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士无双从哈工大开始 第148节

  听到李瑞的话,王多鱼摇摇头,道:

  “我就不见他了,不过我这里倒是有一张试卷给对方,如果石晓峰能够做出来,那就让他来我们计算数学系读书”

  “多鱼,他现在毕竟是瘸子”

  “书记,瘸子怎么了?只要他的双手还能够拿笔写字,瘸子也一样能够成为一名好学生”

  顿了顿,王多鱼接着说道:

  “而且经历过这么多事情,如果我们哈工大愿意给他这样的机会,我相信他肯定会发愤图强积极向上,更加努力地读书.”

  “让他待在大学里,总比让他去社会上面闯荡要强吧?”

  李瑞瞬间明白过来了,当即便点头答应了此事。

  两件事都聊完了,王多鱼就准备告辞,但李瑞却是拦住了他。

  “多鱼,你先别急着走,昨天方主任已经跟我说过了,上面通过我们哈工大申请研究生院的可能性非常大,也就是说,我们哈工大很快就要有属于自己的研究生院了”

  “到时候有十来个正教授的名额,多鱼你肯定有份,不过我要说的不是这个,而是关于你招收研究生的事情.”

  王多鱼闻言,马上罢手道:

  “书记,我最多就招收两三名学生,而且他们都必须是二十岁以下,通过我的面试考核才行,因为我不想将自己的精力放在教学这方面,而是想要推进更多的科研项目.”

  “提起科研项目,书记,我昨天乘坐飞机的时候,就已经想到了一个挺好的项目”

  当即王多鱼就跟李瑞书记提起了航空客机隔音材料这个研发项目,后者听完之后,满脸懵圈,下一刻狐疑地问道:

  “这种材料有什么作用么?难不成还真的能够做到完全静音的那种状态么?”

  飞机的发动机引擎噪音过大,这是让很多飞行员都非常头疼的事情,飞行器设计研发工程师们也很想让飞行员能够拥有一个非常舒适的驾驶环境。

  但,谈何容易?

  军用战斗机就不说了,这玩意儿就是唯性能论,也就是必须研发更快的速度,更好的飞行性能,更远的航程等等,设计师们肯定不会过多考虑隔音问题。

  民用客机就不一样了,确实需要考虑一下隔音问题,但国内这边的民航是非常落后的,因此可以忽略不计。

  “书记,隔音材料在未来的民航领域绝对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我们国家现在已经全面推进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稳步推进,普通民众肯定会越来越有钱,另一方面,民航的发展也会逐步推进,所以到时候的民航客机对降噪的需求就会非常突出.”

  王多鱼马上解释说道:

  “欧美国家的民航客机发展已经非常成熟了,但他们在降噪这方面,也没办法做到非常完善,这就是我们的机会.”

  “一旦我们能够在降噪这方面做到技术突破,相信国外那些公司不会看不到.”

  “如果我们能够推进解决相关技术难题,研发出更好的降噪材料,那么这将会是另一个蓄电池项目”

  听到可以比肩蓄电池项目,李瑞顿时两眼放光。

  这确实非常值得投资啊。

  按照王多鱼的叙述,美国等欧美国家,他们这些国家出行的交通工具,更多都是飞机。

  他们的民航发展确实远超我们国家,这一点毋庸置疑。

  简香兰、祝汉廷他们都已经去了美国留学,肯定经常给王多鱼他们写信。

  如此一来,降噪材料项目必然是一个赚美金的项目。

  而且这可是跟航空客机有关系的材料,这玩意儿对那些民航客机来说,吸引力还是非常大的。

  王多鱼只用了一句话,就让李瑞豁然开朗:如果美国某一家航空公司突然宣传,他们家的飞机噪音只有其他航空公司飞机的一半,换做你是乘客,同等票价的情况下你会选择哪一家航空公司?

  毫无疑问,肯定是选择噪音没有那么大的航空公司啊,这样可以免受噪音摧残嘛。

  “多鱼,那这个项目需要投资多少钱?你有没有计划书?”

  等王多鱼说完之后,李瑞便迫不及待地追问道。

  “书记,这个项目我只是一个大致的想法而已,还没有具体的计划书呢,等我回学校之后,我到时候会跟劳教授聊一聊,他毕竟是材料学的专家,他肯定更懂”

  “好好好,没问题,辛苦你了.”

  李瑞欣喜点头。

  有王多鱼这样的全能教授,哈工大何愁追赶不上北大呢?

  尽管现在是全面落后,但只要给时间,绝对是有追上去的一天。

  从七机部出来之后,王多鱼便又去了一趟《京城文艺》编辑部。

  这一次,王多鱼还是没有给老太太带来什么小说,甚至连文章都没有。

  不过他给周老太太一个承诺,等他从美国回来的时候,一定会给她带一本新小说。

  “你去美国是为国争光,还是好好作报告吧,不要想小说的事情了.”

  周雁如闻言,却是摇头拒绝了他的好意。

  王多鱼笑眯眯地答应下来,但实际上他肯定不会浪费路上这些时间的。

  这年代去美国,绝对会是一路颠簸,各种换乘交通工具,疲惫是必然的。

  但那么漫长的时间,如果用来做其他事情,更加专注一点,就不会觉得旅途疲惫了。

  跟周老太太闲聊了一会儿,王多鱼再次来到杂物房这边,看到上面堆积的读者来信,他眼里满是惊讶。

  这才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又攒了这么多?

