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葛组长,是这样的,如果是因为枪械口径的问题,其实这个很简单的,我可以修改,而且我今天.”
话还没说完呢,枪械研究所的技术员们全都瞠目结舌了起来,枪械口径更改很简单?要不听听这是在说什么呀?
“同志,你能改得了口径,但你能够确保你更改过后的枪械能够生产出来,并且顺利通过测试么?”
被葛建设打断的王多鱼,心态多少受到了一些影响,不过他面上并没有表现出来,依然面带微笑地说道:
“葛组长,我知道你是枪械研究领域的专家,或许瞧不上我这些野路子出身的,但没关系,能不能让我把话说完你再说话呢?你已经两次打断我说话了,可以让我把话说完吗?”
他不是这个单位的,所以他一开始说话很客气,但有些人就是这样,喜欢蹬鼻子上脸。
前面葛建设还挺尊重林德洪的,所以看在后者的份上,他并没有为难王多鱼,但是自从得知七八式改进型自动步枪的口径是5.56*45毫米之后,态度就已经变得很不同了。
葛建设闻言,脸色僵硬地点头,很下不来台,但王多鱼才不管这些呢,谁让对方先无礼的呢?
就在这个时候,六二六工厂的领导郝国良郝厂长来了,他一来,就全面压制了葛建设,并且十分礼貌地让王多鱼继续介绍他那一款枪械。
“好的,谢谢郝厂长,是这样的,我个人更喜欢我手头上这款枪械,因为在我看来,5.56*45毫米子弹也已经够用了,小口径不代表火力不猛,我是想要用来打猎的,所以没有考虑那么多.”
王多鱼冲郝国良笑着点头表示感谢,道:“不过既然是口径问题,那其实很简单,我还带来了另外一款枪械的设计图纸,口径就是7.62*39毫米,枪管长度是”
第41章 ,枪械制造
六二六工厂枪械研究所办公室内,王多鱼的声音还没落下,林德洪、郝国良、葛建设等人的目光就已经落在他手里的那款枪械图纸上面了。
这款枪械还是M4A1卡宾枪的改进型,子弹口径等都进行了改进,弹匣当然也改进了,相对更大一些,但也能够接受,重量层面就只能够在枪械材料方面下手了。
“你确定这样一款枪械真的好么?”
葛建设看完之后,提出了自己的质疑:“从设计图纸来看,确实是非常完美,但是设计一款枪械可不是那么简单的,根据我国枪械质量保障体系对枪械的综合评价,枪的综合性能包括了可靠、准确、耐久、稳定、机动和经济六个方面,你认为你这把枪械能够通过几样?”
俗话说,行家一出手,就知道有没有。
尽管葛建设对王多鱼的态度不怎么好,对后者设计的枪械也各种挑刺,但他说的并没有错,并且这也说明了他确实有两把刷子。
“葛组长肯定见识过AK47吧?我设计改进的这款枪,在后坐力方面绝对比AK47要小得多,不管是点射还是连续射击,在后坐力方面绝对要优于AK47”
王多鱼呵呵一笑,接着说道:
“六三式自动步枪就不说了,它已经被淘汰了,但就算它没有被淘汰,在它最初设计之初,它的各项性能也是比不上我现在设计的这一款的”
“点射的精准度就不说了,我就说连续射击的精准度,那也绝对比六三式自动步枪、AK47等枪械要强很多.”
“而在耐久、稳定和经济这三个方面来说,目前我能够解答你稳定和经济这两方面,稳定就不说了,枪械在制造出来之后就可以进行测试,而经济方面,只需要在枪械制造材料方面下手,比六三式自动步枪的造价便宜那是肯定的.”
AK47这把枪闻名于世,而五六式自动步枪就是基于AK47仿制而来的轻武器,所以葛建设他们这些人都懂这款枪。
六三式自动步枪又是在五六全家桶基础上改进来的枪械,结果王多鱼却说他射击出来的这款步枪,居然还要优于这些枪械的性能,并且在经济性、稳定性和耐久性等各方面吊打六三式等其他枪械。
好家伙,王多鱼这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直接拿着这样一款枪械挑战AK47、五六全家桶、六三式自动步枪等一系列枪械么?
