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罢,王多鱼站起来,拍拍屁股回书房了。
时间飞逝,转眼过去几天,哈工大的期末考试已经接近尾声,而王多鱼的课程也终于快要迎来结束的时刻。
两堂课程,王多鱼是从十月中旬开始,到现在的一月中上旬,持续了三个月的时间,总算结束了。
也就是三个月的时间,不仅仅赚了两百五十九万美金的学费,还教出了好几名不错的学生呢。
“马克西姆,你现在有机会可以留在哈工大,将你学到的知识巩固一番,只要你能够在半年时间内,在《哈工大数学期刊》、《数学年刊》等刊物上发表两篇以上论文,那么我就会收你为我的学生”
阶梯教室内,最后一节课已经上完了,王多鱼对马克西姆孔采维奇这个学生说出了这句话,已经是打明牌了。
其他同学闻言,也纷纷举手想要询问,那他们呢?
“你们都一样,谁能够在顶级刊物上发表两篇或两篇以上的论文,只要你的年龄在三十岁以下,那都有机会成为我的学生”
王多鱼这句话看似跟刚才对马克西姆说的话一样,但实际上要求完全不同。
一个是半年内,一个是三十岁以下,这是两个概念。
之所以对马克西姆要求在半年之内,那是因为这小子还年轻,只要对方成为他的学生,那么王多鱼有这个信心让对方连续两次拿到菲尔兹奖。
甚至三次。
但前提是马克西姆愿意配合,否则的话,王多鱼也不敢保证。
希望的种子已经撒播出去了,能否生根发芽,就要看接下来的时间了。
在王多鱼走出教室之后,其他教学楼也都传出了考试结束的铃声,如此也意味着期末考试结束了。
今天已经是一月十二号了,而今年除夕是在一月二十四号,所以现在距离春节也已经不足半个月了。
期末考试结束之后,大家各奔东西,哈工大校园内,很快就冷清了许多。
不过,留在学校过年的老师学生也有不少,因为很多老家在偏远地方的学生,即便是春节也不会回去的。
拿楼建国来说,他老家在川蜀之国,距离冰城十分遥远,当然不适合回去了。
毕竟来回的火车票价格不便宜,一路上又十分奔波,花在路上的时间少说也有一周,有这个时间,还不如留在学校呢。
王多鱼也放假了。
因为没有了课程,他的空闲时间可就多了。
加上现在很多项目也都在放假边缘,并不太需要王多鱼进行技术指导。
所以他这两天都是带着儿子玩耍,闲暇之余,则是在写一本书。
“九哥,你写的是什么呀?大国崛起?咦,这些内容怎么那么眼熟的?”
十八号这一天,王美荷看到她九哥正在书房里敲打着键盘,走近一看,发现他正在写书呢。
其中正在书写的内容赫然是从蚂蚁到大象的美利坚,涉及到了金融这个板块。
大国崛起这本书讲的就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大不列颠、美国等欧美国家相继崛起的过程,并且总结了国家崛起的历史规律。
经济板块的内容是王多鱼最喜欢的一部分,因为跟政治相关的部分,他不会去参与。
科技这个板块是目前正在经历的,以前那些科技就没什么好说的了,毕竟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距离现在太远了。
第三次工业革命是从本世纪的四五十年代开始,以空间技术、原子能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等科技领域的发明创新为基础,对人类社会产生全方面的广泛影响。
也是现在正在经历的时代。
科技这东西,比拼的是经济实力和国家实力,所以积攒力量才是正经事儿。
这也是王多鱼那么喜欢参与华顺公司这四大金刚的工作的原因之一。
“眼熟就对了,我以前跟你们讲过了,只不过很多知识点我给你们讲完之后,你们过后就忘记了,所以我把它们给写下来,到时候你们自己拿去读,每天都要读,到时候我要考你们.”
听到他的话,王美荷顿时翻了个漂亮的白眼:
“哼,就知道压榨我们两姐妹,人家大学生都有寒暑假,我和妹妹怎么就没有假期呀?我们咋就那么命苦呢?”
命苦靠政府!
不过她们两姐妹论勤快,确实不如人家哈工大的学生,而且她们也不是智商不够用,而是专注度不够。
兄妹俩聊了一会儿,王君宏突然放了个大招,让整个书房臭气熏天的,王美荷无奈,只能抱着小家伙离开了。
小屁孩才一岁出头,屎尿都控制不住的年龄,能怎么办?
临近中午的时候,郑宝印他们全都回来了,因为马上就过年了,所以他们结束了生意,全都跑回来了。
王多石还没全好,所以他没回来,而是留在京城那边。
现在坐火车可是遭罪得很,王多石都还没出院,所以他就只能够留在京城那边过年了。
也算是逃过一劫吧。
“边吃边聊吧。”
回来那么多亲戚,王多鱼就没有在家里做饭招待他们,而是去了食堂。
郑宝印他们回来之前已经提前说过了,所以王美丽提前给食堂打过电话了,准备好饭菜,到点就可以开席了。
包间内,王多鱼跟老王家亲戚们简单闲聊,主要是聊他们过去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在外面的情况。
等吃过午饭之后,王多鱼就把郑宝印和王建超两人带到隔壁,让他们两人开始汇报现在的情况。
“九叔,我们现在总共赚了十八万块钱.”
