师,我开车载你们进去。”
姜涛笑着招呼徐莉和姜仪一声,开车载着两人进到校园。
在姜仪的指挥下,姜涛直接把车开到了幼儿部,在她的带领参观一下校园。
艾迪国际园这边除了幼儿班,也有自己的小学部,初中部,高中部。
如果家里条件允许,可以直接在这里读到出国留学。
据昨天那位负责招生的老师介绍。
艾迪学校这边25%以上的毕业生可以升入世界Top20大学。
75%以上的毕业生升入世界Top50大学。
世界Top100之内的大学更是100%的升学率。
如果不想出国留学,国内本科也基本上是100%的升学率。
努努力,985和211也不在话下。
毕竟,艾迪国际园这边从幼儿园开始,一年就要18万+的学费。
一个孩子在这里从幼儿园上到高中毕业要200多万。
艾迪这里培养一个孩子的成本比普通学校高出数十倍!
这要是再不出点儿成绩,也太说不过去了。
姜仪带着姜涛和徐莉把幼儿部深度参观一遍。
学习区,游戏区,用餐区,休息区,处处都透露着高端大气的奢华气息。
这里跟姜家庄幼儿园,完全就是两个世界。
一边跟随姜仪参观学校,一边听着的她的讲解。
徐莉也开始喜欢上这里,开始感觉18万的学费不是那么贵了。
参观结束。
姜仪带着姜涛和徐莉去招生办那边办理了入学手续并一次性缴纳了19.7万的费用。
姜雪成功入学K4二班姜仪带的那个幼儿部大班。
办理完入学,徐莉一脸真切地看着姜仪说道:
“姜老师,我们小雪刚从农村过来,入学后肯定是不太能跟得上咱们这边的进度,今后还要您多费心。”
姜仪温婉笑道:
“您放心,我们这里因材施教,对待每个孩子都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我会尽快让她跟上课程。”
“谢谢您,麻烦您了。”
“不客气,应该的。”
“那我们先回了,开学见。”
参观也参观了,入学也办理完了,姜涛和徐莉跟姜仪告别后开车离开。
两人回到家的时候才刚刚下午5点多点儿。
老爸老妈他们还没回来。
他俩又一块儿去小区附近的物美超市进行了一番大采购。
电饭锅,高压锅,炒锅,炖汤锅,只要是能用得着的都买上。
再就是五谷,蔬菜,肉蛋奶,以及油盐酱醋等佐料。
徐莉还给姜涛买了不少枸杞,虾仁,核桃仁,腰果,生蚝之类补肾固元的食材。
原本空荡荡的厨房不再空荡,空荡荡的冰箱也被各种食材填满。
客厅里大茶几上的果盘里也多了几种洗干净的水果。
姜涛一家来京的生活渐渐步入正轨。
第124章 再次升级系统,和委屈的张超!
转眼间,姜涛一家五口来京已经过去了半个月的时间。
姜雪正式入学艾迪国际幼儿园,成为了K4二班的一名新生。
从一个小农村的幼儿园一步到位进入了艾迪这种贵族国际园。
最初的几天,姜雪还有些不太适应。
天天哭着不想上学,想要回家,想自己以前班里的朋友。
在姜仪的悉心呵护和耐心教导下。
用了不到一个星期,姜雪就融入到了新的班级里,结交了好多新朋友。
虽然她各方面的成绩跟班里其他小朋友还有着不小的差距。
但姜雪有个跟他爸姜涛一样的优点是心大。
小家伙根本不会焦虑自己的成绩,每天都玩的很开心,回家后小嘴叭叭的说个不停。
今天交了个新朋友,明天收了个小老弟,已经渐渐忘记了家里的老朋友。
而且,小孩子的学习能力或者说模仿能力其实很强。
身处艾迪国际幼儿园那种学习氛围和独特的环境中,姜雪的进步也快到令姜涛有些惊讶。
明明是连ABCD二十六个英文字母都认不全的零基础英语水平。
在艾迪短短十来天的功夫,姜雪的英语口语水平就已经全面超过姜涛了。
小家伙回家一说鸟语,姜涛就头疼,不得不please她说中文。
姜涛大学毕业后,除了偶尔看看欧美大片,日常生活中基本就再没接触过英语。
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差不多全还给了老师。
徐莉倒是没什么压力。
她现在还是和以前一样,是居家全职妈妈。
在辅导姜雪学习的时候,她也在每天学习,在进步,在陪着女儿一起成长。
来京这小半个月的时间里,她已经熟悉了小区周边的各种商超,也重新承担起了家里的买菜做饭工作。
白天家里人都走后,她在家洗衣服,打扫卫生。
再就是跟着KEEP的课程练练瑜伽,跳跳健身操。
徐莉本就很好的身材因为运动的缘故变得更加健美。
用她的话说,健身的苦她来吃,老姜啥也不用做,坐享她健身后带来的快乐加倍效果。
老爸老妈和老孙,三人差不多已经把京城有名的一些景点逛遍。
天安门,故宫,鸟巢,水立方,颐和园,圆明园,香山,八达岭长城,等等,等等……
各个景点都留下三人的脚印和纪念照。
从老家姜家庄到京城,一个来月的愉快相处经历。
姜涛一家五口和老孙的关系也逐渐亲厚。
姜雪还认了老孙当干爷爷。
姜涛最近这半月也开始进入了“工作状态”。
虽然不是真的在工作,但装还是要装一下的。
总不能每天在家无所事事。
每天早上8点多出门,开车去潘家园溜达一圈。
下午5点多“下班”回家。
不过,姜涛最近这段时间运气属实是有些一般。
哪怕是每天高强度巡逻潘家园,也没有触发任何跟捡漏有关的情报。
好在有招财金蟾每天的1万块钱作为基本生活保障,姜涛倒也不慌。
以前累死累活一个月才赚七八千。
现在什么也不用干,保底就有30万的收入,日子好了不是一星半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