“呵呵,那我就拭目以待吧。”
葛建设轻笑了一下,他的目光之中带着耐人寻味。
但此时的郝国良却是‘淡定’地点点头,详细地询问了王多鱼关于这把枪的各项数据,特别是材料方面的设计和使用,等问完之后,主动表示道:
“那好,没问题,不过今天已经很晚了,各项材料还需要时间准备,而且这把枪械这么优秀,等明天再进行试制也不迟”
当天晚上,王多鱼就被安排吃了一顿便饭,留在六二六工厂厂区内的宿舍过夜,转眼第二天,试制正式开始。
六二六工厂是东北这边的兵工厂,除了负责枪械研究所设计改进后的枪械小批量制造和测试之外,更多是负责生产任务。
不管是二十多年前的半岛战争,还是十几二十年前的高原战争,六二六工厂都曾经满负荷运转,产能一度突破日产一千二百支五六半自动的状态,算下来每年生产四十万支枪。
产量是非常大的,但实际上五六全家桶总共生产了多少支枪,没人知道,因为部队巅峰时期的规模超过了六百万,按理说只需要六百万支枪械也就差不多了。
但是,还有规模更为庞大的民兵呢?这些可都是需要配备武器的,因为就王多鱼所知道的,他那个侄子王向东每年都需要训练一次,每次时间为十天,并且都是实弹训练,然而干部和教练员的训练时间则是三十天,同样是实弹训练。
反正总存量绝对是超过了上千万支枪,因为这是有数据可以推测的:未来我们出口轻武器的时候,直接按照重量来称重出口。
充满莫斯科风格的砖木结构厂房里,光线并不是很明亮的冲压车间内,王多鱼等人都在这里,走进来的时候,王多鱼就忍不住皱眉了,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六二六工厂?
冲压机床的噪音非常大,这会儿应该是在生产五六全家桶枪械,可王多鱼只是看了一眼,就知道不对劲,因为这不是在生产五六全家桶,反倒是像在生产六三式自动步枪。
郝国良等人十分尴尬,毕竟六三式自动步枪都已经暂时退出了,结果他们却还在这里生产这款枪,这不是闹着玩么?
“怎么还在生产六三式自动步枪?不是说要撤下来了么?”
“是这样的,我们之前还有部分订单还没生产完,所以现在赶工.要是没完成的话,我们就拿不到经费了.”
车间主任的解释十分勉强,郝国良这位厂领导的脸色非常黑,目光如果能够杀人的话,车间主任估计已经被千刀万剐了。
王多鱼目光落在眼前被安排在车间两侧的机床设备,看样子应该有四十多台各种型号的冲床、油压机等,大部分固定台式冲床上的油漆还算完整,少部分已经斑驳掉色了,说明车间工人对这些设备的保护还是比较到位的。
从钢厂送来的合格钢板,被工作人员送入冲床模具内,在机械启动之后,嘭地一声巨响,很快变成了一堆成型的金属零件。
一支枪由自动机构和击发机构组成,前者包括枪管、枪管套、连接座、复进簧、复进簧导杆、枪机组件等组成,其中枪管跟复进簧就是核心部件。
六三式自动步枪分为单发和连续射击,所以击发机构由枪机、击针、击针簧、保险装置、快慢机等组成。
但是六三式自动步枪有一个非常巨大的问题:开枪时机匣盖崩飞,开枪后向后喷火,这个问题的原因就是机匣密封不够才会出现的。
那王多鱼为什么能够一眼看出来这是在生产六三式自动步枪呢?
第42章 ,必须是火力覆盖
那是因为六三式自动步枪在六九年大规模生产之后,为了简化生产工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所以原本直接铸锻成型和铣削加工的机匣改为了冲压铆接机匣,以及枪管和机匣的螺纹连接也更改成为圆柱孔压配合连接。
问题很简单,想要解决却很难。
对于六二六工厂的生产问题以及六三式自动步枪的技术问题,王多鱼并不会多嘴,他来这里的目的很简单,尽快试制那款七八式改进型自动步枪。
不过昨天葛建设也提醒他了,现在我们这边根本没有5.56*45毫米子弹,所以他就算试制出了那款枪械也没用,但没关系嘛,他还有另外一款是7.62*39毫米口径的枪械嘛。
“技术员同志你好,已经生产出来了,你测试一下.”