王多鱼闻言,没有太意外,能够赚到这么多钱,已经算是非常不错了。
等钟表厂收购之后,将这间厂运转起来,那就不一样了。
不过钟表厂还是放在冰城会更好一点,因为只有这样,才方便王多鱼的管理。
远在成都那边,就算是远程遥控管理,也是挺困难的。
有问题都没办法及时发现。
“行吧,现在暂时就这样了,春节过后的任务安排,现在就可以提前准备了.”
郑宝印他们说完之后,王多鱼便开口吩咐道:
“春节之后,我就会成立一家公司,到时候我担任董事长,兼任一段时间的总经理,主导企业发展规划”
“你们俩担任副总经理,半年或者一年之后,我就会卸任总经理职位,你们俩凭能力上岗”
“这家公司我们会按照投资金额和贡献来分配股份,同时我们都会领取一部分工资”
“按照规划,我们这家公司目前就两家企业,一家是即将收购的钟表厂,另一家则是服装厂”
“其实我还想成立更多的企业,只不过你们管不过来,我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到时候老十一或者老十二她们两姐妹也会加入管理层.”
听到这里,郑宝印和王建超两人顿时激动不已。
以前是散兵游勇,现在马上就是正规军了,有职称了,当然不一样了。
总经理、副总经理啊!
这样的职位,换做是以前,郑宝印他们想都不敢想,现在他们却是唾手可得。
两人自然不会对王多鱼的决定有任何质疑,听话照做就对了。
“销售团队还是你们两人来带,不过年后就不是那么简单了,你们要开始分区域了,我们需要将更多的产品推广到更多的城市去,所以年后要开始做大做强,必须得是信得过的人,我们才能提拔上来”
“同时,年后等钟表厂和服装厂成立之后,我们就要推销我们自己厂生产的产品”
“当然,你们也不需要担心产品会滞销,只要质量有保证,赚钱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这年头的钟表生意都不会太差,因为结婚需要用到的三转一响,当中的一转就是手表。
而且王多鱼接手钟表厂之后,肯定会重新设计那些钟表产品,以时尚潮流为主,另外则是加大产品营销。
服装厂就更简单了,衣食住行中排名第一的日常需求,当然很轻松。
其实,如果不是不想那么忙碌,年前这段时间,王多鱼都还能够赚一笔小钱。
年前可以卖的产品还是很多的,比如说日历牌或日历本。
不过现在已经有点晚了,所以他没有多想这件事。
然而,王多鱼跟郑宝印两人说了之后,他们却是非常想要做这件事。
“你们要是真的想挣这笔钱,那你们这个春节可就甭想过了”
“过什么春节?还是赚钱要紧,九叔,你就说怎么干吧?”
今天都已经十八号了,剩余时间已经不多了。
而且印刷厂甚至都有可能关门不营业了。
当然,这些对王多鱼来说,并不是什么大事儿,因为哈工大有的是学生和老师。
他们这些人当然也想赚钱,所以只要肯给工资,他们很乐意赚这笔外快。
于是,在得到郑宝印和王建超两人的确认之后,王多鱼又跟郑宝强、王玉芬、王向东等人说了一下,他们全都激动不已,纷纷表示要赚这笔钱。
得!
那就召集人马,干活!
中午两点,王多鱼他们才离开食堂,下午三点,机械系教学楼这边,已经集结了超过二十人的小团队。
郑宝印他们都已经离开了哈工大,他们去召集销售团队,准备打赢接下来的这场日历牌战争。
王多鱼则是专门找人设计日历牌,找邓丽君等港台明星的照片,直接印刷在日历牌或者日历本上面。
总共就两种,一种是挂在墙壁上的那种大日历本,仅十二页纸,每一页都有一个不同的港台明星,满足那些普通老百姓的需求。
另一种则是日历簿,厚厚的三百多页,这种的话,就只有封面才有港台明星了。
价格也不一样,日历本售价两块钱,日历簿的话则是三块钱。
一个下午的时间,王多鱼他们就已经搞定了设计和印刷,产品新鲜出炉,然后立马启动机器开工。
由王多鱼这边先拿出钱来投资,哈工大的老师和学生们就是给工资,每生产一份日历本或日历簿给两毛钱。
也不算少了。
反正大概就是除夕前这段时间能够卖得好,春节过后,就很难卖了。
而且两块钱和三块钱的价格,看似不贵,但也只是针对城里人,农村的话,根本不会有人舍得花这个冤枉钱。
所以销售成绩不会太好。
十九号早上,郑宝印他们一群人就来到哈工大机械系教学楼,将昨晚生产出来的八百三十多份日历本和日历簿全都带走了。
一个上午的时间,他们就卖完了。
所有人都没有想到,日历本这些东西会那么好卖。
他们只是在火车站等人流量大的地方售卖,结果销售速度之快,令人咂舌。
而一个上午的时间,机械系这边只生产出来三百多份,所以下午肯定不够卖的。
于是中午十二点,机械系这边又召集了五十多人来帮忙生产。
到了二十号,机器一夜不停,拉过来的材料全都生产完了,总共生产了一万零三百份。
王多鱼见状,十分果断地让郑宝印他们带着这些产品,直接南下几百公里外的其他城市进行分销。
同时还让机械系继续开足马力,继续生产。