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士无双从哈工大开始 第109节

  “夏教授,项目是不是快结束了?”

  高速阵列处理机这个项目是去年十一月成立的,到现在已经差不多九个月的时间了。

  “嗯,差不多了,等下午完成这次的测试之后,如果没有问题的话,就可以结束了。”

  夏培肃十分高兴,给王多鱼介绍了一下处理机。

  其实他们一直都有通过信件来交流,但王多鱼并没有见过完全组装好的处理机全貌,直到现在才有机会看到。

  这台高速阵列处理机是按照总体功能设计、逻辑设计和工程设计一体化的设计理念来设计组装的,王多鱼等人都为这台机器贡献了不少力量。

  一个上午的时间,夏培肃、王多鱼等人都在进行最后的机器检查工作,一旦没有任何问题,那么就等待下午开机测试了。

  嘭!

  也不知道是什么情况,王多鱼只听到了一声巨响,然后就看到一杯水倒在了处理机主机上面,嘀嗒嘀嗒的漏水声,几乎让在场众人的心跳同频。

  但作为始作俑者的范伟亮,此时的心跳已经骤停了,表情不敢置信地看着那个倾倒的杯子。

  “范伟亮!!!”

  夏培肃顿时怒不可遏地看向范伟亮,伸手一指大门,寒声道:

  “滚!”

  主机沾了水,绝对是出了大事儿。

  即便旁边的单云博等人第一时间反应过来,拿干麻布将主机上面的水小心翼翼地擦干净了,但估计也有可能会产生不好的影响。

  好不容易才组装好的高速阵列处理机,原本计划今天完成测试就可以交差了,现在恐怕是做不到了。

  王多鱼没去看范伟亮,而是来到主机面前,将单云博他们推开到一旁,瞪大眼睛看着主机。

  “有没有烘干机?要不拿风扇过来也行.”

  不管怎样,王多鱼都想拯救一下。

  只不过,单云博他们把扇子拿过来的时候,已经太迟了,王多鱼拆开主机时,已经看到那些水渍已经流入芯片当中了。

  废了!

  “夏教授,现在看来只能够重新再申请一台了,这一台暂时只能拿来当备选了”

  夏培肃一言不发地点头,然后低头确认一下,嗯了一声。

  此时的屋内,单云博等其他人根本不敢吭声,门口站着的范伟亮满脸苍白,悔恨不已。

  传说中的乐极生悲,被范伟亮演绎得淋漓尽致。

  说实话,夏培肃也后悔把范伟亮这个眼高手低且极易自傲的研究生选到这个项目里面了。

  如此关键时候,范伟亮居然还能够干出这样的事情,真是牛逼。

  一上午的忙碌,功亏一篑。

  夏培肃马上联系人,让人帮忙送来新的机器,然后开始进行编程。

  但这个编程还是有很大的麻烦,想要快一点完成编程任务,那就多人协同合作,但这意味着需要分开多个内存存储器来进行编程,后续这么多部分如何将程序汇总在一起呢?

  王多鱼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因为现在的设备和软件程序都太少了,他能够想到的办法,都是需要大量的软件程序来配合。

  所以现在只能够大力出奇迹了。

  而大力出奇迹,就是只能够靠盲打了。

  好在这个时候,大家之前都已经经历过一次编程,大致程序编辑还是记得很清楚的,何况不还有那些纸带嘛。

  其实这个时候,这些纸带就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了,毕竟它们就相当于笔记,现在照着纸带编辑就是了。

  但即便如此,还是需要多人配合才行。

  因为一直快速敲击键盘,对手指的伤害是非常大,因此轮流着敲击键盘,就成为了最佳办法。

  晚上,计算所的众人只能够分批次去吃饭,大家都在忙着敲打键盘呢。

  王多鱼没有留下来,因为夏培肃让他先回去。

  她知道王多鱼来京城出差还有其他事情,不可能一直待在计算所。

  再说了,之前加入她这个项目的时候,就已经说过了,并不需要他来执行这些任务,王多鱼的主要工作还是负责系统架构和编程技术的设计。

  真正的编程,当然是由那些研究生来完成了,毕竟他们加入这个项目的最重要工作就是编程了。

  处理机需要很多的‘数’,这些‘数’就是已经编程的存储器。

  范伟亮弄坏了一个存储器,现在就必须要尽快完成编程,将这个存储器补充进去。

  按照之前王多鱼的速度,那么两天内是可以完成一个存储器的编程工作。

  如果他们熬夜进行工作的话,那么明天中午之前,有可能完成得了。

  锡拉胡同六号院,王多鱼回到家,朱玲已经做好了饭菜。

  让王多鱼意外的是,今天她父母都来了。

  “多鱼,来,今天陪我喝点。”

  老朱带了两瓶五粮液过来,朝王多鱼招手道。

  看得出来,老朱心情挺好的。

  饭桌上,王多鱼不停地给老丈人倒酒,他自己却是没怎么喝。

  “多鱼,我听说你又完成了三篇论文对吧?是不是又要举办一次报告会啊?”