第164章 ,三聚氰胺,两张王,四代机

  一九八零年五月二十八日,一架飞机从京城南苑机场起飞,朝着冰城方向疾驰。

  王多鱼在京城待了好几天,陪伴朱玲几天,总算是勉强让她消气了。

  京城这边的事情已经忙完了,他就乘坐飞机回了冰城。

  不过他现在也有一个烦恼,那就是读者来信这件事。

  一是读者来信有很多,现在已经让他在中关村西大街八十七号院的东西厢房都给占据了。

  每次去《京城文艺》,总能带走几麻袋几麻袋的信件。

  次数多了,当然快没地方放了。

  听说未来有几位大作家,他们在京城这边购买了八九十来套房子,不是用来收租,而是用来存放这些读者来信,因为真的太多了。

  八九十年代这二十年时间里,中国文学发展相当迅猛。

  有的诗人凭借一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诗,然后名声大噪,仿佛立地成圣了一样,被成千上万人追捧。

  还有人的文笔在后世看来就是普通大学生文笔,但在这时代,那就是大作家,凭借描述那些黑暗时代,然后被人追捧,靠读者打赏赚得盆满钵满。

  这就是疯狂的八九十年代,《读者》、《意林》等文学杂志,卖得很疯狂。

  王多鱼现在也面临读者来信太多的问题,所以他可能需要再次购买房子,否则的话,很快就会装不下那些读者来信了。

  二是石晓峰事件让王多鱼意识到,或许有更多的读者,想通过这样的办法来得到救赎。

  以前还能靠刘晓俪帮忙一起拆信,现在就他自己一人,根本忙不过来。

  每次拆完信之后,就已经累得不想动弹了。

  他知道这些都是问题,但每次都没有好的解决办法。

  飞机顺利降落在闫家岗机场,王多鱼乘坐汽车回到了哈工大,是保卫科开车来接他。

  回到学校,吃过午饭,午休过后,他就回计算数学系教学楼,准备来这边看会儿书,结果刚坐下来没多久,刘德本就带人过来了。

  “多鱼你回来了,休息得怎么样?”

  老刘还是蛮关心王多鱼的,他能否再往前一步,很大可能就看王多鱼了。

  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那么李瑞往上走已经基本确定了,有两个方向:一是到七机部任职,二是留在冰城。

  不管是在哪里任职,李瑞作为哈工大的大家长,他上去之后,肯定还可以继续帮扶哈工大。

  一旦李瑞离开哈工大,那么刘德本将会是哈工大的书记。

  上面有李瑞这样的老哈工人,下面有王多鱼这样的顶级大牛,刘德本简直不要太幸福。

  所以他非常主动积极地关心王多鱼。

  “还行吧,校长你们是有什么事情么?”

  王多鱼休息了快一周的时间,当然已经调整得七七八八了,不过他还需要去一趟西伯利亚原始森林逛逛,算是放纵一次,毕竟暑假快到了嘛。

  “是这样的,我听李书记说,你又有新的想法了?是关于客机降噪材料的科研项目,对吧?”

  听到刘德本的话,王多鱼点点头,道:

  “没错,确实是这个项目,不过校长啊,我明天就要离开哈工大,所以得等半个月之后才能够启动这个项目.”

  “喏,这就是我在京城这些天,抽空整理的一部分书单、计划,都还没完善计划书呢.”

  在京城这些天,王多鱼也不是闲着,每天都陪伴朱玲。

  除了朱玲休假两天,王多鱼陪着她逛逛街看看风景之类的,其他几天,他则是去了北大图书馆查阅资料。

  在京城这地方,专业图书的完整率,还得是北大。

  在这方面,很多图书馆都不太行。

  刘德本闻言,马上从王多鱼手中接过了笔记本,翻看了一下,顿时眼皮狂跳。

  材料学方面的相关书单,就长达好几页。

  而且还有不少专业设备,可能这些设备想要采购齐全,怕不是需要花费好几百万。

  一旁的劳远昌也看到了这些资料,他不由惊讶地瞪大眼睛:

  “王教授,没想到你对材料学也这么懂啊?你说的这个三聚氰胺泡沫,真的有那么好吗?它真的是具有很好的隔音效果?”

  这句话让柴胜华、杨年顺、顾希城等另外几位材料学副教授、讲师们,更加好奇了。

  可惜刘德本和劳远昌两人霸占了笔记本,他们根本看不到。

  “劳教授,我对材料学这方面是没有什么研究的,只不过我看的书比较杂,平时没事的时候就喜欢翻一翻一些书”

  王多鱼笑呵呵地说道:

  “三聚氰胺以前是氮肥,但它实际上是一种三嗪类含氮杂环有机化合物,几乎无味,但对身体有害,而它的分子式则是C3H6N6”

  “因为它不可燃的特性,所以我觉得,如果把它跟其他多种材料按照不同配比进行研制成一种新材料的话,那么首先它应该是可以作为一种阻燃材料,当然这些都需要进行测试,才能够做到.”

  “国外可能已经有这方面的产品了,但没关系,我们可以朝着隔音材料这方面来进行研发”

  “每一种新材料的研发过程都是无比困难的,但如果运气足够好的话,或许能够有意外收获也不一定.”

  在王多鱼看来,新材料的研发是必须的,而且也应该加大投资力度,投入更多的科研人员来研发。

  只有积攒得足够多的科研产品,不管是这些产品在现在是否有用,但未来,只要有其中一两款能够被挑选上,那就是成功。

  三聚氰胺泡沫材料就是一个研发方向,还可以从其他方向出发,研制出未来民航客机所需要的降噪材料。

  还有很多很棒的材料,如果真的能够被研制开发出来,哈工大成为国内顶级大学,并不遥远。

  劳远昌点点头,他倒是很赞同王多鱼说的话,只不过想要实现这样的材料,只怕需要走很漫长的道路。

  刘德本他们前前后后在办公室这边待了半个多小时,就在劳远昌他们离开时,王多鱼突然叫住了刘德本。

首节上一节148/42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