工人帮忙生产出了机匣,王多鱼接过来之后便让对方拿游标卡尺来进行测量,结果差五丝多,他的脸瞬间就黑了下来。
“郝厂长,贵厂有没有技术好一点的工人师傅?这个机匣宽度比预定的差了5丝,这个技术太差劲了一些,无法达标啊.”
听到王多鱼的话,工人师傅原本的笑容瞬间凝固在了一起,在郝国良还没开口说话的时候,工人师傅就已经抢先辩解了起来:
“只是5丝的小差异而已,虽然比图纸要求的小一点,但是装配的时候,如果太宽的话就会有缝隙,所以开口小一点,撬一下就可以装配好了”
车间主任闻言,也是连忙点头附和,“对啊,这些都是葛组长他们同意的了,郝厂长他们也知道的.”
好家伙,当着领导等人的面,居然直接把领导拉下水,这个车间主任也是够傻逼的,情商负数了么?
如果是关起门来,那么郝国良、葛建设等人当然不会介意车间主任的话,但现在可是有林德洪和王多鱼这两个外人在场啊,傻逼居然能够说出这样的话来?
真是脑子被门夹了吧?
郝国良等人的脸色无比漆黑,林德洪满脸嘲讽讥笑地摇头不说话,王多鱼却是被气笑了,反问道:“如果撬多了呢?”
“撬多了就再敲一下就回去了呀,我说你这个小同志怎么那么多问题啊?你到底懂不懂生产的呀?你要是不懂就不要在这里瞎指挥,还是让葛组长他们来吧”
工人师傅好像没有看到郝国良他们的脸色一样,对王多鱼已经没有了耐心。
“那你知道锰钢的强度有多高么?如果装配后敲定了,无法复位,你负责么?重了,就影响到里面的枪管等,你一个生产车间的工人不懂这些,车间主任、技术员都不懂么?难怪六三式自动步枪会被暂时退出,呵呵”
怼了工人师傅一句之后,王多鱼没有再看向对方,转而看向郝国良道:
“郝厂长,如果贵厂实在没有适合的技术工人,或者贵厂技术工人的态度就是这样的话,那还是算了,我还是以后再想办法吧。”
M4A1卡宾枪是非常标准的制式武器,不仅仅是因为山姆家的技术工人牛逼,更是因为他们钱多设备好,所以生产出来的枪械设备当然十分强大。
尽管半岛战场上,山姆拥有很牛逼很先进的武器设备,还是被我们给按地下摩擦,但不可否认的是,人家的武器确实很吊啊。
而我们国家这边就没办法了,设备落后,技术工人也不太行,加上理念不同,所以情况糟糕也实属正常。
六三式自动步枪为什么会被要求简化生产工艺,还不是因为没钱,太穷了嘛,从六三年就已经设计好了,到六九年才开始大规模生产,中间要间隔六年时间,就是因为穷。
因此,刻在骨子里的东西,是没办法一下子改过来的。
气氛闹得有点僵,林德洪也知道工厂内肯定有些不为外人知道的秘密,而且他自己不懂技术所以每次来六二六工厂,其实都是被忽悠的,现在被王多鱼这么点明白了,可算是清楚了。
“郝厂长,以前我不懂,所以不管你们怎么说,我们都没关系,但现在小王同志已经把利害关系说清楚了,那么我希望你能够如实告诉我,这款枪械到底能不能够顺利生产出来?”