  几杯下肚,朱启正的话就多了不少。

  方贞和朱玲母女俩只是竖起耳朵听,并没有插嘴。

  王多鱼简单说了一下情况,快速过掉了这个话题。

  报告会什么的,对他来说,帮助不大。

  他不是陆家羲这样的‘苦行僧’,能够忍受非常苦闷的科研工作。

  再说了,秉承报喜不报忧的原则,王多鱼当然不希望让朱启正他们担忧。

  可惜,他是转移了话题,但接下来聊的话题,更加致命。

  嗯,不是对他,而是对朱玲。

  “你们俩结婚也有两三个月了,抓紧时间要个孩子吧.”

  方贞主动提这件事,朱玲脸色大变,却是堵不住她母亲的嘴巴。

  朱玲是不太想要孩子的,要不然最近这段时间,她也不会默默地吃药了。

  如果是其他人,还真不一定知道如何避孕,但朱玲却是非常清楚。

  而她之所以避孕,原因之一就是她想要去演戏。

  从小的时候,朱玲就在什刹海业余体校练了五年的体操,也练过两年的篮球,并且之后也自学了游泳。

  九年前,她考入了京城通讯兵文工团,担任舞蹈演员。

  在学医和当医生的这几年时间里,其实她也没有完全定下来,内心深处,还是更希望能够当一名演员。

  王多鱼看了朱玲一眼,笑着道:

  “爸妈,这件事啊,顺其自然吧。”

  方贞却是摇头:“玲玲她今年都已经二十七岁了,不年轻了,这个年龄正适合生孩子,两个不嫌多,三个不嫌少,反正你们两口子的工资,五六个孩子都能够养得起”

  “当年我和她爸爸唉,早知道还是多生几个孩子好啊,孩子多了,家里热闹.”

  孩子多了,还真不一定家里就热闹呢。

  放在一些恩爱的家庭,孩子多,当然会很热闹。

  但有些家庭就未必了,孩子读书好,有美好的前程,大概率去了外地,几年不回家一趟,家里怎么可能热闹得了呢?

  朱玲之所以不愿意去冰城那边,不就是因为她也有这方面的考虑嘛。

  王多鱼笑着没吭声,他现在就看朱玲如何狡辩。

  她的小动作,王多鱼并不知道,但也能够猜到。

  领证之前,他们两人并没有约法三章,但都很默契没有去争吵生孩子这件事。

  反正在王多鱼看来,怀上了就生呗。

  “妈,羞死人了,再说我又不是小孩子,这件事你不要再提了,我和多鱼会商量好的,哎呀,吃饭吃饭.”

  然而,朱玲却是蒙混过关,并没有过多解释的意思。

  听到这句话,王多鱼内心不由叹了一口气。

  他的婚姻,总是有这样或那样的情况。

  陈清婉就不说了,刘晓俪就更不用说了,现在的朱玲。

  唉!

  说实话,他也很想找一个对自己从一而终的女孩结婚,娶妻生子就好。

  但偏偏他好像就遇不到,而且他已经跟朱玲结婚了,他可不想再离婚。

  七十年代这个时间点,其实很多女人都是从一而终,并不会跟自己另一半轻易离婚。

  可惜,只要稍微了解这个时代,就会知道,很多人不离婚不是因为他们不想,而是他们不行,没有这个能力。

  知青回城大潮当中,多少人因为在农村结婚了而失去回城的机会?

  又有多少人在这个过程中妻离子散?

  王多鱼笔下的《雪城》,那不是故事,而是真实发生的事情。

  陈清婉并非个例!

  当天晚上,朱启正喝掉了一瓶半的五粮液白酒,而王多鱼喝掉了半瓶。

  老两口并没有回京城工业学院,而是留在了锡拉胡同这边过夜。

  小跨院总共有五间房,有一间客房,一间厨房,一间杂物房和书房,还有一间主人房。

  夜深人静,王多鱼和朱玲两人在完成今天的填空题任务之后,静静躺着。

  “多鱼,你是不是很喜欢孩子?”

  “还行吧,怎么了?”

  “没什么,我也很喜欢孩子.”

  朱玲牵强地挤出笑容道。

  她喜欢孩子,这是事实,但她更喜欢自己的职业,所以她摇摆不定。

  王多鱼猜到了什么,但他没有拆穿她,反而主动地岔开了话题。

  如果他想要让朱玲生孩子,王多鱼绝对有很多办法,但这件事,强求不得。

  否则的话,两人只会吵架。

  隔天上午,王多鱼来到了计算所,夏培肃并不在,此时在项目部办公室的只有单云博他们。

首节上一节109/42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