对于林德洪来说,他只在乎自己手底下的那群兵能不能拿到最好的武器,因为如果不能的话,那么士兵们就只能够执行战术穿插,可是现在明明王多鱼给出的武器装备,可以进行火力覆盖,那么他当然希望是火力覆盖而不是战术穿插。
此外,他跟葛建设躺平摆烂的人生态度不同,他今年才四十三岁,或许在部队来说,已经是一个老头了,但如果他能够更进一步的话,那么他这一生所能够看到的风景和高度又更加不同。
“林参谋,你放心,这款枪械肯定能够生产出来,我保证。”
面对愤怒情绪即将如火山爆发的林德洪,郝国良浑身鸡皮疙瘩都冒出来了,赶忙肃然正色地应了一句,然后看向车间主任等人咆哮大吼。
几分钟之后,好几位高级技术员和八级工人集合,全力以赴地协助王多鱼,生产他所需要的枪械零部件。
由于材料没有生产出来的关系,王多鱼现在能够拿到的机匣等部件肯定都不是最佳的完美状态,比如枪管这东西,目前用的还是锰钢,而不是他想要的高合金铬钼钢。
M4卡宾枪枪管就是高合金铬钼钢,这种枪管的优点就是耐用、强度高、磨损均匀,因为这种枪需要长时间连续射击,对枪管的要求当然非常高。
高合金铬钼钢枪管寿命长,能够承受高压和高温,适用于自动武器或高射速武器,并且能够在连续射击中表现稳定。
除了高合金铬钼钢之外,不锈钢也是可以的,只不过不锈钢是八十年代之后才开始应用,现在的五六全家桶用的是铬镍合金钢、高强度钢。
两天之后,包括枪管等各零部件都已经生产出来了,测试在即。
第43章 ,争锋相对
六二六工厂,测试靶场内,林德洪、郝国良、葛建设等人都在这里,而此时的林德洪等人却在劝说王多鱼,让他不要参与测试工作。
“你是技术员,没必要参与这个测试工作,这里有专业的枪支测试员万一擦枪走火,那可就难搞了.”
王多鱼已经穿戴好了护具,正在整理手上的枪械,这把枪械就是刚由他自己装配好的枪支,他非常清楚其性能具体如何。
面对郝厂长的劝说,他略显兴奋地说道:“郝厂长,我谢谢你的忠告,但你也说了我是技术员,如果我都不敢亲自上手测试,不是说明我怕死,而是说明我对自己设计的枪械不够了解,也不够自信。”
顿了顿,他看了一眼远处的葛建设,接着又说道:“当然,我可不像某些贪生怕死的人,就只知道躲在最安全的地方苟且偷生.”
葛建设这个人在第一天的时候,就已经给王多鱼留下了很不好的印象,并且过去三天时间里,对方的嫉妒和各种挑刺也让他感觉到非常不适应,所以只要有机会,他就会当面或者是背着对方吐槽两句。
其实原定计划王多鱼是想要不锈钢来替代高合金铬钼钢,毕竟不锈钢具有耐腐蚀、精度高和寿命长的优点,结果葛建设这家伙就以经费不够为由,拒绝了他的这个提议。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王多鱼虽然兜里有钱,但没用,六二六工厂还是人家郝国良、葛建设等人说了算,他一个人能有什么资格?
但是对方给他使绊子,他当然是有仇当场报,什么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在他这里行不通,因为等他离开六二六工厂之后,未来可不一定有机会再报仇了。
说罢,王多鱼就拿起弹夹,瞄准四百米开外的靶子,扣动扳机,前面十发子弹,他都是单发,后面二十发则是连续射击。
几秒时间内,弹夹已经被清空了,然而王多鱼自己却没有什么感觉,很轻盈,很爽。
清空一个弹夹之后,紧着他又快速换另外一个弹夹,然后继续射击,在他看来,这款枪还算不错,最起码比他之前五五式小口径运动步枪的后坐力还要小一点点,反正他自己感觉是非常爽的。
“嘭嘭嘭”
靶场内,枪声连绵不绝,王多鱼在清空了四个弹夹之后,又再次拿起另一支制式突击步枪,再次射击。
用于测试的最新款突击步枪总共被装配了十把,这是林德洪跟郝国良两人商量之后的测试枪支数量,现在都被王多鱼一一测试过了。
在他射击完成之后,林德洪手痒不已,也拿起了枪支准备测试,结果被郝国良给制止了,因为林德洪身份不一样,是参谋,是领导啊,怎么能够亲自参与新枪械的测试工作呢?万一出事了,那可怎么办?
反正郝国良一个厂长肯定没办法担负得起这个重任的,他只能够拉住林德洪,并且赶紧给其他人眼神,让其他人来测试。
“放开劳资,这些枪械不都很好么?能有什么问题?劳资当年还参加过半岛战争、高原战争,我都没怕过,难道我现在还怕这小小的枪械测试?”
但就在这个时候,王多鱼却是突然皱眉地开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